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54322U - 墙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墙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54322U
CN206554322U CN201720277989.XU CN201720277989U CN206554322U CN 206554322 U CN206554322 U CN 206554322U CN 201720277989 U CN201720277989 U CN 201720277989U CN 206554322 U CN206554322 U CN 206554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dy structure
keel
connecting plate
wa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779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世焱
赵吉芳
陈强
胡世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MIN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MI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MIN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MI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779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54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54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54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体结构,涉及建筑物内墙体保温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高制作墙体保温的操作便捷性,以及提高保温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墙体结构,包括第一内墙体、第二内墙体和第三内墙体,所述第二内墙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墙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内墙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墙体的另一端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内墙体和所述第三内墙体之间,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内墙体、所述第二内墙体和所述第三内墙体围成容置空间;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呈颗粒状,所述保温材料充满于所述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墙体保温。

Description

墙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内墙体保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内墙体作为建筑物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温性能尤为重要。
目前,建筑内墙体大多采用外墙保温系统对建筑物进行保温,例如,在外墙面上设置保温板等,然而,对于农村的建筑房屋来说,采用外墙保温的方式不佳,具体为:农村的房屋多为相互连接并排构成,而且,农村的房屋多铺有瓦片,导致外墙保温操作复杂,且保温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墙体结构,主要目的是提高制作墙体保温的操作便捷性,以及提高保温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结构,包括:
第一内墙体、第二内墙体和第三内墙体,所述第二内墙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墙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内墙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墙体的另一端连接;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内墙体和所述第三内墙体之间,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内墙体、所述第二内墙体和所述第三内墙体围成容置空间;
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呈颗粒状,所述保温材料充满于所述容置空间。
具体地,所述保温材料为膨胀珍珠岩或膨胀蛭石。
进一步地,该墙体结构还包括:
龙骨,所述龙骨包括平行布置的上天地龙骨和下天地龙骨,以及连接于所述上天地龙骨和所述下天地龙骨之间的多根竖向龙骨;所述上天地龙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内墙体和所述第三内墙体的内墙面连接,所述下天地龙骨用于与地面连接;
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龙骨的外侧面上,且与所述上天地龙骨、所述下天地龙骨和所述竖向龙骨连接,使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龙骨连接于所述第二内墙体和所述第三内墙体之间。
具体地,每根所述竖向龙骨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隔热垫与所述第一内墙体的内墙面连接。
具体地,所述隔热垫为珍珠棉。
进一步地,该墙体结构还包括:
防水件,所述防水件具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内墙体的内墙面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用于与地面连接,所述第三部分与多根所述竖向龙骨连接,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龙骨与所述连接板之间。
具体地,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内墙体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部分沿所述龙骨高度方向上的长度。
具体地,所述防水件为土工膜或油毡。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墙体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结构,采用内墙保温的方式对建筑物进行保温,具体为:在相邻第一内墙体、第二内墙体和第三内墙体中的第二内墙体和第三内墙体之间连接一连接板,使连接板、第一内墙体、第二内墙体和第三内墙体围成一容置空间,并在该容置空间内充满保温材料,形成保温内墙体,操作简单方便,而且,由于该保温材料为颗粒状,其填充满容置空间后,便会在容置空间内形成一几乎不存在任何缝隙的保温屏障,保温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体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龙骨与第二内墙体和第三内墙体相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体结构的局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墙体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结构,包括第一内墙体1、第二内墙体2和第三内墙体3,第二内墙体2的一端与第一内墙体1的一端连接,第三内墙体3的一端与第二内墙体2的另一端连接;连接板4,连接板4连接于所述第二内墙体2和所述第三内墙体3之间,所述连接板4、所述第一内墙体1、所述第二内墙体2和所述第三内墙体3围成容置空间5;6,所述6呈颗粒状,所述6充满于所述容置空间5。
该墙体结构中,第一内墙体1、第二内墙体2和第三内墙体3可以为室内相邻布置的三面内墙体,连接板4可以与第一内墙体1相互平行的连接在第二内墙体2和第三内墙体3之间,从而使得连接板4、第一内墙体1、第二内墙体2和第三内墙体3可以围成一容置空间5,此处的连接板4可以采用装饰板来制作,并将装饰板的装饰面朝向室内,以提高该墙体结构的外观美观性,同时,在容置空间5内充满有颗粒状的保温材料6,使得该保温材料6的若干小颗粒稳定地堆积在容置空间5内,从而使得保温材料6在容置空间5内形成一几乎不存在任何缝隙的保温屏障,保证了该墙体结构的保温效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板4与第一内墙体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保温性能要求和室内面积大小而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结构,采用内墙保温的方式对建筑物进行保温,具体为:在相邻第一内墙体、第二内墙体和第三内墙体中的第二内墙体和第三内墙体之间连接一连接板,使连接板、第一内墙体、第二内墙体和第三内墙体围成一容置空间,并在该容置空间内充满,形成保温内墙体,操作简单方便,而且,由于该为颗粒状,其填充满容置空间后,便会在容置空间内形成一几乎不存在任何缝隙的保温屏障,保温效果佳。
其中,所述的保温材料6可以采用膨胀珍珠岩或膨胀蛭石。其中,膨胀珍珠岩是珍珠岩砂矿经过预热,瞬时高温焙烧膨胀后制成的一种内部为蜂窝状结构的白色颗粒状材料,其具有良好的保温效能、耐火效能以及超强的稳定性,节能环保,且其耐久性强,与建筑物同寿命,保证了该墙体结构的使用寿命;膨胀蛭石是蛭石原矿经过高温焙烧膨胀后形成的多孔结构且形似水蛭的颗粒状材料,其具有很强的保温隔热性能,且其无毒、无菌、节能环保,已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为了提高该墙体结构的保温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保温材料6可以选用膨胀珍珠岩或膨胀蛭石来代替。而且,膨胀珍珠岩或膨胀蛭石的施工均极其便利,具体在实施时,可以采用灌装的方式将膨胀珍珠岩或膨胀蛭石灌入容置空间5中。具体地,所述的保温材料6亦可以采用其它具有同样效能的颗粒状保温材料6来代替。
为了保证该墙体结构的稳固性,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2,该墙体结构还包括龙骨,该龙骨包括平行布置的上天地龙骨71和下天地龙骨72,以及连接于上天地龙骨71和下天地龙骨72之间的多根竖向龙骨73;上天地龙骨7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内墙体2和第三内墙体3的内墙面连接,下天地龙骨72用于与地面连接;连接板4位于龙骨的外侧面上,且与上天地龙骨71、下天地龙骨72和竖向龙骨73连接,使连接板4通过龙骨连接于第二内墙体2和第三内墙体3之间。通过龙骨的设置,使得连接板4与龙骨的天地龙骨和竖向龙骨73连接,再与第一内墙体1、第二内墙体2和第三内墙体3围成容置空间5,保证了容置空间5的稳固性,进而保证了该墙体结构的稳固性。具体在实施时,首先,将下天地龙骨72平行于第一内墙体1的内墙面,并使其远墙边距第一内墙体1的内墙面的距离可以设定为第一预设距离,如前所述,该第一距离可以根据保温性能要求和室内面积大小而定,实现下天地龙骨72的固定;然后利用膨胀螺丝将下天地龙骨72固定在地面上,再将上天地龙骨71的两端利用膨胀螺丝分别固定在第二内墙体2和第三内墙体3的内墙面上,实现上天地龙骨71的固定,其中,上下天地龙骨72之间的距离可以设定为第二预设距离,该第二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室内顶棚距地面的高度而定;再将多根竖向龙骨73依次铆接在上天地龙骨71和下天地龙骨72之间,实现竖向龙骨73的固定,其中,相邻两根竖向龙骨73之间的距离可以为400-保温材料600mm;最后,将连接板4固定在上天地龙骨71、下天地龙骨72和竖向龙骨73上,实现将连接板4通过龙骨连接在第二内墙体2和第三内墙体3之间。如前所述,连接板4可以采用装饰板来制作,具体地,可以采用多块装饰板来制作,多个装饰板可以依次利用拉铆钉竖向并排安装在龙骨上,并保证每块装饰板的装饰面朝向室内,直至多个装饰板布满整个第一内墙体1的内墙面形成连接板4为止。其中,拉铆钉的间距可以为200mm。其中,由于轻钢龙骨的抗腐蚀能力强,材质刚性强,重量轻,易施工,直线度好,因此,所述的龙骨可以采用75型轻钢龙骨。
为了进一步保证该墙体结构的稳固性,参见图1,在每根竖向龙骨73上设置有连接件74,且该连接件74通过隔热垫75与第一内墙体1的内墙面连接。通过连接件74的设置,使得竖向龙骨73可以通过连接件74与第一内墙体1的内墙面连接,保证了竖向龙骨73的稳固性,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该墙体结构的稳固性。所述的连接件74结构有多种,只要可以便于将竖向龙骨73固定在第一内墙体1的内墙面即可。例如,连接件74可以采用L形钢板制成,其包括相互连接的短边板和长边板,其中,短边板上设置有螺纹孔,并通过螺钉与第一内墙体1的内墙面连接,长边板通过紧固件与竖向龙骨73连接,从而实现竖向龙骨73与第一内墙体1之间的连接。而且,为了防止热桥的产生,可以在短边板与第一内墙体1的内墙面之间垫设隔热垫75,以阻断热桥,保证该墙体结构的保温效果。
具体地,所述隔热垫75可以为珍珠棉。聚乙烯发泡棉是非交联闭孔结构,又称EPE珍珠棉,其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包装材料。它由低密度聚乙烯脂经物理发泡产生无数的独立气泡构成。其具有保温隔热、隔水、防潮及环保等诸多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将隔热垫75选为珍珠棉。
进一步地,参见图3,该墙体结构还包括防水件8,该防水件8具有连接面,连接面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部分81、第二部分82和第三部分83;其中,第一部分81与第一内墙体1的内墙面连接,第二部分82用于与地面连接,第三部分83与多根竖向龙骨连接,第三部分83位于龙骨与连接板4之间。通过在该墙体结构上设置防水件8,且防水件8第一部分81的连接面与第一内墙体1的内墙面连接,第二部分82用于与地面连接,第三部分83的连接面与龙骨连接,使得整个防水件8包裹该墙体结构保温部分的整个底端,阻止了地面上的积水或潮气渗透至该墙体结构内部,保证了墙体的保温性能,延长了该墙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其中,防水件8的第一部分81与第一内墙体1的内墙面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胶粘结的方式,同样地,第三部分83与龙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亦可以采用胶粘结的方式。具体在实施时,在安装龙骨之前,可以先将防水件8沿第一内墙体1的墙根铺设于地面,并将防水件8的第一部分81连接面粘于第一内墙体1的内墙面上,待龙骨结构固定完成后,再将防水件8的第三部分83连接面粘在龙骨上,实现防水件8的安装。
具体地,所述防水件8可以为土工膜或油毡。油毡是由动物的毛或植物纤维制成的毡或厚纸坯浸透沥青后所成的建筑材料,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不透水性等优点;土工膜是一种以塑料薄膜作为防渗基材,与无纺布复合而成的土工防渗材料,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防渗透性等优点,且使用寿命长。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防水件8可以选用土工膜或油毡。具体地,所述的防水件8亦可以采用其它具有同样效能的材料来代替。
具体地,参见图3,防水件8的第一部分81沿第一内墙体1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三部分83沿龙骨高度方向上的长度。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防止地面上的积水或潮气渗透至该墙体结构内部,进一步保证了墙体的保温性能,进一步延长了该墙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结构,采用内墙保温的方式对建筑物进行保温,具体为:在相邻第一内墙体、第二内墙体和第三内墙体中的第二内墙体和第三内墙体之间连接一连接板,使连接板、第一内墙体、第二内墙体和第三内墙体围成一容置空间,并在该容置空间内充满,形成保温内墙体,操作简单方便,而且,由于该为颗粒状,其填充满容置空间后,便会在容置空间内形成一几乎不存在任何缝隙的保温屏障,保温效果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内墙体、第二内墙体和第三内墙体,所述第二内墙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墙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内墙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墙体的另一端连接;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内墙体和所述第三内墙体之间,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内墙体、所述第二内墙体和所述第三内墙体围成容置空间;
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呈颗粒状,所述保温材料充满于所述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材料为膨胀珍珠岩或膨胀蛭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龙骨,所述龙骨包括平行布置的上天地龙骨和下天地龙骨,以及连接于所述上天地龙骨和所述下天地龙骨之间的多根竖向龙骨;所述上天地龙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内墙体和所述第三内墙体的内墙面连接,所述下天地龙骨用于与地面连接;
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龙骨的外侧面上,且与所述上天地龙骨、所述下天地龙骨和所述竖向龙骨连接,使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龙骨连接于所述第二内墙体和所述第三内墙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根所述竖向龙骨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隔热垫与所述第一内墙体的内墙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垫为珍珠棉。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水件,所述防水件具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内墙体的内墙面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用于与地面连接,所述第三部分与多根所述竖向龙骨连接,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龙骨与所述连接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内墙体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部分沿所述龙骨高度方向上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件为土工膜或油毡。
CN201720277989.XU 2017-03-21 2017-03-21 墙体结构 Active CN206554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7989.XU CN206554322U (zh) 2017-03-21 2017-03-21 墙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7989.XU CN206554322U (zh) 2017-03-21 2017-03-21 墙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54322U true CN206554322U (zh) 2017-10-13

Family

ID=60365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77989.XU Active CN206554322U (zh) 2017-03-21 2017-03-21 墙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543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7968C (zh) 阻断式外围护建筑暨阻断式外围护建筑构筑改造方法
Lstiburek The perfect wall.
CN106522391A (zh) 外伸式预制夹芯保温装饰一体化外挂墙板
CN101191351A (zh) 用于建筑物外墙和屋面上的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06554322U (zh) 墙体结构
Ciurileanu et al. Modular building using rammed earth
CN1212459C (zh) 现浇隔热、保温隔气式多层复合结构屋面及施工方法
CN100357538C (zh) 框填体保温隔热板块及施工方法
CN107816167A (zh) 一种轻质复合多功能墙体及其生产工艺
ES2614730T3 (es) Método para aplicar yeso a una pared externa y soporte de yeso
CN201981761U (zh) 无机地暖保温模板
CN205777002U (zh) 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屋面结构
CN207829205U (zh) 一种带加劲肋单钢板剪力墙建筑填充构造
Ashraf Ali et al. A Review on Innovative Nanomaterials for Enhancing Energy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 Envelope
CN211775061U (zh) 一种节能型中空保温网墙
Lstiburek BSI-001: The perfect wall
CN2358140Y (zh) 轻质隔热保温复合型防水卷材
CN205954930U (zh) 墙体模块及墙体
KR100387162B1 (ko) C형강을 이용한 황토 건축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CN2642890Y (zh) 多孔高强度保温砌块
CN207063191U (zh) 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
CN206337659U (zh) 轻型楼面
CN108781900A (zh) 土壤粘合剂夯土墙日光温室及其建造方法
CN202194272U (zh) 一种用于竹制集成屋的墙体单元块
CN218597513U (zh) 一种组合型隔墙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