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58757U - Usb接口端及数据线 - Google Patents

Usb接口端及数据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58757U
CN206558757U CN201720086654.XU CN201720086654U CN206558757U CN 206558757 U CN206558757 U CN 206558757U CN 201720086654 U CN201720086654 U CN 201720086654U CN 206558757 U CN206558757 U CN 206558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hell
terminal
usb interface
insula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866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辉
方思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uo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uo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uo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uo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866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58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58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587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SB接口端以及数据线。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端采用在绝缘件与外壳接触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两第一凹槽,且其中至少一第一凹槽的敞开方向与至少另一第一凹槽的敞开方向相对设置,第一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朝外壳内部突出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卡接以确保第一外壳和第一绝缘件之间的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采用如上所述的USB接口端。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端及数据线具有外壳与绝缘件连接稳固,经过多次插拔后外壳不易脱落的优点。

Description

USB接口端及数据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SB接口端以及数据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电子产品的高频率使用,电子产品的电量消耗特别快,因此需要经常充电,故而需要经常插拔充电线的USB接口端。
但是,现有的USB接口端存在多次插拔后外壳容易脱落的问题,从而导致USB接口端以及数据线无法使用。故而,现有USB接口端存在的外壳容易脱落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USB接口端存在多次插拔后外壳容易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接口端及数据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USB接口端,其插入到设备的外接插口中以进行充电或者数据传输,所述USB接口端包括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一第一外壳和一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外壳为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第一外壳套设在第一绝缘件的外围,所述第一绝缘件与第一外壳接触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两第一凹槽,且其中至少一第一凹槽朝第一开口方向敞开,至少另一第一凹槽朝第二开口方向敞开,第一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朝外壳内部突出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卡接以确保第一外壳和第一绝缘件之间的相对固定。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第一凹槽分别设置在第一绝缘件与第一外壳接触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件进一步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在第一外壳的套入方向上依次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台阶,且第二凹槽远离第一凹槽一端的深度小于其靠近第一凹槽一端的深度,当第一外壳与第一绝缘件进行套接时,所述凸起从第二凹槽中移动至第一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USB接口端进一步包括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第一端子分体设置且两者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所述第一端子进一步包括第一磁吸部和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至少部分内嵌于第一绝缘件中且第一绝缘件绝缘隔离相邻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一磁吸部套设在第一绝缘件靠近第二端子的一端,且第一导电端子一端外露于第一磁吸部处以与第二端子电性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位置与第一磁吸部对应,第一通槽用于灌入粘结剂以实现第一外壳和第一磁吸部之间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一体成型的“L”形端部和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设置在第一绝缘件靠近第二端子的一端,第一磁吸部套设在该第一凸台上并与“L”形端部接触,所述至少一第一凹槽设置在该“L”形端部靠近第一开口的棱上,所述至少另一第一凹槽设置在该“L”形端部靠近第二开口的棱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部和“L”形端部相互接触的两端面之间设置有黏胶层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进一步包括接地触点,其一端穿过第一绝缘件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磁吸部的内表面接触,第一外壳与第一磁吸部的至少一个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触点和接触引脚,第一导电触点内嵌于第一绝缘件中且第一绝缘件绝缘隔离相邻的第一导电触点,接触引脚与第一导电触点在第一绝缘件内一一对应电性连接,第一导电触点外露于第一磁吸部处,所述接触引脚为至少三个,其中两个接触引脚的宽度要大于至少另一个接触引脚的宽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线,所述数据线采用如上所述的USB接口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SB接口端,其插入到设备的外接插口中以进行充电或者数据传输,所述USB接口端包括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一外壳和一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外壳为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第一外壳套设在第一绝缘件的外围,所述第一绝缘件与第一外壳接触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两第一凹槽,且其中至少一第一凹槽朝第一开口方向敞开,至少另一第一凹槽朝第二开口方向敞开,第一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朝外壳内部突出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卡接以确保第一外壳和第一绝缘件之间的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端的第一外壳与绝缘件连接十分稳固,经过多次插拔后第一外壳也不会发生脱落,可靠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USB接口端进一步包括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第一端子分体设置且两者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所述第一端子进一步包括第一磁吸部和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至少部分内嵌于第一绝缘件中且第一绝缘件绝缘隔离相邻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一磁吸部套设在第一绝缘件靠近第二端子的一端,且第一导电端子一端外露于第一磁吸部处以与第二端子电性连通。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端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磁吸连接,使用十分方便,单手即可完成充电操作。
再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端在第一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通槽,可向第一通槽中加入粘结剂以形成黏胶层,从而使USB接口端的结构连接更稳固,可靠性更高。
再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端设置有两个宽度较大的接触引脚以及与其对应连接的直径较大的第一导电触点,从而可以通过更大的通电电流,充电速度更快。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端还设置有接地触点,接地触点将内嵌在第一绝缘件中第一导电触点与第一磁吸部电性连通,第一外壳又与第一磁吸部接触,不仅实现了USB接口端的接地,提升了安全性能,而且结构十分简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据线,其采用如上所述的USB接口端,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的外壳连接稳固,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子的又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端子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外壳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吸部的主视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端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a,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1包括USB接口端10、连接线20和移动设备接口端(图未示),其中USB接口端10和移动设备接口端(图未示)分别设置在连接线20的两端并且三者电性连通,USB接口端10与充电端连接,移动设备接口端(图未示)与移动设备端连接,电流从充电端经数据线1流入到移动设备端中以给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充电端包括但不限于电源适配器、移动电源、电脑或者其他可充电设备;移动设备接口端包括但不限于Micro接口、Lighting Dock接口、HDMI接口、Type-C接口以及USB接口中的任意一种。作为一种变形,移动设备接口端(图未示)也可采用和USB接口端10一样的结构。
请参考图1b,USB接口端10包括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13,第一端子11电性插入到充电端中且其靠近第二端子13的一端外露于充电端,第二端子13与连接线20电性连接,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13分体设置且两者通过磁吸连接。可以理解,USB接口10可插入到其他任意设备的外接插口中以进行充电或者数据传输,所述设备的外接插口可以是USB接口、HDMI接口、Micro接口、Type-C接口、Lighting Dock接口中的任意一种。
请一并参考图2a和图2b,第一连接端子11包括第一外壳111、第一磁吸部113和第一连接端子115,第一外壳111为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1117和第二开口1119的中空壳体,第一开口1117靠近第一磁吸部113,第二开口1119远离第一磁吸部113,第一外壳111套设在第一磁吸部113和第一连接端子115的外围,第一磁吸部113套设在第一连接端子115靠近第二端子13的一端上且与第一连接端子115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端子115靠近第二端子13的一端部分外露于第一磁吸部113以实现与第二端子13电性连通。作为优选的,第一外壳111与第一连接端子115还通过卡合连接以使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固。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磁吸部113与第一连接端子115固定连接的方式优选为,第一磁吸部113和第一绝缘件1153在第一磁吸部113的套入方向上相互接触的全部端面或部分端面进行涂胶处理,从而使两者紧密粘结。
请一并参考图3a和图3b,第一连接端子115包括第一导电端子1152和第一绝缘件1153,第一导电端子1152至少部分内嵌于第一绝缘件1153,且第一导电端子1152之间相互绝缘。具体地,第一导电端子1152包括接触引脚1151和第一导电触点1155,所述接触引脚1151与第一导电触点1155一一对应连接。第一端子11插入到充电端中时,接触引脚1151可与充电端电性连通;当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13磁吸连接时,第一导电触点1155可与第二端子13电性连通。第一导电触点1155内嵌在第一绝缘件1153中且第一绝缘件1153绝缘隔离相邻的第一导电触点1155,其中第一导电触点1155与接触引脚1151在第一绝缘件1153内一一对应连接以实现电性导通。优选的,接触引脚1151包含有两个宽度相对较大的接触引脚1151,以能通过较大的通电电流,使充电速度更快,进一步优选的宽度较大的接触引脚1151的宽度大小为宽度较小的接触引脚1151的宽度大小的1.5~2倍。作为优选的,与宽度较大的接触引脚1151对应相连的第一导电触点1155的直径也较其他第一导电触点1155要大以能通过较大的电流,进一步优选的,直径较大的第一导电触点1155的直径大小为直径较小的第一导电触点1155的直径大小的1.5~2倍。
第一绝缘件1153包括一体成型的“L”形端部11533和第一凸台11531,“L”形端部11533与第一外壳111套接,第一凸台11531设置在第一绝缘件1153靠近第二端子13的一端,第一导电触点1155即内嵌在第一凸台11531中并一端暴露于第一凸台11531靠近第二端子13的表面,第一磁吸部113即套设在第一凸台11531的外围并与“L”形端部11533接触。“L”形端部11533与第一外壳111接触的端面上至少有两第一凹槽11535,至少一第一凹槽11535设置在“L”形端部11533靠近第一外壳111的第一开口1117的棱上,至少另一第一凹槽设置在“L”形端部11533靠近第一外壳111的第二开口1119的棱上,即至少一第一凹槽11535朝第一开口1117方向敞开,至少另一第一凹槽11535朝第二开口1119方向敞开。至少两第一凹槽11535与分别第一外壳111通过卡合连接以防止第一外壳111在其套入方向上前后移动,从而固定。作为优选的,两个第一凹槽11535对称设置在“L”形端部11533与第一外壳111接触的两个表面上。
作为优选的,“L”形端部11533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二凹槽11537,所述第二凹槽11537和第一凹槽11535在第一外壳111的套入方向上依次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台阶,所述第二凹槽11537具有一定的倾斜度,第二凹槽11537的深度由远离第一凹槽11535的一端朝靠近第一凹槽11535的一端逐渐加深,第二凹槽11537深度较深的一端与第一凹槽11535相邻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台阶,从而使第一外壳111与“L”形端部11533进行卡接时更方便。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凹槽11535和台阶及第二凹槽11537和台阶设置有弧形过渡,以使第一外壳111能轻松地与第一凹槽11535卡接,防止第一凹槽11535或者第一外壳111损坏。
作为优选的,第一连接端子115进一步包括接地触点1157,接地触点1157为导电材料制成,接地触点1157设置在第一凸台11531的侧面,其一端穿过第一凸台11531与第一导电触点1155电性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磁吸部113的内表面接触,而第一外壳111与第一磁吸部113的至少一个面接触,第一外壳111的材质为导电材质,从而实现第一导电触点1155与第一外壳111电性连通以实现接地,增强了USB接口10以及数据线1的安全防护功能。
请一并参考图4a和图4b,第一外壳111上设置有朝内突出的凸起1111,当第一外壳111与第一连接端子115进行组装时,凸起1111与第一凹槽11535卡合连接。作为优选的,第一外壳111在其对称的面上均设置有凸起1111,凸起1111与第一凹槽11535一一对应地卡接。当第一外壳111与第一连接端子115进行卡接时,将第一外壳111从第一连接端子115远离第二端子13的一端朝靠近第二端子13的一端慢慢套入,凸起1111在第二凹槽11537中滑动,只需跨过第二凹槽11537和第一凹槽11535之间的台阶即可与第一凹槽11535稳固的卡接。作为优选的,第一外壳111上还设置有第一通槽1113,第一通槽1113设置在第一外壳111靠近第一磁吸部113的一端,当第一外壳111套设在第一磁吸部113和第一连接端子115的外围时,第一通槽1113的位置与第一磁吸部113的位置对应,可向第一通槽1113中灌胶以形成一个黏胶层,从而使第一外壳111与第一磁吸部113连接更加稳固。
请一并参考图2、图3a和图5,第一磁吸部113设置有一第二通槽1131,第一磁吸部113通过第二通槽1131套设在第一绝缘件1153的第一凸台11531的外围,第二通槽1131的形状与第一凸台11531的形状一致,第二通槽1131的尺寸要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凸台11531的尺寸,优选的,第二通槽1131的尺寸大小为第一凸台11531的尺寸大小的1.05~1.1倍。
请一并参考图6a和图6b,第二端子13包括第二外壳131、第二磁吸部133和第二连接端子135,第二磁吸部133套设在第二连接端子135靠近第一端子11的一端上且与第一连接端子135固定连接,第二外壳131套设在第二磁吸部133和第二连接端子135的外围,第二磁吸部133与第一磁吸部113通过磁吸连接。第二磁吸部133与第二连接端子135固定连接的方式优选为,第二磁吸部133和第二连接端子135在第二磁吸部133的套入方向上相互接触的端面进行涂胶处理,从而使两者紧密粘结。第二连接端子135包括第二导电触点1351和第二绝缘件1353,第二导电触点1351内嵌在第二绝缘件1353中且外露于第二绝缘件1353,同时第二绝缘件1353绝缘隔离相邻的第二导电触点1351。第二绝缘件1353上设置有第二凸台13531,第二磁吸部133即套设在第二凸台1353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磁吸部113和第二磁吸部133两者之一为永久磁铁、电磁铁或能被磁铁吸附的铁磁性材料,另一者为永久磁铁、电磁铁或者其他可吸附磁性材料的材质。作为优选的,第一磁吸部113和第二磁吸部133均为磁性较强的磁铁,磁力强,第一端子11与第二端子13的连接更稳固。进一步优选的,第一磁吸部113和第二磁吸部133的边角均设置有圆形倒角,以使第一外壳111和第一磁吸部113的组装以及第二外壳131与第二磁吸部133的组装更加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SB接口端,其插入到设备的外接插口中以进行充电或者数据传输,所述USB接口端包括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一第一外壳和一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外壳为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第一外壳套设在第一绝缘件的外围,所述第一绝缘件与第一外壳接触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两第一凹槽,且其中至少一第一凹槽朝第一开口方向敞开,至少另一第一凹槽朝第二开口方向敞开,第一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朝外壳内部突出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卡接以确保第一外壳和第一绝缘件之间的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端的第一外壳与绝缘件连接十分稳固,经过多次插拔后第一外壳也不会发生脱落,可靠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USB接口端进一步包括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第一端子分体设置且两者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所述第一端子进一步包括第一磁吸部和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至少部分内嵌于第一绝缘件中且第一绝缘件绝缘隔离相邻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一磁吸部套设在第一绝缘件靠近第二端子的一端,且第一导电端子一端外露于第一磁吸部处以与第二端子电性连通。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端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磁吸连接,使用十分方便,单手即可完成充电操作。
再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端在第一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通槽,可向第一通槽中加入粘结剂以形成黏胶层,从而使USB接口端的结构连接更稳固,可靠性更高。
再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端设置有两个宽度较大的接触引脚以及与其对应连接的直径较大的第一导电触点,从而可以通过更大的通电电流,充电速度更快。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端还设置有接地触点,接地触点将内嵌在第一绝缘件中第一导电触点与第一磁吸部电性连通,第一外壳又与第一磁吸部接触,不仅实现了USB接口端的接地,提升了安全性能,而且结构十分简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据线,其采用如上所述的USB接口端,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的外壳连接稳固,可靠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USB接口端,其插入到设备的外接插口中以进行充电或者数据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端包括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一第一外壳和一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外壳为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第一外壳套设在第一绝缘件的外围,所述第一绝缘件与第一外壳接触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两第一凹槽,且其中至少一第一凹槽朝第一开口方向敞开,至少另一第一凹槽朝第二开口方向敞开,第一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朝外壳内部突出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卡接以确保第一外壳和第一绝缘件之间的相对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接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第一凹槽分别设置在第一绝缘件与第一外壳接触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接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进一步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在第一外壳的套入方向上依次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台阶,且第二凹槽远离第一凹槽一端的深度小于其靠近第一凹槽一端的深度,当第一外壳与第一绝缘件进行套接时,所述凸起从第二凹槽中移动至第一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接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端进一步包括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第一端子分体设置且两者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所述第一端子进一步包括第一磁吸部和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至少部分内嵌于第一绝缘件中且第一绝缘件绝缘隔离相邻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一磁吸部套设在第一绝缘件靠近第二端子的一端,且第一导电端子一端外露于第一磁吸部处以与第二端子电性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接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位置与第一磁吸部对应,第一通槽用于灌入粘结剂以实现第一外壳和第一磁吸部之间的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接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一体成型的“L”形端部和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设置在第一绝缘件靠近第二端子的一端,第一磁吸部套设在该第一凸台上并与“L”形端部接触,所述至少一第一凹槽设置在该“L”形端部靠近第一开口的棱上,所述至少另一第一凹槽设置在该“L”形端部靠近第二开口的棱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USB接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部和“L”形端部相互接触的两端面之间设置有黏胶层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接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进一步包括接地触点,其一端穿过第一绝缘件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磁吸部的内表面接触,第一外壳与第一磁吸部的至少一个面接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接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触点和接触引脚,第一导电触点内嵌于第一绝缘件中且第一绝缘件绝缘隔离相邻的第一导电触点,接触引脚与第一导电触点在第一绝缘件内一一对应电性连接,第一导电触点外露于第一磁吸部处,所述接触引脚为至少三个,其中两个接触引脚的宽度要大于至少另一个接触引脚的宽度。
10.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USB接口端。
CN201720086654.XU 2017-01-20 2017-01-20 Usb接口端及数据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58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6654.XU CN206558757U (zh) 2017-01-20 2017-01-20 Usb接口端及数据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6654.XU CN206558757U (zh) 2017-01-20 2017-01-20 Usb接口端及数据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58757U true CN206558757U (zh) 2017-10-13

Family

ID=60009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8665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58757U (zh) 2017-01-20 2017-01-20 Usb接口端及数据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58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8318B (zh) 連接裝置及電子裝置總成
JP2017537431A (ja) 移動可能な磁気構成要素を有するコネクタおよび機器を接続する方法
TW201503502A (zh) 連接器組合
CN106654655B (zh) 插座和插头
WO2019007144A1 (zh) 一种磁吸式充放电接头
CN212935030U (zh) 一种新型磁吸锁定式电连接器
CN201608357U (zh) 磁性接口和导磁接头
CN103138097B (zh) 通用串行汇流排连接器
WO2021017505A1 (zh) 一种转换接头
TW201205978A (en) Intellectual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9000844A1 (zh) 一种转接器、转接装置及充电设备
CN206313216U (zh) 磁吸头及其磁吸连接器
WO2016101210A1 (zh) 按键结构及其应用的终端
CN203277812U (zh) 磁吸式电源连接器
CN206558757U (zh) Usb接口端及数据线
JP2008171652A (ja) 小型マグネットコネクター
CN207572680U (zh) 一种type-c转接头及电连接器
CN218887589U (zh) 一种连接器及数据线
CN215645364U (zh) 可变换方位充电的电池充电器
WO2015089906A1 (zh) Usb电连接器的旋动装置
TW201409872A (zh) 電源適配器及電連接器
CN210156654U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CN109742599B (zh) 磁吸连接器、磁吸连接线及电子装置
CN207611897U (zh) 一种转接头、转接装置以及充电设备
CN213905769U (zh) 充电座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