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40787U - 一种喇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喇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40787U
CN206640787U CN201720320395.2U CN201720320395U CN206640787U CN 206640787 U CN206640787 U CN 206640787U CN 201720320395 U CN201720320395 U CN 201720320395U CN 206640787 U CN206640787 U CN 206640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groove
sound
protecting cover
magnet
fron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203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志鸿
吴海全
贡维勇
师瑞文
米凯尔·伯纳德·安德烈·勒费伍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203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40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40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40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喇叭结构,包括前腔体结构、振动结构、磁路结构以及电路板,所述前腔体结构包括具有容置腔的护盖,以及填充在所述护盖内的吸音棉,所述护盖设置有开口背离所述振动结构的第一下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吸音棉安装在所述前腔体结构内、所述振动机构朝向所述前腔体结构的一侧,使得从振动机构发出的声波中的高频驻波及反射和折射波能够被所述吸音棉吸收;通过所述第一下凹槽来对声音进行反射,声波中的高频部分通过吸收所述第一下凹槽反射的驻波,还能够吸收所述第一下凹槽反射的声波,音频曲线因此变得平滑,从而降低了声音高频部分的失真状况,使喇叭的听感更加悦耳和通透。

Description

一种喇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媒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喇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倾听音乐成为人们在工作闲暇之余舒缓心情,减轻压力的一种方式。但是目前市场上耳机喇叭常出现播放声音失真的问题,严重影响音效,针对这类微型喇叭的失真问题已有技术通过磁路的设计、振动膜的分割振动技术的改良来解决,但该改良的适用范围仅在低频和中频,而无法解决高频失真的问题,无法满足喇叭高质量音质的要求。如何减少耳机喇叭的出声在高频段的失真问题成为多媒体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喇叭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喇叭的出声在高频段的失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喇叭结构,其包括前腔体结构、其上盖设有所述前腔体结构的振动结构、连接于所述振动结构的磁路结构以及与所述磁路结构固定连接的电路板;
所述前腔体结构包括具有容置腔且呈罩状的护盖以及填充在所述护盖内以用于吸收声音中高频驻波、反射和折射波的吸音棉,所述容置腔的开口朝向所述振动结构,所述护盖设置有开口背离所述振动结构且用于发声的第一下凹槽;
所述振动结构包括音膜和固定在音膜背离所述前腔体结构一侧的空心线圈;
所述磁路结构包括具有开口朝向所述音膜的第二下凹槽和外缘的盆架、固定在所述第二下凹槽内的磁铁以及固定在所述磁铁上的华司,所述外缘上开设有用于调节透气量的调音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凹槽的开口面积占所述容置腔径向最大截面面积的40%-45%。
优选地,所述吸音棉为圆环形,所述吸音棉贴合所述护盖且嵌在所述护盖的所述第一下凹槽的侧壁与所述护盖的侧壁之间的空隙内。
具体地,所述音膜的边沿与所述盆架的所述外缘相连接成为密封结构。
具体地,所述空心线圈嵌设于所述第二下凹槽内,所述磁铁嵌设于所述空心线圈中;所述空心线圈位于所述第二下凹槽与所述磁铁之间的空隙内且不接触所述第二下凹槽和所述磁铁,所述磁铁套在所述空心线圈内且不接触所述音膜和所述空心线圈。
具体地,所述音膜设置在所述护盖的所述容置腔内。
具体地,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第二下凹槽的外壁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盆架的所述外缘背离所述音膜的一侧固定有阻尼片。
具体地,所述阻尼片为环绕所述盆架的所述第二下凹槽外壁圆周的半弧状条形网布或玻璃纤维。
优选地,所述第二下凹槽的外壁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电路板的定位凸起,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对应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吸音棉安装在所述前腔体结构内、所述振动机构朝向所述前腔体结构的一侧,相对于将吸音棉安装在所述振动机构背离所述前腔体结构的一侧的传统方式,不仅安装和拆卸过程更加简单方便,还使得从振动机构发出的高频驻波、反射和折射波能够被所述吸音棉吸收;本实用新型还在前腔体结构的护盖顶部设置第一下凹槽来进行发声,并对声音进行反射或折射,所述第一下凹槽反射或折射的声波被高频声波吸收,使得高频声波的音频曲线变得平滑,从而降低了声音高频部分的失真状况,使喇叭的听感更加悦耳和通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喇叭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腔体结构的分解和组合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喇叭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喇叭结构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喇叭结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前腔体结构 310 第二下凹槽
11 护盖 311 外缘
110 第一下凹槽 312 调音孔
12 吸音棉 313 定位凸起
2 振动结构 32 磁铁
21 音膜 33 华司
22 空心线圈 34 阻尼片
3 磁路机构 4 电路板
31 盆架 41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喇叭结构包括前腔体结构1、其上盖设有所述前腔体结构1的振动结构2、连接于所述振动结构2的磁路结构3以及与所述磁路结构3固定连接的电路板4,所述前腔体结构1包括具有容置腔且呈罩状的护盖11,以及填充在所述护盖11内以用于吸收声音中高频驻波、反射和折射波的吸音棉12,所述容置腔的开口朝向所述振动结构2,所述护盖11设置有开口背离所述振动结构2且用于发声和反射声波的第一下凹槽1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吸音棉12安装在所述前腔体结构1内、所述振动机构2朝向所述前腔体结构1的一侧,相对于将吸音棉12安装在所述振动机构2背离所述前腔体结构1的一侧的传统方式,不仅安装和拆卸过程更加简单方便,还使得从振动机构2发出的高频驻波、反射和折射波能够被所述吸音棉12吸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在所述前腔体结构1的护盖11顶部设置第一下凹槽110来进行发声,并对声波进行反射或折射,所述第一下凹槽110反射或折射的声波被高频声波吸收,使得高频声波的音频曲线变得平滑,从而降低了声音高频部分的失真状况,使喇叭的听感更加悦耳和通透。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振动结构2包括音膜21和固定在音膜21背离所述前腔体结构1一侧的空心线圈22,所述空心线圈22优选为中空圆柱形,所述音膜用于在所述空心线圈的作用下振动发声。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磁路结构3包括具有开口朝向所述音膜21的第二下凹槽310和外缘311的盆架31、固定在所述第二下凹槽310内的磁铁32以及固定在所述磁铁32上用于导磁的华司33,所述外缘311上开设有用于调节透气量的调音孔312。
当给本实施例的喇叭结构通电后,所述空心线圈22中变化的电流使磁铁32变成了电磁铁。电流方向的不断变化使电磁铁由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而也不停地来回运动,带动所述音膜21也来回震动,发出声音。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下凹槽110的开口面积占所述容置腔径向最大截面面积的40%-45%。若开口面积过大,会导致所述前腔体结构1中的压强不足不利于发声,也会使得用于填充所述吸音棉2的空间变小,不利于声波的吸收;若开口面积过小,所述第一下凹槽110没有足够的发声面积,无法有效发声,声波的频率响应衰减过快,影响音质。综上考虑,开口面积在40%-45%为最佳,这样既可以保证所述前腔体结构110能够填入足量所述吸音棉12来进行声波的吸收,又可以使所述前腔体结构110内有足够的压强来保证声音通过适当面积的所述第一下凹槽110发出。已达到减少高频失真的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护盖11为开口朝向所述振动机构2的圆柱体状,所述第一下凹槽110为开口背向所述振动机构2并与所述护盖11的径面同一圆心的圆柱体状,所述护盖11的侧壁与所述第一下凹槽110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吸音棉12为圆环形,所述吸音棉12贴合所述护盖11的侧壁和底面以及所述第一下凹槽110的侧壁,并嵌在所述空隙内,所述吸音棉12的厚度不大于所述第一下凹槽110的深度。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音膜21的边沿与所述盆架31的所述外缘311相粘接成为密封结构,使得所述振动结构2与所述磁路结构3连接为一个整体。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空心线圈22嵌设于所述第二下凹槽310内,所述磁铁32嵌设于所述空心线圈22中;所述空心线圈22位于所述第二下凹槽310与所述磁铁32之间的空隙内且不接触所述第二下凹槽310和所述磁铁32,所述磁铁32套在所述空心线圈22内且不接触所述音膜21和所述空心线圈22。通电后所述电流和磁场相互作用使音膜21上下作用推动气流发出声音。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音膜21以嵌套或粘接等方式固定在所述护盖11的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音膜21与所述第一下凹槽110的底面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形成一定的密封空间用于声波的反射和吸收。
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电路板4固定在所述第二下凹槽310的外壁底部,用于焊接外接引线,所述电路板4是所述空心线圈22与所述外接引线的连接部件。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盆架31的外缘背离所述音膜21的一侧固定有阻尼片34,所述阻尼片34减弱了由于所述磁铁32的振动导致的所述盆架31的自由振动,因此也间接减弱了所述磁铁32的振动,使得所述磁铁32的振动成为由所述音膜21和所述空心线圈22的交变磁场控制的可控振动,避免了声音传播失真的现象。
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阻尼片34为环绕所述盆架31的所述第二下凹槽310外壁圆周的半弧状条形网布或玻璃纤维,所述阻尼片34的多孔网状结构能够增加声波的传播距离以使声波衰减,另外多孔结构还可以增加声波的散射,进而有效吸收和隔绝外界环境的噪音。
优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下凹槽310的外壁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电路板4位置的定位凸起313,所述电路板4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313相对应的通孔41。安装时所述通孔41套在所述定位凸起313上以固定所述电路板4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吸音棉12安装在所述前腔体结构1内、所述振动机构2朝向所述前腔体结构1的一侧,并在所述护盖11上开设开口面积占所述护盖11径长40%-45%的所述第一下凹槽110,使得高频声波以适当频率衰减,高频驻波及反射和折射波被所述吸音棉12吸收,减少了声音在高频段失真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腔体结构、其上盖设有所述前腔体结构的振动结构、连接于所述振动结构的磁路结构以及与所述磁路结构固定连接的电路板;
所述前腔体结构包括具有容置腔且呈罩状的护盖以及填充在所述护盖内以用于吸收声音中高频驻波、反射和折射波的吸音棉,所述容置腔的开口朝向所述振动结构,所述护盖设置有开口背离所述振动结构且用于发声和反射声波的第一下凹槽;
所述振动结构包括音膜和固定在音膜背离所述前腔体结构一侧的空心线圈;
所述磁路结构包括具有开口朝向所述音膜的第二下凹槽和外缘的盆架、固定在所述第二下凹槽内的磁铁以及固定在所述磁铁上的华司,所述外缘上开设有用于调节透气量的调音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凹槽的开口面积占所述容置腔径向最大截面面积的40%-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棉为圆环形,所述吸音棉贴合所述护盖且嵌在所述护盖的所述第一下凹槽的侧壁与所述护盖的侧壁之间的空隙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膜的边沿与所述盆架的所述外缘相连接成为密封结构。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线圈嵌设于所述第二下凹槽内,所述磁铁嵌设于所述空心线圈中;所述空心线圈位于所述第二下凹槽与所述磁铁之间的空隙内且不接触所述第二下凹槽和所述磁铁,所述磁铁套在所述空心线圈内且不接触所述音膜和所述空心线圈。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膜设置在所述护盖的所述容置腔内。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第二下凹槽的外壁底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的所述外缘背离所述音膜的一侧固定有阻尼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片为环绕所述盆架的所述第二下凹槽外壁圆周的半弧状条形网布或玻璃纤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凹槽的外壁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电路板的定位凸起,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对应的通孔。
CN201720320395.2U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喇叭结构 Active CN206640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20395.2U CN206640787U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喇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20395.2U CN206640787U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喇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40787U true CN206640787U (zh) 2017-11-14

Family

ID=60259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20395.2U Active CN206640787U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喇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4078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2727A (zh) * 2018-04-19 2018-07-13 泰兴扬声电子有限公司 便携式声波干扰器及语言扩声器
CN112104952A (zh) * 2020-11-19 2020-12-18 首望体验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应用于720度球幕全景影院的全景声音频系统
CN112714377A (zh) * 2019-10-24 2021-04-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2727A (zh) * 2018-04-19 2018-07-13 泰兴扬声电子有限公司 便携式声波干扰器及语言扩声器
CN112714377A (zh) * 2019-10-24 2021-04-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14377B (zh) * 2019-10-24 2022-09-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104952A (zh) * 2020-11-19 2020-12-18 首望体验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应用于720度球幕全景影院的全景声音频系统
CN112104952B (zh) * 2020-11-19 2021-05-11 首望体验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应用于720度球幕全景影院的全景声音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40787U (zh) 一种喇叭结构
KR101807276B1 (ko) 음향장치
US7983431B2 (en) Bone conduction device and tympanum thereof
EP1819194A3 (en) Ferrofluid centered voice coil speaker
CN105765995B (zh) 扬声器
CN110198510A (zh) 发声器
CN101489169A (zh) 扬声器单元
CN207266278U (zh) 扬声器
CN207443119U (zh) 一种薄型扬声器音箱
CN107087244A (zh) 一种薄型扬声器音箱
JP2003333689A (ja) 小型スピーカー
CN102340725A (zh) 扬声器振动膜片及扬声器
CN204014038U (zh) 扬声器装置
US8098878B2 (en) Miniature voice coil with integrated coupling coil
CN207166764U (zh) 一种带有导电功能的喇叭振膜
CN207884880U (zh) 扬声器
CN105979448A (zh) 多股独立进出式有骨架音圈
CN207665203U (zh) 扬声器
CN203193865U (zh) 一种喇叭及其磁性组件
CN202524552U (zh) 一种具有较好音响效果的扬声器
CN206196013U (zh) 一种耳机微型扬声器组件
CN107396261A (zh) 一种用于电声换能器的振动元件
KR20110102710A (ko) 골전도 헤드셋용 스피커
CN107580285A (zh) 一种手机超薄扬声器
KR200459612Y1 (ko) 저음 개선용 스피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