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08225U - 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08225U
CN206608225U CN201720221845.2U CN201720221845U CN206608225U CN 206608225 U CN206608225 U CN 206608225U CN 201720221845 U CN201720221845 U CN 201720221845U CN 206608225 U CN206608225 U CN 206608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heat
energy
blast pipe
task process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218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磊
赵津
肖光飞
袁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2218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08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08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082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消音净化系统、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和尾气热能发电系统,消音净化系统包括低温等离子反应器、过滤网、催化剂层和消音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后侧的排气管上设有尾气热能发电系统,尾气热能发电系统包括包围在排气管上的温差发电片;该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设计了消音净化系统多重处理,净化效率高,配置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和尾气热能发电系统能够有效利用汽车尾气中的热能,节能环保,值得大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生活中,但是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它排放的大量尾气给环境造成了污染,汽车尾气以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污染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汽车尾气中的化学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影响空气质量,二是汽车尾气中存在大量余热没有利用,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现有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效率低,且并未对汽车尾气中的热能进行利用,热量随着尾气的排放被浪费掉,达不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尾气处理净化效率高且能够有效利用汽车尾气中的热能的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消音净化系统、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和尾气热能发电系统,消音净化系统包括低温等离子反应器、过滤网、催化剂层和消音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蒸发器由盘绕在排气管上的换热管构成,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进口,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冷凝器的进口,冷凝器的出口连接蒸发器的进口,冷凝器设于车体内部送风口处;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后侧的排气管上设有尾气热能发电系统,尾气热能发电系统包括包围在排气管上的温差发电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冷凝器的侧面安装有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温差发电片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蒸发器的换热管所盘绕的这部分排气管呈U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包括膨胀阀和储液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消音净化系统前侧的排气管上安装涡轮发电机构,涡轮发电机构包括涡轮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和发电机,涡轮机构内设有涡轮,涡轮中心的涡轮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发电机的主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设计了消音净化系统多重处理,净化效率高,配置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和尾气热能发电系统能够有效利用汽车尾气中的热能,节能环保,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括排气管1,所述排气管1上安装有消音净化系统2、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和尾气热能发电系统,消音净化系统2包括低温等离子反应器3、过滤网4、催化剂层5和消音器6,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包括蒸发器7、压缩机8和冷凝器9,蒸发器7由盘绕在排气管1上的换热管构成,蒸发器7的出口连接压缩机8的进口,压缩机8的出口连接冷凝器9的进口,冷凝器9的出口连接蒸发器7的进口,冷凝器9设于车体内部送风口处;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后侧的排气管1上设有尾气热能发电系统,尾气热能发电系统包括包围在排气管1上的温差发电片10。
上述,冷凝器9的侧面安装有风机。
上述,温差发电片10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11。
上述,蒸发器7的换热管所盘绕的这部分排气管1呈U形。增大受热行程,并减小尾气动能,提高热交换效率。
上述,尾气热能制热系统还包括膨胀阀、储液罐等机构,其设置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利用尾气热能来用于车内制热,提高制热效率,解决了传统的空调在较冷的冬季无法利用热交换进行制热的问题;并且经过低温等离子反应器3、过滤网4、催化剂层5过滤净化后的尾气有害物含量更低,另外利用温差发电进一步提高了尾气热能的利用率。
实施例二
在消音净化系统2前侧的排气管1上安装涡轮发电机构,涡轮发电机构包括涡轮机构12、齿轮传动机构13和发电机14,涡轮机构12内设有涡轮,涡轮中心的涡轮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13连接发电机14的主轴。这样设置不仅能够利用尾气的动能进行发电,而且能够大大削减尾气的动能,为后续的消音、处理、换热等提供便利,提高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包括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消音净化系统、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和尾气热能发电系统,消音净化系统包括低温等离子反应器、过滤网、催化剂层和消音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蒸发器由盘绕在排气管上的换热管构成,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进口,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冷凝器的进口,冷凝器的出口连接蒸发器的进口,冷凝器设于车体内部送风口处;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后侧的排气管上设有尾气热能发电系统,尾气热能发电系统包括包围在排气管上的温差发电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侧面安装有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片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换热管所盘绕的这部分排气管呈U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热能制热系统包括膨胀阀和储液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净化系统前侧的排气管上安装涡轮发电机构,涡轮发电机构包括涡轮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和发电机,涡轮机构内设有涡轮,涡轮中心的涡轮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发电机的主轴。
CN201720221845.2U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08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1845.2U CN206608225U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1845.2U CN206608225U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08225U true CN206608225U (zh) 2017-11-03

Family

ID=60166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2184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08225U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082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1638A (zh) * 2017-03-08 2017-06-06 贵州大学 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
CN110131015A (zh) * 2019-06-04 2019-08-16 王盈盈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1638A (zh) * 2017-03-08 2017-06-06 贵州大学 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
CN110131015A (zh) * 2019-06-04 2019-08-16 王盈盈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N110131015B (zh) * 2019-06-04 2021-06-15 浙江蓝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60473U (zh) 一种沸石转轮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CN206145758U (zh) 一种厨房油烟净化和余热回收利用一体化装置
CN108151126A (zh) 一种用于建筑供暖的热化学吸附储热系统
CN206608225U (zh) 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
CN209302469U (zh) 一种反应釜废气连续净化处理装置
CN106801638A (zh) 一种汽车尾气多重处理利用系统
CN206987933U (zh) 一种双路汽车尾气处理系统
CN103363561A (zh) 一种厨房热能再利用系统
CN107269468B (zh) 一种治理大气污染的太阳能致风发电系统
CN201881851U (zh) 尾气车用换热供暖器
CN104383811A (zh) 一种基于秸秆灰的半干法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
CN202393293U (zh) 一种降低空气含湿量来提高冷却塔冷却效果的装置
CN201776085U (zh) 加热式脱硝装置
CN208306332U (zh) 一种基于温差气流驱动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14469228U (zh) 一种厨房余热回收空调机组
CN205638640U (zh)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热量发电的尾气处理装置
CN201025098Y (zh) 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器
CN202947294U (zh) 回收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排烟余热的装置
CN114182784A (zh) 一种再生空气高效增湿的两级转轮空气取水方法及装置
CN203639436U (zh) 生物质气体脱氧成套装置
CN201978612U (zh) 一种新型净化装置
CN110354610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汽车轮胎加工用废气处理设备
CN2917755Y (zh) 乙醇脱水吸附塔吸附剂再生装置
CN206889109U (zh) 一种基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钙基脱碳集成系统
CN216604726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锅炉烟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