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01555U - 双摄像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双摄像头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01555U CN206601555U CN201621346171.0U CN201621346171U CN206601555U CN 206601555 U CN206601555 U CN 206601555U CN 201621346171 U CN201621346171 U CN 201621346171U CN 206601555 U CN206601555 U CN 2066015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barrel
- module
- camera module
- cavity
- flexible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915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25 denatu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425 denatu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92 metal group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摄像头模组,包括:一长焦摄像头模组及一广角摄像头模组;所述长焦摄像头模组包括:位于长焦摄像头模组上部的软性连接结构;镜筒模块;所述软性连接结构与镜筒模块形成腔体;当镜筒模块运动时,所述软性连接结构伴随镜筒模块进行运动,阻止外界影响长焦摄像头模组成像性能的异物进入腔体,所述异物包括:水、油、粉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摄像头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正在兴起采用双摄像模组同时拍摄相同物体的新技术,两个摄像模组分别拍摄的图像可以合成三维图像,也可相互补偿以获取高清的二维图像。双摄像头模组技术是将两个镜头模组安装在同一电路板上,然后两个镜头模组同时拍摄同一目标的技术。双摄像头模组通常包括两个镜头模组、两片感光芯片(sensor)及一电路板,自动对焦(Auto Focus,AF)摄像模组还包含音圈马达(Voice CoilMotor,VCM)。
当自动对焦镜头模组伸缩时,由于摄像头模组的外界气压与内部气压的不平衡,外界空气会通过摄像头模组的各个部件之间的间隙进出由镜头模组、支撑框架和感光芯片构成的空腔,由此使得外界空气中的粉尘颗粒进入摄像头模组的内部空腔污染图像传感器芯片,在摄像头成像区域形成黑团黑点等不良,进而影响成像质量和摄像头模组性能。
目前业内普遍的解决方案有尽可能的在摄像头模组部品设计的时候增加防尘结构,例如在摄像头的马达内部增加防尘槽,并保证摄像头模组产线环境和移动设备组装产线环境的防尘等级。上述的防尘结构复杂,防尘效果较差,未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摄像头模组,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头模组防尘结构复杂、防尘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摄像头模组,包括:一长焦摄像头模组及一广角摄像头模组;所述长焦摄像头模组包括:
位于长焦摄像头模组上部的软性连接结构;
镜筒模块;
所述软性连接结构与镜筒模块形成腔体;
当镜筒模块运动时,所述软性连接结构伴随镜筒模块进行运动,阻止外界影响长焦摄像头模组成像性能的异物进入腔体,所述异物包括:水、油、粉尘。
可选的,所述长焦摄像头模组包括:位于长焦摄像头模组上部的上支点结构,所述上支点结构对所述镜筒模块的上下移动进行定位,保证镜头光轴和芯片感光面的垂直度。
可选的,所述上支点结构为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设置于所述镜筒模块的上部外侧。
可选的,所述长焦摄像头模组还包括:位于长焦摄像头模组下部的下支点结构,所述下支点结构对所述镜筒模块的上下移动进行定位,保证镜头光轴和芯片感光面的垂直度。
可选的,所述下支点结构为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无应力的粘贴于摄像头芯片底座的插孔中。
可选的,所述软性连接结构为不透气结构,防止外界空气污染。
可选的,所述软性连接结构为弹性材质结构,能伴随镜筒模块的运动进行变形,所述变形对镜筒模块施加额外作用力小于推动镜筒模块运动推力的50%。
可选的,所述软性连接结构形成一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镜筒模块的内腔连通;
当所述镜筒模块进行缩入运动时,所述镜筒模块的内腔气体流入所述软性连接结构的气囊内;降低镜筒模块运动时内外气压差带来的阻力;
当所述镜筒模块进行伸出运动时,软性连接结构气囊内的气体流入所述镜筒模块的内腔;降低镜筒模块运动时内外气压差带来的阻力。
可选的,所述软性连接结构表面设置有若干滤网结构,当镜筒模块运动时,空气通过所述滤网结构进入腔体,减少外界空气污染。
可选的,于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开孔结构,所述开孔结构设置有过滤膜;当镜筒模块运动时,外界空气沿开孔结构进入腔体,减少外界异物对模组的污染。
可选的,所述镜筒模块的腔体内与所述镜筒模块的腔体外的气压不一致时,空气通过所述过滤膜进出所述镜筒模块的腔体,保证镜筒模块的腔体内外气压的平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双摄像头模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于所述长焦摄像头模组的顶部设置软性连接结构,所述软性连接结构位于镜筒模块的外壁和壳体之间,内部形成腔体,当镜筒模块运动时,所述软性连接结构伴随镜筒模块进行运动,阻止外界影响模组成像性能的水、油、粉尘等异物进入腔体,从而提高长焦摄像头模组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双摄像头模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长焦摄像头模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镜筒模块伸出时软性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镜筒模块缩入时软性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双摄像头模组的防水防尘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摄像头模组包括并列设置于底座10上的一长焦摄像头模组1和一广角摄像头模组2,其中,长焦摄像头模组1包括壳体20及镜筒模块30,于底座10的空腔11中设置图像传感器芯片,镜筒模块中镜头的光轴垂直于图像传感器芯片的感光面,光线通过镜筒模块30进入长焦摄像头模组1的内部,通过传感器芯片成像,由电路板将成像的图像数据输出。于长焦摄像头模组1的上部设置软性连接结构40,软性连接结构40设置于壳体20外侧的上部,所述软性连接结构40与镜筒模块30形成腔体。当镜筒模块30进行伸缩运动时,所述软性连接结构40伴随镜筒模块30进行运动,能够阻止外界影响模组1成像性能的异物进入腔体,所述异物包括:水、油、粉尘等。
参考图2和图3所示,所述长焦摄像头模组1还包括位于长焦摄像头模组1下部的下支点结构,所述下支点结构对所述镜筒模块30的上下移动进行定位,保证镜筒模块中镜头的光轴和芯片的感光面之间的垂直度。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支点结构为导向柱50,导向柱分别设置于底座10的四个顶角处,且所述导向柱50无应力的粘贴于摄像头芯片底座10的插孔中。
具体的,参考图4所示,固定导向柱50的步骤包括:提供治具71,所述治具71为磁性结构,将所述治具71设置于一电磁铁(图中未示出)上,治具71能够磁化具有一定的磁性,所述治具71的四周具有开孔72,开孔的尺寸与导向柱50的尺寸相同,开孔72用于固定所述导向柱50;所述导向柱50为具有磁性的金属结构或金属合金结构,电磁铁通电而具有磁性,提供磁力将所述导向柱50固定于开孔72中,并且治具71与导向柱50一体的无应力的插入所述底座10的插孔中;在底座10的插孔的另一面上点胶,并进行热固化,使得所述导向柱50粘合固定于所述插孔中;之后,电磁铁断电退磁,无应力的去除所述治具71及电磁铁。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治具71设置于一永磁铁上,永磁铁提供磁力固定导向柱,将导向柱固定于底座之后,去除治具及永磁铁。
参考图5和图6中所示,所述长焦摄像头模组1还包括位于长焦摄像头模组1上部的上支点结构,所述上支点结构对所述镜筒模块30的上下移动进行定位,保证镜筒模块30中镜头的光轴和芯片的感光面之间的垂直度。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支点结构为上壳体60,所述上壳体60设置于所述镜筒模块30的上部外侧,软性连接结构40设置于镜筒模块30与上壳体60之间。
继续参考图2、图5和图6所示,所述软性连接结构40形成一气囊41,所述气囊41与所述镜筒模块30的内腔连通,使得镜筒模块3伸缩运动时,空气能够在气囊41与内腔之间流通。参考图2和图5所示,当所述镜筒模块30进行缩入运动时,所述镜筒模块30的内腔气体流入所述软性连接结构40的气囊41内,降低镜筒模块30运动时内外气压差带来的阻力。参考图2和图6所示,当所述镜筒模块30进行伸出运动时,软性连接结构40的气囊41内的气体流入所述镜筒模块30的内腔,降低镜筒模块30运动时内外气压差带来的阻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软性连接结构40为弹性材质结构,能伴随镜筒模块30的运动进行变形,所述变形对镜筒模块30施加额外作用力小于推动镜筒模块30运动推力的50%,防止软性连接结构40变性产生的弹力影响镜筒模块30的伸缩变焦运动。
此外,继续参考图5与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长焦摄像头模组中上壳体60与镜筒模块30之间的连接处a1为密封结构,上壳体60与软性连接结构40之间的连接处a2为开放结构,使得外部气体还可以通过a2处进入摄像头模组的内部,软性连接结构40与上壳体60之间形成另一腔体。并且,进入摄像头模组的气体至少50%通过上壳体60的侧部a2处进入软性连接结构40外表面与上壳体60形成的该另一腔体,能够维持软性连接结构40外部的压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软性连接结构40为不透气结构,防止外界空气进入长焦摄像头模组的内部,防止空气污染。然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软性连接结构40还可以为透气结构,并且在软性连接结构40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滤网结构(图中未示出),当镜筒模块30运动时,空气通过所述滤网结构进入腔体,滤网结构能够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粉尘、油、水等异物,减少外界空气对长焦摄像头模组的污染。
此外,继续参考图1中所示,于所述壳体20的侧壁设置开孔结构80,所述开孔结构80上设置有过滤膜。当镜筒模块30运动时,外界空气沿开孔结构20进入腔体,过滤膜能够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等异物,减少外界异物对长焦摄像头模组的污染。更进一步的,当所述镜筒模块30的腔体内与所述镜筒模块30的腔体外的气压不一致时,空气通过所述过滤膜进出所述镜筒模块30的腔体,保证镜筒模块30的腔体内外气压的平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于所述长焦摄像头模组的顶部设置软性连接结构,所述软性连接结构位于镜筒模块的外壁和壳体之间,内部形成腔体,当镜筒模块运动时,所述软性连接结构伴随镜筒模块进行运动,阻止外界影响模组成像性能的水、油、粉尘等异物进入腔体,从而提高长焦摄像头模组的成像质量。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双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于底座上的一长焦摄像头模组及一广角摄像头模组;所述长焦摄像头模组包括:
位于长焦摄像头模组上部的软性连接结构;
镜筒模块;
所述软性连接结构与镜筒模块形成腔体;
当镜筒模块运动时,所述软性连接结构伴随镜筒模块进行运动,阻止外界影响长焦摄像头模组成像性能的异物进入腔体,所述异物包括:水、油、粉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摄像头模组包括:位于长焦摄像头模组上部的上支点结构,所述上支点结构对所述镜筒模块的上下移动进行定位,保证镜头光轴和芯片感光面的垂直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点结构为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设置于所述镜筒模块的上部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摄像头模组还包括:位于长焦摄像头模组下部的下支点结构,所述下支点结构对所述镜筒模块的上下移动进行定位,保证镜头光轴和芯片感光面的垂直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点结构为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无应力的粘贴于摄像头芯片底座的插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连接结构为不透气结构,防止外界空气污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连接结构为弹性材质结构,能伴随镜筒模块的运动进行变形,所述变形对镜筒模块施加额外作用力小于推动镜筒模块运动推力的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连接结构形成一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镜筒模块的内腔连通;
当所述镜筒模块进行缩入运动时,所述镜筒模块的内腔气体流入所述软性连接结构的气囊内;降低镜筒模块运动时内外气压差带来的阻力;
当所述镜筒模块进行伸出运动时,软性连接结构气囊内的气体流入所述镜筒模块的内腔;降低镜筒模块运动时内外气压差带来的阻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连接结构表面设置有若干滤网结构,当镜筒模块运动时,空气通过所述滤网结构进入腔体,减少外界空气污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还包括壳体,于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开孔结构,所述开孔结构设置有过滤膜;当镜筒模块运动时,外界空气沿开孔结构进入腔体,减少外界异物对模组的污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模块的腔体内与所述镜筒模块的腔体外的气压不一致时,空气通过所述过滤膜进出所述镜筒模块的腔体,保证镜筒模块的腔体内外气压的平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46171.0U CN206601555U (zh) | 2016-12-09 | 2016-12-09 | 双摄像头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46171.0U CN206601555U (zh) | 2016-12-09 | 2016-12-09 | 双摄像头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01555U true CN206601555U (zh) | 2017-10-31 |
Family
ID=60148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346171.0U Active CN206601555U (zh) | 2016-12-09 | 2016-12-09 | 双摄像头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01555U (zh) |
-
2016
- 2016-12-09 CN CN201621346171.0U patent/CN2066015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698364U (zh) |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 |
CN209803436U (zh) |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 |
CN107515477B (zh) | 镜头驱动装置 | |
CN212009106U (zh) | 光学系统 | |
CN106461907A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以及搭载有摄像机的移动终端 | |
CN110426825B (zh) | 镜头系统 | |
CN108241197B (zh) | 驱动机构 | |
US11131825B2 (en) |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 |
CN111381342B (zh) | 镜头驱动模块及电子装置 | |
CN116661090A (zh) | 镜头系统 | |
CN103176256A (zh) | 相机模块 | |
CN110471157B (zh) | 光学驱动机构 | |
CN212009150U (zh) | 光学系统 | |
CN110389420B (zh) | 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 | |
CN106527017A (zh) | 摄像头模组 | |
CN219105316U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WO2020143011A1 (zh) | 一种图像采集器及移动电子设备 | |
WO2018031590A1 (en) | Lens system with optical actuator | |
US20240418959A1 (en) | Optical component driving mechanism | |
US10684447B2 (en) | Optical driving mechanism | |
CN206601556U (zh) | 摄像头模组 | |
CN212255843U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CN206601555U (zh) | 双摄像头模组 | |
CN214954357U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CN201017092Y (zh) | 八角形微型镜头对焦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