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08316U - 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08316U
CN206608316U CN201720062117.1U CN201720062117U CN206608316U CN 206608316 U CN206608316 U CN 206608316U CN 201720062117 U CN201720062117 U CN 201720062117U CN 206608316 U CN206608316 U CN 206608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housing
connector
double
inner chambe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621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开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erman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erman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erman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erman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621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08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08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083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包括第一泵体和转轴;所述第一泵体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一泵体的内腔设置有双吸叶轮,所述第一泵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腔中设置第一单吸叶轮,所述第一泵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转轴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二轴承。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离心泵双进口的目的,能够根据需求调节设单吸叶轮数量,满足多种生产需求,提高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流动介质从叶片转轴根部(进口)进入,介质依靠高速转动叶片获得离心力,产生一个高压,从泄压口流出的介质输送设备。多级离心泵是将具有同样功能的两个以上的泵集合在一起,流体通道结构上,表现在第一级的介质泄压口与第二级的进口相通,第二级的介质泄压口与第三级的进口相通,如此串联的机构形成了多级离心泵。多级离心泵的意义在于提高设定压力。
目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种类较少,且扬程基本固定,设备结构复杂,难以有效而拆卸和维护,面对不同生产需求,需要购买不同扬程的泵体,耗费了大量的生产成本,设备本身密封机构复杂,且占用大量设备内腔空间,直接影响设备单位时间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离心泵双进口需求,设备能够简易拆卸和组装,能够根据需求调节设备本身结构,适应不同生产需求,提高了设备使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包括第一泵体和转轴;所述第一泵体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一泵体的内腔设置有双吸叶轮,所述第一泵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圆形凸起框,所述第一泵体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圆形凸起框,所述第一泵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圆形凸起框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腔中设置第一单吸叶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圆形凸起框,所述第一泵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圆形凸起框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单吸叶轮,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圆形凸起框,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泵体内腔中设置有第三单吸叶轮,所述第二泵体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三圆形凸起框相对应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三泵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第四单吸叶轮,所述第三泵体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四圆形凸起框相对应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二泵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五圆形凸起框,所述第二泵体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五圆形凸起框相对应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三泵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六圆形凸起框,所述第三泵体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六圆形凸起框相对应的第六凹槽,所述转轴的右端从左到右依次穿过第二泵体、第三单吸叶轮、第一单吸叶轮、双吸叶轮、第二单吸叶轮、第四单吸叶轮、第三泵体和第二端盖设置在第二端盖的右侧,所述转轴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一密封圈均嵌置在第二泵体左侧壁上,所述第二密封圈和第二轴承均嵌置在第三泵体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一泵体的前后两侧面、第一连接件的前后两侧面、第二连接件的前后两侧面、第二泵体的前后两侧面和第三泵体的前后两侧面均安装有有组装件,所述组装件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中嵌置有第一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腔中嵌置由第二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第三凹槽的内腔中嵌置有第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第四凹槽的内腔中嵌置有第四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第五凹槽的内腔中嵌置有第五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第六凹槽的内腔中嵌置有第六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泵体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端盖和第三泵体通过第三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实现了双进口的目的,通过第一泵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二泵体、第三泵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可有效地组装设备,通过组装件和第一螺栓可有效地将设备各部件紧密连接,使得设备能够简易拆卸和维护,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通过同步调整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数量,进而调整单吸叶轮的数量,从而可有效地调整设备自身的扬程,使得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提高了设备使用范围,且设备之间通过圆形凸起框和凹槽的相互配合,并结合密封垫可有效地对设备密封,简化了密封结构,提高了设备内腔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后视图。
图中:1-第一泵体;2-转轴;3-出水管;4-双吸叶轮;5-第一圆形凸起框;6-第二圆形凸起框;7-第一连接件;8-第一凹槽;9-第一单吸叶轮;10-第三圆形凸起框;11-第二连接件;12-第二凹槽;13-第二单吸叶轮;14-第四圆形凸起框;15-第二泵体;16-第一进水管;17-第三单吸叶轮;18-第三凹槽;19-第三泵体;20-第二进水管;21-第四单吸叶轮;22-第四凹槽;23-第一端盖;24-第五圆形凸起框;25-第五凹槽;26-第二端盖;27-第六圆形凸起框;28-第六凹槽;29-第一轴承;30-第一密封圈;31-第二密封圈;32-第二轴承;33-组装件;34-第一螺栓;35-第一密封垫;36-第二密封垫;37-第三密封垫;38-第四密封垫;39-第五密封垫;40-第六密封垫;41-第二螺栓;42-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包括第一泵体1和转轴2;第一泵体1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3,第一泵体1的内腔设置有双吸叶轮4,第一泵体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圆形凸起框5,第一泵体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圆形凸起框6,第一泵体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7,第一连接件7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圆形凸起框5相对应的第一凹槽8,第一连接件7的内腔中设置第一单吸叶轮9,第一连接件7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圆形凸起框10,第一泵体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1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圆形凸起框6相对应的第二凹槽12,第二连接件11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单吸叶轮13,第二连接件1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圆形凸起框14,第一连接件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泵体15,第二泵体15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进水管16,第二泵体15内腔中设置有第三单吸叶轮17,第二泵体15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三圆形凸起框10相对应的第三凹槽18,第二连接件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泵体19,第三泵体19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20,第三泵体19的内腔中设置有第四单吸叶轮21,第三泵体19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四圆形凸起框14相对应的第四凹槽22,第二泵体15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端盖23,第一端盖23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五圆形凸起框24,第二泵体15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五圆形凸起框24相对应的第五凹槽25,第三泵体19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端盖26,第二端盖26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六圆形凸起框27,第三泵体19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六圆形凸起框27相对应的第六凹槽28,转轴2的右端从左到右依次穿过第二泵体15、第三单吸叶轮17、第一单吸叶轮9、双吸叶轮4、第二单吸叶轮13、第四单吸叶轮21、第三泵体19和第二端盖26设置在第二端盖26的右侧,转轴2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第一轴承29、第一密封圈30、第二密封圈31和第二轴承32,第一轴承29和第一密封圈30均嵌置在第二泵体15左侧壁上,第二密封圈31和第二轴承32均嵌置在第三泵体19的右侧壁上,第一泵体1的前后两侧面、第一连接件7的前后两侧面、第二连接件11的前后两侧面、第二泵体15的前后两侧面和第三泵体19的前后两侧面均安装有有组装件33,组装件33之间通过第一螺栓34连接,第一凹槽8的内腔中嵌置有第一密封垫35,第二凹槽12的内腔中嵌置由第二密封垫36,第三凹槽18的内腔中嵌置有第三密封垫37,第四凹槽22的内腔中嵌置有第四密封垫38,第五凹槽25的内腔中嵌置有第五密封垫39,第六凹槽28的内腔中嵌置有第六密封垫40,第一端盖23和第二泵体15通过第二螺栓41连接,第二端盖26和第三泵体19通过第三螺栓42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外部驱动电机通过转轴2带动双吸叶轮4、第一单吸叶轮9、第二单吸叶轮13、第三单吸叶轮17和第四单吸叶轮21转动,从而带动外部流体介质通过第一进水管16和第二进水管20进入设备内腔中,最终经出水管3排出设备内腔,第一轴承29和第二轴承32有效地降低了转轴2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第一密封圈30和第二密封圈31有效地对设备内腔进行密封,第一泵体1和第一连接件7通过第一圆形凸起框5与第一凹槽8的相互匹配紧密连接,第一泵体1和第二连接件11通过第二圆形凸起框6与第二凹槽12的相互匹配紧密连接,第一连接件7与第二泵体15通过第三圆形凸起框10与第三凹槽18的相互匹配紧密连接,第二连接件11和第三泵体19通过第四圆形凸起框14与第四凹槽22的相互匹配紧密连接,第二泵体15和第一端盖23通过第五圆形凸起框24与第五凹槽25的相互匹配并结合第二螺栓41紧密连接,第三泵体19和第二端盖26通过第六圆形凸起框27与第六凹槽28的相互匹配并结合第三螺栓42紧密连接,第一密封垫35、第二密封垫36、第三密封垫37、第四密封垫38、第五密封垫39和第六密封垫40有效地将各部件接触部分密封,组装件33和第一螺栓34的相互配合,有效地将设备各部件紧密连接,设备可根据需求同步调整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11的数量,从而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提高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包括第一泵体(1)和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体(1)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第一泵体(1)的内腔设置有双吸叶轮(4),所述第一泵体(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圆形凸起框(5),所述第一泵体(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圆形凸起框(6),所述第一泵体(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7),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圆形凸起框(5)相对应的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内腔中设置第一单吸叶轮(9),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圆形凸起框(10),所述第一泵体(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1),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圆形凸起框(6)相对应的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单吸叶轮(13),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圆形凸起框(14),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泵体(15),所述第二泵体(15)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进水管(16),所述第二泵体(15)内腔中设置有第三单吸叶轮(17),所述第二泵体(15)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三圆形凸起框(10)相对应的第三凹槽(18),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泵体(19),所述第三泵体(19)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20),所述第三泵体(19)的内腔中设置有第四单吸叶轮(21),所述第三泵体(19)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四圆形凸起框(14)相对应的第四凹槽(22),所述第二泵体(15)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端盖(23),所述第一端盖(23)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五圆形凸起框(24),所述第二泵体(15)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五圆形凸起框(24)相对应的第五凹槽(25),所述第三泵体(19)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端盖(26),所述第二端盖(26)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六圆形凸起框(27),所述第三泵体(19)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六圆形凸起框(27)相对应的第六凹槽(28),所述转轴(2)的右端从左到右依次穿过第二泵体(15)、第三单吸叶轮(17)、第一单吸叶轮(9)、双吸叶轮(4)、第二单吸叶轮(13)、第四单吸叶轮(21)、第三泵体(19)和第二端盖(26)设置在第二端盖(26)的右侧,所述转轴(2)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第一轴承(29)、第一密封圈(30)、第二密封圈(31)和第二轴承(32),所述第一轴承(29)和第一密封圈(30)均嵌置在第二泵体(15)左侧壁上,所述第二密封圈(31)和第二轴承(32)均嵌置在第三泵体(19)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一泵体(1)的前后两侧面、第一连接件(7)的前后两侧面、第二连接件(11)的前后两侧面、第二泵体(15)的前后两侧面和第三泵体(19)的前后两侧面均安装有组装件(33),所述组装件(33)之间通过第一螺栓(3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8)的内腔中嵌置有第一密封垫(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2)的内腔中嵌置由第二密封垫(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18)的内腔中嵌置有第三密封垫(3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凹槽(22)的内腔中嵌置有第四密封垫(3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凹槽(25)的内腔中嵌置有第五密封垫(3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凹槽(28)的内腔中嵌置有第六密封垫(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23)和第二泵体(15)通过第二螺栓(4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26)和第三泵体(19)通过第三螺栓(42)连接。
CN201720062117.1U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08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62117.1U CN206608316U (zh)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62117.1U CN206608316U (zh)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08316U true CN206608316U (zh) 2017-11-03

Family

ID=60171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6211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08316U (zh)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08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35814U (zh) 辅助真空泵
CN210509604U (zh) 高压泄压可拆卸多级离心潜水泵
CN206608316U (zh) 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CN108194382B (zh) 同轴双头离心泵
CN204061194U (zh) 两级单吸径向剖分离心泵
CN203717428U (zh) 带橡胶口环的离心泵
CN102748282B (zh) 喷油卧式涡旋式空气压缩机
CN206130507U (zh) 一种船舶用立式三轴螺杆油泵
CN107100856B (zh) 一种高效型高吸程式干式双吸泵
CN102628464A (zh) 一体化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
CN206722997U (zh) 用于液力偶合器的垂直串联油泵
CN106523385A (zh) 一种高寿命屏蔽泵
CN204025099U (zh) 立式冷媒输送泵
CN204299866U (zh) 悬臂式润滑三螺杆泵
CN105840512A (zh) 一种高效散热式旋片式真空泵系统
CN107939688A (zh) 双级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CN201050481Y (zh) 机械密封无泄漏罗茨真空泵
CN202811392U (zh) 双叶轮卧式同轴离心泵
CN201827086U (zh) 高效节能型立式毕托泵
CN205654538U (zh) 一种高效散热式旋片式真空泵系统
CN204729350U (zh) 节能型卧式直连单级双吸离心泵
CN205478343U (zh) S型双吸离心泵
CN106762785A (zh) 一种泵的轴向力平衡装置
CN2627249Y (zh) 双级单吸卧式离心泵
CN206845523U (zh) 一种深井泵中电机轴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