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12136U - 普洱茶发酵箱 - Google Patents

普洱茶发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12136U
CN206612136U CN201720287680.9U CN201720287680U CN206612136U CN 206612136 U CN206612136 U CN 206612136U CN 201720287680 U CN201720287680 U CN 201720287680U CN 206612136 U CN206612136 U CN 206612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ision board
side wall
tea
fermentation case
ch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876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2876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12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12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121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普洱茶发酵箱,属于发酵设备领域,其包括底壁、侧壁、第一箍环和第二箍环,侧壁围设于底壁的边缘并形成用于发酵的容纳腔,容纳腔中设置有隔离板,侧壁靠近底壁的一端套设有第一箍环,另一端套设有第二箍环,该普洱茶发酵箱能够被应用于普洱茶的小规模微堆发酵,且方便对普洱茶发酵箱中茶叶的发酵进程进行控制,使得利用该普洱茶发酵箱发酵出的普洱茶的品质均匀;而且使用该普洱茶发酵箱能够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降低相应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普洱茶发酵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普洱茶发酵箱。
背景技术
“渥堆发酵”是制作普洱熟茶的一项工艺,也是形成和奠定普洱熟茶特殊品质的关键工艺。普洱熟茶“渥堆发酵”是指将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湿水后,堆放到一定高度,在酶、微生物、湿热三种动力综合作用,引起叶内物质的相互转化,特别是多酚类的自动氧化的结果,从而形成普洱熟茶特有风味的工艺过程。
熟茶渥堆发酵的实质是微生物的作用和酶的作用:是通过微生物代谢形成的胞外酶和热以及微生物自身的物质代谢等的共同作用,使茶叶内的内含物质发生的极为复杂的变化,形成熟茶特有的品质和口感。
现有的各种渥堆发酵方法具有卫生条件差、品质不稳定等多种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普洱茶的品质要求也在提高,因而,改变现有的普洱熟茶“渥堆发酵”方式,推出更加优化的普洱熟茶发酵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洱茶发酵箱,其能够被应用于普洱茶的小规模微堆发酵,且方便对普洱茶发酵箱中茶叶的发酵进程进行控制,使得利用该普洱茶发酵箱发酵出的普洱茶的品质均匀;而且使用该普洱茶发酵箱能够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降低相应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普洱茶发酵箱,其包括底壁、侧壁、第一箍环和第二箍环,侧壁围设于底壁的边缘并形成用于发酵的容纳腔,容纳腔中设置有隔离板,侧壁靠近底壁的一端套设有第一箍环,另一端套设有第二箍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隔离板包括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第一隔离板的两端均与侧壁连接,第二隔离板的一端与第一隔离板连接,另一端与侧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隔离板和侧壁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侧壁设置有用于嵌设第一隔离板的第一滑槽,第一隔离板滑动嵌设于第一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隔离板和第一隔离板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隔离板设置有用于嵌设第二隔离板的第二滑槽,第二隔离板的一端滑动嵌设于第二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侧壁还设置有用于嵌设第二隔离板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与第二滑槽相对设置,第二隔离板的相对两端分别滑动嵌设于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侧壁还设置有温控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温控器包括用于控制容纳腔上部温度的第一温控器和用于控制容纳腔下部温度的第二温控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侧壁由多个木板依次围成,相邻的木板间具有1-3mm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普洱茶发酵箱的有益效果是:该普洱茶发酵箱能够被应用于小规模发酵普洱熟茶,使茶堆在普洱茶发酵箱中自主起温发酵,使用该普洱茶发酵箱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节省物力和人力,相应的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使用该普洱茶发酵箱进行发酵,茶叶发酵的更加均匀、一致,品质更加优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普洱茶发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普洱茶发酵箱;110-底壁;120-侧壁;121-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123-第三侧壁;124-第四侧壁;210-第一箍环;220-第二箍环;130-容纳腔;140-隔离板;141-第一隔离板;142-第二隔离板;131-第一容纳腔;132-第二容纳腔;133-第三容纳腔;151a-第一滑槽;151b-第一滑槽;161a-凸起条;161b-凸起条;161c-凸起条;161d-凸起条;162a-凸块;162b-凸块;162c-凸块;162d-凸块;152-第二滑槽;153-第三滑槽;170-温控器;171-第一温控器;172-第二温控器;180-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普洱茶发酵箱100,该普洱茶发酵箱100包括底壁110和侧壁120。
上述侧壁120包括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且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依次围设于底壁110的四周,由底壁110和侧壁120围成容纳腔130,且该容纳腔130用于放置待发酵的茶叶(或其他待发酵的物质),并让茶叶在上述容纳腔130中进行发酵,直到发酵完成。
具体地,该普洱茶发酵箱100可以采用原木制成,并且应当采用没有特殊气味、无毒无害的木料,可以避免木材原本的特殊香气,破坏茶叶原本的茶香,保证发酵出的普洱茶具有优质的普洱茶香气。而且,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普洱茶发酵箱100中的茶堆堆温不足,保证普洱茶发酵箱100中的茶堆能够充分的进行湿热反应,使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充分转化,形成良好的渥堆发酵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2,该普洱茶发酵箱100的侧壁120,可以由多个木板180并列排设而成,且相邻两个木板180之间的间隙为1-3mm。由于木板180之间存在细小的间隙,故可以提升容纳腔130中发酵物的透气程度,避免发酵物在容纳腔130中酸坏甚至腐坏等。
该普洱茶发酵箱100还包括第一箍环210和第二箍环220,上述侧壁120的一端套设第一箍环210,另一端套设第二箍环220,具体地,例如可以是第一箍环210在下端,第二箍环220在上端。在侧壁120的外部套设第一箍环210和第二箍环220,可以进一步强化该普洱茶发酵箱100的强度,使普洱茶发酵箱100不容易出现物理损坏。
上述容纳腔130中还设置有隔离板140,将容纳腔130分为至少两个容纳区间。优选地,隔离板140是可拆卸的设置于上述容纳腔130的,当需要发酵的晒青毛茶较少时,可以将隔离板140设置于容纳腔130中,使容纳腔130被分隔出容纳体积较小的区间,再将晒青毛茶放入分隔出的容纳区间中发酵,才能更好的保证晒青毛茶尽快的自主起温;若发酵的茶叶较少,依然用空间大的容纳腔130进行发酵,会导致茶堆不能正常的自主起温,在茶堆的温度低时,容易滋生有害微生物,导致发酵失败。
前述隔离板140包括第一隔离板141和第二隔离板142。通过第一隔离板141和第二隔离板142可以将容纳腔130分为三个发酵区间。
具体地,第一隔离板141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侧壁120(即第一侧壁121和第三侧壁123)连接;第二隔离板142的一端与第一隔离板14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22连接。
第一隔离板141和第四侧壁124之间的空间为第一发酵腔,第二隔离板142和第三侧壁123之间的空间为第二发酵腔,第二隔离板142和第一侧壁121之间的空间为第三发酵腔。
进一步地,第一隔离板141和第一侧壁121以及第三侧壁12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等。本实施例中是在第一侧壁121和第三侧壁123分别设置了第一滑槽151a和第一滑槽151b,并且将上述第一隔离板141的两侧分别滑动嵌设于第一滑槽151a和第一滑槽151b中,即可实现第一隔离板141和侧壁120的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第一滑槽151a设置有对称的凸起条161a,且凸起条161a沿该普洱茶发酵箱100的高度方向延伸。请参照图4,第一隔离板141连接于第一侧壁121的侧边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凸块162a,且该凸块162a沿第一隔离板141的高度方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隔离板141嵌设于第一滑槽151a时,凸起条161a和凸块162a相互配合,可以促使第一隔离板141更加牢靠的嵌设于第一滑槽151a中。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请参照图5,第一滑槽151b设置有对称的凸起条161b,且凸起条161b沿该普洱茶发酵箱100的高度方向延伸。请继续参照图4,第一隔离板141连接于第三侧壁123的侧边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凸块162b,且该凸块162b沿第一隔离板141的高度方向延伸。当第一隔离板141嵌设于第一滑槽151b时,凸起条161b和凸块162b相互配合,可以促使第一隔离板141更加牢靠的嵌设于第一滑槽151b中。
进一步地,第二隔离板142和第一隔离板141以及第二侧壁12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等。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是在第一隔离板141设置了第二滑槽152,在第二侧壁122上设置了第三滑槽153,将第二隔离板142的两侧分别滑动嵌设于第二滑槽152和第三滑槽153中,即可实现第二隔离板142和侧壁120的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请参照图6,第二滑槽152设置有对称的凸起条161c,且凸起条161c沿该普洱茶发酵箱100的高度方向延伸。请参照图7,第二隔离板142连接于第一隔离板141的侧边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凸块162c,且该凸块162c沿第二隔离板142的高度方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隔离板142嵌设于第二滑槽152时,凸起条161c和凸块162c相互配合,可以促使第二隔离板142更加牢靠的嵌设于第二滑槽152中。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请参照图8,第三滑槽153设置有对称的凸起条161d,且凸起条161d沿该普洱茶发酵箱100的高度方向延伸。请继续参照图7,第二隔离板142连接于第二侧壁122的侧边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凸块162d,且该凸块162d沿第二隔离板142的高度方向延伸。当第二隔离板142嵌设于第三滑槽153时,可以促使第二隔离板142更加牢靠的嵌设于第三滑槽153中。
该普洱茶发酵箱100的尺寸可以根据具体的普洱茶的发酵量进行设置,例如:设置该普洱茶发酵箱100的高为850mm,底壁110是长为650mm的正方形。
进一步地,第一隔离板141和第二隔离板142设置的具体位置也可以根据普洱茶的发酵量进行具体选择,例如:第一隔离板141连接于第一侧壁121和第三侧壁123后,分别在沿第一侧壁121、第三侧壁123的长度方向上,将第一侧壁121和第三侧壁123分成长度分别为220mm和430mm的两部分;第二隔离板142连接于第一隔离板141和第二侧壁122后,分别在沿第一隔离板141和第二侧壁122的长度方向上,将第一隔离板141和第二侧壁122分成长度为220mm和430mm的两个部分。
更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可以将第一隔离板141朝向第一侧壁121和第三侧壁123的长度为220mm处的容纳腔130定义为第一容纳腔131,将第二隔离板142朝向第一隔离板141和第二侧壁122的长度为220mm处的容纳腔130定义为第二容纳腔132,将第二隔离板142另一侧的容纳腔130定义为第三容纳腔133。
再进一步地,第一容纳腔131、第二容纳腔132和第三容纳腔133均能够装入不同重量的晒青毛茶进行渥堆发酵。具体地,第三容纳腔133能够装入30-100kg的晒青毛茶进行渥堆发酵,取下第二隔离板142后,第三容纳腔133和第二容纳腔132一同能够装入45-100kg的晒青毛茶进行渥堆发酵,取下第一隔离板141后,第一容纳腔131、第二容纳腔132和第三容纳腔133一同能够装入65-100kg的晒青毛茶进行渥堆发酵。
在该普洱茶发酵箱100的侧壁120还设置有温控器170,例如:将温控器170设置于第四侧壁124。具体地,上述温控器170包括第一温控器171和第二温控器172,且第一温控器171和第二温控器172分别控制容纳腔130上部温度和下部温度,将温控器170按照上述方式设置可以使容纳腔130上部和下部的发酵更加一致、均匀,提升发酵的可控性,有利于提升发酵产品的品质。
普洱茶发酵箱100的有益效果是:该普洱茶发酵箱100适用于普洱茶的小规模微堆发酵,即仅用少量的晒青毛茶原料,即可实现茶堆的自主起温,并使茶堆在微生物、湿热、酶的作用下,发生内含物质的转化,从而逐步呈现出普洱熟茶的品质特征,且制得普洱茶品质均匀;而且用该普洱茶发酵箱100的使用,还避免直接在地板发酵导致有害微生物破坏普洱茶的品质。该普洱茶发酵箱100便于控制普洱熟茶的发酵进程,操作简单,能够减少普洱茶生产时,人力和物力等成本的投入。
由于利用该普洱茶发酵箱进行普洱熟茶的发酵,可以只用30-100kg的晒青毛茶即可使茶堆自主起温,进行微堆发酵。故本实用新型的普洱茶发酵箱还具有以下优势:一、适用于高端定制,由于现阶段普洱茶价格节节攀升,加上生态环境、树龄、区域等的限制,导致普洱茶熟茶的品质比较难保证,品质好的晒青毛茶难以用来作为大堆发酵熟茶。所以本创造适用于追求高品质客户的需求;而且同时采用大量的优质晒青毛茶进行普洱熟茶的发酵,成本高、风险大,而且优质的晒青毛茶总量有限,难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而适用本实用新型的普洱茶发酵箱就可以很好的规避上述问题。二、适用于普洱熟茶的教学与研究,现阶段存在这种普遍现象,一些大专院校与研究部门对于茶叶品质等的研究无法亲身去到产地进行了解与实验,再加上经费上等的局限性,普洱茶熟茶的教学与研究只是教授教予他们的理论与原理,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空谈,学生只是学了而无法掌握。如果运用本普洱茶发酵箱进行熟茶微堆发酵,在教学上理论与实践可以互相结合,对于教学研究上起重要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普洱茶发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壁、侧壁、第一箍环和第二箍环,所述侧壁围设于所述底壁的边缘并形成用于发酵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设置有隔离板,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底壁的一端套设有所述第一箍环,另一端套设有所述第二箍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洱茶发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包括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两端均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隔离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离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普洱茶发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和所述侧壁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普洱茶发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置有用于嵌设所述第一隔离板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隔离板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一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普洱茶发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板和所述第一隔离板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普洱茶发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设置有用于嵌设所述第二隔离板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隔离板的一端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二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普洱茶发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还设置有用于嵌设所述第二隔离板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隔离板的相对两端分别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洱茶发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还设置有温控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普洱茶发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容纳腔上部温度的第一温控器和用于控制所述容纳腔下部温度的第二温控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洱茶发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由多个木板依次围成,相邻的所述木板间具有1-3mm的间隙。
CN201720287680.9U 2017-03-22 2017-03-22 普洱茶发酵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12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7680.9U CN206612136U (zh) 2017-03-22 2017-03-22 普洱茶发酵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7680.9U CN206612136U (zh) 2017-03-22 2017-03-22 普洱茶发酵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12136U true CN206612136U (zh) 2017-11-07

Family

ID=60233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8768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12136U (zh) 2017-03-22 2017-03-22 普洱茶发酵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121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7642A (zh) * 2020-05-08 2020-08-25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温度检测的普洱茶渥堆发酵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7642A (zh) * 2020-05-08 2020-08-25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温度检测的普洱茶渥堆发酵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ölker et al. Solid-state fermentation—are there any bio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CN102994362B (zh) 一种苹果醋的发酵方法
CN101485369A (zh) 一种普洱熟茶的生产方法
CN206612136U (zh) 普洱茶发酵箱
da Silva Delabona et al. Experimental mixture design as a tool to enhance glycosyl hydrolases production by a new Trichoderma harzianum P49P11 strain cultivated under controlled bioreactor submerged fermentation
CN107136299A (zh) 一种茶渣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7488602A (zh)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gjyd15及其在制备低温大曲中的应用
Dysvik et al. Secondary lactic acid bacteria fermentation with wood-derived xylooligosaccharides as a tool to expedite sour beer production
CN107509532A (zh) 一种富含多糖香菇的栽培方法
CN101664083A (zh) 一种半发酵茶的制备方法
Maicas et al. The effects of freezing and freeze‐drying of Oenococcus oeni upon induction of malolactic fermentation in red wine
CN104830624A (zh) 特香型白酒酿造用大曲的生产质量控制方法
CN106912889A (zh) 一种酱油酿造方法
CN201504537U (zh) 新型石榴红茶加工装置
CN209567216U (zh) 一种可叠放的茶叶发酵框
CN108559684B (zh) 酱香型白酒
CN101475896A (zh) 白酒架子制曲方法
CN105767282A (zh) 一种普洱茶立体多层框式数控发酵方法
CN207653294U (zh) 一种可自由组装的放养土鸡产蛋箱
CN102660435A (zh) 一种果酒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
CN109287784A (zh) 一种青砖茶快速渥堆发酵的方法
CN106212827B (zh) 发酵桑叶茶的制备方法
CN205676484U (zh) 卵母细胞及胚胎运输装置
CN208159995U (zh) 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Jabbour et al. BS27 Development and preclinical testing of a large heart muscle pa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