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6290U - 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76290U CN207776290U CN201721678165.XU CN201721678165U CN207776290U CN 207776290 U CN207776290 U CN 207776290U CN 201721678165 U CN201721678165 U CN 201721678165U CN 207776290 U CN207776290 U CN 2077762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proof
- layer
- flat roof
- horizontal type
- type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其中过水管的进水口分别设置在女儿墙防水结构、平屋面防水结构的底层,且平屋面防水结构在过水管的进水口处设置了两段坡度,一方面避免雨水从过水管与女儿墙防水结构、平屋面防水结构的接触处渗入基层墙体,另一方面,坡度的设置使得雨水能顺着坡势流向低处进而从过水管导出屋外,避免雨水在平屋面防水结构上集积造成防水负担。通过上述结构,可提高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的可靠度,降低屋面防水渗漏概率,降低防水维修费用,避免资源浪费,增加防水系统正常的使用年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
背景技术
水落口是屋面或者楼面有组织排水方式中收集、引导屋面雨水流入排水管的装置,屋面的水落口一般设置在檐沟上(直式水落口)或女儿墙上(横式水落口),所用的材料有钢丝罩、铸铁盖、镀锌铁皮斗。现有技术中,水落口的设置要根据汇水区域面积与排水管的管径确定,布置的间距一般在15米左右。
横式水落口结构标高一般高于屋面结构板,排水效果不佳,一旦防水层出现漏点,横式水落口下口标高以下的构造层次均会存在积水现象,屋面一旦渗漏,防水层之下的其他构造均会进水,且保温层材料普遍存在吸水率大的通病,吸水后保温隔热性能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保温效果,同时渗漏问题发生后,还会出现漏水在除防水层之外的其他构造层次中严重窜水的问题,维修成本高、难度大。
专利号为201520110686.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女儿墙水落口,设置在女儿墙根部,为贯穿女儿墙墙体的过水管;所述过水管底端埋入段低于屋面系统的找平层;所述过水管内壁依次设置有界面剂涂层、防水涂层、阳热涂层和罩面涂层与屋面系统的结构呈一体化设置。
上述结构虽部分解决了横式水落口出现漏点的问题,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无法保证施工时各部分的平整度,即施工完成后屋面系统中会存在凹凸不平,造成局部雨水集积,增加防水负担,进而出现漏点;
2、屋面系统的防水结构多采用涂层设置,使整个结构的强度不够,很容易遭到破坏,导致出现漏点;
3、涂料施工时,需要在下层涂料晾干之后进行上层涂料施工,多层涂料结构的设置严重拖延工期,增加了时间成本。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平屋面防水结构中横式水落口处容易出现漏点造成下层构造积水使得保温性能衰减、维修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述方案:
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包括:过水管,所述过水管设置在女儿墙根部并贯穿所述女儿墙,且所述过水管底端与屋面结构板齐平,管身倾斜一定坡度,所述过水管的进水口端还安装有雨水篦子;防水附加层,所述防水附加层设置在所述过水管进水口的内壁与基层墙体上;女儿墙防水结构,所述女儿墙防水结构覆盖在位于所述女儿墙上的所述防水附加层上;平屋面防水结构,所述平屋面防水结构包括由下至上铺贴在所述屋面结构板上的第一防水层、保温层、找坡层、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覆盖在所述防水附加层的上方,所述找坡层在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两段坡度且顺势变陡,所述第二防水层包裹所述保温层和所述找坡层的端面并与所述第一防水层连接;在所述防水附加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
如上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女儿墙防水结构包括由内至外铺贴在所述女儿墙内侧的第三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和第四防水层,所述第三防水层覆盖在所述防水附加层上方,所述第四防水层包裹所述防水保护层并与所述第三防水层连接,且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
如上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找坡层的两段坡度分别以2°和5°找坡。
如上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保温层在所述进水口处的端面为倾斜设置,所述端面的倾斜角大于所述找坡层的坡度。
如上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防水层和所述第三防水层均为聚氨酯防水涂膜,所述聚氨酯防水涂膜的厚度≥1.5mm。
如上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防水层和所述第四防水层均为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贴而成。
如上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找坡层选用陶粒混凝土、泡沫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煤渣混凝土、焦渣混凝土中任一。
如上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找平层,所述找平层设置在所述找坡层与所述第二防水层之间,并包裹所述找坡层和所述保温层的端面,用于为所述第一防水层提供平整的作业面。
如上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mm。
如上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进一步优选为,相邻两所述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搭接边宽度≥10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其中过水管的进水口分别设置在女儿墙防水结构、平屋面防水结构的底层,并通过防水附加层形成一体结构,且平屋面防水结构在过水管的进水口处设置了两段坡度,一方面避免雨水从过水管与女儿墙防水结构、平屋面防水结构的接触处渗入基层墙体,另一方面,坡度的设置使得雨水能顺着坡势流向低处进而从过水管导出屋外,避免雨水在平屋面防水结构上集积造成防水负担。通过上述结构,可提高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的可靠度,降低屋面防水渗漏概率,降低防水维修费用,避免资源浪费,增加防水系统正常的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屋面结构板,2-第一防水层,3-保温层,4-找坡层,5-找平层,6-第二防水层,7—第三防水层,8—防水保护层,9-第四防水层,10-雨水篦子,11-防水附加层,12-女儿墙,13-过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包括基层墙体、过水管13、防水附加层11以及设置在基层墙体上的防水结构,基层墙体又包括女儿墙12和屋面结构板1,防水结构包括女儿墙防水结构和平屋面防水结构,防水附加层11的设置用于实现并加强过水管13与女儿墙防水结构、平屋面防水结构的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用于避免出现渗漏。其中过水管13设置在女儿墙12根部并贯穿女儿墙12,且过水管13底端埋入端与屋面结构板的屋面结构板1平齐,管身倾斜一定坡度,过水管13的进水口端还安装有雨水篦子10;防水附加层11设置在过水管13进水口的内壁与基层墙体上,基层墙体包括女儿墙12和屋面结构板1;女儿墙防水结构铺贴在位于女儿墙12的防水附加层11上;平屋面防水结构包括由下至上铺贴在屋面结构板1上的第一防水层2、保温层3、找坡层4、第二防水层6,第一防水层2覆盖在防水附加层11的上方,找坡层4在进水口处设置有两段坡度且顺势变陡,第二防水层6包裹保温层3和找坡层4的端面并与第一防水层2连接;在防水附加层11、第一防水层2和第二防水层6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上述结构中,首先通过平屋面防水结构中找坡层4的设置,使横式水落口位于平屋面的最低处,其次,找坡层4在横式水落口处设置了相连接的两个坡度,且在接近过水管13的进水口处顺势变陡,进而形成落差,使雨水顺利导出,避免在横式水落口处集积,造成横式水落口处的防水负担;其次,平屋面防水结构设置的双层防水结构且双层防水结构将保温层3夹持在中间,为结构提供有效防水同时又有效的解决了保温层3的保温性能衰减的问题;两道防水层分开设置,避免了防水层与防水层之间窜水的问题。此外,防水附加层11的设置保证了女儿墙防水结构、平屋面防水结构与过水管13之间连接强度。通过上述结构,可提高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的可靠度,降低屋面防水渗漏概率,降低防水维修费用,避免资源浪费,增加防水系统正常的使用年限。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中,女儿墙防水结构包括由内之外铺贴在女儿墙12内侧的第三防水层7、防水保护层8和第四防水层9,第四防水层9包裹防水保护层8并与第三防水层7连接,且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女儿墙防水结构中双层防水层的设置保证了其结构的防水性能,避免雨水渗入女儿墙12中进而渗入到基层墙体中,同时封口处双层防水结构之间连接,减少了接缝的数量,进而降低了渗水的可能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中,找坡层4的两段坡度分别以2°和5°找坡。其中,找坡层4在平屋面防水结构中的大面以2°找坡,仅在横式水落口附近以5°找坡,其中以5°找坡的部分大约位于横式水落口的进水口附近的400mm处。上述数据为本实施例的最优数据,其在保证平屋面防水结构大面结构平整的同时有利于雨水的顺利导出,同时保证了平屋面防水结构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中,保温层3在进水口处的端面为倾斜设置,端面的倾斜角大于找坡层4的坡度。保温层3端面的上述设置再次为平屋面防水结构增加了一个坡度,形成一个三段式滑坡,进一步增加了雨水导出速度,即提高了排水能力,进一步降低了横式水落口处的防水负担,保证了平屋面防水结构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中,防水附加层11、第一防水层2和第三防水层7均为聚氨酯防水涂膜,聚氨酯防水涂膜的厚度≥1.5mm。上述设置利用聚氨酯防水涂料高强度、高延伸率、高固含量、粘结力强等的性能特点,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水层与基层满粘度不高、易窜水的问题;同时为保证涂料防水层的成膜效果,本实施例中聚氨酯防水涂膜的厚度至少为1.5mm,且1.5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的至少刮涂3遍以上且第一遍应薄涂施工。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中,第二防水层6和第四防水层9均为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贴而成。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可以在-25℃到+10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有较高的弹性和耐劳型,以及高达1500%的伸长率和较高的耐穿刺能力、耐撕裂能力,适用于大多条件下的防水施工;用于此处,则保证了女儿墙防水结构和平屋面防水结构的防水强度。同时,在进行第二防水层6和第四防水层9的施工时,至少选择3mm厚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同时防水卷材大面与搭接边均采用热熔法施工,相邻两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搭接边宽度≥100mm;同时热熔法施工的烘烤步骤必须配合滚压、排气工艺,且在搭接边部位以有熔融状态沥青条密封搭接边为宜。施工完成之后还需进行防水检验,在检验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上述施工条件以及工艺的设置是为了保证第二防水层6和第四防水层9均能成为一个整体,避免其搭接缝处渗水,进一步保证其防水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中,找坡层4选用陶粒混凝土、泡沫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煤渣混凝土、焦渣混凝土中任一。上述材料质量轻、吸水率低且具有一定的强度,满足本实施例中对找坡层4的结构需求。本实施例中,找坡层4中所使用的材料大多为颗粒物,因此,其上表面凹凸不平,无法为第二防水层6提供一平整的平面,为此,本实施例还设置了找平层5,找平层5设置在找坡层4与第二防水层6之间,并包裹找坡层4和保温层3的端面,找平层5的主要材料为普通砂浆,其中水泥和砂浆的宜采用1:2.5的重量配比,进而保证找平层5的强度进而增加第二防水层6与找平层5的粘接性。同时,找平层5包裹找坡层4与保温层3的端面的设置,为雨水和保温层3之间增加了一道防护,进一步降低了雨水的渗漏。此外,为进一步增强第二防水层6与找平层5的粘接性,在铺贴第二防水层6之前,找平层5还使用沥青基层处理剂进行处理,处理时,沥青基层处理剂应均匀涂刷在找平层5上,使其无露底、露白现象,并晾干至不粘手时方可进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铺贴。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中,屋面结构板1的上表面为经结构缺陷细部修补处理后的表面;结构缺陷细部修补处理包括剔凿凸起混凝土至所述屋面结构板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防水附加层11联通过水管13和女儿墙防水结构、平屋面防水结构,使其成为一体,从而避免接缝处发生渗漏,此外通过在邻近过水管13进水口处的平屋面防水结构中设置两端顺势变陡的坡度,将雨水顺利导出,避免造成平屋面防水结构的防水压力;
2、本实用新型中,女儿墙防水结构和平屋面防水结构中双层防水结构的设置,为结构提供了有效的防水,同时,两道防水层分开设置,避免了防水层与防水层之间窜水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保温层3端面的倾斜设置为平屋面防水结构增加了一个坡度,形成一个三段式滑坡,进一步增加了雨水导出速度,即提高了排水能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水管,所述过水管设置在女儿墙根部并贯穿所述女儿墙,且所述过水管底端与屋面结构板齐平,管身倾斜一定坡度,所述过水管的进水口端还安装有雨水篦子;
防水附加层,所述防水附加层设置在所述过水管进水口的内壁与基层墙体上;
女儿墙防水结构,所述女儿墙防水结构覆盖位于所述女儿墙上的所述防水附加层上;
平屋面防水结构,所述平屋面防水结构包括由下至上铺贴在所述屋面结构板上的第一防水层、保温层、找坡层、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覆盖在所述防水附加层的上方,所述找坡层在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两段坡度且顺势变陡,所述第二防水层包裹所述保温层和所述找坡层的端面并与所述第一防水层连接;
在所述防水附加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女儿墙防水结构包括由内至外铺贴在所述女儿墙内侧的第三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和第四防水层,所述第三防水层覆盖在所述防水附加层上方,所述第四防水层包裹所述防水保护层并与所述第三防水层连接,且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坡层的两段坡度分别为2°和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在所述进水口处的端面为倾斜设置,所述端面的倾斜角大于所述找坡层的坡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和所述第三防水层均为聚氨酯防水涂膜,所述聚氨酯防水涂膜的厚度≥1.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层和所述第四防水层均为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贴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坡层选用陶粒混凝土、泡沫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煤渣混凝土、焦渣混凝土中任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找平层,所述找平层设置在所述找坡层与所述第二防水层之间,并包裹所述找坡层和所述保温层的端面,用于为所述第一防水层提供平整的作业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相邻两所述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搭接边宽度≥10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78165.XU CN207776290U (zh) | 2017-12-05 | 2017-12-05 | 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78165.XU CN207776290U (zh) | 2017-12-05 | 2017-12-05 | 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76290U true CN207776290U (zh) | 2018-08-28 |
Family
ID=63230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678165.XU Active CN207776290U (zh) | 2017-12-05 | 2017-12-05 | 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7629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23431A (zh) * | 2021-04-28 | 2021-08-31 | 苏州百联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既有建筑屋面防水节能改造施工方法 |
-
2017
- 2017-12-05 CN CN201721678165.XU patent/CN20777629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23431A (zh) * | 2021-04-28 | 2021-08-31 | 苏州百联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既有建筑屋面防水节能改造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95580U (zh) | 倒置式屋面结构 | |
CN101250928A (zh) | 屋面防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
CN1821503A (zh) | 楼地面或屋面变形缝防漏水构造 | |
CN206337739U (zh) | 一种女儿墙根部的保温防水结构 | |
CN206352400U (zh) | 正置式屋面女儿墙部位防水局部维修结构 | |
CN109944398A (zh) | 种植植被屋面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8622989U (zh) | 一种屋面及女儿墙根部防水收口r角结构 | |
CN204715638U (zh) |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 |
CN207776290U (zh) | 一种用于平屋面防水系统的横式水落口结构 | |
CN212671027U (zh) | 一种露台屋面防渗漏结构 | |
CN206971580U (zh) | 一种平屋面防水施工结构 | |
CN208396162U (zh) | 一种蓄水隔热屋面 | |
CN209509341U (zh) | 一种钢结构屋面与混凝土女儿墙交接处天沟 | |
CN104120837A (zh) | 一种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 | |
CN217128772U (zh) | 倒置式屋面排水结构 | |
CN207620232U (zh) | 一种平屋面防水系统 | |
CN212201049U (zh) | 一种屋面女儿墙雨水口防冷桥结构 | |
CN207110142U (zh) | 一种上人屋面与玻璃幕墙的交接结构 | |
CN101936042A (zh) | 小框体复合保温隔热体系防水构造 | |
CN210459793U (zh) | 一种防水屋面结构 | |
CN209277413U (zh) | 一种防水保温屋面系统 | |
CN209958622U (zh) | 一种防水保温一体化的屋面 | |
CN217128760U (zh) |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 |
CN220100227U (zh) | 一种伸缩缝防水结构 | |
CN112411903A (zh) | 用于降低屋面冷桥现象的异形组合伸缩缝盖板及安装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