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9105U - 一种助力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助力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9105U
CN206679105U CN201720270332.0U CN201720270332U CN206679105U CN 206679105 U CN206679105 U CN 206679105U CN 201720270332 U CN201720270332 U CN 201720270332U CN 206679105 U CN206679105 U CN 206679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rawler belt
frame
vehicle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703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丙山
刘大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ncreat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ncreat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ncreat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ncreat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703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79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9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9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助力车,包括:车架、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车架前端及后端的后轮轴与前轮轴、分别转动安装于后轮轴左右两侧的后轮、分别转动安装于前轮轴左右两侧的前轮、两个分别安装于车架左右两侧且位于后轮后端的后轮架以及两个分别安装于车架左右两侧且位于前轮前端的前轮架,当前轮架与后轮架位于竖直状态时,两个前轮及两个后轮与地面接触,可以使助力车在平地行使。当前轮架与后轮架位于水平状态时,后履带行走机构上的履带Ⅰ以及前履带行走机构上的履带Ⅱ与地面接触,此时可以满足爬楼梯台阶行驶。

Description

一种助力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助力车。
背景技术
目前的助力车,主要用于场地行驶,爬台阶行驶功能很弱,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主要靠第三者来辅助完成爬台阶行驶,很不利于老年人及残障人员的出行,降低了老年人及残障人员的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但能够在平地行驶,还可以爬台阶的助力车。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助力车,包括:车架、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车架前端及后端的后轮轴与前轮轴、分别转动安装于后轮轴左右两侧的后轮、分别转动安装于前轮轴左右两侧的前轮、两个分别安装于车架左右两侧且位于后轮后端的后轮架以及两个分别安装于车架左右两侧且位于前轮前端的前轮架,所述后轮架上安装有后履带行走机构,所述前轮架上安装有前履带行走机构,当后轮架与前轮架位于水平状态时,后履带行走机构上的履带Ⅰ底面低于后轮的底面或与后轮的底面相平齐,前履带行走机构上的履带Ⅱ的底面低于前轮的底面或与前轮的底面相平齐,当后轮架与前轮架位于竖直状态时,后履带行走机构上的履带Ⅰ底面高于后轮的底面,前履带行走机构上的履带Ⅱ的底面高于前轮的底面,所述后轮通过后轮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前轮通过前轮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后轮架通过齿轮Ⅰ传动连接于驱动电机,所述前轮架通过齿轮Ⅱ传动连接于驱动电机。
上述后履带行走机构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后轮架的胀轮Ⅰ、转动安装于后轮轴上履带驱动轮Ⅰ,履带Ⅰ包绕于胀轮Ⅰ及履带驱动轮Ⅰ上,履带Ⅰ下端形成与地面接触的工作段,若干压轮Ⅰ转动安装于后轮架上,压轮Ⅰ的下端与履带Ⅰ的工作段的上端相接触,履带驱动轮Ⅰ内侧端安装有链轮Ⅲ,所述链轮Ⅲ通过链条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上述前履带行走机构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前轮架上的胀轮Ⅱ、转动安装于前轮轴上履带驱动轮Ⅱ,履带Ⅱ包绕于胀轮Ⅱ及履带驱动轮Ⅱ上,履带Ⅱ下端形成与地面接触的工作段,若干压轮Ⅱ转动安装于前轮架上,压轮Ⅱ的下端与履带Ⅱ的工作段的上端相接触,履带驱动轮Ⅱ内侧端安装有链轮Ⅳ,所述链轮Ⅳ通过链条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上述后轮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后轮内侧端的链轮Ⅰ,所述链轮Ⅰ通过链条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上述前轮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前轮内侧端的链轮Ⅱ,所述链轮Ⅱ通过链条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上述前轮与后轮的外径相等或前轮与后轮的外径差值小于等于2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前轮架与后轮架位于竖直状态时,两个前轮及两个后轮与地面接触,可以使助力车在平地行使。当前轮架与后轮架位于水平状态时,后履带行走机构上的履带Ⅰ以及前履带行走机构上的履带Ⅱ与地面接触,此时可以满足爬楼梯台阶行驶。当后履带行走机构向上旋转至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时,助力车在倒车行驶方向即可以攀爬楼梯等台阶。方便了老年人及残障人员的出行,提高了老年人及残障人员的生活质量。后轮通过后轮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前轮通过前轮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因此后轮与前轮均为主动轮,提高了越野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 2.后轮 3.前轮 4.后轮架 5.前轮架 6.后轮轴 7.前轮轴 8.后履带行走机构 9.前履带行走机构 10.履带驱动轮Ⅰ 11.履带驱动轮Ⅱ 12.胀轮Ⅰ 13.胀轮Ⅱ14.压轮Ⅰ 15.压轮Ⅱ 16.履带Ⅰ 17.履带Ⅱ 18.齿轮Ⅰ 19.齿轮Ⅱ 20.链轮Ⅰ 21.链轮Ⅱ22.链轮Ⅲ 23.链轮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助力车,包括:车架1、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车架1前端及后端的后轮轴6与前轮轴7、分别转动安装于后轮轴6左右两侧的后轮2、分别转动安装于前轮轴7左右两侧的前轮3、两个分别安装于车架1左右两侧且位于后轮2后端的后轮架4以及两个分别安装于车架1左右两侧且位于前轮3前端的前轮架5,后轮架4上安装有后履带行走机构8,所述前轮架5上安装有前履带行走机构9,当后轮架4与前轮架5位于水平状态时,后履带行走机构8上的履带Ⅰ 16底面低于后轮2的底面或与后轮2的底面相平齐,前履带行走机构9上的履带Ⅱ17的底面低于前轮3的底面或与前轮3的底面相平齐,当后轮架4与前轮架5位于竖直状态时,后履带行走机构8上的履带Ⅰ 16底面高于后轮2的底面,前履带行走机构9上的履带Ⅱ17的底面高于前轮3的底面,后轮2通过后轮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前轮3通过前轮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后轮架4通过齿轮Ⅰ 18传动连接于驱动电机,前轮架5通过齿轮Ⅱ 19传动连接于驱动电机。当前轮架5与后轮架4位于竖直状态时,两个前轮3及两个后轮2与地面接触,可以使助力车在平地行使。当前轮架5与后轮架4位于水平状态时,后履带行走机构8上的履带Ⅰ 16以及前履带行走机构9上的履带Ⅱ 17与地面接触或履带Ⅰ 16、履带Ⅱ 17以及后轮2和前轮3同时与地面接触,此时可以满足爬楼梯台阶行驶。当后履带行走机构8向上旋转至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时,助力车在倒车行驶方向即可以攀爬楼梯等台阶。方便了老年人及残障人员的出行,提高了老年人及残障人员的生活质量。后轮2通过后轮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前轮3通过前轮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因此后轮2与前轮3均为主动轮,此时实现四轮同时驱动,提高了越野性能,也可以将前轮3不接前轮驱动机构单独使用后轮2驱动车体,同样原理也可以将后轮2不接后轮驱动机构单独使用前轮3驱动车体,此种情况下实现两轮驱动简化了结构。
后履带行走机构8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后轮架4的胀轮Ⅰ 12、转动安装于后轮轴6上履带驱动轮Ⅰ 10,履带Ⅰ 16包绕于胀轮Ⅰ 12及履带驱动轮Ⅰ 10上,履带Ⅰ 16下端形成与地面接触的工作段,若干压轮Ⅰ 14转动安装于后轮架4上,压轮Ⅰ 14的下端与履带Ⅰ 16的工作段的上端相接触,履带驱动轮Ⅰ 10内侧端安装有链轮Ⅲ 22,链轮Ⅲ22通过链条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动力装置通过链条驱动履带驱动轮Ⅰ 10转动,驱动履带Ⅰ16围绕胀轮Ⅰ 12旋转,同时压轮Ⅰ 14作用于履带Ⅰ 16上,起到支撑作用,使履带Ⅰ 16与地面接触部位不易变形,确保后履带行走机构8在爬台阶过程中的行走稳定性。
前履带行走机构9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前轮架5上的胀轮Ⅱ13、转动安装于前轮轴7上履带驱动轮Ⅱ 11,履带Ⅱ 17包绕于胀轮Ⅱ 13及履带驱动轮Ⅱ11上,履带Ⅱ 17下端形成与地面接触的工作段,若干压轮Ⅱ 15转动安装于前轮架5上,压轮Ⅱ 15的下端与履带Ⅱ 17的工作段的上端相接触,履带驱动轮Ⅱ 11内侧端安装有链轮Ⅳ 23,链轮Ⅳ 23通过链条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动力装置通过链条驱动履带驱动轮Ⅱ 11转动,驱动履带Ⅱ 17围绕胀轮Ⅱ 13旋转,同时压轮Ⅱ 15作用于履带Ⅱ 17上,起到支撑作用,使履带Ⅱ 17与地面接触部位不易变形,确保前履带行走机构9在爬台阶过程中的行走稳定性。
后轮驱动机构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安装于后轮2内侧端的链轮Ⅰ 20,链轮Ⅰ 20通过链条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前轮驱动机构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安装于前轮3内侧端的链轮Ⅱ 21,链轮Ⅱ 21通过链条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动力装置通过链条驱动链轮Ⅰ 20或链轮Ⅱ 21转动实现后轮2及前轮3的旋转,实现助力车依靠车轮行走。
进一步的,前轮3与后轮2的外径相等或前轮3与后轮2的外径差值小于等于250mm,由于前轮3与后轮2的外径相同或接近,因此整个助力车行走更加平稳。

Claims (6)

1.一种助力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车架(1)前端及后端的后轮轴(6)与前轮轴(7)、分别转动安装于后轮轴(6)左右两侧的后轮(2)、分别转动安装于前轮轴(7)左右两侧的前轮(3)、两个分别安装于车架(1)左右两侧且位于后轮(2)后端的后轮架(4)以及两个分别安装于车架(1)左右两侧且位于前轮(3)前端的前轮架(5),所述后轮架(4)上安装有后履带行走机构(8),所述前轮架(5)上安装有前履带行走机构(9),当后轮架(4)与前轮架(5)位于水平状态时,后履带行走机构(8)上的履带Ⅰ(16)底面低于后轮(2)的底面或与后轮(2)的底面相平齐,前履带行走机构(9)上的履带Ⅱ(17)的底面低于前轮(3)的底面或与前轮(3)的底面相平齐,当后轮架(4)与前轮架(5)位于竖直状态时,后履带行走机构(8)上的履带Ⅰ(16)底面高于后轮(2)的底面,前履带行走机构(9)上的履带Ⅱ(17)的底面高于前轮(3)的底面,所述后轮(2)通过后轮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前轮(3)通过前轮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后轮架(4)通过齿轮Ⅰ(18)传动连接于驱动电机,所述前轮架(5)通过齿轮Ⅱ(19)传动连接于驱动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履带行走机构(8)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后轮架(4)Ⅰ的胀轮Ⅰ(12)、转动安装于后轮轴(6)上履带驱动轮Ⅰ(10),履带Ⅰ(16)包绕于胀轮Ⅰ(12)及履带驱动轮Ⅰ(10)上,履带Ⅰ(16)下端形成与地面接触的工作段,若干压轮Ⅰ(14)转动安装于后轮架(4)上,压轮Ⅰ(14)的下端与履带Ⅰ(16)的工作段的上端相接触,履带驱动轮Ⅰ(10)内侧端安装有链轮Ⅲ(22),所述链轮Ⅲ(22)通过链条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履带行走机构(9)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前轮架(5)上的胀轮Ⅱ(13)、转动安装于前轮轴(7)上履带驱动轮Ⅱ(11),履带Ⅱ(17)包绕于胀轮Ⅱ(13)及履带驱动轮Ⅱ(11)上,履带Ⅱ(17)下端形成与地面接触的工作段,若干压轮Ⅱ(15)转动安装于前轮架(5)上,压轮Ⅱ(15)的下端与履带Ⅱ(17)的工作段的上端相接触,履带驱动轮Ⅱ(11)内侧端安装有链轮Ⅳ(23),所述链轮Ⅳ(23)通过链条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后轮(2)内侧端的链轮Ⅰ(20),所述链轮Ⅰ(20)通过链条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前轮(3)内侧端的链轮Ⅱ(21),所述链轮Ⅱ(21)通过链条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3)与后轮(2)的外径相等或前轮(3)与后轮(2)的外径差值小于等于250mm。
CN201720270332.0U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助力车 Active CN206679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0332.0U CN206679105U (zh)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助力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0332.0U CN206679105U (zh)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助力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9105U true CN206679105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389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70332.0U Active CN206679105U (zh)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助力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791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3817A (zh) * 2022-04-27 2022-06-17 吉林大学 履带行走装置及交通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3817A (zh) * 2022-04-27 2022-06-17 吉林大学 履带行走装置及交通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9565A (zh) 行走机构及装配该行走机构的电动助力车和玩具
CN105748217B (zh) 基于行走轮摆动的双节四履带爬楼轮椅及上下楼方法
CN201267580Y (zh) 一种履带式向前向后爬楼梯的轮椅
CN105596160B (zh) 基于行走轮摆动的单节双履带爬楼轮椅及上下楼方法
CN108294870B (zh) 无障碍通行平衡车
CN104323895B (zh) 能爬楼梯和郊外越野的轮椅
CN104921881A (zh) 一种新型电动爬楼轮椅底盘及其设计方法
CN105726232A (zh) 基于行走轮摆动的双节双履带爬楼轮椅及上下楼方法
CN207208162U (zh) 爬楼搬运车
CN105818849B (zh) 载重爬楼运输机
CN206679105U (zh) 一种助力车
CN206781808U (zh) 一种助力车底盘装置
CN206315205U (zh) 一种座椅可自动保持水平的履带式自行走轮椅
CN1931115A (zh) 单转轴爬楼轮椅
CN206781903U (zh) 一种助力车
CN101803980B (zh) 无障碍轮椅
CN103287517B (zh) 一种变形履带式小型移动系统
CN107878585A (zh) 一种能够翻滚行驶的电动履带轮
CN211568134U (zh) 履带式爬坡装置及康复车
CN214607765U (zh) 一种高效爬坡履带装置
CN208677762U (zh) 一种可爬楼梯助力车
CN206334032U (zh) 一种六轮驱动轮椅的行走装置
CN207809632U (zh) 会爬楼梯的平衡车
CN209757397U (zh) 一种爬楼装置
CN107487134A (zh) 一种快速攀爬式公铁两用车及攀爬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