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15187U - 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15187U
CN206615187U CN201720363470.3U CN201720363470U CN206615187U CN 206615187 U CN206615187 U CN 206615187U CN 201720363470 U CN201720363470 U CN 201720363470U CN 206615187 U CN206615187 U CN 206615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racket
fixed support
assembly structure
protective guard
rear pro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634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斌
张爱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03634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15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15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151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安装在车架总成的尾部,包括后防护栏和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车架总成上,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端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其下端与所述后防护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后防护栏高度按照后碰防护要求的离地间隙指标设计,当发生小型汽车追尾时,可以有效保障后车乘员的安全;当卡车遇到上、下坡,或其他地面障碍,致使后防护栏刮蹭到地面时,后防护栏会以安装支架与固定支架的铰接处为中心向上旋转,以避开地面干涉,保证车辆正常通过;当车辆离开障碍环境时,由于自重,后防护栏会自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达到降低后碰伤害的效果。

Description

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汽车行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卡车作为货物运输工具,具有底盘高的特点,后方乘用车追尾时,容易钻入其内,给后车乘员造成伤害。车辆制造商往往通过在车辆尾部加设后防护总成,来避免上述伤害的发生。
如图1所示,为某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示意,该后防护栏总成由一个后防护栏200和两个固定支架300组成,后防护栏200通过焊接工艺与固定支架200连接在一起,固定支架300通过若干螺栓和螺母组件直接安装在车架总成100上。
在车辆设计过程中,从后车乘员保护角度出发,希望后防护总成离地间隙越小越好;从车辆通过性角度出发,希望后防护总成离地间隙越大越好。这是一个矛盾的需求。由于现有后防护总成的各部件之间为刚性连接,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固定,不能调节。所以,现有结构无法兼顾上述需求,往往只能牺牲其一,或者各自让步,从而导致车辆性能要求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同时兼顾后碰防护要求和整车通过性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安装在车架总成的尾部,包括后防护栏和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车架总成上,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端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其下端与所述后防护栏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车架总成的尾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中部或下部,所述弹性元件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且在所述安装支架未发生旋转时拉伸变形最小。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两端分别通过铆钉头螺柱与所述车架总成和所述安装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为两端开口的U形槽结构;所述安装支架为矩形管结构,通过连接组件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的U形槽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的侧面开设多组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开设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匹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组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安装支架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靠近所述固定支架的U形槽底部,所述安装支架上端靠近所述固定支架的U形槽底部的部分具有圆角结构。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开口螺栓和与之匹配的螺母。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的侧边上具有向外的翻边结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安装支架均包括两个,且以所述车架总成的纵向轴为中心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后防护栏高度按照后碰防护要求的离地间隙指标设计,当发生小型汽车追尾时,可以有效保障后车乘员的安全;当卡车遇到上、下坡,或其他地面障碍,致使后防护栏刮蹭到地面时,后防护栏会以安装支架与固定支架的铰接处为中心向上旋转,以避开地面干涉,保证车辆正常通过;当车辆离开障碍环境时,由于自重,后防护栏会自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达到降低后碰伤害的效果。
进一步地,车架总成的尾部与安装支架之间设有弹性元件,一方面由于弹性元件的拉力,有利于后防护栏自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另一方面还能降低甚至避免安装支架与固定支架之间的振动,降低噪音,延长该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安装支架上设有多组第一安装孔,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情况,通过松动连接组件,移动安装支架和固定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后防护栏离地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的一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支架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的后防护栏翻转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中:
100-车架总成,200-后防护栏,300-固定支架;
图2-7中:
1-车架总成,2-后防护栏,3-固定支架,31-第一安装孔,4-安装支架,41-第二安装孔,42-圆角结构,5-弹性元件,6-连接组件,7-铆钉头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安装在车架总成1的尾部,其后防护栏2的高度按照后碰防护要求的离地间隙指标设计。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后防护栏2、固定支架3和安装支架4,所述固定支架3固定在所述车架总成1上,所述安装支架4上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铰接,其下端与所述后防护栏2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安装支架4可以带着后防护栏2一起以铰接处为中心旋转。具体地,旋转角度可以达到90°或接近90°即可;固定支架3与车架总成1的连接和安装支架4与后防护栏2的连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为了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优选焊接工艺连接。
该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后防护栏2的高度按照后碰防护要求的离地间隙指标设计,当发生小型汽车追尾时,可以有效保障后车乘员的安全;当卡车遇到上、下坡,或其他地面障碍,致使后防护栏2刮蹭到地面时,后防护栏2会以安装支架4与固定支架3的铰接处为中心向上旋转,如图7所示,以避开地面干涉,保证车辆正常通过;当车辆离开障碍环境时,由于自重,后防护栏2及安装支架4会自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达到降低后碰伤害的效果。
进一步地,该结构还包括弹性元件5,所述弹性元件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车架总成1的尾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4的中部或下部,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弹性元件5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且在所述安装支架4未发生旋转时拉伸变形最小。具体地,弹性元件5安装在车架总成1尾部内侧位置,整体呈倾斜状态;且弹性元件5具有足够的拉紧力,保证安装支架4与固定支架3之间无明显振动。弹性元件5的设置,一方面由于弹性元件5的拉力,有利于后防护栏2自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另一方面还能降低甚至避免安装支架4与固定支架3之间的振动,降低噪音,延长该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的使用寿命。
考虑到在弹性元件5的作用下,安装支架4回转时回转力较大,与固定支架3碰撞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可以通过在安装支架4的外壁上增加橡胶垫来解决该问题,增加橡胶垫后不但可以降噪,而且还能有效保护固定支架3,防止因反复撞击造成支架变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5优选为螺旋弹簧。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弹性元件,如碟形弹簧、气弹簧、气缸、气囊、橡胶等,螺旋弹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5两端分别通过铆钉头螺柱7与所述车架总成1和所述安装支架4连接。采用具有铆钉头的铆钉头螺柱7,弹性元件5即螺旋弹簧的两端套挂在铆钉头螺柱7上即可,铆钉头螺柱7的铆钉头可以将弹性元件5的端部限制在铆钉头螺柱7的螺杆上,防止其松脱掉落。且弹性元件5由于长期处于拉伸状态,属于损耗较快的部件,可能需要经常更换,采用铆钉头螺柱7,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3为两端开口的U形槽结构;所述安装支架4为矩形管结构,通过连接组件6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3的U形槽内。在正常行驶状态下,安装支架4被限制在固定支架3的U形槽内,降低了安装支架4的振动幅度,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更进一步地,如图4-6所示,所述固定支架3的侧面开设多组第一安装孔31,所述安装支架4的上端开设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1匹配的第二安装孔41,所述连接组件6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3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41将所述安装支架4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3上。设置多组第一安装孔31,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情况,通过松动连接组件6,移动安装支架4和固定支架3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后防护栏2的离地间隙。
更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安装孔41的位置靠近所述固定支架3的U形槽底部,所述安装支架4上端靠近所述固定支架3的U形槽底部的部分具有圆角结构42。用于解决安装支架4绕铰接处旋转时,与固定支架3发生干涉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开口螺栓和与之匹配的螺母。开口螺栓拆卸安装方便,连接牢固;且其表面光滑,可以作为安装支架4相对固定支架3做旋转运动的铰接轴。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3的侧边上具有向外的翻边结构。通过增设翻边结构,来增强固定支架3的结构强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3和所述安装支架4均包括两个,且以所述车架总成1的纵向轴为中心对称设置。即该后防护总成结构以所述车架总成1的纵向轴为中心呈对称结构,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安装在车架总成(1)的尾部,包括后防护栏(2)和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固定在所述车架总成(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上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铰接,其下端与所述后防护栏(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元件(5),所述弹性元件(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车架总成(1)的尾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4)的中部或下部,所述弹性元件(5)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且在所述安装支架(4)未发生旋转时拉伸变形最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为螺旋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两端分别通过铆钉头螺柱(7)与所述车架总成(1)和所述安装支架(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为两端开口的U形槽结构;所述安装支架(4)为矩形管结构,通过连接组件(6)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3)的U形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的侧面开设多组第一安装孔(31),所述安装支架(4)的上端开设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1)匹配的第二安装孔(41),所述连接组件(6)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3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41)将所述安装支架(4)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41)的位置靠近所述固定支架(3)的U形槽底部,所述安装支架(4)上端靠近所述固定支架(3)的U形槽底部的部分具有圆角结构(4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开口螺栓和与之匹配的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的侧边上具有向外的翻边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和所述安装支架(4)均包括两个,且以所述车架总成(1)的纵向轴为中心对称设置。
CN201720363470.3U 2017-04-07 2017-04-07 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15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3470.3U CN206615187U (zh) 2017-04-07 2017-04-07 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3470.3U CN206615187U (zh) 2017-04-07 2017-04-07 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15187U true CN206615187U (zh) 2017-11-07

Family

ID=60235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6347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15187U (zh) 2017-04-07 2017-04-07 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15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57813C2 (ru) Выдвижной отклоняющий элемент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2003191812A (ja) オペレータの保護構造物及びその支持装置
EP2842815B1 (en)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and safety vehicle having the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JP4793540B2 (ja) 自動車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3085615B (zh) 车辆的牵引用钩的固定部结构
US7059663B1 (en) Protective wind shield apparatus
CN206615187U (zh) 卡车后防护总成结构
CN107933804B (zh) 摩托车及abs执行器安装支架
CN105946983A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
CN206885164U (zh) 一种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及汽车
US8109419B2 (en) Crash shock absorbing device
CN107336752B (zh) 一种多段式弹性挡泥板结构
EP2792554B1 (en) Bonnet arrangement
JP4038902B2 (ja) スタビライザー取り付けブラケット構造
CN108001396A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
CN219790267U (zh)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整体吸能支架
CN205022787U (zh) 具有减震功能的可折叠电动车
CN213083091U (zh) 一种防撞击效果好的汽车保险杠
CN208789631U (zh) 一种果园型拖拉机的前置式安全架
KR200144233Y1 (ko) 자동차의 프레임 충격흡수구조
CN209719500U (zh) 一种前围保护栅总成
CN204567819U (zh) 一种外挂备胎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
CN220243100U (zh) 一种汽车上车踏板和汽车
JP6893385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CN211847040U (zh) 一种叉车用具有缓冲减震底座的油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