CN206709104U - 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09104U
CN206709104U CN201720154441.6U CN201720154441U CN206709104U CN 206709104 U CN206709104 U CN 206709104U CN 201720154441 U CN201720154441 U CN 201720154441U CN 206709104 U CN206709104 U CN 206709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waste
heat recovery
emission
contro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544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正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ANMI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NMI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NMI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NMI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544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09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09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09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蓄热式焚烧装置(1),所述蓄热式焚烧装置(1)的热排气管连入余热回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包括与热排气管(11)控制连通的换热器(21)、与换热器(21)控制连通的主排风管(22)、余热回收风管(24)以及驱动热排气管内余热排气吹向换热器(21)的主排风机(23)。相比现有技术,该装置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对烟气中热量进行回收;热量回收安全稳定,便于控制,能源利用效率高。

Description

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较高热回收效率的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处理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吸附、过滤、净化的处理工作。通常有机废气处理有甲醛有机废气处理、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有机废气处理、丙酮丁酮有机废气处理、乙酸乙酯废气处理、油雾有机废气处理、糠醛有机废气处理、苯乙烯、丙烯酸有机废气处理、树脂有机废气处理、添加剂有机废气处理、漆雾有机废气处理、天那水有机废气处理等含碳氢氧等有机物的空气净化处理。
目前比较典型的有机废气处理包括催化燃烧净化法、直接燃烧净化法,两者均属于热力破坏法,其机理都是氧化和热裂解、热分解废气中的有机成分,分解为无毒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但对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气,通常认为催化分解是最理想的方法。其原因是催化燃烧的温度要比热焚烧的温度低得多,而且效率高、能耗低、压降小、所需设备体积小、造价低,不产生氮氧化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有机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迅速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达到治理的目的。
蓄热式热力焚化炉(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简称RTO),原理是在高温下将废气中的有机物(VOCs)氧化成对应的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净化废气,并回收废气分解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三室RTO废气分解效率达到 99%以上,热回收效率达到95%以上。RTO主体结构由氧化室、蓄热室和切换阀等组成。目前国内现主要利用单一燃烧工序处理有机废气,对能源利用率不高且消耗量较大。在热排气管中会有大量热量排到空气中,尾气处理常常采用燃烧的方式,导致热量的流失以及能耗的增加。燃烧后的气体由于其携带温度而导热再一次的能量流失,引起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现有技术中废气处理装置的热损失较大,能源浪费较为严重,本发明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在进行有机废气处理的过程中热损失大、能源浪费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蓄热式焚烧装置,所述蓄热式焚烧装置的热排气管连入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与热排气管控制连通的换热器、与换热器控制连通的主排风管、余热回收风管以及驱动热排气管内余热排气吹向换热器的主排风机。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换热器还通过反吹管路连入蓄热式焚烧装置,所述反吹管路上设置反吹风机,所述反吹风机通过主排风管引入新鲜气体并驱动气体反吹入蓄热式焚烧装置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反吹风机的入气口连入催化室,所述催化室通过旁路管路控制连通换热器。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催化室的进气口设置接口法兰,该进气口通过接口法兰与耐高温软管密封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旁路管路上设置补风风机,用于驱动经换热器的新鲜气体进入催化室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蓄热式焚烧装置包括三个蓄热室,所述蓄热室上端设置氧化室,所述蓄热室与氧化室连通,每个蓄热室与热排气管控制连通,所述热排气管与余热回收装置控制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氧化室设置有用于引入可燃气体和废气的进气口。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蓄热式焚烧装置设置有供操作人员上下的检修平台。
本发明适用于有机废气处理,能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主要涉及有机废气的焚烧处理领域,利用废气高温燃烧氧化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将有机废气分解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回收利用至车间生产及生活利用,从而既达到了废气处理,又综合利用了能源。
本发明主要利用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装置(RTO)对有机废气进行高温氧化分解,有机物经氧化分解后转化为无害的无机物,有机物在氧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经管道及阀门控制后进入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主要由换热器、风机及管道组成,余热回收部分主要将排气剩余热量回收利用至车间生产及生活利用(包括生活用水等),从而全面利用了能源,做到环保3R原则。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于:
高温使有机物在有氧状态下氧化分解,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换热器将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设备主体主要由蓄热式焚烧装置(由连接管路、法兰、阀门、燃烧室主体、蓄热陶瓷、燃烧器、温度及压力仪表等构成)、余热回收装置(由换热器、换热风机、管路、法兰、阀门等构成)。有机废气经蓄热床换热后进入氧化室进行氧化燃烧,燃烧分解后的洁净空气经蓄热床保留部分热量,排放至余热回收装置,仍有余热的空气经换热器换热后将热量供给生活或生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同比与目前焚烧方式处理有机废气,排气烟气温度降低,有机废气净化效率高,净化效率达95%-99%。
本发明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中余热回收装置操作简单,余热可直接回至车间用于烘干等。余热回收温度可手动操控,温度可控。余热回收满足能源回收利用的经济性原则。控制系统采用plc自动化控制,根据时间、温度节点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属于“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或者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部件或者模块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部件或者模块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或者模块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之上”的部件或者模块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部件或者模块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该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蓄热式焚烧装置1,所述蓄热式焚烧装置1的热排气管11连入余热回收装置2,所述蓄热式焚烧装置1设置有供操作人员上下的检修平台13。
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包括与热排气管控制连通的换热器21、与换热器 21控制连通的主排风管22、余热回收风管24以及驱动热排气管内余热排气吹向换热器21的主排风机23。所述换热器21还通过反吹管路25连入蓄热式焚烧装置1,所述反吹管路25上设置反吹风机26,所述反吹风机26通过主排风管22引入新鲜气体并驱动气体反吹入蓄热式焚烧装置1内。所述反吹风机26的入气口连入催化室27,所述催化室27通过旁路管路28控制连通换热器21。
所述催化室27的进气口设置接口法兰,该进气口通过接口法兰与耐高温软管密封连接。所述旁路管路28上设置补风风机,用于驱动经换热器21 的新鲜气体进入催化室27内。
所述蓄热式焚烧装置1包括三个蓄热室14,所述蓄热室上端设置氧化室,所述蓄热室与氧化室连通,每个蓄热室与热排气管11控制连通,所述热排气管与余热回收装置2控制连通。所述氧化室设置有用于引入可燃气体和废气的进气口12。
带有余热回收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主要由废气燃烧装置、换热器、绝热保温棉、管路、阀门、电控等结构组成。整个系统采用一个废气焚烧装置、一个换热装置、一个换热风机、一套管路系统、一套阀门系统,采用PLC自动控制进行整个系统的运行。
采用RTO蓄热式焚烧炉对有机废气进行氧化净化,净化过程中放热,出口烟气仍有余热,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对烟气中热量进行回收;热量回收安全稳定,便于控制,能源利用效率高。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蓄热式焚烧装置(1),所述蓄热式焚烧装置(1)的热排气管连入余热回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包括与热排气管(11)控制连通的换热器(21)、与换热器(21)控制连通的主排风管(22)、余热回收风管(24)以及驱动热排气管内余热排气吹向换热器(21)的主排风机(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1)还通过反吹管路(25)连入蓄热式焚烧装置(1),所述反吹管路(25)上设置反吹风机(26),所述反吹风机(26)通过主排风管(22)引入新鲜气体并驱动气体反吹入蓄热式焚烧装置(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风机(26)的入气口连入催化室(27),所述催化室(27)通过旁路管路(28)控制连通换热器(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室(27)的进气口设置接口法兰,该进气口通过接口法兰与耐高温软管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管路(28)上设置补风风机(29),用于驱动经换热器(21)的新鲜气体进入催化室(27)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式焚烧装置(1)包括三个蓄热室(14),所述蓄热室上端设置氧化室,所述蓄热室与氧化室连通,每个蓄热室与热排气管控制连通,所述热排气管与余热回收装置(2)控制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室设置有用于引入可燃气体和废气的进气口(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式焚烧装置(1)设置有供操作人员上下的检修平台(13)。
CN201720154441.6U 2017-02-21 2017-02-21 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06709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4441.6U CN206709104U (zh) 2017-02-21 2017-02-21 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4441.6U CN206709104U (zh) 2017-02-21 2017-02-21 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09104U true CN206709104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71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54441.6U Active CN206709104U (zh) 2017-02-21 2017-02-21 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091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9609A (zh) * 2020-05-15 2020-08-25 苏州市科林除尘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及方法
CN111578685A (zh) * 2020-05-12 2020-08-25 江苏华荣达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耐火制品生产的废气焚烧及余热利用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8685A (zh) * 2020-05-12 2020-08-25 江苏华荣达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耐火制品生产的废气焚烧及余热利用系统
CN111578685B (zh) * 2020-05-12 2021-04-13 江苏华荣达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耐火制品生产的废气焚烧及余热利用系统
CN111569609A (zh) * 2020-05-15 2020-08-25 苏州市科林除尘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及方法
CN111569609B (zh) * 2020-05-15 2022-04-26 苏州市科林除尘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0300U (zh) 采用换热管的废气氧化装置
JP2012532750A (ja) 煙道ガスの脱硝プロセスと装置
CN103528067A (zh) 生活垃圾热解与低热值热解气燃烧一体化工艺
CN206709104U (zh) 带有余热回收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08003702U (zh) 一种利用浓缩转轮净化喷涂车间废气的装置
CN107120660A (zh) 一种生活垃圾热解焚烧装置烟气净化系统
CN101352639B (zh) 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05137480U (zh) 节能型蓄热式热力氧化器
CN203517820U (zh) 蓄热式热力焚烧及光触媒净化的废气治理系统
CN108844085A (zh) 一种多级换热的分建式催化氧化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7433127A (zh) 一种低热值工业尾气催化氧化净化及能量利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19049A (zh) 低能耗有害废气净化焚烧系统
CN210035535U (zh) 一种蓄热式热力燃烧炉系统
CN210568493U (zh) 卧式蓄热燃烧环境与热能设备
CN204412009U (zh) 部分储气回流蓄热式气体氧化设备
CN217356829U (zh) 一种带多冷源余热分级回收的催化氧化系统
CN106807188A (zh) 一种废气处理工艺
CN206522787U (zh) 一种五室蓄热式热氧化器
CN201049277Y (zh) 有机废气吸附焚烧净化装置
CN101954236A (zh) 顺酐废气处理工艺
CN207035156U (zh) 改进型rto废气处理装置
CN209279177U (zh) 一种蓄热式催化氧化炉
CN203454161U (zh) 一种新型催化燃烧工业炉
CN208504416U (zh) 一种多级换热的分建式催化氧化系统
CN216047748U (zh) 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