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93917U - 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93917U
CN216293917U CN202122475554.5U CN202122475554U CN216293917U CN 216293917 U CN216293917 U CN 216293917U CN 202122475554 U CN202122475554 U CN 202122475554U CN 216293917 U CN216293917 U CN 216293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dust box
emitting unit
dus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755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磊
易通权
俞玲玲
傅民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uolang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uolang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uolang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uolang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755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93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93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93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搭配本体使用,本体上设有适于安装尘盒的安装槽,尘盒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过滤装置,第一盖体置于第二盖体上侧且在盖合状态下能够盖合第二盖体,当第一盖体盖合第二盖体时,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构成集尘空间,过滤装置设置在集尘空间内,第一盖体上设有出风口,第二盖体上设有进风口,第一盖体或第二盖体内设有UV发光单元,UV发光单元适于对集尘空间或尘盒的外部或者同时对集尘空间与尘盒外部空间进行紫外杀菌处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内部安装有UV发光单元,UV发光单元发出的紫外光照射与尘盒内部,进行杀菌消毒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科学的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技术逐渐成为现代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服务机器人开辟了机器人应用的新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舒适的家居环境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关注。买房、装修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话题,但装修后又脏又累的卫生清扫工作,成为困扰家庭主妇的又一大难题。对不少家庭而言,清洁机器人已成为清洁家庭的必备小家电。
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大都功能单一,不具备杀菌消毒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内部安装有UV发光单元,UV发光单元发出的紫外光照射于尘盒内部或外部,或者同时照射于尘盒的内外部,紫外光对照射区域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扫地机器人不具备杀菌消毒功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搭配扫地机器人的本体使用,所述本体上设有适于安装所述尘盒的安装槽,所述尘盒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过滤装置,所述第一盖体置于所述第二盖体上侧且在盖合状态下能够盖合所述第二盖体,当所述第一盖体盖合所述第二盖体时,所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构成集尘空间,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集尘空间内,且将所述集尘空间分为两个部分,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与其中一部分的所述集尘空间接通,所述第二盖体上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与另一部分的所述集尘空间接通,所述第一盖体或所述第二盖体内设有UV发光单元,所述UV发光单元适于对所述集尘空间或所述尘盒的外部或者同时对所述集尘空间与所述尘盒外部空间进行紫外杀菌处理。
采用以上结构后,尘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槽内,以便于取下尘盒对其进行清理。当扫地机器人进行负压清扫作业时,过滤装置将收集的灰尘积存与第二盖体与过滤装置之间的集尘空间内。当扫地机器人上时间处于待机状态时,尘盒内的灰尘如若不及时清理,容易滋生细菌,导致细菌、病毒长时间存留,危害人体健康。当UV发光单元发出的紫外光照射于尘盒内部,对其进行杀菌消毒作业,以期解决尘盒内容易滋生细菌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一盖体或所述第二盖体表面设有接触片且接触片与所述UV发光单元电连接,所述安装槽侧壁上安装有接触针,所述接触针与所述本体内的供电单元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盖合处设有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盖体的第一端可拆卸地枢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盖体的第二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适于连接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连接件和高效过滤组件,所述高效过滤组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铰接。
可选地,所述UV发光单元倾斜设置,且所述UV发光单元发出的紫外光覆盖住所述高效过滤组件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盖体或所述第二盖体上设有穿透区,所述UV发光单元产生的紫外光通过所述穿透区照射在所述尘盒的外部空间。
可选地,所述穿透区为透明的壳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穿透区为若干个通孔,所述UV发光单元上的发光元件通过所述通孔裸露于所述尘盒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尘盒应用的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尘盒应用的扫地机器人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扫地机器人拆卸尘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尘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尘盒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盖体与UV发光单元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触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尘盒的仰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尘盒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本体;2、尘盒;
11、安装槽;12、接触针;
21、第一盖体;22、第二盖体;23、接触片;24、密封圈;25、卡扣;26、过滤装置;27、UV发光单元;
211、出风口;
221、进风口;222、加强肋;223、穿透区;
261、连接件;262、高效过滤组件;
271、发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搭配扫地机器人的本体1使用,所述本体1上设有适于安装所述尘盒2安装槽11,所述尘盒2包括第一盖体21、第二盖体22和过滤装置26,所述第一盖体21置于所述第二盖体22上侧且在盖合状态下能够盖合所述第二盖体22,当所述第一盖体21盖合所述第二盖体22时,所述第一盖体21与第二盖体22之间构成集尘空间,所述过滤装置26设置在所述集尘空间内,且将所述集尘空间分为两个部分,该两个部分通过过滤装置26导通,所述第一盖体21上设有出风口211且出风口211与其中一部分的所述集尘空间接通,所述第二盖体22上设有进风口221且进风口221与另一部分的所述集尘空间接通,所述第一盖体21或所述第二盖体22内设有UV发光单元27,所述UV发光单元27适于对所述集尘空间或所述尘盒2的外部或者同时对所述集尘空间与所述尘盒2外部空间进行紫外杀菌处理。
进一步的,尘盒2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槽11内,以便于取下尘盒2对其进行清理。当扫地机器人进行负压清扫作业时,过滤装置26将收集的灰尘积存与第二盖体22与过滤装置26之间的集尘空间内。UV发光单元27发出的紫外光照射与尘盒2内部,进行杀菌消毒作业。
更进一步的,尘盒2为异形尘盒2,其外周具有一弧形表面,当尘盒2安装于安装槽11内后,该弧形表面与扫地机器人的本体1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扫地机器人的本体1为圆盘形结构。
更进一步的,尘盒2作为扫地机器人的构件之一,完整的扫地机器人的内部具有一个完整的风道结构,集尘空间为该风道结构的一部分。UV发光单元27位于该风道结构中,能够对UV发光单元27所处的区域进行紫外杀菌处理。
具体的,所述第一盖体21或所述第二盖体22表面设有接触片23且接触片23与所述UV发光单元27电连接,所述安装槽11侧壁上安装有接触针12,所述接触针12与所述本体1内的供电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的,结合图3和图7所示,接触针12插接于安装槽11的侧壁上。接触针12上至少具有两个接触电极,即划分为正极和负极。对应的,接触片23表面至少具有两个接触区域,且该接触区域划分为正极接触区域和负极接触区域,UV发光单元27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该正极接触区域和负极接触区域电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盖体21与所述第二盖体22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盖体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盖体22的第一端可拆卸地枢接。
进一步的,结合图4和6所示,第一盖体21的第一端间隔设有向外延伸的枢轴,第二盖体22的第一端对应间隔设有向外延伸的枢接座,且枢接座的外周上设有开口,枢轴与枢接座之间枢接,并通过该开口与枢轴卡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盖体22的第二端设有卡扣25,所述卡扣25适于连接所述第一盖体21的第二端。
进一步的,结合图5所示,卡扣25与第二盖体22之间设有弹簧,即卡扣25为按钮式卡扣25,按动卡扣25能够断开第二盖体22与第一盖体21之间的连接。
具体的,所述过滤装置26包括连接件261和高效过滤组件262,所述高效过滤组件262通过所述连接件261与所述第一盖体21的内壁铰接。
进一步的,高效过滤组件262包括过滤组件以及承载过滤组件的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与连接件261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61与第一盖体21的第一端内壁铰接。第一盖体21、过滤装置26和第二盖体22三者之间形成三折页结构。即过滤装置26能够在第一盖体21与第二盖体22张开的区间内自由转动。
具体的,所述第一盖体21与第二盖体22盖合处设有密封圈24。
进一步的,结合图5所示,密封圈24固定安装在高效过滤组件262的边沿处。更进一步的,密封圈24安装在结构单元的边沿处。当第一盖体21与第二盖体22盖合后,密封圈24位于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盖合处,适于增加两者间的密封性。
具体的,所述UV发光单元27倾斜设置,且所述UV发光单元27发出的紫外光覆盖住所述高效过滤组件262表面。
进一步的,UV发光单元27的倾斜设置,容易将覆盖在UV发光单元27表面的灰尘向下引导,减少灰尘对UV发光单元27表面的覆盖,影响杀菌效果。
更进一步的,UV发光单元27发出的紫外光照射于尘盒2的内部空间,其中的一部分紫外光作用于高效过滤组件262的表面,避免高效过滤组件262表面滋生细菌。
结合图5和图6所示,在第二盖体22内底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加强肋222,且加强肋222与第二盖体22的侧壁连接,加强肋222为第二盖体22一体成型形成的。UV发光单元27固定安装在加强肋222的上表面上,使得UV发光单元27与第二盖体22内底表面之间存在间隙。通过设置加强肋222,能够减少灰尘对UV发光单元27表面的覆盖。
具体的,结合图8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21或所述第二盖体22上设有穿透区223,所述UV发光单元27产生的紫外光通过所述穿透区223照射在所述尘盒2的外部空间。
具体的,所述穿透区2为透明的壳状结构。
进一步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穿透区223至少设置在第二盖体22的底表面,穿透区223部分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盖体22通体为透明材质,
更进一步的,UV发光单元27上具有多个发光元件271,每个发光元件均能产生紫外光。
更进一步的,多个发光元件271中的若干个发光元件271发出的紫外光透过透明的穿透区223,照射在尘盒2的外部空间。当扫地机器人工作时,伴随着扫地机器人的移动清扫或者驻点停留,紫外光对扫地机器人的清扫区域或者停留区域进行杀菌消毒。
进一步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穿透区223设置在第一盖体21表面上,第一盖体21通体或者部分壁面为透明材质。
具体的,结合图9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穿透区223为若干个通孔,所述UV发光单元27上的发光元件271通过所述通孔裸露于所述尘盒2表面。
进一步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外壳22的底部设有三个通孔,每个通孔均贯穿第二外壳22的壁面。多个发光元件271中的三个发光元件271穿过该通孔裸露于第二外壳22表面,发光元件271发出的紫外光直接照射在地面上。
进一步的,在另一实施例中,通孔状的穿透区223设置在第一盖体21上。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搭配扫地机器人的本体(1)使用,所述本体(1)上设有适于安装所述尘盒(2)的安装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2)包括第一盖体(21)、第二盖体(22)和过滤装置(26),所述第一盖体(21)置于所述第二盖体(22)上侧且在盖合状态下能够盖合所述第二盖体(22),当所述第一盖体(21)盖合所述第二盖体(22)时,所述第一盖体(21)与第二盖体(22)之间构成集尘空间,所述过滤装置(26)设置在所述集尘空间内,且将所述集尘空间分为两个部分,所述第一盖体(21)上设有出风口(211)且出风口(211)与其中一部分的所述集尘空间接通,所述第二盖体(22)上设有进风口(221)且进风口(221)与另一部分的所述集尘空间接通,所述第一盖体(21)或所述第二盖体(22)内设有UV发光单元(27),所述UV发光单元(27)适于对所述集尘空间或所述尘盒(2)的外部或者同时对所述集尘空间与所述尘盒(2)外部空间进行紫外杀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21)或所述第二盖体(22)表面设有接触片(23)且接触片(23)与所述UV发光单元(27)电连接,所述安装槽(11)侧壁上安装有接触针(12),所述接触针(12)与所述本体(1)内的供电单元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21)与第二盖体(22)盖合处设有密封圈(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21)与所述第二盖体(22)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盖体(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盖体(22)的第一端可拆卸地枢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22)的第二端设有卡扣(25),所述卡扣(25)适于连接所述第一盖体(21)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6)包括连接件(261)和高效过滤组件(262),所述高效过滤组件(262)通过所述连接件(261)与所述第一盖体(21)的内壁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UV发光单元(27)倾斜设置,且所述UV发光单元(27)发出的紫外光覆盖住所述高效过滤组件(262)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21)或所述第二盖体(22)上设有穿透区(223),所述UV发光单元(27)产生的紫外光通过所述穿透区(223)照射在所述尘盒(2)的外部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透区(223)为透明的壳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透区(223)为若干个通孔,所述UV发光单元(27)上的发光元件(271)通过所述通孔裸露于所述尘盒(2)表面。
CN202122475554.5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 Active CN216293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5554.5U CN216293917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5554.5U CN216293917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93917U true CN216293917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14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75554.5U Active CN216293917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93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02742Y (zh) 一种除臭鞋盒
CN205126102U (zh) 一种多功能吸尘器
CN210408224U (zh) 牙杯
CN108354484A (zh) 一种风动传感式时控智能厨房刀餐具置物架
CN111227766A (zh) 一种家用进户消毒除尘装置
CN216293917U (zh) 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
CN210080170U (zh) 一种消化内科专用清洗装置
CN212880326U (zh) 一种全反射式紫外线空气消毒罐
CN213804517U (zh) 一种智能脏衣篓
CN209137453U (zh) 一种便携式臭氧灭菌器
KR200376556Y1 (ko) 분리형 소독기
CN111743453A (zh) 一种组合式消毒装置
CN209951836U (zh) 一种贴片式紫外消毒装置
KR20060087298A (ko) 기능성 필터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CN218296127U (zh) 一种具有空气消毒杀菌除味功能的圆盘状家用自动扫地机
CN212661750U (zh) 组合式消毒装置
CN218293348U (zh) 消毒柜门组件及具有该门组件的消毒柜
CN212901897U (zh) 一种利用等离子消毒技术的儿童空气消毒机
CN213665098U (zh) 可消毒杀菌式尘盒以及电动拖扫一体机
CN219664599U (zh) 一种集烘干消毒于一体的超声波清洗机
CN205411749U (zh) 可移动附挂式的密闭空间除臭器
CN217723377U (zh) 用于除螨的装置
CN219407402U (zh) 一种带杀菌烘干除味功能的宠物附件收纳盒
CN214580663U (zh) 一种含臭氧的负离子智能感应空气净化消毒杀菌灯具
CN213666919U (zh) 一种牙刷消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