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1792U - 除螨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除螨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51792U
CN206651792U CN201621460383.1U CN201621460383U CN206651792U CN 206651792 U CN206651792 U CN 206651792U CN 201621460383 U CN201621460383 U CN 201621460383U CN 206651792 U CN206651792 U CN 206651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dust catcher
lamp
except mite
bas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603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春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603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51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51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51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螨吸尘器。除螨吸尘器包括机体以及与机体连接的底座,底座上设有吸入口,除螨吸尘器还包括多个UV灯,多个UV灯设置在底座的朝向待清洁物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吸尘器除螨杀菌性能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除螨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螨吸尘器。
背景技术
为了清洁床上、沙发、地毯等纺织物上面的灰尘及滋生的细菌、螨虫等过敏源,专门设计了一种除螨吸尘器。使用除螨吸尘器时,底盘上的吸入口与待清洁物表面接触,从而可以将灰尘及滋生的细菌、螨虫等过敏源等吸入除螨吸尘器。
现有技术中,除螨吸尘器仅有一个UV灯,除螨杀菌的性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螨吸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尘器除螨杀菌性能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除螨吸尘器,除螨吸尘器包括机体以及与机体连接的底座,底座上设有吸入口,除螨吸尘器还包括多个UV灯,多个UV灯设置在底座的朝向待清洁物的一侧。
进一步地,除螨吸尘器还包括与底座连接的底座盖,多个UV灯设置在底座盖和底座之间,底座盖具有用于使UV灯发出的光线能够透出的透光区,底座盖还设有与吸入口相连通的开口。
进一步地,多个UV灯围绕吸入口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底座盖与底座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UV灯的容纳腔。
进一步地,底座上设有与UV灯对应的限位槽,限位槽和底座盖围成容纳腔。
进一步地,除螨吸尘器还包括安装座,UV灯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座,UV灯与安装座插接配合,底座盖将安装座限位在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除螨吸尘器还包括设置在底座盖与底座之间的限位部,当底座盖与底座装配后,限位部与安装座抵接。
进一步地,限位部为设置在底座盖的朝向底座一侧的筋条。
进一步地,底座具有第一卡接部,底座盖具有与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进一步地,第一卡接部为设置在底座上的卡扣,第二卡接部为设置在底座盖上的凹槽,卡扣与凹槽配合。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除螨吸尘器包括多个UV灯,多个UV灯设置在底座上,这样,可以增大照射面积,提高照射强度,从而能够增强除螨吸尘器杀菌消毒的性能、提高除螨吸尘器的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除螨吸尘器的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的底座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底座盖;11、盖体;12、弯折板;13、翻边;111、第一安装孔;112、矩形通孔;113、开口;20、底座;21、吸入口;22、卡扣;23、第二安装孔;24、限位槽;25、避让区域;30、限位部;40、UV灯;50、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尘器除螨杀菌性能较低的问题,对除螨吸尘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除螨吸尘器包括机体以及与机体连接的底座20,底座20上设有吸入口21,除螨吸尘器还包括多个UV灯40,多个UV灯40设置在底座20的朝向待清洁物的一侧。
上述设置中,除螨吸尘器包括多个UV灯40,多个UV灯40设置在底座20的朝向待清洁物的一侧,这样可以增大照射面积,提高照射强度,从而能够提高除螨吸尘器杀菌消毒的性能、清洁效率,进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进一步地,底座20上设有吸入口21,灰尘、细菌、螨虫等过敏源能够经吸入口21被吸入除螨吸尘器中,从而实现清洁待清洁物的功能。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除螨吸尘器还包括与底座20连接的底座盖10,多个UV灯40设置在底座盖10和底座20之间,底座盖10具有用于使UV灯40发出的光线能够透出的透光区,底座盖10还设有与吸入口21相连通的开口113。
上述设置中,多个UV灯40设置在底座20与底座盖10之间,底座盖10可以对多个UV灯40起到保护作用,防止UV灯40与待清洁物品直接接触,造成UV灯40的损坏。进一步地,将多个UV灯40设置在底座20与底座盖10之间,拆除底座盖10后UV灯40即裸露在外,方便用户对UV灯40进行更换和维修等操作,与现有技术中将UV灯40设置在底座20和机体之间,需要拆开整个底座20才能对UV灯40进行更换和维修相比,提高了操作效率,也便于用户自行更换UV灯。
进一步地,底座盖10具有用于使UV灯40发出的光线透出的透光区,这样可以使UV灯40发出的光线经过透光区照射到待清洁物品上,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底座盖10还设有与吸入口21相连通的开口113,这样,灰尘、细菌、螨虫等过敏源能够在负压的作用下经开口113进入吸入口21,从而将过敏源从待清洁物品上清除。
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多个UV灯40围绕吸入口21间隔设置。
这样,多个UV灯40发出的光线可以覆盖较大的面积,提高除螨吸尘器的除螨杀菌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UV灯40与吸入口21相互干涉。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吸入口21设置在底座20的中部,除螨吸尘器包括两个UV灯40,两个UV灯40均为直线形灯管,两个UV灯40分别位于吸入口21的相对两侧。
这样既可以保证除螨吸尘器具有足够的紫外线照射面积和照射强度,又可以使除螨吸尘器的结构较为简单。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UV灯40也可以是环形灯管或其他形状的灯管。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座盖10上设有与两个UV灯40对应的多个透光区,多个透光区绕吸入口21间隔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增大透光面积,使UV灯40发出的光线充分照射到待清洁物品上,提高杀菌消毒的效果。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便于加工和达到一定的透光效果,透光区由多个贯通底座盖10的矩形通孔112组成。
将透光区设置为多个间隔设置的矩形通孔112可以与直线形的UV灯40的发光区域相匹配,使UV灯40的光线能够更好地透过透光区照射到待清洁物品上。
可选地,也可以根据需要将透光区设为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的通孔。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底座盖10的与UV灯40相对应的区域设为透明板。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每个透光区由贯通底座盖10的四个矩形通孔112组成,四个矩形通孔112沿UV灯4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与设置横截面积与四个矩形通孔112的横截面积总和相等的一个矩形通孔112相比,间隔设置的四个矩形通孔112可以增大透光区附近的结构强度,防止该区域受UV灯40的温度影响发生变形。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座盖10与底座20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UV灯40的容纳腔。
这样,UV灯40可以设置在底座盖10与底座20之间的容纳腔中。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座20上设有与UV灯40对应的限位槽24,限位槽24和底座盖10围成容纳腔。
通过上述设置,限位槽24给UV灯40提供了安装空间,便于将UV灯40安装在底座20上,从而将UV灯40固定在由限位槽24和底座盖10围成的容纳腔内。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座20上设有两个限位槽24,两个限位槽24分别设置在吸入口21的两侧,两个UV灯40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限位槽24内。
这样,两个UV灯40可以相互独立地安装在各自的限位槽24内,当需要对其中一个UV灯40进行更换或维修等操作时,不会影响另外一个UV灯40。
另外,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拍打组件的安装,底座20的限位槽24外侧还设有用于安装拍打组件的避让区域25。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除螨吸尘器还包括安装座50,UV灯40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座50,UV灯40与安装座50插接配合,底座盖10将安装座50限位在限位槽24内。
在UV灯40的两端设置安装座50,可以通过安装座50将UV灯40可靠地安装在限位槽24内。UV灯40与安装座50插接配合结构简单,便于拆装,而且当UV灯40安装在限位槽24内后,限位槽24可以限制安装座50沿UV灯40的灯管轴向的窜动,底座盖10可以限制安装座50沿限位槽24深度方向的窜动,从而将安装座50可靠限位在限位槽24内,进而实现UV灯40的可靠固定。
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除螨吸尘器还包括设置在底座盖10与底座20之间的限位部30,当底座盖10与底座20装配后,限位部30与安装座50抵接。
在底座盖10与底座20之间设置与安装座50抵接的限位部30,当底座盖10装配至底座20后,限位部30能够限制安装座50在限位槽24深度方向的运动,从而更好地将UV灯40限制在限位槽24内,提高除螨吸尘器的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限位部30为设置在底座盖10的朝向底座20一侧的筋条。
上述限位部30结构简单,可以实现UV灯40的可靠固定,便于与底座盖10一体成型。
更为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座盖10与每个UV灯40对应的位置设置两个限位部30,两个限位部30沿UV灯40的灯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当底座盖10与底座20装配后,两个限位部30可以将UV灯40可靠地固定在限位槽24内。
优选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大限位部30与安装座50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限位部30对UV灯40固定的可靠性,限位部30的朝向安装座50的表面与安装座50的外形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座20具有第一卡接部,底座盖10具有与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通过在底座20和底座盖10上设置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可以将底座盖10固定在底座20上,而且卡接配合便于底座盖10的拆装,有利于提高UV灯40维修、更换的操作效率。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为设置在底座20上的卡扣22,第二卡接部为设置在底座盖10上的凹槽,卡扣22与凹槽配合。
通过上述设置,底座20上的卡扣22可以扣入底座盖10上的凹槽中形成卡接配合,从而将底座盖10固定在底座20上。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也可以为设置在底座20上的凹槽结构,第二卡接部为设置在底座盖10上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与凹槽结构卡接配合。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座盖10包括盖体11和与盖体11连接的弯折板12,弯折板12朝向底座20所在的一侧弯折,凹槽设在弯折板12上,卡扣22设在底座20的周向侧壁上。
通过上述设置,底座盖10具有向底座20的周向侧壁伸出的弯折板12,可以通过设置在弯折板12上的凹槽与设置在底座20的周向侧壁上的卡扣22配合,从而将底座盖10固定在底座20上。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座盖10包括与盖体11连接的两块弯折板12。每块弯折板12上均设有与卡扣22配合的凹槽,两块弯折板12相对于盖体11对称布置。底座20的周向侧壁上对称地设置两个卡扣22,底座20的两个卡扣22与底座盖10上的两个凹槽一一对应配合,从而将底座盖10固定在底座20上。
上述设置既能保证底座盖10与底座20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又能简化底座盖10与底座20的结构,而且拆装方便。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座盖10和底座20均由塑料材料制成。由于塑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一方面可以使卡扣22牢固地卡接在凹槽中,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底座盖10的拆装。
更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底座盖10的结构强度,弯折板12与盖体11为一体成型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弯折板12的下边沿设有向底座盖10外侧延伸的翻边13,翻边13与底座20的朝向底座盖10的表面之间具有间隔。
通过在弯折板12的下边沿设置向底座盖10外侧延伸的翻边13,并使翻边13与底座20的朝向底座盖10的表面之间具有间隔,这样,手指可以伸入翻边13与底座20之间的间隔内对翻边13施加使凹槽和卡扣22分离的力,从而便于底座盖10的拆卸。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除螨吸尘器还包括锁紧件,底座盖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1,底座20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11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3。锁紧件穿出第一安装孔111后与第二安装孔23连接以将底座盖10锁紧在底座20上。
通过锁紧件连接底座盖10和底座20,可以进一步提高底座盖10和底座20连接的可靠性,避免误操作造成底座盖10与底座20分离。当需要更换UV灯40时,只需将锁紧件拆除,再对翻边13施力即可打开底座盖10。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为通孔,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锁紧件为螺钉。
优选地,在第一安装孔处设第二容纳槽。
这样,安装完毕后,螺钉的螺帽位于第二容纳槽内,避免螺帽凸出于底座盖10,在使用过程中刮伤待清洁物品。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除螨吸尘器包括多个UV灯,多个UV灯设置在底座的朝向待清洁物的一侧,这样可以增大照射面积,提高照射强度,从而能够提高除螨吸尘器杀菌消毒的性能和提高清洁效率,进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螨吸尘器包括机体以及与所述机体连接的底座(20),所述底座(20)上设有吸入口(21),所述除螨吸尘器还包括多个UV灯(40),所述多个UV灯(40)设置在所述底座(20)的朝向待清洁物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螨吸尘器还包括与所述底座(20)连接的底座盖(10),所述多个UV灯(40)设置在所述底座盖(10)和所述底座(20)之间,所述底座盖(10)具有用于使所述UV灯(40)发出的光线能够透出的透光区,所述底座盖(10)还设有与所述吸入口(21)相连通的开口(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UV灯(40)围绕所述吸入口(21)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盖(10)与所述底座(20)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UV灯(40)的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上设有与所述UV灯(40)对应的限位槽(24),所述限位槽(24)和所述底座盖(10)围成所述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螨吸尘器还包括安装座(50),所述UV灯(40)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安装座(50),所述UV灯(40)与所述安装座(50)插接配合,所述底座盖(10)将所述安装座(50)限位在所述限位槽(2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螨吸尘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盖(10)与所述底座(20)之间的限位部(30),当所述底座盖(10)与所述底座(20)装配后,所述限位部(30)与所述安装座(50)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0)为设置在所述底座盖(10)的朝向所述底座(20)一侧的筋条。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底座盖(10)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设置在所述底座(20)上的卡扣(22),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设置在所述底座盖(10)上的凹槽,所述卡扣(22)与所述凹槽配合。
CN201621460383.1U 2016-12-28 2016-12-28 除螨吸尘器 Active CN206651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60383.1U CN206651792U (zh) 2016-12-28 2016-12-28 除螨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60383.1U CN206651792U (zh) 2016-12-28 2016-12-28 除螨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51792U true CN206651792U (zh) 2017-11-21

Family

ID=60314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60383.1U Active CN206651792U (zh) 2016-12-28 2016-12-28 除螨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517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83074B1 (ko) 로봇청소기
US11116863B2 (en) Air cleaner
US20100012110A1 (en) Air-circulating module and fume extraction device
US20060278074A1 (en) Electrostatic air purifier with a laterally removable collection grid module
CN206651792U (zh) 除螨吸尘器
CN206651796U (zh) 除螨吸尘器
KR200445508Y1 (ko) 클린룸 진공청소기
CN210810776U (zh) 床铺清洁设备
KR20090114028A (ko) 공기청정기를 탈부착하여 사용하는 로봇청소기
KR20040075448A (ko) 공기청정기
CN202314509U (zh) 携带式日常用品杀菌盒及其组合
CN213191476U (zh) 一种妇产科实验室用消毒箱
KR101693650B1 (ko) 안전 콘센트
CN106859486A (zh) 除螨吸尘器
JP6323404B2 (ja) 空気清浄機
CN213852142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遮光套的紫外消毒盖
CN211130858U (zh) 床铺清洁设备及启闭系统
KR200410131Y1 (ko) 탈부착식 자외선 살균기를 갖는 진공청소기
CN218515669U (zh) 除螨仪
CN215224249U (zh) 一种除螨仪
CN217365655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6293917U (zh) 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
CN104548151A (zh) 消毒柜
KR200278932Y1 (ko) 공기청정기의 필터 케이스 결합체
CN210643871U (zh) 氧化水软装清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