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63191U - 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63191U
CN207063191U CN201720961089.7U CN201720961089U CN207063191U CN 207063191 U CN207063191 U CN 207063191U CN 201720961089 U CN201720961089 U CN 201720961089U CN 207063191 U CN207063191 U CN 207063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ement
outdoor flooring
concrete cover
movement joint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610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孙康成
肖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onstruction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onstructio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onstruction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onstructio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610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63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63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63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属于室外楼面变形缝构造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封堵变形缝开口处,防止变形缝漏水的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拼接在一起的第一结构梁和第二结构梁,所述第一结构梁顶部朝向第二结构梁方向延伸有设置在第二结构梁上方的混凝土盖板,第一结构梁和混凝土盖板与第二结构梁之间预留倒L形变形缝,第一结构梁、第二结构梁、混凝土盖板上表面铺设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挡在变形缝开口处。本申请通过在楼板上设置混凝土盖板,避免了雨水直接落入变形缝中,减少变形缝中落水。此外,通过变形缝与线性排水槽相结合的整体设计,既解决了变形缝处的防水、排水问题,又具有绿色环保、施工简便快速、效果显著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外楼面变形缝构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由于受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应力,这种应力常常使建筑物产生裂缝甚至被破坏。为减少应力对建筑物的影响,在设计时预先在变形敏感的部份将结构断开,预留缝隙,即变形缝,以保证建筑物被断开的各部份有足够的变形空间而不使建筑物破损或产生裂缝。按照不同的设计概念,变形缝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变形缝的设置减少了很多工程上难以处理的变形裂缝,保证了结构的安全,但如果缝的构造处理不当,又将给建筑物使用带来不利影响。例如,不能适应变形需要、漏水、灌风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不仅停留在量上,而是对建筑物的舒适性、精美度提出更高要求。变形缝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和建筑的美观,在设计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在目前许多工程中变形缝处理缺乏合理性、不尽人意,变形缝处漏水导致墙面、天棚污迹斑斑,潮湿、霉变、抹灰脱落,随处可见,给空间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其具有封堵变形缝开口处,防止变形缝漏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包括拼接在一起的第一结构梁和第二结构梁,所述第一结构梁顶部朝向第二结构梁方向延伸有设置在第二结构梁上方的混凝土盖板,第一结构梁和混凝土盖板与第二结构梁之间预留倒L形变形缝,第一结构梁、第二结构梁、混凝土盖板上表面铺设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挡在变形缝开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结构梁顶部延伸出混凝土盖板挡在第二结构梁上方,可以防止雨水等直接落入变形缝中;此外,防水卷材铺设在第一结构梁、第二结构梁和混凝土盖板的上表面,并挡在变形缝开口处,进一步防止落水从变形缝开口处落入变形缝中。并且该结构简单实用,不影响变形缝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水卷材伸至变形缝内并通过水泥射钉固定设置在混凝土盖板下表面,变形缝内设有将防水卷材堵在变形缝开口处的橡胶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卷材由水泥射钉固定在变形缝开口处,并且橡胶条可以进一步将防水卷材固定在变形缝开口处。由于橡胶条遇水膨胀,特别在遇到落水的情况,橡胶条将变形缝开口封住,进一步防止漏水渗入。
进一步设置:所述变形缝内设有岩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岩棉具有保温、隔燃、吸声等功能,不仅可以减少室内与室外的热量交换;火灾时,可以阻止火情进一步蔓延;并且可以减少室内噪声,而且减少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结构梁和第二结构梁上侧边均延伸有楼板,楼板上设有线性排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落在第一结构梁和第二结构梁表面的落水,汇集到线性排水槽中然后排出,防止第一结构梁和第二结构梁表面积水影响强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线性排水槽通过水泥砂浆浇筑在楼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性排水槽通过水泥砂浆浇筑在楼板上,稳定可靠。水泥砂浆可以阻挡水直接落到楼板上,使得水汇集到排水槽中排出。
进一步设置:所述楼板上铺设有保温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板可以减少楼房内外的热量交换,使得楼房内的温度得以维持,减少空调使用量,低碳环保。
进一步设置:所述楼板上铺设有泡沫混凝土将楼板填平至高于或等于线性排水槽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楼板高度填平到高于或等于线性排水槽的高度,方便人们在楼板表面行走。
进一步设置:所述线性排水槽上设有不锈钢篦子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落水可以从不锈钢篦子盖板表面的通孔落入排水槽,并防止杂物落进线性排水槽,堵住线性排水槽。不锈钢材质可以延长不锈钢篦子盖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所述混凝土盖板上设有水泥砂浆将混凝土盖板填平至线性排水槽顶面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凝土盖板填平至线性排水槽顶面的高度,可以避免混凝土盖板上方积水,使得积水直接排到线性排水槽中,防止落水从混凝土盖板中渗入变形槽。
进一步设置:所述楼板和混凝土盖板顶部铺设有防滑地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行人行走,防止雨天打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改变了以往活动翻盖式的盖板结构,增强了盖板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此外,通过变形缝与线性排水槽相结合的整体设计,既解决了变形缝处的防水、排水问题,又具有绿色环保、施工简便快速、效果显著等优点,能够很好地杜绝室外楼面变形缝的漏水及排水的问题,进而保证建筑的耐久性和舒适性,进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线性排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结构梁;2、第二结构梁;3、楼板;4、混凝土盖板;5、变形缝;6、防水卷材;7、橡胶条;8、岩棉;9、线性排水槽;91、不锈钢篦子盖板;10、水泥砂浆;11、保温板;12、砖体;13、泡沫混凝土;14、水泥射钉;15、防滑地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结构梁1和设置在第一结构梁1右侧的第二结构梁2,第一结构梁1顶部向右延伸出混凝土盖板4并设置在第二结构梁2上方。第一结构梁1与混凝土盖板4是一体式结构,第一结构梁1和混凝土盖板4与第二结构梁2预留倒L形的变形缝5,变形缝5开口朝右。这样可以避免雨水等直接灌进变形缝5内,减少雨水漏进变形缝5中。
如图1所示,第一结构梁1、第二结构梁2和混凝土盖板4的上表面铺设有防水卷材6,防水卷材6伸至变形缝5内,并通过水泥射钉14固定设置在混凝土盖板4下表面。变形缝5内设有橡胶条7,橡胶条7与防水卷材6配合将变形缝5开口封严。由于橡胶条7遇水膨胀,当水分渗透到变形缝5开口处,橡胶条7膨胀,进一步将变形缝5开口封严,防止水分渗透至变形缝5内。
如图1所示,变形缝5内设有岩棉8,岩棉8挡在变形缝5内,不仅可以减少楼房室内与室外的热量交换;火灾时,可以阻止火情进一步蔓延;并且可以减少室内噪声,而且减少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如图1和2所示,第一结构梁1与第二结构梁2的侧边均延伸有楼板3,楼板3上均设有线性排水槽9,线性排水槽9通过水泥砂浆10浇筑在楼板3上,稳定可靠。线性排水槽9上设有不锈钢篦子盖板91,可以防止杂物落进线性排水槽9堵住线性排水槽9。并且水泥砂浆10铺设在楼板3上,可防止水分通过楼板3渗透进楼房室内。线性排水槽9与楼板3和第一结构梁1以及第二结构梁2之间铺设有保温板11,保温板11设置在楼板3、第一结构梁1和第二结构梁2的外表面,降低了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化产生的压力,并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和紫外线对于第一结构梁1、第二结构梁2和混凝土盖板4的侵蚀。
如图1所示,楼板3上背向变形缝5的方向依次设有砖体12和泡沫混凝土13,将楼板3填平至线性排水槽9的高度,并在顶面涂抹水泥砂浆10抹平。混凝土盖板4上方涂覆有水泥砂浆10,将混凝土盖板4填平至线性排水槽9高度。这样可以防止楼板3、第一结构梁1和第二结构梁2上积水,使得落水都汇集到线性排水槽9中排出。楼板3和混凝土盖板4顶部铺设有防滑地砖15,便于行人行走,防止雨天打滑。
具体实施过程:第一结构梁1与第二结构梁2拼接时,预留变形缝5,并在变形缝5中设置岩棉8;然后在楼板3上铺设保温板11、泡沫混凝土13,再铺设防水卷材6,并在变形缝5开口处使用水泥射钉14固定在混凝土盖板4下表面,同时使用橡胶条7堵在变形缝5开口处;最后,通过水泥砂浆10将排水槽浇筑在楼板3上,并用水泥砂浆10抹平楼板3和混凝土盖板4上方至与线性排水槽9高度一致。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包括拼接在一起的第一结构梁(1)和第二结构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梁(1)顶部朝向第二结构梁(2)方向延伸有设置在第二结构梁(2)上方的混凝土盖板(4),第一结构梁(1)和混凝土盖板(4)与第二结构梁(2)之间预留倒L形变形缝(5),第一结构梁(1)、第二结构梁(2)、混凝土盖板(4)上表面铺设有防水卷材(6),防水卷材(6)挡在变形缝(5)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6)伸至变形缝(5)内并通过水泥射钉(14)固定设置在混凝土盖板(4)下表面,变形缝(5)内设有将防水卷材(6)堵在变形缝(5)开口处的橡胶条(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5)内设有岩棉(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梁(1)和第二结构梁(2)上侧边均延伸有楼板(3),楼板(3)上设有线性排水槽(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排水槽(9)通过水泥砂浆(10)浇筑在楼板(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3)上铺设有保温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3)上铺设有泡沫混凝土(13)将楼板(3)填平至高于或等于线性排水槽(9)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排水槽(9)上设有不锈钢篦子盖板(9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盖板(4)上设有水泥砂浆(10)将混凝土盖板(4)填平至线性排水槽(9)顶面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3)和混凝土盖板(4)顶部铺设有防滑地砖(15)。
CN201720961089.7U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 Active CN207063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1089.7U CN207063191U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1089.7U CN207063191U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63191U true CN207063191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19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61089.7U Active CN207063191U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631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46762U (zh) 三道防水的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
CN205636825U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CN206554318U (zh) 一种房建墙体
CN109797875A (zh) 一种低能耗节能建筑体系
CN207063191U (zh) 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防水构造
CN100532754C (zh) 框嵌结构二态排水气室隔热节能屋面及构筑方法
CN201818066U (zh) 防渗漏阳台及阳台型空中生态庭院
CN207988131U (zh) 一种集成房屋
CN211690738U (zh) 一种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建筑
CN213268624U (zh) 女儿墙内排水防水隔热结构
CN110158761B (zh) 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
CN209011166U (zh) 一种地下底板和侧墙交接处防水结构
CN202181617U (zh) 一种建筑外墙面的防渗水结构
CN207776290U (zh) 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
CN113216473A (zh) 带地下室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首层幕墙节点及实施方法
CN207892051U (zh) 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处防漏水构造
CN206941843U (zh) 一种下层屋面与上层挑出楼板之间断缝的防水构造
CN111287311A (zh) 一种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方法
CN218204793U (zh) 一种可使地面平整的变形缝与排水沟结合结构
CN103572783A (zh) 地下室工程防开裂防水的综合方法
CN207228172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双层结构层防水结构
CN213329720U (zh) 一种瓦屋面檐口节点防水构造
CN217000527U (zh) 一种种植顶板采光天窗防水节点结构
CN215978104U (zh) 一种种植顶板防水结构
CN211257577U (zh)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