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00403U - 一种可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车辆悬架用新型磁流变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车辆悬架用新型磁流变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00403U
CN206600403U CN201720375580.1U CN201720375580U CN206600403U CN 206600403 U CN206600403 U CN 206600403U CN 201720375580 U CN201720375580 U CN 201720375580U CN 206600403 U CN206600403 U CN 206600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damper
end cap
piston bore
baff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755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国良
张佳伟
刘前结
郑凯阳
丁孺琦
徐�明
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3755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00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00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004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车辆悬架用新型磁流变阻尼器,主要由活塞杆、阻尼器端盖、阻尼器缸体、活塞缸筒、活塞端盖、线圈绕线架、阀体及吊环等组成。阻尼器线圈绕线架与活塞缸筒之间的径向间隙形成第一液流通道;活塞头外部的阀体设有第二液流通道;阀体、阀口挡板、弹簧、调整垫片及锁紧垫圈组合在一起控制磁流变液的第二液流通道。活塞在压缩过程中,内部液流压力使弹簧压缩,从而使阀口挡板打开,磁流变液通过第二液流通道;回弹过程中,阀口挡板无法打开,磁流变液不能通过第二液流通道。这样就使磁流变阻尼器的压缩阻尼小于回弹阻尼,从而可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车辆悬架用新型磁流变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车辆悬架用新型磁流变阻尼器。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颠簸和振动,降低了乘坐舒适性。为了克服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在车辆悬架上都会设置减振器。为获得较好的减振效果,减振器的回弹速度一般慢于压缩速度,即压缩阻尼小于回弹阻尼。
磁流变阻尼器作为一种新型半主动控制元件,具有毫秒级响应速度、大控制范围和大输出阻尼力等特点,使其广泛用于建筑物以及桥梁的减振系统。传统的磁流变阻尼器通过控制对励磁线圈通入的电流,从而控制输出阻尼力的大小。受结构的限制,传统磁流变阻尼器压缩阻尼与回弹阻尼大小相等。因此,如果将其运用在汽车悬架中,对于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车辆悬架用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该磁流变阻尼器线圈绕线架与活塞缸筒之间的径向间隙形成第一液流通道;活塞头外部的阀体设有第二液流通道;阀体、阀口挡板、弹簧、调整垫片及锁紧垫圈组合在一起控制磁流变液的第二液流通道。励磁线圈通入电流,产生垂直于第一液流通道的磁场。磁流变液通过第一液流通道,在磁场的作用下磁流变液其粘度会增大,屈服应力增强,从而产生输出阻尼力。活塞在压缩过程中,控制阀体左端的弹簧以及阀口挡板等装置,内部液流压力使弹簧压缩,从而使阀口挡板打开,磁流变液通过第二流量通道;回弹过程中,阀口挡板无法打开,磁流变液不能通过第二液流通道。这样便使磁流变阻尼器的压缩阻尼小于回弹阻尼,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左吊环(1)、活塞杆(2)、阻尼器左端盖(3)、阻尼器缸体(4)、锁紧垫圈(5)、调整垫片(6)、弹簧(7)、阀口挡板(8)、阀体(9)、右吊环(10)、阻尼器右端盖(11)、浮动活塞(12)、锁紧螺母(13)、活塞端盖(14)、线圈绕线架(15)、励磁线圈(16)以及活塞缸筒(17);左吊环(1)与活塞杆(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左端盖(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2)与阻尼器左端盖(3)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左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缸筒(17)左端面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缸筒(17)左端面圆形通孔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活塞缸筒(17)通过活塞杆(2)左侧轴肩进行轴向定位;线圈绕线架(15)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线圈绕线架(15)外表面与活塞缸筒(17)圆周内表面径向间隙为1mm,是磁流变液流经通道;活塞端盖(14)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活塞端盖(14)左侧通过活塞缸筒(17)右侧进行轴向定位;活塞杆(2)右端加工有外螺纹,活塞缸筒(17)、线圈绕线架(15)以及活塞端盖(14)通过锁紧螺母(13)进行紧固连接;线圈绕线架(15)加工有绕线槽,励磁线圈(16)缠绕在线圈绕线架(15)绕线槽内;励磁线圈(16)的引线通过活塞缸筒(17)的引线槽和活塞杆(2)的引线孔引出;阀体(9)圆周内表面与活塞缸筒(17)外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焊接固定;阀体(9)通过活塞缸筒(17)右侧轴肩进行轴向定位;阀体(9)外表面与阻尼器缸体(4)圆周内表面间隙配合;阀口挡板(8)圆周内表面与活塞缸筒(17)外表面间隙配合;弹簧(7)圆周内表面与活塞缸筒(17)外表面间隙配合;弹簧(7)右端与阀口挡板(8)连接;调整垫片(6)圆周内表面与活塞缸筒(17)外表面过渡配合;调整垫片(6)与弹簧(7)左端连接;阀口挡板(8)、弹簧(7)与调整垫片(6)通过锁紧垫圈(5)紧固连接;活塞缸筒(17)外表面加工有凹槽,锁紧垫圈(5)固定安装在活塞缸筒(17)外表面凹槽内;浮动活塞(12)外表面与阻尼器缸体(4)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1)与阻尼器缸体(4)右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1)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阻尼器右端盖(11)与右吊环(10)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阻尼器线圈绕线架与活塞缸筒之间的径向间隙形成第一液流通道;活塞头外部的阀体设有第二液流通道;阀体、阀口挡板、弹簧、调整垫片及锁紧垫圈组合在一起控制磁流变液的第二液流通道。励磁线圈通入电流,产生垂直于第一液流通道的磁场。磁流变液通过第一液流通道,在磁场的作用下磁流变液其粘度会增大,屈服应力增强,从而产生输出阻尼力。活塞在压缩过程中,控制阀体左端的弹簧以及阀口挡板等装置,内部液流压力使弹簧压缩,从而使阀口挡板打开,磁流变液通过第二液流通道;回弹过程中,阀口挡板无法打开,磁流变液不能通过第二液流通道。这样便使磁流变阻尼器的压缩阻尼小于回弹阻尼,从而可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活塞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液流通道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励磁线圈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活塞缸筒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活塞端盖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阀体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锁紧垫圈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左吊环(1)、活塞杆(2)、阻尼器左端盖(3)、阻尼器缸体(4)、锁紧垫圈(5)、调整垫片(6)、弹簧(7)、阀口挡板(8)、阀体(9)、右吊环(10)、阻尼器右端盖(11)、浮动活塞(12)、锁紧螺母(13)、活塞端盖(14)、线圈绕线架(15)、励磁线圈(16)以及活塞缸筒(17)。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活塞头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锁紧垫圈(5)、调整垫片(6)、弹簧(7)、阀口挡板(8)、阀体(9)、活塞端盖(14)、线圈绕线架(15)、励磁线圈(16)以及活塞缸筒(17)。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液流通道控制结构示意图。阀体(9)设有第二液流通道;阀体(9)、阀口挡板(8)、弹簧(7)、调整垫片(6)及锁紧垫圈(5)组合在一起控制磁流变液的第二液流通道。阀口挡板(8)、弹簧(7)与调整垫片(6)通过锁紧垫圈(5)紧固连接。活塞在压缩过程中,内部液流压力使弹簧(7)压缩,从而使阀口挡板(8)打开,磁流变液可以通过阀体(9),形成第二液流通道;回弹过程中,阀口挡板(8)无法打开,磁流变液不能通过阀体(9)。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励磁线圈磁力线分布示意图。励磁线圈(16)产生的磁场通过线圈绕线架(15)、活塞缸筒(17)形成闭合回路,并垂直于第一液流通道阻尼间隙。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缸筒侧视图。其中,与第一液流通道相对应的位置加工有4个周向均匀布置的腰形通孔。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端盖侧视图。其中,与第一液流通道相对应的位置加工有4个周向均匀布置的腰形通孔。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阀体侧视图。其中,与第二液流通道相对应的位置加工有8个周向均匀布置的圆形阀孔。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锁紧垫圈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给励磁线圈通入一定大小的电流,由于线圈绕线架(15)、活塞缸筒(17)均由10号钢导磁材料制成。励磁线圈(16)产生的磁力线通过线圈绕线架(15)、活塞缸筒(17)形成闭合回路。磁力线垂直于线圈绕线架(15)与活塞缸筒(17)形成的液流通道。由于磁场作用,液流通道处的磁流变液其粘度会增大,屈服应力增强。磁流变液流过这个延长的阻尼间隙,需克服这种链状排列的分子间的力,从而增大磁流变阻尼器的粘滞阻尼力。通过调节励磁线圈(16)中电流大小,可改变磁流变液的屈服应力,达到所需的输出阻尼力。
活塞在压缩过程中,内部液流压力使弹簧(7)压缩,从而使阀口挡板(8)打开,磁流变液通过第二液流通道;回弹过程中,阀口挡板(8)无法打开,磁流变液不能通过第二液流通道。这样就使磁流变阻尼器的压缩阻尼小于回弹阻尼,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

Claims (1)

1.一种可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车辆悬架用新型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吊环(1)、活塞杆(2)、阻尼器左端盖(3)、阻尼器缸体(4)、锁紧垫圈(5)、调整垫片(6)、弹簧(7)、阀口挡板(8)、阀体(9)、右吊环(10)、阻尼器右端盖(11)、浮动活塞(12)、锁紧螺母(13)、活塞端盖(14)、线圈绕线架(15)、励磁线圈(16)以及活塞缸筒(17);左吊环(1)与活塞杆(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左端盖(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2)与阻尼器左端盖(3)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左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缸筒(17)左端面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缸筒(17)左端面圆形通孔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活塞缸筒(17)通过活塞杆(2)左侧轴肩进行轴向定位;线圈绕线架(15)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线圈绕线架(15)外表面与活塞缸筒(17)圆周内表面径向间隙为1mm,是磁流变液流经通道;活塞端盖(14)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活塞端盖(14)左侧通过活塞缸筒(17)右侧进行轴向定位;活塞杆(2)右端加工有外螺纹,活塞缸筒(17)、线圈绕线架(15)以及活塞端盖(14)通过锁紧螺母(13)进行紧固连接;线圈绕线架(15)加工有绕线槽,励磁线圈(16)缠绕在线圈绕线架(15)绕线槽内;励磁线圈(16)的引线通过活塞缸筒(17)的引线槽和活塞杆(2)的引线孔引出;阀体(9)圆周内表面与活塞缸筒(17)外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焊接固定;阀体(9)通过活塞缸筒(17)右侧轴肩进行轴向定位;阀体(9)外表面与阻尼器缸体(4)圆周内表面间隙配合;阀口挡板(8)圆周内表面与活塞缸筒(17)外表面间隙配合;弹簧(7)圆周内表面与活塞缸筒(17)外表面间隙配合;弹簧(7)右端与阀口挡板(8)连接;调整垫片(6)圆周内表面与活塞缸筒(17)外表面过渡配合;调整垫片(6)与弹簧(7)左端连接;阀口挡板(8)、弹簧(7)与调整垫片(6)通过锁紧垫圈(5)紧固连接;活塞缸筒(17)外表面加工有凹槽,锁紧垫圈(5)固定安装在活塞缸筒(17)外表面凹槽内;浮动活塞(12)外表面与阻尼器缸体(4)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1)与阻尼器缸体(4)右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1)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阻尼器右端盖(11)与右吊环(10)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CN201720375580.1U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可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车辆悬架用新型磁流变阻尼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00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5580.1U CN206600403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可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车辆悬架用新型磁流变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5580.1U CN206600403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可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车辆悬架用新型磁流变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00403U true CN206600403U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44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7558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00403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可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车辆悬架用新型磁流变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004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3863A (zh) * 2022-01-27 2022-05-13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
CN114838081A (zh) * 2022-05-31 2022-08-0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节省磁流变液的两腔室长冲程磁流变液阻尼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3863A (zh) * 2022-01-27 2022-05-13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
CN114838081A (zh) * 2022-05-31 2022-08-0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节省磁流变液的两腔室长冲程磁流变液阻尼器
CN114838081B (zh) * 2022-05-31 2023-09-1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节省磁流变液的两腔室长冲程磁流变液阻尼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30715U (zh) 具有混合液流通道的双磁场作用磁流变阻尼器
CN208619581U (zh) 一种集成压电式传感器的车辆悬架用磁流变阻尼器
CN206668850U (zh) 车辆悬架用阻尼间隙可调式磁流变阻尼器
CN203926577U (zh) 磁流变液减震器
CN104802680B (zh) 一种半主动式磁流变弹性体车辆座椅减振装置
CN205745069U (zh) 一种新型磁流变液阻尼器
CN105736624B (zh) 具有单向阻尼特性的磁流变阻尼器
CN206904139U (zh) 一种具有多路况振动控制的磁流变阻尼器
CN208381187U (zh) 一种具有多段有效阻尼长度的并联式磁流变阻尼器
CN206545666U (zh) 可延长有效阻尼间隙长度的双线圈磁流变阻尼器
CN208619583U (zh) 一种磁流变弹性体减振器
CN208519105U (zh) 一种延长阻尼通道长度的双出杆式磁流变阻尼器
CN205780534U (zh) 一种具有可变阻尼减震器的汽车减震装置
CN107387651B (zh) 一种变刚度磁流变阻尼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8858850U (zh) 一种随振动自动调节阻尼间隙的磁流变阻尼器
CN107606041A (zh) 磁流变阻尼器和电涡流阻尼器组合而成的混合式阻尼器
CN206600403U (zh) 一种可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车辆悬架用新型磁流变阻尼器
CN208719246U (zh) 一种双作用自动调节式汽车用磁流变减振器
CN107131244A (zh) 磁流变缓冲器
CN108930753A (zh) 一种具有多段轴向液流阻尼通道的双线圈磁流变阻尼器
CN108302152B (zh) 一种具有复杂液流通道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
CN206802174U (zh) 带旁通液流通道的车辆悬架用新型磁流变阻尼器
CN206468738U (zh) 采用双作用磁场的双通道磁流变阻尼器
CN104315072A (zh) 一种用于高速列上的可调刚度车阻尼的新型阻尼器
CN102364154B (zh) 无源阻尼可调磁流变液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31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