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1977U - 机箱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机箱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1977U
CN206671977U CN201720330429.6U CN201720330429U CN206671977U CN 206671977 U CN206671977 U CN 206671977U CN 201720330429 U CN201720330429 U CN 201720330429U CN 206671977 U CN206671977 U CN 206671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plate
draw back
housing
suction unit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304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宏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304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71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1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1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箱和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通过推拉板遮盖机箱的接口设置区域,以阻挡灰尘进入,且提高美观性。该机箱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第一面板,第一面板上具有接口设置区域,接口设置区域为安装用于与外部设备插接的接口的区域;推拉板,滑动连接于壳体,当推拉板滑动至关闭状态时,推拉板遮盖接口设置区域,当推拉板滑动至打开状态时,接口设置区域显露于壳体的外部。该机箱能够防止灰尘进入接口。

Description

机箱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箱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对电脑配件起到承托和保护的作用。
目前,安装在机箱上的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和音频输入输出接口等暴露在机箱外,以便于进行插接,然而,当上述USB接口和音频输入输出接口等不使用时,接口暴露在外面容易进灰,且影响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箱和电子设备,通过推拉板遮盖机箱的接口设置区域,以阻挡灰尘进入,且提高美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箱,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具有接口设置区域,所述接口设置区域为安装用于与外部设备插接的接口的区域;
推拉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当所述推拉板滑动至关闭状态时,所述推拉板遮盖所述接口设置区域,当所述推拉板滑动至打开状态时,所述接口设置区域显露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上述的机箱还包括:滑动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推拉板在第一预设位置时自动滑移至打开状态,以及在第二预设位置时自动滑移至关闭状态。
具体地,所述滑动控制部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穿接于所述推拉板的第一连接孔内,或者,所述扭簧的一端具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套接于所述推拉板上的第一凸起结构;所述扭簧的另一端穿接于所述壳体的第二连接孔内,或者,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套接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凸起结构,其中,当所述推拉板从关闭状态滑动至打开状态时,所述扭簧的一端从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第三预设位置移动至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第四预设位置,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与所述第四预设位置之间的区域;所述扭簧的两端之间盘绕的圈体部分处于自由悬置状态。
具体地,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与所述第四预设位置之间的中间区域。
具体地,所述滑动控制部包括沿所述推拉板滑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推拉板两侧的第一吸引部和第二吸引部,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两侧的第三吸引部和第四吸引部,所述第一吸引部与所述第三吸引部相对,所述第二吸引部与所述第四吸引部相对;当所述推拉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吸引部与所述第三吸引部相吸,当所述推拉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吸引部与所述第四吸引部相吸;其中,所述第一吸引部和所述第三吸引部均为磁性材料,或者,二者中其中一个为磁性材料,另一个为吸磁材料;所述第二吸引部和所述第四吸引部均为磁性材料,或者,二者中其中一个为磁性材料,另一个为吸磁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板的接口设置区域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开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穿接所述接口的通孔,所述第二面板的外表面对应于所述开口;当所述推拉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推拉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具有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门扣,所述门扣包括锁定结构,用于当所述推拉板滑动至打开状态时锁定所述推拉板,所述门扣还包括解锁结构,用于解除对所述推拉板的锁定。
具体地,所述门扣的锁定结构和解锁结构采用推退机构,所述推拉板上设置有插接头,当推动所述推拉板使所述插接头插入所述推退机构的插槽时,所述推退机构锁定所述插接头,当向着所述推拉板的插入方向再次推动所述推拉板时,所述推退机构解除对所述插接头的锁定。
具体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条孔,所述推拉板上设置有卡在所述条孔内的滑移部,所述滑移部包括相对的两根半立柱,每根所述半立柱的端部具有凸出于所述半立柱外壁的卡块,每根所述半立柱穿过所述条孔,所述卡块用于阻挡所述滑移部脱离所述条孔;所述滑移部还包括位于所述条孔内的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柱的外径等于所述条孔的宽度;所述条孔和所述滑移部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两个所述滑移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推拉板上垂直于滑动方向的两侧,所述条孔对应于所述滑移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推拉板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柱接触于所述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推拉板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条用于阻挡所述推拉板向所述壳体内移动;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所述推拉板上垂直于滑动方向的两端侧壁上,所述支撑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条分别位于所述推拉板的两端侧壁处;每端所述侧壁上的至少一个支撑柱的端部设置有凸出于所述支撑柱外壁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挡在所述支撑条上与所述侧壁相背的一侧,用于阻挡所述推拉板沿着两端所述侧壁相对的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器以及上述的机箱;
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机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箱和电子设备,通过在机箱壳体的接口设置区域设置能够相对于壳体滑动的推拉板,使得当需要使用设置在接口设置区域的接口时,将推拉板滑动至打开状态,以使接口露出于壳体外以便于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插接,当不需要使用设置在接口设置区域的接口时,将推拉板滑动至关闭状态,以使接口被推拉板遮盖,推拉板能够阻挡灰尘进入,且推拉板遮盖住接口,使机箱的壳体具有较平整的外表面,提高机箱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机箱的推拉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箱的推拉板与壳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箱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箱,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第一面板11,第一面板11上具有接口设置区域111,接口设置区域111为安装用于与外部设备插接的接口的区域;推拉板2,滑动连接于壳体1,参见图2,当推拉板2滑动至关闭状态时,推拉板2遮盖接口设置区域111,参见图1,当推拉板2滑动至打开状态时,接口设置区域111显露于壳体1的外部。
其中,机箱的USB接口和音频输入输出接口等设置在接口设置区域111,当不需要使用这些接口时,可通过使推拉板2滑动至关闭状态,即推拉板2覆盖于接口设置区域111,以使得这些接口被推拉板2遮盖,能够阻挡灰尘进入这些接口中,并且推拉板2使得机箱的壳体1具有较平整的外表面,没有接口显露在外部,提高机箱的美观性;当需要使用上述USB接口和音频输入输出接口等时,可通过使推拉板2滑动至打开状态,即这些接口露出于壳体1外,则外部设备便可与这些接口进行插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箱,通过在壳体的接口设置区域设置能够相对于壳体滑动的推拉板,使得当需要使用设置在接口设置区域的接口时,将推拉板滑动至打开状态,以使接口露出于壳体外以便于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插接,当不需要使用设置在接口设置区域的接口时,将推拉板滑动至关闭状态,以使接口被推拉板遮盖,推拉板能够阻挡灰尘进入,且推拉板遮盖住接口,使机箱的壳体具有较平整的外表面,提高机箱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上述机箱还包括:滑动控制部3,用于控制推拉板2在第一预设位置时自动滑移至打开状态,以及在第二预设位置时自动滑移至关闭状态。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滑动控制部3实现对推拉板2的滑动进行半自动控制,具体操作为:当将推拉板2从关闭状态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滑动控制部3会控制推拉板2继续滑动至打开状态,推拉板2从第一预设位置至打开状态期间无需使用手动操作,不会中途停住,使得操作省力、便捷,并且能够确保推拉板2能准确滑动到打开状态;同理,当将推拉板2从打开状态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滑动控制部3会控制推拉板2继续滑动至关闭状态,推拉板2从第二预设位置至关闭状态期间无需使用手动操作,使得操作省力、便捷。
其中,滑动控制部3可采用气缸或电动推杆等对推拉板进行推拉,以控制推拉板2的滑动,然而为了使滑动控制部3的设计更加简单、易于实现,因此滑动控制部可采用下述实施方式: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滑动控制部3为扭簧;扭簧的一端31穿接于推拉板2的第一连接孔内,或者,扭簧的一端具有第一套环,第一套环套接于推拉板上的第一凸起结构(图中未示出);扭簧的另一端穿接于壳体的第二连接孔内(图中未示出),或者,扭簧的另一端32具有第二套环,第二套环套接于壳体1上的第二凸起结构12,其中,当推拉板2从关闭状态滑动至打开状态时,扭簧的一端31从相对于壳体1的第三预设位置移动至相对于壳体1的第四预设位置,扭簧的另一端32与壳体1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三预设位置与第四预设位置之间的区域;扭簧的两端之间盘绕的圈体部分33处于自由悬置状态。
扭簧的两端分别可制成折弯臂形式或套环形式,以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为例,推拉板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扭簧的一端31为折弯臂形式,穿接于第一连接孔内,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12,扭簧的另一端32为套环形式,即为第二套环,套接于第二凸起结构12,其中第二凸起结构12可设计为折弯结构,以使第二套环被折弯结构卡住,不易脱落,扭簧的两端之间为螺旋盘绕的圈体部分33,圈体部分33处于自由悬置状态,没有套接于任何部件;由于第二凸起结构12位于第三预设位置与第四预设位置之间的区域,则当推拉板2从关闭状态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之前时,即扭簧的一端从第三预设位置移动至与扭簧的另一端连接位置相对的位置,该位置与扭簧的另一端32连接位置的连线垂直于推拉板2的滑动方向,则该位置与扭簧的另一端32连接位置的距离最短,在此期间扭簧的两根扭臂的夹角逐渐缩小,使得扭簧对推拉板2具有阻碍推拉板2滑动的力,当推拉板2继续滑动至打开状态时,扭簧的一端31所在位置逐渐向着推拉板2的滑动方向移动,则扭簧的一端31距离扭簧的另一端32连接位置逐渐变大,扭簧的两根扭臂的夹角逐渐增大,使得扭簧对推拉板2具有促使推拉板2滑动的力,由上述可知,第一预设位置为推拉板2向着打开状态滑动至使扭簧的一端31距离扭簧的另一端32的连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位置之后的位置,扭簧的一端31距离扭簧的另一端32的连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位置为临界位置;同理,当推拉板2从打开状态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之前时,即扭簧的一端31从第四预设位置移动至上述的临界位置,在此期间扭簧的两根扭臂的夹角逐渐缩小,使得扭簧对推拉板2具有阻碍推拉板2滑动的力,当推拉板2继续滑动至关闭状态时,扭簧的两根扭臂的夹角逐渐增大,使得扭簧对推拉板2具有促使推拉板2滑动的力,第二预设位置为推拉板2向着关闭状态滑动至使扭簧的一端移动至上述临界位置之后的位置。上述中,采用扭簧实现对推拉板2滑动的半自动控制,设计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在操作时只需推动推拉板2即可,操作便捷。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扭簧的另一端32与壳体1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三预设位置与第四预设位置之间的中间区域。也就是说,当扭簧的一端31移动至上述临界位置时,扭簧的一端与另一端连接位置的连线垂直平分第三预设位置与第四预设位置的连线,则当推动推拉板2向着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滑动至中间位置之后时,扭簧会使推拉板2继续向着推动方向自动滑动。按照上述设计方式,扭簧的另一端32连接在上述中间区域,使得在推拉板2向着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两个不同方向滑动过程中,扭簧对推拉板2的作用力是方向相反且大小相同的,这样有助于确保推拉板2够滑动到完全打开或关闭的位置,不会在中途停止。
如图5所示,滑动控制部3还可以设计为下述形式:具体地,滑动控制部3包括沿推拉板2滑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推拉板两侧的第一吸引部21和第二吸引部22,以及依次设置于壳体1上的两侧的第三吸引部13和第四吸引部14,第一吸引部21与第三吸引部13相对,第二吸引部22与第四吸引部14相对;当推拉板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吸引部21与第三吸引部13相吸,当推拉板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吸引部22与所述第四吸引部14相吸;其中,第一吸引部21和第三吸引部13均为磁性材料,或者,二者中其中一个为磁性材料,另一个为吸磁材料;第二吸引部22和第四吸引部14均为磁性材料,或者,二者中其中一个为磁性材料,另一个为吸磁材料。
上述中通过磁性吸引的方式来控制推拉板2的滑动,上述第一吸引部21和第三吸引部13相互吸引,则第一吸引部21和第三吸引部13可分别采用异性磁极,或者第一吸引部21为磁性材料,第三吸引部13为吸磁材料,或者第一吸引部21为吸磁材料,第三吸引部13为磁性材料;同理,上述第二吸引部22和第四吸引部14相互吸引,第二吸引部22和第四吸引部14可分别采用异性磁极,或者第二吸引部22为磁性材料,第四吸引部14为吸磁材料,或者第二吸引部22为吸磁材料,第四吸引部14为磁性材料;当推拉板2从关闭状态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推拉板2上的第二吸引部22与第四吸引部14具有吸引力,使得推拉板2被吸引力驱使自动滑动至打开状态,当推拉板2从打开状态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推拉板2上的第一吸引部21与第三吸引部13具有吸引力,使得推拉板2被吸引力驱使自动滑动至关闭状态。其中,磁性吸力不宜过大,以防止推拉板2不易被推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面板11的接口设置区域111设置有连通于壳体1内部的开口,壳体1内设置有第二面板15,第二面板1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穿接接口的通孔,第二面板15的外表面对应于开口;当推拉板2处于关闭状态时,推拉板2与第二面板15之间具有空隙。第二面板15对应于第一面板11的开口,机箱的USB接口和音频输入输出接口等穿接于第二面板15的通孔,则接口与第一面板11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以便于当插接优盘等小型设备时,可将推拉板2推动至关闭状态,使优盘等小型设备被推拉板2遮盖,其中,一些小型设备在插接于接口时会有指示灯亮起,如一些近似优盘形状的WiFi扩展设备和蓝牙扩展设备等,然而很多时候使用者不需要看到指示灯的亮光,甚至该亮光会造成使用者眼睛的不适,因此可以将推拉板2滑动至关闭状态来遮盖住亮光,避免亮光对使用者眼睛造成的不适。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壳体1上设置有门扣16,门扣16包括锁定结构,用于当推拉板2滑动至打开状态时锁定推拉板2,门扣16还包括解锁结构,用于解除对推拉板2的锁定。当推拉板2滑动至打开状态时,可通过门扣16将推拉板2锁定不动,便可将外部设备插接于接口,此时推拉板2不会妨碍外部设备的插接,当要关闭推拉板2时,通过门扣16的解锁结构使推拉板2脱离与门扣16的锁定,推拉板2便可滑动至关闭状态。
具体地,如图3所示,门扣16的锁定结构和解锁结构采用推退机构,推拉板2上设置有插接头23,当推动推拉板2使插接头23插入推退机构的插槽时,推退机构锁定插接头23,当向着推拉板2的插入方向再次推动推拉板2时,推退机构解除对插接头23的锁定。根据推拉板2滑动的运动形式,采用推退机构的门扣16对推拉板2进行锁定和解锁,操作简单方便。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推拉板2滑动连接于壳体1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为:壳体1上设置有条孔17,推拉板2上设置有卡在条孔17内的滑移部24,滑移部24包括相对的两根半立柱241,每根半立柱241的端部具有凸出于半立柱外壁的卡块,每根半立柱241穿过条孔17,卡块用于阻挡滑移部24脱离条孔17;滑移部24还包括位于条孔17内的第一圆柱242,第一圆柱242的外径等于条孔17的宽度。滑移部24在条孔17内滑动,以使推拉板2相对于壳体1滑动,其中,滑移部24穿入条孔17时,可将两个半立柱241相对靠拢,以穿过条孔17,松开两个半立柱241时,两个半立柱241相对远离,两个半立柱241的卡块分别卡接在条孔17的两侧,防止滑移部24脱离条孔17,当滑移部24在条孔17内滑移时,第一圆柱242与条孔17的内壁之间具有滑动摩擦,第一圆柱242的外径与条孔17的宽度相等,使得滑移部24在条孔17内平稳滑移,防止滑移部24上下浮动。
其中,条孔17和滑移部24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两个滑移部24分别设置于推拉板2上垂直于滑动方向的两侧,条孔17对应于滑移部24设置。两个滑移部24可对称设置,更有利于推拉板2滑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推拉板2上设置有支撑柱25,壳体1上设置有支撑条18,支撑柱25接触于支撑条18,支撑条18的延伸方向与推拉板2的滑动方向一致,支撑条18用于阻挡推拉板2向壳体1内移动;其中,支撑条18为向壳体1外凸出的条块,支撑柱25接触于支撑条18的外表面,当推拉板2在滑动过程中,支撑柱25沿着支撑条18滑动,支撑条18阻挡支撑柱25向壳体1内移动,以使推拉板2不会向壳体1内移动。
支撑柱2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柱25分别设置在推拉板2上垂直于滑动方向的两端侧壁26上,支撑条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条18分别位于推拉板2的两端侧壁26处;每端侧壁26上的至少一个支撑柱25的端部设置有凸出于支撑柱25外壁的限位柱27,限位柱27挡在支撑条18上与侧壁26相背的一侧,用于阻挡推拉板2沿着两端侧壁26相对的方向移动。支撑柱25设置在推拉板2的两端,有助于推拉板2平衡稳定的滑动,限位柱27挡在支撑条18的侧面,使推拉板2不会朝着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以及上述的机箱;显示器与机箱连接。
机箱的结构以及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在机箱壳体的接口设置区域设置能够相对于壳体滑动的推拉板,使得当需要使用设置在接口设置区域的接口时,将推拉板滑动至打开状态,以使接口露出于壳体外以便于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插接,当不需要使用设置在接口设置区域的接口时,将推拉板滑动至关闭状态,以使接口被推拉板遮盖,推拉板能够阻挡灰尘进入,且推拉板遮盖住接口,使机箱的壳体具有较平整的外表面,提高机箱的美观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具有接口设置区域,所述接口设置区域为安装用于与外部设备插接的接口的区域;
推拉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当所述推拉板滑动至关闭状态时,所述推拉板遮盖所述接口设置区域,当所述推拉板滑动至打开状态时,所述接口设置区域显露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动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推拉板在第一预设位置时自动滑移至打开状态,以及在第二预设位置时自动滑移至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控制部为扭簧;
所述扭簧的一端穿接于所述推拉板的第一连接孔内,或者,所述扭簧的一端具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套接于所述推拉板上的第一凸起结构;
所述扭簧的另一端穿接于所述壳体的第二连接孔内,或者,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套接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凸起结构,其中,当所述推拉板从关闭状态滑动至打开状态时,所述扭簧的一端从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第三预设位置移动至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第四预设位置,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与所述第四预设位置之间的区域;
所述扭簧的两端之间盘绕的圈体部分处于自由悬置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与所述第四预设位置之间的中间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控制部包括沿所述推拉板滑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推拉板两侧的第一吸引部和第二吸引部,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两侧的第三吸引部和第四吸引部,所述第一吸引部与所述第三吸引部相对,所述第二吸引部与所述第四吸引部相对;
当所述推拉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吸引部与所述第三吸引部相吸,当所述推拉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吸引部与所述第四吸引部相吸;
其中,所述第一吸引部和所述第三吸引部均为磁性材料,或者,二者中其中一个为磁性材料,另一个为吸磁材料;所述第二吸引部和所述第四吸引部均为磁性材料,或者,二者中其中一个为磁性材料,另一个为吸磁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板的接口设置区域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开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穿接所述接口的通孔,所述第二面板的外表面对应于所述开口;
当所述推拉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推拉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具有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门扣,所述门扣包括锁定结构,用于当所述推拉板滑动至打开状态时锁定所述推拉板,所述门扣还包括解锁结构,用于解除对所述推拉板的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扣的锁定结构和解锁结构采用推退机构,所述推拉板上设置有插接头,当推动所述推拉板使所述插接头插入所述推退机构的插槽时,所述推退机构锁定所述插接头,当向着所述推拉板的插入方向再次推动所述推拉板时,所述推退机构解除对所述插接头的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条孔,所述推拉板上设置有卡在所述条孔内的滑移部,所述滑移部包括相对的两根半立柱,每根所述半立柱的端部具有凸出于所述半立柱外壁的卡块,每根所述半立柱穿过所述条孔,所述卡块用于阻挡所述滑移部脱离所述条孔;
所述滑移部还包括位于所述条孔内的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柱的外径等于所述条孔的宽度;
所述条孔和所述滑移部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两个所述滑移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推拉板上垂直于滑动方向的两侧,所述条孔对应于所述滑移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拉板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柱接触于所述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推拉板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条用于阻挡所述推拉板向所述壳体内移动;
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所述推拉板上垂直于滑动方向的两端侧壁上,所述支撑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条分别位于所述推拉板的两端侧壁处;
每端所述侧壁上的至少一个支撑柱的端部设置有凸出于所述支撑柱外壁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挡在所述支撑条上与所述侧壁相背的一侧,用于阻挡所述推拉板沿着两端所述侧壁相对的方向移动。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箱;
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机箱连接。
CN201720330429.6U 2017-03-30 2017-03-30 机箱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06671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0429.6U CN206671977U (zh) 2017-03-30 2017-03-30 机箱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0429.6U CN206671977U (zh) 2017-03-30 2017-03-30 机箱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1977U true CN206671977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66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30429.6U Active CN206671977U (zh) 2017-03-30 2017-03-30 机箱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719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2478A (zh) * 2017-12-07 2018-05-0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0015209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前置组件滑动结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2478A (zh) * 2017-12-07 2018-05-0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012478B (zh) * 2017-12-07 2020-06-0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0015209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前置组件滑动结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6250B2 (en) Adjustment of magnetic force in a computing device
US9101052B2 (en) Sli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same
US20190293232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CN206671977U (zh) 机箱和电子设备
CN103582353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8699881A (zh) 滑动式门的开闭装置
CN107171126A (zh) 模块组件和连接器以及电子装置
CN206497921U (zh) 电池固持组件及包括该电池固持组件的电子装置
CN114060677A (zh) 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CN104866014A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扩展设备
EP3120080B1 (en) A hood with a pull-out steam shield
JP4104084B1 (ja) 磁力で吸着して駆動される3次元触覚ディスプレイ
CN214833951U (zh) 一种装配式装修的天花吊顶
WO2021127918A1 (zh)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204595703U (zh) 转接卡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2926044U (zh) 一种推拉门窗锁体装置及锁闭系统
WO2021127922A1 (zh) 电子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01815417B (zh) 具有外接装置退出机构的电子装置
CN215682936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电气磁吸式装配的智能面板
CN105446421A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180206015A1 (en) Mounting system for an enclosure, in particular for a loudspeaker
CN205416193U (zh) 三段式手机外壳u型盖定位装置
EP1814286A2 (en) Dynamic sliding module and uses thereof
CN215212842U (zh) 离合机构和开闭锁机器人
CN219249431U (zh) 一种具备有磁吸结构的指甲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