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85799U - 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5799U
CN211285799U CN201921637133.4U CN201921637133U CN211285799U CN 211285799 U CN211285799 U CN 211285799U CN 201921637133 U CN201921637133 U CN 201921637133U CN 211285799 U CN211285799 U CN 211285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pond
pipeline
pip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371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se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ing Consultants Ltd
Guangzhou Huasen Building And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se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ing Consultants Ltd
Guangzhou Huasen Building And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se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ing Consultants Ltd, Guangzhou Huasen Building And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se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ing Consultants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371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85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5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5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雨水处理装置,雨水通过雨水斗收集传输至第一回流池,所述第一回流池装满后,雨水斗再将雨水传输到第二回流池,通过所述第一回流池收集初雨,解决了初雨的污染问题,避免了收集到的第二回流池收集到的雨水的污染和泥沙等问题,提升了第二回流池会受到的雨水的水质;第二回流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砂缸,所述雨水处理装置位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的下方,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二回流池内的雨水流入到砂缸内,通过砂缸进行净化过滤,将净化过滤后的雨水能够直接使用在车库冲洗或道路净化及绿化用水灯地方,不需要额外设置过滤水泵及清水泵,利用屋顶的雨水重力水压,同时降低了耗能。

Description

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化建设中,现代化城市的地表逐渐被建筑物和混凝土等阻水材料硬化覆盖,这些不透水的路面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城市“雨水病”日益加剧。每当雨季来临,大量的雨水得不到及时的排放,造成城市内涝,而且大量的雨水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十分可惜。目前雨水资源化利用主要有利用屋顶收集雨水、雨水蓄水池的建造、雨水下渗以及回灌地下。除此之外,一些污水处理厂也开始收集雨水利用。在城市中建造蓄水池、利用雨水回灌地下等都属于较大工程,主要由政府负责规划建设,利用屋顶收集雨水能在千千万万家庭中普及。由雨水冲刷而引起的雨水径流污染是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一场降雨的初期阶段,占总径流量20%的初期径流,冲刷排放了80%的径流排污量。在某些有污染项目的厂区(例如危废处理厂、粪便处理厂、畜禽处理厂等)内,初期雨水径流中包含更加复杂的成分(例如有机物、氮、磷、油脂、重金属等)。由于雨水径流污染具有浓度变化大、可生化性差、成分复杂等特性,若直接排入雨水管网中将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因此对于雨水的采集处理后利用是非常具有经济价值和处理意义的。
目前采用的雨水收集回收通常都是直接通过雨水斗承接雨水后,将雨水通过管道传输到设置在地下室或者地面的回收池内。国内外的研究证明,降雨初期的雨水径流污染较严重,初期雨水夹杂着大量的粉尘和泥沙,并且有机污染物的含量较高,雨水水质很差,会影响到回收利用的雨水的重新利用,另外还要对雨水清水过滤,才能更好地使用在车库冲洗或道路净化及绿化用水灯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初雨进行处理和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净化的分散式零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包括:
雨水收集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置于屋顶,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用于接收雨水的雨水斗和雨水回流池,所述雨水回流池包括第一回流池和第二回流池,所述雨水斗通过第一管道分别于第一回流池和第二回流池,所述雨水斗收集到的水先填满所述第一回流池后,所述雨水斗将后收集的雨水通过所述第一管道流入至所述第二回流池;
雨水处理装置,所述雨水处理装置位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的下方,所述雨水处理装置包括砂缸,所述第二回流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砂缸。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主管道和第一从管道,所述第一主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雨水斗和所述第一回流池,所述第一从管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道的两端之间,所述所述第一从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回流池。
优选的,所述第二回流池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回流池的容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流池底部开设有泄水小孔,所述泄水小孔上设有泄水阀,通过所述泄水阀控制所述泄水小孔的开启或关闭。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二主管道,所述第二主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回流池的底部和所述砂缸的上部,所述砂缸的下部设有导出管道。
优选的,所述第二主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导出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二主管道上还连接有第二从管道,所述第二从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主管道和所述砂缸的下部,所述第二从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砂缸上部还连接有反冲洗管道,所述反冲洗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
优选的,还包括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设置在屋顶,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水池,所述补水池上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液压水位控制阀,所述液压水位控制阀用于通过浮球检测水位高度来判断进水管的水是否进入补水池内,所述补水池底部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导出管道。
优选的,所述第二回流池和所述补水池内均设有溢流管、水池通气帽和放空管,所述溢流管置于所述第二回流池或所述补水池内,且低于所述进水管,所述溢流管用于对所述装满后的所述第二回流池或所述补水池进行泄流,所述水池通气帽设置所述第二回流池的或所述补水池的顶部,在所述水池通气帽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回流池的或所述补水池内的气压进行调节,所述放空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回流池的或所述补水池的下部,所述放空管上设置有放空阀,所述放空管用于防空所述所述第二回流池的或所述补水池的水。
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和雨水处理装置均为多个,所述每个雨水收集装置对应一条第一管道将水传输至雨水处理装置内,所述每个雨水收集装置对应一个所述雨水处理装置或所述多个雨水收集装置对应一个所述雨水处理装置。
优选的,所述雨水处理装置置于地面或地下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雨水处理装置,雨水通过雨水斗收集传输至第一回流池,所述第一回流池装满后,雨水斗再将雨水传输到第二回流池,通过所述第一回流池收集初雨,解决了初雨的污染问题,避免了收集到的第二回流池收集到的雨水的污染和泥沙等问题,提升了第二回流池会受到的雨水的水质;第二回流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砂缸,所述雨水处理装置位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的下方,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二回流池内的雨水流入到砂缸内,通过砂缸进行净化过滤,将净化过滤后的雨水能够直接使用在车库冲洗或道路净化及绿化用水灯地方,不需要额外设置过滤水泵及清水泵,利用屋顶的雨水重力水压,同时降低了耗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的放大图。附1-3图标号如下:
1、雨水收集装置;11、雨水斗;12、第一回流池;13、第二回流池;14、第一管道;141、第一主管道;142、第一从管道;15、第二管道;151、第二主管道;1511、第一阀门;152、第二从管道;1521、第三阀门;16、泄水小孔;161、泄水阀;17、溢流管;18、放空管;181、放空阀;19、水池通气帽;2、雨水处理装置;21、砂缸;22、导出管道;221、第四阀门;23、反冲洗管道;231、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1,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置于屋顶,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包括用于接收雨水的雨水斗11和雨水回流池,所述雨水回流池包括第一回流池12和第二回流池13,所述雨水斗11通过第一管道14分别于第一回流池12和第二回流池13,所述雨水斗11收集到的水先填满所述第一回流池12后,所述雨水斗11将后收集的雨水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4流入至所述第二回流池13;所述第一回流池12主要是起到收集初雨的作用,所述第一回流池12的容积是按屋面面积的2mm降雨量校核,通过对初雨收集后,即第一回流池12收集满后,雨水在传输至第二回流池13,使得第二回流池13的水能够避免初雨污染的问题,提高了收集到的第二回流池13的水质。
雨水处理装置2,所述雨水处理装置2位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的下方,所述雨水处理装置2包括砂缸21,所述第二回流池13通过第二管道15连接砂缸21。通过砂缸21对第二回流池13内的雨水进行过滤后再进行洗车绿化等方面使用。所述雨水处理装置2位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的下方,即砂缸21在第二回流池13的下方,第二回流池13内收集到的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传输至砂缸21,这个过程无需增加其他泵来做功,降低了能耗,同时也无需使用过滤泵或清水泵等,需要额外增加能量的消耗来进行过滤净化雨水,进一步降低了能耗,且较为环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14包括第一主管道141和第一从管道142,所述第一主管道14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雨水斗11和所述第一回流池12,所述第一从管道14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道141的两端之间,所述所述第一从管道14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回流池13。所述第一主管道141连接所述第一回流池12直接将雨水传输至第一回流池12,第一主管道141连接第一回流池12的连接位置低于第一从管道142和第一主管道141的连接位置,使得在重力的作用下,雨水斗11的雨水是先通入到第一回流池12内的,在第一回流池12装满的状态下,由于压力的作用,雨水通过第一从管道142流入到第二回流池13内,从而实现第一回流池12对初雨的收集,提高了第二回流池13收集到的雨水的水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回流池13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回流池12的容积。第一回流池12主要是起到初雨的收集,避免初雨污染雨水的回收的作用,第二回流池13才是真正需要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的收集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流池12底部开设有泄水小孔16,所述泄水小孔16上设有泄水阀161,通过所述泄水阀161控制所述泄水小孔16的开启或关闭。所述泄水小孔16用于对第一回流池12内进行泄水的作用,在雨水收集完成后,要对初雨进行弃流,直接可以通过打开泄水阀161,对第一回流池12内的初雨进行弃流,实现了对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装置1的初雨弃流的功能。优选的,所述泄水小孔16的直径是第一主管道141的直径的十分之一,使得第一回流池12内的能够缓慢的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道15包括第二主管道151,所述第二主管道15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回流池13的底部和所述砂缸21的上部,所述砂缸21的下部设有导出管道22。将第二回流池13内的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传输至砂缸21的上部,再由砂缸21的底部的导出管道22排出,能够实现对雨水的过滤净化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管道151上设有第一阀门1511,所述导出管道22上设有第四阀门221,所述第二主管道151上还连接有第二从管道152,所述第二从管道15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主管道151和所述砂缸21的下部,所述第二从管道152上设有第三阀门1521,所述砂缸21上部还连接有反冲洗管道23,所述反冲洗管道23上设有第四阀门221。当所述第一阀门1511和第四阀门221开启,第二阀门231和第三阀门1521关闭的时候,用于对收集的雨水通过砂缸21进行过滤净化处理,然后排出至绿化或者洗车等使用的地方,当所述第一阀门1511和第四阀门221关闭,第二阀门231和第三阀门1521开启的时候,第二回流池13内的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过第二从管道152流入到砂缸21的下部,在通过砂缸21后,由反冲洗管道23流出,用于反流来对砂缸21进行冲洗,通常砂缸21在多次使用后,砂缸21内部也会具有较多的污染物质或者是泥沙等,通过雨水的反向流动,冲洗砂缸21内部的一些污染物质或者泥沙等影响水质量的物质。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1511、第二阀门231、第三阀门1521和第四阀门221均为电动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设置在屋顶,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水池,所述补水池上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液压水位控制阀和补水阀,所述补水阀用于控制进水管的开启或关闭,所述液压水位控制阀用于通过浮球判断水位,从而通过开启和关闭进水管来调节水位,所述补水池底部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导出管道22。所述补水装置主要适用于旱季的时候,雨水较少的季节,通常会启用补水装置,通过控制补水来满足地面用水的需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回流池13和所述补水池内均设有溢流管17、水池通气帽19和放空管18,所述溢流管17置于所述第二回流池13或所述补水池内,且低于所述进水管,所述溢流管17用于对装满后的所述第二回流池13或所述补水池进行泄流,所述水池通气帽19设置所述第二回流池13的或所述补水池的顶部,在所述水池通气帽19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回流池13的或所述补水池内的气压进行调节,所述放空管18设置在所述第二回流池13的或所述补水池的下部,所述放空管18上设置有放空阀181,所述放空管18用于防空所述所述第二回流池13的或所述补水池的水。所述溢流管17主要用于避免雨量过大或者是补水量过大,通过排除溢出的水,来保证第二回流池13或所述补水池内的安全。所述水池通气帽19是用来调整第二回流池13或所述补水池的压力,防止出现水流倒灌或者无法流出使用的情。所述放空管18通常用于在对第二回流池13或补水池进行清空的时候使用,将第二回流池13或者是补水池内的水清空以便进行清洁。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和雨水处理装置2均为多个,所述每个雨水收集装置1对应一条第一管道14将水传输至雨水处理装置2内,每个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对应一个所述雨水处理装置2或所述多个雨水收集装置1对应一个所述雨水处理装置2。所述设置多个雨水收集装置1和雨水处理装置2能够提升雨水收集和处理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处理装置2置于地面或地下室。方便安装,同时与屋顶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使得雨水能够更好的由雨水收集装置1传输到雨水处理装置2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雨水收集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置于屋顶,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用于接收雨水的雨水斗和雨水回流池,所述雨水回流池包括第一回流池和第二回流池,所述雨水斗通过第一管道分别于第一回流池和第二回流池,所述雨水斗收集到的水先填满所述第一回流池后,所述雨水斗将后收集的雨水通过所述第一管道流入至所述第二回流池;
雨水处理装置,所述雨水处理装置位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的下方,所述雨水处理装置包括砂缸,所述第二回流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砂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主管道和第一从管道,所述第一主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雨水斗和所述第一回流池,所述第一从管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道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一从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回流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流池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回流池的容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池底部开设有泄水小孔,所述泄水小孔上设有泄水阀,通过所述泄水阀控制所述泄水小孔的开启或关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二主管道,所述第二主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回流池的底部和所述砂缸的上部,所述砂缸的下部设有导出管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导出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二主管道上还连接有第二从管道,所述第二从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主管道和所述砂缸的下部,所述第二从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砂缸上部还连接有反冲洗管道,所述反冲洗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设置在屋顶,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水池,所述补水池上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液压水位控制阀和补水阀,所述补水阀用于控制进水管的开启或关闭,所述液压水位控制阀用于通过浮球判断水位,从而通过开启和关闭进水管来调节水位,所述补水池底部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导出管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流池和所述补水池内均设有溢流管、水池通气帽和放空管,所述溢流管置于所述第二回流池或所述补水池内,且低于所述进水管,所述溢流管用于对装满后的所述第二回流池或所述补水池进行泄流,所述水池通气帽设置所述第二回流池的或所述补水池的顶部,在所述水池通气帽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回流池的或所述补水池内的气压进行调节,所述放空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回流池的或所述补水池的下部,所述放空管上设置有放空阀,所述放空管用于防空所述第二回流池的或所述补水池的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和雨水处理装置均为多个,所述每个雨水收集装置对应一条第一管道将水传输至雨水处理装置内,每个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对应一个所述雨水处理装置或所述多个雨水收集装置对应一个所述雨水处理装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处理装置置于地面或地下室。
CN201921637133.4U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Active CN211285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7133.4U CN211285799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7133.4U CN211285799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5799U true CN211285799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4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37133.4U Active CN211285799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857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5739A (zh) * 2019-09-29 2019-12-13 广州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5739A (zh) * 2019-09-29 2019-12-13 广州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8896B (zh)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
CN201276718Y (zh) 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102182242B (zh) 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及其雨水处理方法
CN105130055A (zh) 雨水收集净化处理回用系统
CN102531282B (zh) 一种雨水分质收集处理利用的装置及方法
CN201217822Y (zh) 分散式屋面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3080677U (zh)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
CN205444302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控制管网系统
CN103046632A (zh)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
CN206233333U (zh) 一种初期雨水过滤、沉淀、弃流及收集处理系统
CN209907525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CN105735449A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06638917B (zh) 一种分体式雨水回收蓄调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65642A (zh) 道路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8797756A (zh) 一种景观绿化内雨水渗透净化储蓄系统
CN207892011U (zh) 带有固、液分离功能的自动弃流雨水收集分舱系统
CN111321775A (zh) 一种绿色节能雨水回收处理系统
CN211817483U (zh) 一种建筑物雨水自动分流过滤水斗
CN207331915U (zh)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CN206428782U (zh)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211285799U (zh) 一种分散式低能耗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CN207436209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层过滤雨水口装置
CN105439306A (zh) 一种分散式雨水前置回收净化系统设备
CN214884288U (zh) 一种利用曝气沉沙和排沙泵吸排泥沙清洗的雨水调蓄池
CN210797718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