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90676U - 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90676U
CN206590676U CN201720071603.XU CN201720071603U CN206590676U CN 206590676 U CN206590676 U CN 206590676U CN 201720071603 U CN201720071603 U CN 201720071603U CN 206590676 U CN206590676 U CN 206590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cash
push rod
riser
winding bar
rotating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716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俊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ihe Wire &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ihe Wire &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ihe Wire &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ihe Wire &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716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90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90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90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立板,立板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卷杆,收卷杆的两侧均贯穿立板并延伸至立板的两侧,所述收卷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收卷杆的右侧外部套装固定螺栓。该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通过设置驱动装置,第二驱动电机启动带动转盘,转盘与推板接触推动推板使得推杆挤压弹簧,带动推杆向右移动,转盘与推板分离,弹簧恢复弹性形变,推板带动推杆沿滑槽向左移动,实现了推杆在水平方向来回移动,推杆推动夹板来回移动,调节固定槽的大小,方便对不同型号的铜线进行收卷整理,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铜线为一种金属材料,铜线的导电性很好,因而大范围的使用铜线做导线,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和电刷等,由于铜线在生产完成的时候大多数都是一根很长的线,因而需要采用收卷装置对铜线进行收卷整理。
目前收卷装置在对铜线进行收卷整理时,大多数都会在收卷杆上开设通孔用于将铜线的一端固定,更加方便收卷,但是由于生产出来的铜线有不同的型号,故而铜线的粗细也不一致,因而需要在收卷杆上开设不同大小的通孔对铜线进行固定,非常不方便,故而提出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来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具备适用性强等优点,解决了生产出来的铜线有不同的型号,铜线的粗细也不一致,在收卷时需要在收卷杆上开设不同大小的通孔对铜线进行固定,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适用性强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立板,立板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卷杆,收卷杆的两侧均贯穿立板并延伸至立板的两侧,所述收卷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收卷杆的右侧外部套装固定螺栓,所述收卷杆的表面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板,夹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卡齿。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上表面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转盘,转盘的轴心处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推板,推板远离转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板的顶部延伸至开设在安装座表面的滑槽,所述推杆的外部套装有弹簧,弹簧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安装座上表面的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立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收卷杆相适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与收卷杆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固定螺栓位于右侧立柱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转盘为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推杆远离推板的一侧贯穿固定块并延伸至安装座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右侧与夹板固定连接,且推杆与夹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通过设置驱动装置,第二驱动电机启动带动转盘,转盘与推板接触推动推板使得推杆挤压弹簧,带动推杆向右移动,转盘与推板分离,弹簧恢复弹性形变,推板带动推杆沿滑槽向左移动,实现了推杆在水平方向来回移动,推杆推动夹板来回移动,调节固定槽的大小,方便对不同型号的铜线进行收卷整理,非常方便。
2、该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通过设置卡齿,卡齿从夹板的上下两侧对铜线进行固定,防止铜线在收卷时与收卷杆分离,提高了收卷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卷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板、3收卷杆、4第一驱动电机、5固定螺栓、6固定槽、7驱动装置、71安装座、72转盘、73第二驱动电机、74推板、75推杆、76滑槽、77弹簧、78固定块、8夹板、9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立板2,立板2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卷杆3,收卷杆3的两侧均贯穿立板2并延伸至立板2的两侧,立板2的内部开设有与收卷杆3相适配的通孔,收卷杆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4,第一驱动电机4启动带动收卷杆3转动,对铜线进行收卷整理,收卷杆3的右侧外部套装固定螺栓5,固定螺栓5与收卷杆3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固定螺栓5位于右侧立柱2的右侧,收卷杆3的表面开设有固定槽6,固定槽6内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板8,夹板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卡齿9,卡齿9从夹板8的上下两侧对铜线进行固定,防止铜线在收卷时与收卷杆3分离,提高了收卷的效率。
驱动装置7包括安装座71,安装座71的上表面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转盘72,转盘72为椭圆形,转盘72的轴心处与第二驱动电机7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盘7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推板74,推板74远离转盘7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75,推杆75远离推板74的一侧贯穿固定块78并延伸至安装座71的右侧,推杆75的右侧与夹板8固定连接,且推杆75与夹板8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推板74的顶部延伸至开设在安装座71表面的滑槽76,推杆75的外部套装有弹簧77,弹簧7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安装座71上表面的固定块78,第二驱动电机73启动带动转盘72,转盘72与推板74接触推动推板74使得推杆75挤压弹簧77,带动推杆75向右移动,转盘72与推板74分离,弹簧恢复弹性形变,推板74带动推杆75沿滑槽76向左移动,实现了推杆75在水平方向来回移动,推杆75推动夹板8来回移动,调节固定槽6的大小,方便对不同型号的铜线进行收卷整理,非常方便。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使用时,第一驱动电机4启动带动收卷杆3转动,对铜线进行收卷整理,第二驱动电机73启动带动转盘72,转盘72与推板74接触推动推板74使得推杆75挤压弹簧77,带动推杆75向右移动,转盘72与推板74分离,弹簧恢复弹性形变,推板74带动推杆75沿滑槽76向左移动,实现了推杆75在水平方向来回移动,推杆75推动夹板8来回移动,调节固定槽6的大小,方便对不同型号的铜线进行收卷整理,非常方便。
综上所述,该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通过设置驱动装置7,第二驱动电机73启动带动转盘72,转盘72与推板74接触推动推板74使得推杆75挤压弹簧77,带动推杆75向右移动,转盘72与推板74分离,弹簧恢复弹性形变,推板74带动推杆75沿滑槽76向左移动,实现了推杆75在水平方向来回移动,推杆75推动夹板8来回移动,调节固定槽6的大小,方便对不同型号的铜线进行收卷整理,非常方便,通过设置卡齿9,卡齿9从夹板8的上下两侧对铜线进行固定,防止铜线在收卷时与收卷杆3分离,提高了收卷的效率,解决了生产出来的铜线有不同的型号,铜线的粗细也不一致,在收卷时需要在收卷杆上开设不同大小的通孔对铜线进行固定,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立板(2),立板(2)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卷杆(3),收卷杆(3)的两侧均贯穿立板(2)并延伸至立板(2)的两侧,所述收卷杆(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收卷杆(3)的右侧外部套装固定螺栓(5),所述收卷杆(3)的表面开设有固定槽(6),固定槽(6)内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板(8),夹板(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卡齿(9);
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安装座(71),安装座(71)的上表面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转盘(72),转盘(72)的轴心处与第二驱动电机(7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7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推板(74),推板(74)远离转盘(7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75),所述推板(74)的顶部延伸至开设在安装座(71)表面的滑槽(76),所述推杆(75)的外部套装有弹簧(77),弹簧(7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安装座(71)上表面的固定块(7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的内部开设有与收卷杆(3)相适配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5)与收卷杆(3)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固定螺栓(5)位于右侧立板(2)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72)为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75)远离推板(74)的一侧贯穿固定块(78)并延伸至安装座(71)的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推杆(75)的右侧与夹板(8)固定连接,且推杆(75)与夹板(8)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CN201720071603.XU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 Active CN206590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1603.XU CN206590676U (zh)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1603.XU CN206590676U (zh)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90676U true CN206590676U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27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71603.XU Active CN206590676U (zh)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906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9011A (zh) * 2017-12-07 2018-04-06 成都海之译翻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降噪耳机的保护套
CN113290939A (zh) * 2021-06-17 2021-08-24 杭州越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塑料袋的制袋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9011A (zh) * 2017-12-07 2018-04-06 成都海之译翻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降噪耳机的保护套
CN113290939A (zh) * 2021-06-17 2021-08-24 杭州越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塑料袋的制袋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90676U (zh) 一种适于不同型号的铜线用收卷装置
CN207431107U (zh) 一种冲压模具自动收集废料装置
CN206343669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铁块钻孔装置
CN211307418U (zh) 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稳定升降结构
CN210305839U (zh) 一种风电叶片尖部避雷接闪器快速安装装置
CN210677832U (zh) 一种五金钢板打孔用加固装置
CN107389989A (zh) 一种电子电器用测试台架
CN209746096U (zh) 一种改进型负载噪音测试装置
CN206712431U (zh) 一种隧道内用电力电缆支架
CN212761232U (zh) 一种电动车配件用打孔装置
CN209045792U (zh) 一种便于稳定安装的接地线棒
CN212159128U (zh) 一种混凝土取芯机的导引机构
CN207521751U (zh) 一种夹紧效果好的钢板弹簧用打孔装置
CN211715039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打桩机
CN209730088U (zh) 一种预压平衡锂电池化成夹具
CN207592615U (zh) 光伏组件边框的模具辅助组件
CN207947471U (zh) 一种软连接压端装置
CN208342157U (zh) 一种打印机磁辊自动装配机
CN206686454U (zh) 一种smt贴装手工冶具
CN206882923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铜业用铜带割断装置
CN206942001U (zh) 一种移动式阳台护栏
CN206693909U (zh) 可移动式室内小型钻机
CN21286235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物资储放架
CN206775306U (zh) 一种射击练习用靶机
CN206339447U (zh) 箱门静载能力测试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