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79736U -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79736U
CN208379736U CN201820825435.3U CN201820825435U CN208379736U CN 208379736 U CN208379736 U CN 208379736U CN 201820825435 U CN201820825435 U CN 201820825435U CN 208379736 U CN208379736 U CN 208379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andoned stream
valve
pipe
device well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254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凌妍
丁道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08254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79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79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797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装置井、过滤格栅以及弃流阀,过滤格栅通过格栅托梁架设于装置井中,装置井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位于过滤格栅的上、下侧,装置井的底部设有弃流管,弃流管管口上设有弃流阀,弃流阀控制弃流管管口的开闭从而控制初雨弃流量;弃流阀包括阀杆、阀盖板以及浮球,阀盖板和浮球分别与阀杆两端固定连接,阀杆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通过销轴将弃流阀固定于弃流井内的弃流管上方,弃流阀绕销轴转动至浮球位于最上方时阀盖板可使弃流管管口完全封闭,此外,阀盖板的一侧设有开启柄,开启柄连接有拉绳。本实用新型具有占地小,精确性高,灵活可调,建造费用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雨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背景技术
初期雨水指降雨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持续较高的径流量,是城市非常严重的非点源污染问题。初期的雨水在降落到地面之前,淋洗大气过程中,由于空气中含有尘埃和大气污染物等,使得初期的雨水中含有一定的尘埃,溶解了一定的大气污染物。同时,初期雨水降落到地表后,径流冲刷城市路面、建筑物、废弃物等之后,携带一定的氮氧化物、重金属、有机物以及病原体等污染物。空气中的尘埃和大气污染物以及地表污染物均造成初期雨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如果让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初期雨水流入城市河流,势必造成城市河流污染,影响了城市内河的水环境。
在多数情况下,污染物集中在初期的数毫米雨量中,因此,控制初期雨水成为雨水利用系统和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的一项主要举措。由于初期雨水污染程度高,处理难度大,因此对初期雨水的控制主要采用弃流处理。初期雨水弃流可去除径流中大部分污染物,包括细小的或溶解性污染物,因此是一种有效的水质控制技术。
通过初雨弃流设施将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初雨予以弃流,污染物浓度较低的雨水排入河流,可以提高河流的水环境,改善河流水质。此外,经过初雨弃流后的雨水,其污染物浓度低,可以收集利用,作为景观用水、浇灌用水、冲洗用水等加以利用。
中国发明专利CN105804225A公开了一种塑料弃流式雨水罐,包括罐体,罐体上部设置雨水进口,下部设置弃流口和人工控制出水口,弃流口与污水管网连接,雨水进口的口径大于弃流口的口径,弃流口处设置浮球阀,罐体内水位低于一定高度时浮球阀打开,达到一定高度时浮球阀关闭。该发明具有根据水位自动调节出水口的浮球阀,该浮球阀无法进行人工控制;雨水经离心机过滤去除大型污染物后进入罐体,不仅成本高,而且需要经常维护;此外该装置仅设置了一个检修入口,没有设置专门的检修室,检修环境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出一种可以能根据水位高度自动调节阀门开关,能够结合降雨强度和降雨频率调节弃流量,提高初雨弃流的精确性和灵活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装置井、过滤格栅以及弃流阀,所述过滤格栅通过格栅托梁架设于装置井中,所述装置井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位于过滤格栅的上、下侧,所述装置井的底部设有弃流管,所述弃流管管口上设有弃流阀,所述弃流阀控制弃流管管口的封闭从而控制初雨弃流量;具体地,所述弃流阀包括阀杆、阀盖板以及浮球,所述阀盖板和阀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浮球与阀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阀杆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销轴将弃流阀固定于装置井内的弃流管上方,弃流阀绕销轴转动至浮球位于最上方时阀盖板可使弃流管管口完全封闭,此外,所述阀盖板的一侧设有开启柄,所述开启柄连接有拉绳。
本实用新型中,弃流阀的浮球受到水浮力时弃流阀绕销轴转动,水位不断升高时浮球位置达到最高,此时阀盖板完全封闭弃流管管口;而在需要放水时,拉动拉绳,弃流阀绕销轴转动而使得阀盖板在弃流管管口上移开,从而实现弃流管出水将装置井中的水排净。
作为优选地,所述装置井内的弃流管管口处设置有止回阀,防止雨水倒灌。
作为优选地,为了方便检修弃流管和止回阀,所述装置井底部还设有检修室,检修室顶部设有盖板,而所述销轴穿过检修室的外侧壁后固定连接在装置井的井壁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还连接有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收集雨水后排入装置井。
作为优选地,所述过滤格栅的远端具有上弯部,过滤格栅远端的上弯部增强了过滤格栅拦截污染物和垃圾的能力。
作为优选地,所述止回阀和所述弃流管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包括法兰连接、卡箍连接、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地,为了便于装置井内雨水排出完全,所述装置井的底部为斜状底面或弧形底面,将雨水导向弃流管的管口方便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弃流精确度高,产品可控性强、灵活度高,能够结合降雨强度和降雨频率,调节弃流量,提高弃流初雨的精确性和灵活度。产品成本低,产品可与雨水检查井相结合,节约用地,降低费用。通过工厂生产,只需现场安装,缩减施工时间,降低相关费用。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容积式初雨弃流设施,具有半容积式设施的优点,其可与雨水井相结合,减少占地、降低建造费用;采用浮球控制弃流量,可以实现弃流量与降雨强度之间的关系,此外,在连续多日暴雨的情况下,除第一场暴雨的初雨污染浓度较高,其他暴雨的初雨污染浓度较低,通过人工控制弃流阀的方式,可以实现连续暴雨天气情况下的初雨弃流,提高初雨弃流的精确度和灵活度;通过初雨弃流装置将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初雨予以弃流,污染物浓度较低的雨水排入河流,可以提高河流的水环境,改善河流水质;经过初雨弃流后的雨水,其污染物浓度低,可以收集作为景观用水、浇灌用水、冲洗用水等加以利用;此外,可以拆下弃流阀,作为雨污合流系统的末端截留井;综上所述,该设施可应用到排水工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末端截留工程等项目中。
对比现有技术中的初雨弃流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占地小,精确性高,灵活可调,建造费用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装置井1、过滤格栅2以及弃流阀3,过滤格栅2通过格栅托梁21架设于装置井1中,所述装置井1上设有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且所述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分别位于过滤格栅2的上、下侧的井壁上,所述装置井1的底部位置的井壁上设有弃流管13,所述弃流管13的管口上设有弃流阀3,所述弃流阀3控制弃流管13管口的封闭从而控制初雨弃流量,具体地,所述弃流阀3包括阀杆31、阀盖板32 以及浮球33,所述阀盖板32和阀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浮球33和阀杆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阀杆31与阀盖板32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有销轴34 并通过销轴34将弃流阀3固定于装置井1内的弃流管13上方,销轴34对弃流阀3在装置井1中的运动进行限位,弃流阀3整体绕销轴34转动至浮球33处于最上方时阀盖板 32可对弃流管13管口完全封闭,此外,所述阀盖板32的一侧设有开启柄35,所述开启柄35连接有拉绳36。
弃流阀3的浮球33受到水浮力时弃流阀3整体绕销轴34转动,水位不断升高至浮球33位置达到最高,通过杠杆原理弃流阀3摆正,此时阀盖板32封盖弃流管13管口;而在需要放水时,拉动拉绳36,弃流阀3绕销轴34转动而使得阀盖板32在弃流管13管口上移开,从而实现弃流管13出水将装置井1中的水排净。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雨水倒灌,所述弃流管13的管口处设置有止回阀4,而为了方便检修弃流管13和止回阀4,所述装置井1底部设有检修室5,检修室5顶部设有盖板 51,而所述销轴34穿过检修室5的外侧壁后固定连接在装置井1的井壁上。
在进水管11的进水端还设置有雨水收集系统6,所述雨水收集系统6用于收集雨水后排入装置井1,具体地,雨水收集系统6可以是可对雨水进行收集的任意装置,如城市地面的雨水排水系统,屋顶雨水排水管道等。
为了增加过滤格栅2拦截污染物和垃圾的能力,过滤格栅2的远端具有上弯部22,此外,为了便于装置井1内雨水排出完全,所述装置井1的底部为斜状底面或弧形底面,将雨水导向弃流管13的管口方便排出。
其中,止回阀4和弃流管13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法兰连接、卡箍连接、螺纹连接,所述装置井1顶部开口处设有防坠网7,保证人员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井(1)、过滤格栅(2)以及弃流阀(3),所述过滤格栅(2)通过格栅托梁(21)架设于装置井(1)中,所述装置井(1)上设有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且所述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分别位于过滤格栅(2)的上、下侧,所述装置井(1)的底部设有弃流管(13),所述弃流管(13)管口上设有弃流阀(3),所述弃流阀(3)控制弃流管(13)管口的封闭从而控制初雨弃流量;
具体地,所述弃流阀(3)包括阀杆(31)、阀盖板(32)以及浮球(33),所述阀盖板(32)和阀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浮球(33)与阀杆(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阀杆(31)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销轴(34)将弃流阀(3)固定于装置井(1)内的弃流管(13)上方,弃流阀(3)绕销轴(34)转动至浮球(33)位于最上方时阀盖板(32)可使弃流管(13)管口完全封闭,此外,所述阀盖板(32)的一侧设有开启柄(35),所述开启柄(35)连接有拉绳(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井(1)内的弃流管(13)管口处设置有止回阀(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井(1)底部设有检修室(5),检修室(5)顶部设有盖板(51),而所述销轴(34)穿过检修室(5)的外侧壁后固定连接在装置井(1)的井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1)还连接有雨水收集系统(6),所述雨水收集系统(6)用于收集雨水后排入装置井(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格栅(2)的远端具有上弯部(2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4)和所述弃流管(13)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井(1)的底部为斜状底面或弧形底面。
CN201820825435.3U 2018-05-30 2018-05-30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79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5435.3U CN208379736U (zh) 2018-05-30 2018-05-30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5435.3U CN208379736U (zh) 2018-05-30 2018-05-30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79736U true CN208379736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69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2543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79736U (zh) 2018-05-30 2018-05-30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797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2626A (zh) * 2021-03-09 2021-07-23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箱涵和排水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2626A (zh) * 2021-03-09 2021-07-23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箱涵和排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30943U (zh) 一种初期雨水分流装置
CN207812864U (zh) 一种雨水回收装置
CN104863249A (zh) 初期雨水截流井
CN207392409U (zh) 一种多功能型截流井系统
CN105401641A (zh) 带有滤水桶的雨水口结构
CN104763038B (zh)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系统及其弃流方法
CN207512864U (zh) 一种古镇雨污分流装置
CN201778383U (zh) 一种一体化环保雨水口
CN208379736U (zh)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CN207846619U (zh) 一种翻板弃流装置
CN104763037B (zh) 初期雨水弃流雨水口
CN106939635B (zh) 一种高架道路雨水初级过滤及贮留装置
CN107059989A (zh)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5386508A (zh)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井
CN108035424A (zh) 一种翻板弃流装置
CN103866845B (zh) 水力自控分流制管网截流井
CN106522354B (zh) 设置有斜板或斜管分离的截流式排水泵站
CN206616616U (zh)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CN101812865A (zh) 一种一体化环保雨水口
CN209260850U (zh) 一种河岸排水口污水处理系统
CN203821566U (zh) 电动分流制管网截流井
CN204570883U (zh)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系统
CN107119781A (zh) 一种城市防洪排水自动集污装置及方法
CN109653333A (zh) 海绵城市居民雨水生态系统
CN201137169Y (zh) 雨水的除叶除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