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28659U - Usb插座 - Google Patents

Usb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28659U
CN206628659U CN201720340671.1U CN201720340671U CN206628659U CN 206628659 U CN206628659 U CN 206628659U CN 201720340671 U CN201720340671 U CN 201720340671U CN 206628659 U CN206628659 U CN 206628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arm
pedestal
usb socket
buckl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406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中武
付绍儒
宾涛
吉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406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28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28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28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SB插座。该USB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和插座本体,插座本体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前端的对接舌板和向基座后端延伸并伸出基座后端的插座端子,基座上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卡设有一体成型的卡接臂,卡接臂包括位于对接舌板两侧并向对接舌板延伸的第一卡扣臂和第二卡扣臂以及连接在第一卡扣臂和第二卡扣臂之间的连接臂,连接臂嵌设在卡槽内,第一卡扣臂和第二卡扣臂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连接臂的两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USB插座,可以解决现有的手机中框USB端口容易磨损的问题。

Description

USB插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出入输出型电连接器,尤指一种USB插座。
背景技术
Micro-USB目前已经成为手机终端的标配接口,但手机终端的款式多种多样,对功能的需求同样各有不同。在某些手机终端的开发设计中,为了实现更为强大的传输功能,传统五针脚的Micro-USB的接口功能已不能满足需求,如果开发其他类型具有较强传输功能的接口,则会导致手机终端与多数现有配件不兼容,使手机终端被市场所孤立,且违反某些地区的强制性标准。
现有技术中的Micro USB2.0要满足插拔力要求,插头卡勾一般设计高度H=0.5mm左右,当插头卡勾做高时,插头卡勾容易磨损手机中框,导致中框USB端口位置不美观,为改善磨损情况,一般会将手机中框USB端口加大避空,中框开口加宽、加高,导致外观变差,而且降低手机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USB插座,以解决现有的手机中框USB端口容易磨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SB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和插座本体,插座本体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前端的对接舌板和向基座后端延伸并伸出基座后端的插座端子,基座上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卡设有一体成型的卡接臂,卡接臂包括位于对接舌板两侧并向对接舌板延伸的第一卡扣臂和第二卡扣臂以及连接在第一卡扣臂和第二卡扣臂之间的连接臂,连接臂嵌设在卡槽内,第一卡扣臂和第二卡扣臂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连接臂的两端。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SB插座,在插座本体的基座上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卡设有一体成型的卡接臂,能够通过插座本体上的卡接臂与插头之间实现侧向卡接,无需设置插头卡钩即可满足插拔力要求,而且不会对手机中框USB端口造成较大磨损,可以使得手机中框的USB端口保持良好外观,减小手机中框USB端口的开口大小。此外,卡接臂一体成型,降低了卡接臂的成型难度,降低了卡接臂的加工成本,可以有效保证卡接臂的结构强度,同时能够利用卡接臂的一体成型有效对第一卡扣臂和第二卡扣臂施加整体作用力,保证插座与插头配合时的卡接作用力,保证插拔力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SB插座的卡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SB插座的卡接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SB插座的卡接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SB插座的插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SB插座的插座本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SB插座的插座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SB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SB插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SB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对接舌板;3、插座端子;4、卡槽;5、卡接臂;6、第一卡扣臂;7、第二卡扣臂;8、连接臂;9、限位凸起;10、定位槽;11、第一台阶;12、第二台阶;13、第一平直段;14、倾斜段;15、弹性扣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下述各实施例,各部件的方位以图7为参考,图7中的上侧为下述各实施例中的前方,图7中的下侧为下述各实施例中的后方,图7中的左侧为下述各实施例中的左,图7中的右侧为下述各实施例中的右。本实用新型以图7为参考对各实施例的安装位置等进行描述,只是为了更加方便进行表达,并不对其使用状态进行限制。
结合参见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USB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和插座本体,插座本体插设在插座外壳内,插座本体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1前端的对接舌板2和向基座1的后端延伸并伸出基座1后端的插座端子3,基座1上设置有卡槽4,卡槽4内卡设有一体成型的卡接臂5,卡接臂5包括位于对接舌板2两侧并向对接舌板2延伸的第一卡扣臂6和第二卡扣臂7以及连接在第一卡扣臂6和第二卡扣臂7之间的连接臂8,连接臂8嵌设在卡槽4内,第一卡扣臂6和第二卡扣臂7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连接臂8的两端,第一卡扣臂6和第二卡扣臂7的卡接端伸出插座外壳外,并与插头形成卡接配合,使得插座与插头之间形成良好的插接配合,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卡扣臂6和第二卡扣臂7与插头之间的卡合作用力提供足够的插拔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SB插座,在插座本体的基座1上设置有卡槽4,卡槽4内卡设有一体成型的卡接臂5,能够通过插座本体上的卡接臂5与插头之间实现侧向卡接,无需设置插头卡钩即可满足插拔力要求,而且不会对手机中框USB端口造成较大磨损,可以使得手机中框的USB端口保持良好外观,减小手机中框USB端口的开口大小。此外,卡接臂5一体成型,降低了卡接臂5的成型难度,降低了卡接臂5的加工成本,可以有效保证卡接臂5的结构强度,同时能够利用卡接臂5的一体成型有效对第一卡扣臂6和第二卡扣臂7施加整体作用力,保证插座与插头配合时的卡接作用力,保证插拔力满足使用要求。
连接臂8与第一卡扣臂6和/或第二卡扣臂7的连接位置处呈圆弧形。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卡扣臂6和第二卡扣臂7与连接臂8的连接位置处均设置为圆弧过渡连接,可以通过圆弧过渡结构来降低卡接臂5一体成型时的结构应力,提高卡接臂5整体的结构性能,优化卡接臂5的受力,并且有效保证第一卡扣臂6和第二卡扣臂7与连接臂8连接位置处的力学性能。
优选地,连接臂8与卡槽4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U型卡板,U型卡板卡设在卡槽4内。U型卡板可以通过U型结构卡接在卡槽4内,与卡槽4之间形成良好的卡接配合,使得卡接臂5与基座1之间形成良好的定位安装效果,防止两者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U型卡板的靠近卡槽的一侧设置有朝着基座伸出并突出于第一卡扣臂和第二卡扣臂的限位凸起9,该限位凸起9超出插座本体的底部高度,在插座外壳上可以设置与该限位凸起9相配合的限位凹槽,使得插座本体插入插座外壳内时,能够通过限位凸起9与限位凹槽的配合对插座本体与插座外壳之间起到良好的定位安装配合效果,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性能。
优选地,在连接臂远离所述卡槽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定位槽10,定位槽10的个数可以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连接臂8的U型卡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可以在将插座本体插入插座外壳内时,对插接外壳上的结构形成避让空间,减小插座本体插入插座外壳时的阻力,降低两者之间的安装难度。定位槽10的个数也可以为其他数值,例如一个或者是三个及三个以上。
优选地,卡槽4的至少一侧的侧壁与连接臂8之间凹凸卡接配合,在连接臂8卡入到卡槽4内时,能够通过卡槽4的侧壁与连接臂8所形成的凹凸卡接配合结构对卡接臂5在卡槽4内的安装形成进一步的定位,防止卡接臂5从卡槽4的上方脱离,提高卡接臂5与基座1之间配合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卡槽4的至少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凹槽,连接臂8上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卡接凸起。当然,也可以在卡槽4的至少一侧的侧壁上设置卡接凸起,在连接臂8上的相应位置处设置卡接凹槽。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为台阶状结构,基座1包括前端的第一台阶11和后端的第二台阶12,第一台阶11沿卡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长度小于第二台阶12沿卡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长度,卡槽4位于第一台阶11上,卡接臂5的沿卡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台阶12沿卡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长度。卡接臂5设置在第一台阶11上,且卡接臂5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台阶12的长度,能够避免卡接臂5的宽度过大而导致超出基座1的结构范围,使得卡接臂5对于插座本体在插座外壳上的安装造成干涉,保证卡接臂5的结构设置更加合理,对于基座1的结构利用更加充分有效。优选地,第一台阶11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卡接臂5的第一卡扣臂6的内侧壁以及第二卡扣臂7的内侧壁上。
优选地,第一卡扣臂6包括沿着远离连接臂8的方向依次延伸的第一平直段13、倾斜段14和弹性扣接段15,弹性扣接段15位于倾斜段14的末端,第一平直段13垂直于连接臂8。将第一平直段13与连接臂8之间呈直角设置,能够保证第一平直段13的设置更加方便,而且不易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更加易于安装定位。当然,第一平直段13也可以与连接臂8之间呈锐角获钝角设置。设置第一平直段13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与第一台阶11之间的良好配合定位,倾斜段14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第一卡扣臂6向着卡扣位置弯折,从而提供足够的卡紧作用力。
在图中未示出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平直段13的末端与弹性扣接段之间还可以设置第二平直段,该第二平直段位于倾斜段14末端,并与第一平直段13相平行,弹性扣接段15位于第二平直段的末端。第二平直段的作用在于,能够对弹性扣接段15形成辅助加强作用,可以缩短倾斜段14的距离,降低卡接臂5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几率,并且能够为弹性扣接段15提供更大的扣持作用力,同时也可以使第一卡扣臂6的第二平直段在弹性扣接段15扣入插头上的卡口后,能够与插头的侧壁相贴合,使得第一卡扣臂6与插头的侧壁之间的配合效果更好。
第二卡扣臂6的结构与第一卡扣臂5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USB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外壳和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前端的对接舌板和向所述基座后端延伸并伸出所述基座后端的插座端子,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设有一体成型的卡接臂,所述卡接臂包括位于所述对接舌板两侧并向对接舌板延伸的第一卡扣臂和第二卡扣臂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卡扣臂和所述第二卡扣臂之间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嵌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一卡扣臂和所述第二卡扣臂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臂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卡扣臂和/或所述第二卡扣臂的连接位置处呈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U型卡板,所述U型卡板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卡板的靠近所述卡槽的一侧设置有朝着基座伸出并突出于第一卡扣臂和第二卡扣臂限位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卡槽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至少一侧的侧壁与所述连接臂之间凹凸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至少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凹槽,所述连接臂上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卡接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台阶状结构,所述基座包括前端的第一台阶和后端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沿卡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台阶沿卡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长度,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卡接臂的沿卡槽的延伸方向延伸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台阶的沿卡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臂包括沿着远离所述连接臂的方向依次延伸的第一平直段、倾斜段、第二平直段和弹性扣接段,所述弹性扣接段位于所述第二平直段的末端,所述第一平直段垂直于所述连接臂,所述第二平直段位于倾斜段末端,并与所述第一平直段相平行。
CN201720340671.1U 2017-03-31 2017-03-31 Usb插座 Active CN206628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0671.1U CN206628659U (zh) 2017-03-31 2017-03-31 Usb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0671.1U CN206628659U (zh) 2017-03-31 2017-03-31 Usb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28659U true CN206628659U (zh) 2017-11-10

Family

ID=60206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40671.1U Active CN206628659U (zh) 2017-03-31 2017-03-31 Usb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286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8168A (zh) * 2021-07-14 2021-11-26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卡接固定式端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8168A (zh) * 2021-07-14 2021-11-26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卡接固定式端子
CN113708168B (zh) * 2021-07-14 2023-09-01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卡接固定式端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28659U (zh) Usb插座
WO2019140791A1 (zh) 数据线连接结构、连接头、连接座、数据线及usb插接头
CN103078208A (zh) 多点夹持双面接触式fpc连接器
CN214478028U (zh) 插拔连接结构及插拔连接器
WO2022183557A1 (zh) 一种牢固插接力的插座端子
CN208622976U (zh) 金属簧片结构和电连接器
CN203071275U (zh) 电池连接器
CN203056220U (zh) 多点夹持双面接触式fpc连接器
CN207409704U (zh) 电池连接器
CN200990447Y (zh) 具有插拔结构的线缆连接器
CN216903554U (zh) 一种智能测试夹
CN219267943U (zh) 一种多方向接触端子簧片
CN2571019Y (zh) 防松脱电源连接器
CN214153345U (zh) 插接头、插接座、连接器和储能设备
CN216958718U (zh) 一种小型化电接触插套结构
CN204464636U (zh) 具有防误插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01025646Y (zh) 电连接器组合构造及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
CN219739424U (zh) 绝缘壳体与线端连接器
CN203707450U (zh) 连接器组合件
CN216598294U (zh) 一种连接器母座
CN217522246U (zh) 一种鱼眼端子及车用端子
CN212079875U (zh) 一种插接式家具连接结构
CN219874154U (zh) 可叠加使用的紧凑型连接器
CN212968185U (zh) 一种a母沉板大电流电连接器
CN210640284U (zh) 一种低阻抗电池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