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9828U - 车轮系统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 Google Patents

车轮系统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59828U
CN206659828U CN201621354496.3U CN201621354496U CN206659828U CN 206659828 U CN206659828 U CN 206659828U CN 201621354496 U CN201621354496 U CN 201621354496U CN 206659828 U CN206659828 U CN 206659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brake pad
drive division
thread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544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庆军
徐桓
毛岩
刘文强
斯海臣
吴建刚
张庆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eral St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Pharmaceutical Instruments Of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Chinese Pla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Ministry Of Health Ministry Of Health Drug And Instrument Inspection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Ministry Of Health Ministry Of Health Drug And Instrument Inspection,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Ministry Of Health Ministry Of Health Drug And Instrument Inspection
Priority to CN2016213544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59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59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59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系统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车轮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轮组件和制动组件,所述轮组件包括轮子和轮轴,所述制动组件包括驱动部和摩擦部,所述轮轴的一端与所述轮子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摩擦部活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摩擦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部能够制动所述摩擦部,以使所述摩擦部与所述轮轴相抵压。此车轮系统中的各部分之间可以不采用嵌套结构,对移动设备进行维护时,拆开车轮系统处的罩体,就可以看到上述各部分,也就可以对上述各部分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车轮系统能够简化移动设备的维护操作。

Description

车轮系统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系统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移动设备都采用车轮实现整体的移动,例如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医疗床、轮椅等等设备。在移动设备移动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刹车操作,进而将移动设备定位在指定位置处,这就需要在移动设备上设置刹车结构。
传统的刹车结构主要采用刹车线传递刹车作用力,该刹车线需要穿过刹车结构的罩体以及刹车结构的其他部分,导致维护刹车结构时,将罩体拆下后,仍然有一部分结构需要继续拆卸。因此,维护此种刹车结构时,无法有针对性地维护各部分,而是需要将大部分结构都拆下后,再对需要维护的部分进行维护,导致移动设备的维护操作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轮系统和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以简化移动设备的维护操作。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轮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轮组件和制动组件,所述轮组件包括轮子和轮轴,所述制动组件包括驱动部和摩擦部,
所述轮轴的一端与所述轮子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摩擦部活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摩擦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部能够制动所述摩擦部,以使所述摩擦部与所述轮轴相抵压。
优选地,所述摩擦部包括第一摩擦块和第二摩擦块,两个所述轮组件的所述轮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摩擦块和所述第二摩擦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摩擦块和所述第二摩擦块中的至少一者上具有圆弧形内壁,所述圆弧形内壁用于与所述轮轴的外周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摩擦块和所述第二摩擦块形成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摩擦块和所述第二摩擦块形成分体式结构,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摩擦块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摩擦块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摩擦块和所述第二摩擦块中的至少一者为螺纹摩擦块,所述驱动部包括螺杆,所述螺纹摩擦块包括轮轴配合部分、第一螺纹板和第二螺纹板,所述第一螺纹板和所述第二螺纹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轮轴配合部分的相对两侧,且两者上均开设用于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的驱动螺纹,所述第一螺纹板的驱动螺纹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二螺纹板的驱动螺纹的螺纹旋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还包括驱动踏板,所述驱动踏板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踏板承受驱动力后形成绕所述螺杆的轴线转动的驱动行程。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板和所述第二螺纹板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板体和连接块,所述板体上开设安装孔,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驱动螺纹开设于所述连接块上。
优选地,两个所述轮组件的所述轮轴之间具有预设间隔。
优选地,所述轮轴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一轴段、第一万向节、第二轴段、第二万向节和第三轴段,所述第一轴段与所述轮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段转动连接于所述摩擦部上,所述第二轴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轴段的轴线倾斜设置。
优选地,两个所述轮组件的所述第三轴段的轴线共线。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其包括车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系统,所述车轮系统安装于所述车体上。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车轮系统包括轮组件和制动组件,轮组件包括轮子和轮轴,制动组件包括驱动部和摩擦部,需要实施制动操作时,通过驱动部向摩擦部传递制动力,使得摩擦部与轮轴相抵压,进而抑制轮轴的转动,最终实现轮子的制动。此车轮系统中的各部分之间可以不采用嵌套结构,对移动设备进行维护时,拆开车轮系统处的罩体,就可以看到上述各部分,也就可以对上述各部分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车轮系统能够简化移动设备的维护操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系统中,驱动部与轮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系统中,驱动踏板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系统中,驱动部与轮轴的另一配合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结构中,摩擦部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轮子;
11-轮轴;
110-第一轴段;
111-第一万向节;
112-第二轴段;
113-第二万向节;
114-第三轴段;
20-驱动部;
200-螺杆;
201-驱动踏板;
21-摩擦部;
210-第一摩擦块;
211-第二摩擦块;
212-轮轴配合部分;
213-第一螺纹板;
213a-板体;
213b-连接块;
214-第二螺纹板;
30-轴承。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系统,该车轮系统运用于移动设备中,例如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以实现移动设备的移动。此车轮系统可包括至少两个轮组件和制动组件,轮组件包括轮子10和轮轴11,制动组件包括驱动部20和摩擦部21。轮组件是车轮系统的移动部分,可以通过轮轴11带动轮子10转动,也可以人工施加驱动力,利用轮子10与移动设备的支撑基础(例如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驱动轮子10转动。制动组件可以实现车轮系统的制动,其中,驱动部20直接承受操作人员施加的制动力,摩擦部21则可以在驱动部20的作用下与轮轴11相接触,以对轮轴11进行制动。
具体地,轮轴11的一端与轮子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摩擦部21活动连接,例如转动连接,也就是说,轮子10转动时,轮轴11会相对于摩擦部21转动。轮轴11可以通过轴承30安装在移动设备的其他部分上,轴承30为轮轴11提供支撑力。驱动部20与摩擦部21传动连接,驱动部20能够制动摩擦部21,以使摩擦部21与轮轴11相抵压。例如,驱动部20可以向摩擦部21施加伸缩式的制动力,使得摩擦部21向靠近轮轴11的方向伸缩运动,进而与轮轴11相抵压,对轮轴11进行制动。
由上述内容可知,需要实施制动操作时,通过驱动部20向摩擦部21传递制动力,使得摩擦部21与轮轴11相抵压,进而抑制轮轴11的转动,最终实现轮子10的制动。此车轮系统中的各部分之间可以不采用嵌套结构,对移动设备进行维护时,拆开车轮系统处的罩体,就可以看到上述各部分,也就可以对上述各部分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轮系统能够简化移动设备的维护操作。
进一步地,上述摩擦部21可以包括第一摩擦块210和第二摩擦块211,两者用于与两个轮组件相连接。具体地,这两个轮组件的轮轴11分别与第一摩擦块210和第二摩擦块211转动连接。第一摩擦块210和第二摩擦块211中的至少一者上具有圆弧形内壁,该圆弧形内壁用于与轮轴11的外周面相贴合。如此设置是考虑到一般情况下,轮轴的外周面为圆形外周面,因此第一摩擦块210和第二摩擦块211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圆弧形内壁后,就可以增大第一摩擦块210和/或第二摩擦块211与轮轴1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制动的可靠性。优选地,前述圆弧形内壁的径向尺寸可以与轮轴11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相等,或者略大于轮轴11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以此进一步增大第一摩擦块210和/或第二摩擦块211与轮轴11之间的接触面积。
在移动设备移动的过程中,各轮组件的制动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不同时进行,同时进行时各轮组件均制动,移动设备完全停止,不同时进行时,部分轮组件仍然可以运动,进而实现移动设备的拐弯等操作。有鉴于此,对于摩擦部21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下述两种实施方式,当然,摩擦部21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
第一种,第一摩擦块210和第二摩擦块211形成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通过驱动部20输出单个制动力,就可以同时实现两个轮轴11的制动。此种结构中,驱动部20的结构比较简单,两个轮组件的制动操作可以同时进行,进而实现车轮系统的可靠制动。
第二种,第一摩擦块210和第二摩擦块211形成分体式结构,即,两者相对独立,互相可以没有作用力传递的过程。此时,驱动部20可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与第一摩擦块210传动连接,第二驱动部与第二摩擦块211传动连接。显然,此种结构下,通过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单独驱动第一摩擦块210和第二摩擦块211,使部分轮组件可以处于制动状态,另一部分轮组件则处于运动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一驱动部与第二驱动部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为了简化摩擦部21的结构,可以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实现制动力的传递。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摩擦块210和第二摩擦块211中的至少一者为螺纹摩擦块,驱动部20包括螺杆200,前述螺纹摩擦块可包括轮轴配合部分212、第一螺纹板213和第二螺纹板214,第一螺纹板213和第二螺纹板214分别连接于轮轴配合部分212的相对两侧,两者相对设置,且两者上均开设用于与螺杆200螺纹配合的驱动螺纹。轮轴11可以转动连接于轮轴配合部分212上。
为了更好地保证驱动部20与摩擦部21之间的制动力传递,第一螺纹板213的驱动螺纹的旋向与第二螺纹板214的驱动螺纹的旋向相反。例如,沿顺时针转动螺杆200时,第一螺纹板213与第二螺纹板214相对靠近,实现制动,反向转动螺杆200时,第一螺纹板213与第二螺纹板214相对远离,解除制动。
上文提到,可以直接转动螺杆200来驱动摩擦部21,但是直接转动螺杆200不太方便,因此为了便于操作,驱动部20还可包括驱动踏板201,该驱动踏板201与螺杆200固定连接,且驱动踏板201承受驱动力后形成绕螺杆200的轴线转动的驱动行程,具体可参考图3,图3中的虚线部分表示驱动踏板201转动一定幅度后所在的位置。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向驱动踏板201施加制动力,使得驱动踏板201带动螺杆20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纹板213与第二螺纹板214相对运动,以实现制动操作,或者解除制动操作。此实施例中的驱动踏板201进一步可以设置为平板,以便于加工。
当第一螺纹板213的驱动螺纹的旋向与第二螺纹板214的驱动螺纹的旋向相反时,为了更简便地实现螺杆200与第一螺纹板213、第二螺纹板214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第一螺纹板213和第二螺纹板214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板体和连接块,该板体上开设安装孔,连接块固定于该安装孔内,前述的驱动螺纹开设于该连接块上。以图4和图5所示结构为例,第一螺纹板213可包括板体213a和连接块213b,连接块213b可以先与板体213a脱离,由于安装孔的孔径会比较大,因此可以操作螺杆200与第二螺纹板214螺纹配合,并穿过该安装孔,接着将连接块213b拧在螺杆200上,最后将连接块213b与板体213a固定即可。连接块213b与板体213a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螺钉连接、铆接等等形式。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轮组件中的轮轴11之间相对独立,各轮轴11可以彼此接触,但是此种方式会加剧轮轴11之间的磨损。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可以在轮组件的轮轴11之间设置预设间隔,更进一步地,通常轮组件两两相对设置,因此两个轮组件的轮轴11之间具有预设间隔,使得各轮轴11之间不接触,达到前述目的。此处的预设间隔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本文对此不作限制。
一种实施例中,轮轴11可以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一轴段110、第一万向节111、第二轴段112、第二万向节113和第三轴段114,第一轴段110与轮子10固定连接,第三轴段114转动连接于摩擦部21上,第二轴段112在第一万向节111的作用下,可以相对于第一轴段110的轴线倾斜设置,在第二万向节113的作用下,第三轴段114相对于第二轴段112倾斜设置。采用此种结构,可以在两个轮组件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间,该空间可以避让两个轮组件之间的其他结构,使得移动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两个轮组件的第三轴段114的轴线共线,以简化车轮系统的结构。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车轮系统中,两个轮组件可以相对于两者的中心位置呈对称结构,以此简化车轮系统的加工工序、装配工序等,进而降低车轮系统的生产成本。
基于上述结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该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可以包括车体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车轮系统,该车轮系统的轮轴11可以通过轴承30安装于车体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车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轮组件和制动组件,所述轮组件包括轮子和轮轴,所述制动组件包括驱动部和摩擦部,
所述轮轴的一端与所述轮子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摩擦部活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摩擦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部能够制动所述摩擦部,以使所述摩擦部与所述轮轴相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包括第一摩擦块和第二摩擦块,两个所述轮组件的所述轮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摩擦块和所述第二摩擦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摩擦块和所述第二摩擦块中的至少一者上具有圆弧形内壁,所述圆弧形内壁用于与所述轮轴的外周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块和所述第二摩擦块形成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块和所述第二摩擦块形成分体式结构,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摩擦块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摩擦块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块和所述第二摩擦块中的至少一者为螺纹摩擦块,所述驱动部包括螺杆,所述螺纹摩擦块包括轮轴配合部分、第一螺纹板和第二螺纹板,所述第一螺纹板和所述第二螺纹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轮轴配合部分的相对两侧,且两者上均开设用于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的驱动螺纹,所述第一螺纹板的驱动螺纹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二螺纹板的驱动螺纹的螺纹旋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还包括驱动踏板,所述驱动踏板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踏板承受驱动力后形成绕所述螺杆的轴线转动的驱动行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板和所述第二螺纹板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板体和连接块,所述板体上开设安装孔,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驱动螺纹开设于所述连接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轮组件的所述轮轴之间具有预设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一轴段、第一万向节、第二轴段、第二万向节和第三轴段,所述第一轴段与所述轮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段转动连接于所述摩擦部上,所述第二轴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轴段的轴线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轮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轮组件的所述第三轴段的轴线共线。
11.一种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系统,所述车轮系统安装于所述车体上。
CN201621354496.3U 2016-12-09 2016-12-09 车轮系统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Active CN206659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4496.3U CN206659828U (zh) 2016-12-09 2016-12-09 车轮系统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4496.3U CN206659828U (zh) 2016-12-09 2016-12-09 车轮系统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59828U true CN206659828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56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54496.3U Active CN206659828U (zh) 2016-12-09 2016-12-09 车轮系统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598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5700A (zh) * 2016-12-09 2017-04-26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药品仪器检验所 车轮系统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5700A (zh) * 2016-12-09 2017-04-26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药品仪器检验所 车轮系统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CN106585700B (zh) * 2016-12-09 2019-07-16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药品仪器检验所 车轮系统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84501B (zh) 一种双自由度关节机构
CN106828655A (zh) 具有多自由度的爬行机器人
CN206659828U (zh) 车轮系统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CN105556158B (zh) 用于制动器的操作装置
CN107387592A (zh) 一种刹车离合装置
CN20603657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监控探头支架
CN107953361A (zh) 一种机器人关节驱动机构及机器人
CN206780439U (zh) 一种将离合器用于关节锁定的机械臂
CN108015800A (zh) 一种关节锁紧机构
CN106585700B (zh) 车轮系统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CN207594989U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空气制动缓解装置及轨道车辆
CN209196457U (zh) 一种医疗物联网健康服务系统
CN112895804B (zh) 一种中控轮联动装置
CN101721234B (zh) 一种用于外科手术辅助臂的电动锁紧旋转关节
CN208703053U (zh) 一种汽车生产线上的回转移行控制装置
CN205903261U (zh) 一种高压球管旋转定位机构和x射线摄像系统
CN113865821A (zh) 球头连接模拟组件及捆绑火箭缩比模型风载试验装置
CN207191473U (zh) 一种锚泊装备及其旋转工作平台
CN209252918U (zh) 彩超旋转装置
CN202219507U (zh) 一种拟人髋关节机构
CN208157819U (zh) 一种大型滑环组的同步转动装置
CN205506373U (zh) 一种实现随动加载的组合式试验装置
CN107234457A (zh) 螺旋压紧器
CN206208545U (zh) 汽车方向盘多功能试验装置
CN107284469A (zh) 一种轨道车的限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71 No. 17 West Fengtai Road,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MEDICINE AND INSTRUMENT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HEALTH BUREAU, LOGISTICS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OF THE PRC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1 No. 17 West Fengtai Road,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MEDICINE AND INSTRUMENT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HEALTH BUREAU, LOGISTICS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OF THE PRC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71 No. 17 West Fengtai Road,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General st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pharmaceutical instruments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the Chinese PL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1 No. 17 West Fengtai Road,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MEDICINE AND INSTRUMENT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HEALTH BUREAU, LOGISTICS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OF THE PRC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0

Address after: 100071 No. 17 West Fengtai Road,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General st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pharmaceutical instruments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the Chinese PLA

Address before: 100071 No. 17 West Fengtai Road,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General st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pharmaceutical instruments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the Chinese PLA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