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76962U - 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76962U
CN206576962U CN201621228579.8U CN201621228579U CN206576962U CN 206576962 U CN206576962 U CN 206576962U CN 201621228579 U CN201621228579 U CN 201621228579U CN 206576962 U CN206576962 U CN 206576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lower extremity
fixing device
bottom plate
extremity surg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285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国
马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2285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76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76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769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多个限位槽;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设有腘窝枕,在第一面板上设有牵引复位装置,并且在腘窝枕与牵引复位装置间具有多个定位孔;第二面板,所属第二面板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面板背向所述牵引复位装置一面,另一端卡接于所述限位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患肢的固定及平稳牵引和准确复位,可保证手术质量,而且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肢手术过程中,需要将双腿下肢支撑且固定在不同角度,同时在固定好患肢后,还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和复位操作。目前,在骨科下肢手术中,通常采用医务人员手扶患肢或者用无菌巾(无菌碗)垫高患肢两种方法。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采用人工手扶方式,因为手术时间的延长,医务人员和患者体力消耗随之增加,从而影响手术的质量,同时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二是在对骨折部位的牵引和复位基本是依靠医务人员徒手完成,需要3-4人,人员多,且由于人的施力过程的不稳定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和影响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患肢的固定及平稳牵引和准确复位,可保证手术质量,而且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设有多个限位槽;
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设有腘窝枕,在第一面板上设有牵
引复位装置,并且在腘窝枕与牵引复位装置间具有多个定位孔;
第二面板,所属第二面板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面板背向所述牵引复位装置一面,另一端卡接于所述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面板通过铰接轴一连接,所述限位槽平行于所述铰接轴一。
优选地,所述腘窝枕设有圆弧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牵引复位装置通过粗调定位孔与第一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粗调定位孔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牵引复位装置包括:脚托,所述脚托靠近第一面板端具有限位板,并且所述限位板具有辅助固定凹槽;和微调机构。
优选地,所述微调机构包括:与脚托固定连接的齿条,和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摇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牵引复位装置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贯通设于所述齿条相邻两个齿之间,用于插入锁止条以固定所述齿条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通过铰接轴二连接,所述铰接轴二位于所述腘窝枕与第一面板中点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面板设有多个减重孔。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牵引复位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 第一面板
101 腘窝枕
102 定位孔
2 铰接轴二
3 第二面板
301 减重孔
4 底板
401 限位槽
5 铰接轴一
6 牵引复位装置
601 辅助固定凹槽
602 脚托
603 齿条
604 齿轮
605 摇柄
606 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点”、“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设有多个限位槽401;第一面板1,所述第一面板1一端与底板4铰接,另一端设有腘窝枕101,在第一面板1上设有牵引复位装置6,并且在腘窝枕101与牵引复位装置6间具有多个定位孔102;第二面板3,所属第二面板3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面板1背向所述牵引复位装置6一面,另一端卡接于所述限位槽401。
本实用新型中,该下肢手术固定装置通过底板4、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3的连接,形成三角结构,使其结构稳定。底板4一端与第一面板1铰接,另一端,第二面板3与底板4卡接,为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3提供支撑面。第一面板1作为下肢的支撑面,通过第二面板3在底板4上限位槽401的卡接调整第一面板1的倾斜角度,从而调整待手术下肢的倾斜角度,底板4与第一面板1分别设有铰接连接端,通过连接轴穿过底板4与第一面板1的连接段形成铰接轴一5。与铰接轴一5相对的另一端设有腘窝枕101,手术时,将下肢腘窝搭在腘窝枕101,腘窝枕101为圆柱型结构,可使下肢稳定放置,切更加舒适。第一面板1上表面安装有牵引复位装置6,牵引复位装置6用于固定脚步,从而对下肢进行牵引复位。腘窝枕101与牵引复位装置6之间设有多个定位孔102,具体地,该定位孔102分布为八排孔,孔的直接为5至15毫米,用于安放固定其他手术设备,如微创牵拽装置。第二面板3用于支撑第一面板1,一端与第一面板1铰接,另一端与底板4限位槽401卡接,第二面板3与第一面板1的铰接位置位于第一面板1上牵引复位装置6所在平面的相对另一面。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底板4与所述第一面板1通过铰接轴一5连接,所述限位槽401平行于所述铰接轴一5。
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槽401用于卡接第二面板3,从而对第一面板1的倾斜角度做出调整,限位槽401为长度与第二面板3与底板4相接触的边的长度相适应的槽,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槽401为对第二面板3进行限位作用,其具体形状可根据第二面板3与底板4接触的边的具体形状而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面板3可以为两只支撑杆,两条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面板1的两个铰接点连接,另一端与底板4卡接,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401即为两排内凹圆孔。第二面板3一端与第一面板1铰接,其另一端用于卡接在底板4上的不同位置,从而调整第一面板1的倾斜角度,能够实现卡接作用,从而支撑第一面板1的限位槽401形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腘窝枕101设有圆弧形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腘窝枕101上设置的圆弧形凹槽,可以对下肢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防止下肢在腘窝枕101上左右晃动,而影响手术效果。该圆弧形凹槽与第一面板1上牵引复位装置6在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如图1或图3所示,所述牵引复位装置6通过粗调定位孔与第一面板1可拆卸连接,所述粗调定位孔为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牵引复位装置6通过粗调定位孔与第一面板1可拆卸连接,该牵引复位装置6一端设有螺栓,可以穿过粗调定位孔,在第一面板1的另一面通过螺母固定。粗调定位孔维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该粗调定位孔左右对称分布,共6个粗调定位孔,可以实现对牵引复位装置6的初定位,具体位置可以根据患肢患者年龄及下肢长度初定位,其调整范围为10至50毫米。可以理解的是,该粗调定位空用于对牵引复位装置6的初定位,其位置的设置首先根据人下肢不同年龄、不同身高设置,其左右位置根据牵引复位装置6中螺栓的位置而定,只要能起到对牵引复位装置6固定的相应位置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牵引复位装置6包括:脚托602,所述脚托602靠近第一面板1端具有限位板,并且所述限位板具有辅助固定凹槽601;和微调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脚托602及限位板用于限制下肢脚部的位置,使脚部可以平稳搭在脚托602上,其辅助固定凹槽601用于对穿过足跟部的钢针进行固定,从而固定对下肢下部进行固定,进而进行复位牵引工作。脚托602下端,即脚托602上设有限位板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微调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微调机构包括:与脚托602固定连接的齿条603,和与所述齿条603啮合的齿轮604,所述齿轮604与摇柄605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脚托602与微调结构的齿条603固定连接,齿条603向下延伸过微结构,并与微调结构中齿轮604啮合,齿轮604与摇柄605固定连接,通过摇动摇柄605使齿轮604转动,带动齿条603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脚托602位置的上下调整,从而实现对骨折处的牵引复位,该调整范围为0至100毫米,本实施例仅以简单的齿轮604齿条603结构为例阐述微调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所以,其他实现本功能的相对复杂的多齿轮604微调结构,或采用电机进行调整的结构与本实用新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所以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牵引复位装置6设有定位槽606,所述定位槽606贯通设于所述齿条603相邻两个齿之间,用于插入锁止条以固定所述齿条603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牵引复位装置6通过微调结构对脚托602位置进行调整,并通过定位槽606对位置进行固定,该微调装置设有定位槽606,其贯通于微调机构,其通孔位于齿条603的相邻像个齿之间,在需要对位置进行固定使,在定位槽606中插入锁止条,锁止条卡住齿条603,从而实现位置的固定。该定位槽606可以为圆形或方形,锁止条截面形状与定位槽606向适应。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面板3与第一面板1通过铰接轴二2连接,所述铰接轴二2位于所述腘窝枕101与第一面板1中点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面板3与第一面板1的铰接,而第二面板3另一端与底板4卡接,从而实现了第一面板1倾斜角度的固定,其调整范围为0至90度,其铰接位置在第一面板1上铰接轴一5与腘窝枕101中点至腘窝枕101之间,在第二面板3一端及第一面板1的背面,均设有铰接点,通过在铰接点中间插入轴,从而形成铰接轴二2,该背面指的是第一面板1上安装有牵引复位装置6的相对的另一面。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面板3设有多个减重孔301。通过该减重孔301可减轻该下肢手术装置的重量,使其便于移动和拆卸。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4),所述底板(4)设有多个限位槽(401);
第一面板(1),所述第一面板(1)一端与底板(4)铰接,另一端设有腘窝枕(101),在第一面板(1)上设有牵引复位装置,并且在腘窝枕(101)与牵引复位装置(6)间具有多个定位孔(102);
第二面板(3),所述第二面板(3)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面板(1)背向所述牵引复位装置(6)一面,另一端卡接于所述限位槽(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与所述第一面板(1)通过铰接轴一(5)连接,所述限位槽(401)平行于所述铰接轴一(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腘窝枕(101)设有圆弧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复位装置(6)通过粗调定位孔与第一面板(1)可拆卸连接,所述粗调定位孔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复位装置(6)包括:脚托(602),所述脚托(602)靠近第一面板(1)端具有限位板,并且所述限位板具有辅助固定凹槽(601);和微调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机构包括:与脚托(602)固定连接的齿条(603),和与所述齿条(603)啮合的齿轮(604),所述齿轮(604)与摇柄(60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复位装置(6)设有定位槽(606),所述定位槽(606)贯通设于所述齿条(603)相邻两个齿之间,用于插入锁止条以固定所述齿条(603)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3)与第一面板(1)通过铰接轴二(2)连接,所述铰接轴二(2)位于所述腘窝枕(101)与第一面板(1)中点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3)设有多个减重孔(301)。
CN201621228579.8U 2016-11-16 2016-11-16 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76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8579.8U CN206576962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8579.8U CN206576962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76962U true CN206576962U (zh) 2017-10-24

Family

ID=6010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2857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76962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769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1445A (zh) * 2016-11-16 2017-02-01 马志国 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1445A (zh) * 2016-11-16 2017-02-01 马志国 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7845B (zh) 一种具有牵引复位功能的骨科病床及手术床
CN209490142U (zh) 一种骨骼牵引架
CN106690828A (zh) 全方位运动绘图桌
CN105686924A (zh) 一种脊椎矫正椅
CN108451582A (zh) 一种辅助膝关节置换间隙平衡工具
CN206576962U (zh) 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CN113907859A (zh) 一种骶髂关节螺钉导航辅助置钉装置
CN215080424U (zh) 一种骨科牵引架
CN106361445A (zh) 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CN110025440A (zh)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的方便陪护人员休息型病床
CN108210032A (zh) 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骨牵引复位固定装置及方法
CN105615965A (zh) 脊柱截骨复位导向装置
CN218684700U (zh) 一种简易式方便调节的医用工具托架
CN103417274B (zh) 胫骨骨折闭合复位手术架
CN2600073Y (zh) 下肢骨伤牵引复位架
CN201516107U (zh) 一种可调式眼科手术托盘架
CN102090933A (zh) 手术器械台
CN203885792U (zh) 用于手术台的透视型延伸架
CN209808314U (zh) 一种自动验光台横臂调节结构
CN215132503U (zh) 一种用于手术的多功能操作台
CN215307962U (zh) 一种人体下肢康复训练用机器人
CN215689339U (zh) 一种骨外科临床用支架
CN211156105U (zh) 一种用于ct引导下穿刺定位装置
CN203693934U (zh) 一种具有牵引复位功能的骨科病床及手术床
CN216222129U (zh) 一种胸腔穿刺辅助摆位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