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82040U - 引擎活化元件 - Google Patents

引擎活化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82040U
CN206582040U CN201621229256.0U CN201621229256U CN206582040U CN 206582040 U CN206582040 U CN 206582040U CN 201621229256 U CN201621229256 U CN 201621229256U CN 206582040 U CN206582040 U CN 206582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activation elements
air
engine activation
inlet mani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292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弘澈
许家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 Zhans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 Ares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 Ares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en Ar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292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82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82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820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引擎活化元件,该引擎设有一进气端子,进气端子设有一连接引擎的进气岐管,进气岐管末端组接有一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内组接有一空气过滤体,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端子恰可固定有一由氧化铝、氮化硼与二氧化钛混合后制成一体的引擎活化元件,而后,并引擎于进气端子内组合引擎活化元件,以引擎活化元件作为引擎降温与空污废气降低吸入量的效益。

Description

引擎活化元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引擎活化元件,其中,该引擎活化元件的具针对空气吸热令引擎降温的氮化硼,以及吸附空污废气令引擎提升燃烧效果的二氧化钛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的引擎示意图】;指一引擎9,引擎9至少连接有进气岐管91,进气岐管91末端组合有空气滤清器92。当运作中引擎9时,是以空气滤清器92及进气岐管91导入引擎9的混合油气压缩、燃爆所需的空气,同时,以空气滤清器92过滤空气中的粉尘与微粒,杜绝粉尘与微粒进入引擎9。
但,该引擎9在燃爆后会急速升温,致引擎9在绝对高温与逐渐升温的环境下运作,此情,空气中含氧量会因升温越高而相对逐渐降低,加上现下交通与工业废气更霸占了空气中的含氧量,为此,引擎9产生的问题包括有:
1.氮氧化合物会大幅于引擎9中形成。
2.油气燃爆产生大量未完全燃烧的废气,其会造成燃油浪费,以及产生包含一氧化碳(一氧化碳CO)与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HC)等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以及侵害人体健康。
3.油气未完全燃烧会致引擎9产生振动及其伴随的噪音。
4.油气未完全燃烧会致引擎9产生积碳,积碳会令引擎9内部磨损与压缩比下降,随后直至压缩比丧失。
再者,引擎9为解决积碳问题,大多以除碳剂施为,但效果有限,而后,引擎9在长期积碳下,将磨耗损毁,至引擎9不得不采更换汽缸或以搪缸模式作业。除外,空气滤清器92仅能过滤空气中的粉尘与微粒,而交通与工业废气依然会进入引擎9排挤氧气比例,让油气无法在引擎9内完全燃烧,振动与噪音必然随之而来,同理,引擎9在燃爆后的增生的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与碳氢化合物所导致的问题,也一样是无解难题,更不用说引擎9小幅降温、交通与工业废气减低吸入量的技术了。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引擎9对交通与工业废气减低吸入量的相关领域深入探究,并在不断研发及修改后,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有鉴于此,鉴于以上所述,得知现有引擎无法对交通与工业废气减低吸入量的问题,因此,促使本发明入朝交通与工业废气吸入量减低的方向研发,并经由本发明人多方思考,遂而思及,以一复合有氧化铝、氮化硼及二氧化钛的引擎活化元件:用以吸热、吸附空污废气是为最佳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引擎活化元件,其复合有氧化铝、氮化硼及二氧化钛,引擎活化元件以氧化铝维持对空气保持面积大接触,据此辅助氮化硼、二氧化钛扩大对空气的吸热效率及吸附空污废气,使引擎可减低对交通与工业废气的吸入量的效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引擎活化元件,该引擎设有一进气端子,进气端子设有一连接引擎的进气岐管,进气岐管末端组接有一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内组接有一空气过滤体,其中,该进气端子恰可固定有一由氧化铝、氮化硼与二氧化钛混合后制成一体的引擎活化元件。
但,该引擎活化元件又可为一圆柱体,且引擎活化元件另可固定于该空气过滤体。
又于,该引擎活化元件又可配合空气滤清器内部造型制作,且引擎活化元件另可固定于空气滤清器内。
再者,该进气岐管内增分布有锁接部,而引擎活化元件另可固定于锁接部。或者,引擎活化元件又可为一环体,据环体的引擎活化元件嵌贴于进气岐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复合有氧化铝、氮化硼及二氧化钛,引擎活化元件以氧化铝维持对空气保持面积大接触,据此辅助氮化硼、二氧化钛扩大对空气的吸热效率及吸附空污废气,使引擎可减低对交通与工业废气的吸入量的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的引擎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擎组合剖视图。
图2A是图2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擎活化元件为圆柱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擎活化元件配合空气滤清器内部造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擎活化元件固定于锁接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擎活化元件为环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9 引擎
91 进气岐管
92 空气滤清器
a 氧化铝
b 氮化硼
c 二氧化钛
1 引擎活化元件
2 引擎
21 汽缸
22 进气端子
221 进气岐管
2211 锁接部
222 空气滤清器
223 空气过滤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擎组合剖视、引擎活化元件为圆柱体示意、引擎活化元件配合空气滤清器内部造型示意、引擎活化元件固定于锁接部示意、引擎活化元件为环体示意图】;指一种引擎活化元件1,该引擎2设有一进气端子22,进气端子22设有一连接引擎2的进气岐管221,进气岐管221末端组接有一空气滤清器222,空气滤清器222内组接有一空气过滤体223,其中,该进气端子22恰可固定有一由氧化铝a、氮化硼b与二氧化钛c混合后制成一体的引擎活化元件1。而引擎活化元件1是据(如图2所示)。
是以,引擎2为解决积碳问题是在前置引擎活化元件1为依据,其引擎活化元件1以氧化铝a维持对空气保持面积大接触,用以据此辅助氮化硼b扩大对空气的吸热效率,以及辅助二氧化钛c扩大吸附空污废气量(如图2A所示),以使氮化硼b的吸热效益,令引擎2所吸入空气能可有效降低温度,此步骤可提升空气中的含氧量,也能利用空气温度降低控制氮氧化合物大幅减少。又于,二氧化钛c对一氧化碳(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HC)与交通及工业废气等有毒气体可有效吸附,以此可稳定提升氧气吸入量,由稳定提升氧气吸入量令引擎2内部可达成燃油完全燃烧效益,同时,以完全燃烧让引擎2能振动与噪音必然随之减少,并于,完全燃烧可及引擎2充分使用燃油,达成引擎2所使用的燃油可节省输出与减少浪费的特色(如图2所示)。
其中,该引擎活化元件1又可为一圆柱体,且引擎活化元件1另可固定于该空气过滤体223(如图2或图3所示)。
其中,该引擎活化元件1又可配合空气滤清器222内部造型制作,且引擎活化元件1另可固定于空气滤清器222内(如图4所示)。
其中,该进气岐管221内增分布有锁接部2211,而引擎活化元件1另可固定于锁接部2211(如图5所示)。
其中,该引擎活化元件1又可为一环体,据环体的引擎活化元件1嵌贴于进气岐管221内(如图6所示)。
经由以上叙述可知:本发明引擎活化元件1是一复合有氧化铝a、氮化硼b及二氧化钛c的物件,而引擎活化元件1以氧化铝a维持对空气保持面积大接触,以此辅助氮化硼b、二氧化钛c扩大对空气的吸热效率及吸附空污废气,以使引擎2可减低对交通与工业废气的吸入量,以此可稳定提升氧气吸入量,由稳定提升氧气吸入量令引擎2内部可达成燃油完全燃烧效益,同时,以完全燃烧让引擎2能振动与噪音必然随之减少,并于,完全燃烧可及引擎2充分使用燃油,达成引擎2所使用的燃油可节省输出与减少浪费的优异目的,确实具符合新颖性、进步性及产业利用性的实用新型专利要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引擎活化元件,该引擎设有一进气端子,进气端子设有一连接引擎的进气岐管,进气岐管末端组接有一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内组接有一空气过滤体,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端子固定有一引擎活化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活化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活化元件又可为一圆柱体,且引擎活化元件另可固定于该空气过滤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活化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活化元件又可配合空气滤清器内部造型制作,且引擎活化元件另固定于空气滤清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活化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岐管内增分布有锁接部,而引擎活化元件另固定于锁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活化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活化元件又可为一环体,以环体的引擎活化元件嵌贴于进气岐管内。
CN201621229256.0U 2016-11-16 2016-11-16 引擎活化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82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9256.0U CN206582040U (zh) 2016-11-16 2016-11-16 引擎活化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9256.0U CN206582040U (zh) 2016-11-16 2016-11-16 引擎活化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82040U true CN206582040U (zh) 2017-10-24

Family

ID=60109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2925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82040U (zh) 2016-11-16 2016-11-16 引擎活化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820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017259A8 (en) Piston arrangement for a two-stroke locomotive diesel engine having an egr system
CN211598859U (zh) 一种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及发动机
CN206582040U (zh) 引擎活化元件
CN211666828U (zh) 燃油热节器
CN103696887A (zh) 一种内燃机减氮增氧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38077A (zh)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家用锅炉废气排放管
CN208702505U (zh) 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
TWM467729U (zh) 智慧型濾煙消音裝置
CN202500678U (zh) 一种egr进气结构
TWI572774B (zh) Intelligent Smoke Muffler
CN203640881U (zh) 一种内燃机减氮增氧进气装置
CN209293889U (zh) 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四元催化转化器
CN205638710U (zh) 一种汽车节能发动机
CN206419127U (zh) 一种稀土永磁燃油节能净化器
CN205627356U (zh) 一种分级净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设备
CN204703994U (zh) 一种具有防水止逆结构的汽车排气管
CN210993765U (zh) 一种复合式末端净化器
CN205422986U (zh) 一种净烟柴油发动机
CN204126771U (zh) 一种柴油机上的egr阀的净化结构
CN204532601U (zh) 一种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的装置
CN215292719U (zh) 一种基于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CN202746036U (zh) 一种发动机egr管总成
CN201786489U (zh) 柴油机废气二次燃烧进气装置
CN203962152U (zh) 一种改进的顶置式甲醇汽车发动机
CN102979605A (zh) 内燃机尾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7

Address after: 4/F, 888 Jingguo Road, Taoyuan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Jin Zhans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3, 4th Floor, 283 Fuqian Road Section, 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Tainan City

Co-patentee before: Golden God of War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Yan Hongche

Co-patentee before: Xu Jiazhe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