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16616U -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16616U
CN206616616U CN201720143924.6U CN201720143924U CN206616616U CN 206616616 U CN206616616 U CN 206616616U CN 201720143924 U CN201720143924 U CN 201720143924U CN 206616616 U CN206616616 U CN 206616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overflow
early
stage
contamin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439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延年
缪淑贤
汪青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1439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16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16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166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结构组成包括雨水储存箱体、清淤口、放水嘴、溢流进水管、溢流出水口、排水管、溢流收集水嘴、建筑物落水管、滤网和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屋面初期雨水从建筑顶面由建筑物落水管流下,并全部通过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流下,随着雨水增大,雨水只能有一部分通过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流下,液面不断升高直至溢流收集水嘴,并通过溢流进水管进入雨水储存箱体,雨水储存箱体内液面不断上升升至溢流出水口后,从溢流出水口溢流而出,并流经溢流出水口、排水管进入建筑物落水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构造及其简单、加工十分简便,体积小,造价低,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改善雨水质量。

Description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初期降雨时,前2~5mm的雨水一般污染严重,流量也比较小。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而且一般含有一定量的影响植物生长的毒素,这些毒素可能包括硫化物、盐分等,甚至不适当的pH值。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沥青油毡屋面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脂、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质,因此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通常超过了普通的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如果将前期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承受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也不能将雨水直接回收利用,所以必须对前期雨水进行弃流处理,可以设置雨污切换装置,将降雨初期雨水分流至污水管道,降雨后期污染程度较轻的雨水经过预处理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杂质、沉淀、过滤,就可以达到回收利用的标准。
目前,大部分弃流装置容积为所有初期雨水体积,容积过大;一些采用手动操作排放初期雨水的装置容易由于操作问题失效;而可以自动开关的容积虽然小,但构造复杂、成本高;另外,初期雨水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固体颗粒杂质沉淀,装置极易堵塞,不利于装置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目前,弃流装置容积为所有初期雨水体积,容积过大;一些采用手动操作排放初期雨水的装置容易由于操作问题失效;而可以自动开关的容积虽然小,但构造复杂、成本高;另外,初期雨水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固体颗粒杂质沉淀,装置极易堵塞,不利于装置正常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本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结构组成包括雨水储存箱体、清淤口、放水嘴、溢流进水管、溢流出水口、排水管、溢流收集水嘴、建筑物落水管、滤网和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
在建筑物落水管的中段内部设置一个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为一锥形管,广口一端在上,小口一端在下,上端广口与建筑物落水管密封连接;
在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的上侧,建筑物落水管与溢流收集水嘴联通连接,二者之间设置滤网,滤网与建筑物落水管在同一圆弧面上,溢流收集水嘴斜向上伸出,溢流收集水嘴与雨水储存箱体由溢流进水管联通,溢流进水管在雨水储存箱体的上部进入雨水储存箱体;
在雨水储存箱体的侧壁上部开设一个溢流出水口,溢流出水口采用排水管与建筑物落水管联通,联通位置位于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的下方;
在雨水储存箱体的侧壁下部设置一个清淤口,和一个放水嘴;
所述的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其工作方法为:初期雨水雨量少且还有大量有害物质,屋面初期雨水从建筑顶面由建筑物落水管流下,并全部通过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流下,随着雨水流量不断增大,雨水中有害物质大幅降低,雨水只能有一部分由通过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流下,液面不断升高直至溢流收集水嘴,并通过溢流进水管进入雨水储存箱体,雨水储存箱体内液面不断上升,当液面升至溢流出水口后,雨水从溢流出水口溢流而出,并流经溢流出水口、排水管进入建筑物落水管;雨水储存箱体里的雨水在使用时,可由放水嘴排出,且定期可在清淤口清掏雨水储存箱体内的淤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构造及其简单、加工十分简便,体积小,造价低;初期雨水得到快速有效的排放,中后期雨水有效收集,在收集满后,雨水能自动溢流排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又保证用水安全,雨停后能自动打开排污口排放剩余雨水,最大限度改善雨水质量,有效保证整个装置的清洁状态,始终保证装置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示意图;
图中:1为雨水储存箱体;2为清淤口;3为放水嘴;4为溢流进水管;5为溢流出水口;6为排水管;7为溢流收集水嘴;8为建筑物落水管;9为滤网;10为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种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如图1所示,其结构组成包括:雨水储存箱体1、清淤口2、放水嘴3、溢流进水管4、溢流出水口5、排水管6、溢流收集水嘴7、建筑物落水管8、滤网9和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10;
在建筑物落水管8的中段内部设置一个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10,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10为一锥形管,且锥形管广口一端在上,小口一端在下,上端广口与建筑物落水管8密封连接;
在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10的上侧,建筑物落水管8与溢流收集水嘴7联通连接,二者之间设置滤网9,滤网9与建筑物落水管8在同一圆弧面上,溢流收集水嘴7斜向上伸出,溢流收集水嘴7与雨水储存箱体1由溢流进水管4联通,溢流进水管4在雨水储存箱体1的上部进入雨水储存箱体1;
在雨水储存箱体1的侧壁上部开设一个溢流出水口5,溢流出水口5采用排水管6与建筑物落水管8联通,联通位置位于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10的下方;
在雨水储存箱体1的侧壁下部设置一个清淤口2,和一个放水嘴3。
所述的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其工作方法为:初期雨水雨量少且还有大量有害物质,屋面初期雨水从建筑顶面由建筑物落水管8流下,并全部通过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10流下,随着雨水流量不断增大,雨水中有害物质大幅降低,雨水只能有一部分由通过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10流下,液面不断升高直至溢流收集水嘴7,并通过溢流进水管4进入雨水储存箱体1,雨水储存箱体1内液面不断上升,当液面升至溢流出水口5后,雨水从溢流出水口5溢流而出,并流经溢流出水口5、排水管6进入建筑物落水管8;雨水储存箱体1里的雨水在使用时,可由放水嘴3排出,且定期可在清淤口2清掏雨水储存箱体1内的淤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雨水储存箱体(1)、清淤口(2)、放水嘴(3)、溢流进水管(4)、 溢流出水口(5)、排水管(6)、溢流收集水嘴(7)、建筑物落水管(8)、滤网(9)和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10);
所述建筑物落水管(8)的中段内部设置一个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10),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10)为一锥形管,且锥形管广口一端在上,小口一端在下,上端广口与建筑物落水管(8)密封连接;
所述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10)的上侧,建筑物落水管(8)与溢流收集水嘴(7)联通连接,二者之间设置滤网(9),滤网(9)与建筑物落水管(8)在同一圆弧面上,溢流收集水嘴(7)斜向上伸出,溢流收集水嘴(7)与雨水储存箱体(1)通过溢流进水管(4)联通,溢流进水管(4)在雨水储存箱体(1)的上部进入雨水储存箱体(1);
所述雨水储存箱体(1)的侧壁上部开设有一个溢流出水口(5),溢流出水口(5)通过排水管(6)与建筑物落水管(8)联通,联通位置位于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10)的下方;
所述雨水储存箱体(1)的侧壁下部还设置一个清淤口(2)和一个放水嘴(3)。
CN201720143924.6U 2017-02-17 2017-02-17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16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3924.6U CN206616616U (zh) 2017-02-17 2017-02-17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3924.6U CN206616616U (zh) 2017-02-17 2017-02-17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16616U true CN206616616U (zh) 2017-11-07

Family

ID=60230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4392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16616U (zh) 2017-02-17 2017-02-17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166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8484A (zh) * 2019-04-29 2019-07-3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井下淋水水样收集装置及其方法
CN110670818A (zh) * 2019-10-21 2020-01-10 殷富新 一种城市降雨排涝处理系统及其降雨排涝处理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8484A (zh) * 2019-04-29 2019-07-3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井下淋水水样收集装置及其方法
CN110068484B (zh) * 2019-04-29 2024-02-2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井下淋水水样收集装置及其方法
CN110670818A (zh) * 2019-10-21 2020-01-10 殷富新 一种城市降雨排涝处理系统及其降雨排涝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82095U (zh) 一种用于分流制雨水管道的雨污切换装置
CN206360068U (zh) 一种雨水弃流过滤收集池
CN106759767A (zh)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及其收集回用方法
CN206233333U (zh) 一种初期雨水过滤、沉淀、弃流及收集处理系统
CN207392409U (zh) 一种多功能型截流井系统
CN107059989A (zh)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4763038B (zh)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系统及其弃流方法
CN206428782U (zh)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206616616U (zh)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CN110093968B (zh) 一种初期雨水智能分流系统
CN205296362U (zh) 带有滤水桶的雨水口结构
CN207846619U (zh) 一种翻板弃流装置
CN207211551U (zh) 一种自动弃流的雨水收集落水管
CN110056135A (zh) 一种自动弃流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6939635B (zh) 一种高架道路雨水初级过滤及贮留装置
CN211817483U (zh) 一种建筑物雨水自动分流过滤水斗
CN205242500U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系统
CN207211313U (zh) 自动弃流雨水收集水管
CN109653333A (zh) 海绵城市居民雨水生态系统
CN204570883U (zh)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系统
CN211285799U (zh) 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CN107605013A (zh) 自动弃流雨水收集水管
CN208379736U (zh)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CN208763145U (zh) 一种管网雨污分流装置
CN205391933U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