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54217U - 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54217U
CN206554217U CN201720251297.8U CN201720251297U CN206554217U CN 206554217 U CN206554217 U CN 206554217U CN 201720251297 U CN201720251297 U CN 201720251297U CN 206554217 U CN206554217 U CN 206554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andoned stream
rainwater
well
rain water
branch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512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少帆
田炜
瞿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512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54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54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542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涉及雨水收集回用领域。该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包括至少一条弃流支路以及一条弃流干路,每条所述弃流支路上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弃流井,至少一条所述弃流支路与弃流干路相连,雨水经所述弃流支路流入所述弃流干路,并经所述弃流干路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弃流支路上设置多个弃流井,防止收集面上的雨水流行时间差距较大,雨水收集范围内弃流不均匀,使远距离区域地表径流的初期雨水得不到弃流,污染收集雨水的水质;近距离区域中部分较为洁净的持续径流雨水被弃流掉,优质的雨水流失。

Description

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回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带来的内涝频发、径流污染加剧、水资源流失、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威胁城市的安全运行,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国家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城市的缺水日益突出,严重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发展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对缓解城市用水紧张,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和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将海绵城市技术手段归纳为“渗、滞、蓄、净、用、排”几类,而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主要用于雨水净化以及雨水回用领域,使对“净、用”的体现。
但目前,初期雨水弃流较多采用流量式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雨水处理系统通常在弃流干路上设置弃流井11'和雨水安全溢流井21',经弃流井11'的弃流之后流入雨水收集装置3'或排出,由于雨水收集点(雨水处理系统中的雨水检查井12')到弃流井11'之间的距离较长,雨水收集管线较长,导致收集面上雨水流行时间差异较大,最远点到达弃流井11'的时间远大于收集面上的近点。流行时间的差异使弃流井11'将近距离区域中较为洁净的持续径流雨水被弃流掉,使优质的雨水流失,而远距离区域地表径流的初期雨水得不到弃流,弃流不均匀使得收集雨水的水质得不到提升,弃流后的雨水水质没有显著提升,仍然存在污染严重的问题,无法再次利用,导致雨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解决了现有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初期雨水弃流设施在收集范围内弃流不均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包括至少一条弃流支路以及一条弃流干路,每条所述弃流支路上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弃流井,至少一条所述弃流支路与弃流干路相连,雨水经所述弃流支路流入所述弃流干路,并经所述弃流干路排出。该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在弃流支路上设置多个弃流井防止收集面上的雨水流行时间差距较大,雨水收集范围内弃流不均匀,使远距离区域地表径流的初期雨水得不到弃流,污染收集雨水的水质;近距离区域中较为洁净的持续径流雨水被弃流掉,优质的雨水流失。
作为上述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未与所述弃流干路相连的所述弃流支路与邻近的弃流支路相连。便于弃流支路上管路的连接。
作为上述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每条所述弃流支路上的相邻所述弃流井之间的距离相等。弃流井均匀分布,保证在弃流井所在的服务区域内雨水得到均匀弃流,均匀收集雨水。
作为上述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弃流井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雨水检查井。用于收集、排放雨水,防止较长距离内雨水得不到排放的问题。
作为上述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弃流井为流量式雨水弃流井。使流量式雨水弃流井所在的区域的雨水得到较好的弃流。
作为上述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弃流井为渗透式雨水弃流井。分散的初期雨水排放点设置渗透式雨水弃流井,无需通过单独的弃流管线排至雨水排水系统末端,大大地降低了管网造价。
作为上述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渗透式雨水弃流井底部设置渗透孔,所述渗透式雨水弃流井的底部区域设置弃流储存空间,所述弃流储存空间与所述渗透孔相通,所述渗透式雨水弃流井相对应的两侧壁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位于所述弃流储存空间上方。
作为上述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弃流干路上设置雨水安全分流井。用于控制流过雨水的流量的大小。
作为上述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雨水安全分流井远离所述弃流支路的一端与雨水收集装置相连。弃流井收集的雨水经过弃流干路的雨水安全分流井流入雨水收集装置,便于雨水的再利用。
作为上述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雨水安全分流井处设置有排水口。将多余的雨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在弃流支路上设置多个弃流井防止收集面上的雨水流行时间差距较大,雨水收集范围内弃流不均匀,使远距离区域地表径流的初期雨水得不到弃流,污染收集雨水的水质;近距离区域中部分较为洁净的持续径流雨水被弃流掉,优质的雨水流失。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雨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渗透式雨水弃流井的剖视图。
其中,11'、弃流井;12'雨水检查井;21'、雨水安全分流井;3'、雨水收集装置;
1、弃流支路;2、弃流干路;3、雨水收集装置;4、排水口;
11、弃流井;12、雨水检查井;21、雨水安全分流井;
111、渗透孔;112、渗透储存空间;113、进水管;114、出水管;115、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包括至少一条弃流支路1以及一条弃流干路2,每条弃流支路1上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弃流井11,至少一条弃流支路1与弃流干路2相连,雨水经弃流支路1流入弃流干路2,并经弃流干路2排出。在弃流支路1上设置多个弃流井11防止收集面上的雨水流行时间差距较大,雨水收集范围内弃流不均匀,使远距离区域地表径流的初期雨水得不到弃流,污染收集雨水的水质;近距离区域中部分较为洁净的持续径流雨水被弃流掉,优质的雨水流失。弃流支路1的条数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未与弃流干路2连接的弃流支路1与邻近的弃流支路1连接,如图2所述,弃流支路1没有与弃流干路2连接的,首先与邻近的弃流支路1相连,雨水首先从某一弃流支路1流入与其邻近的另一弃流支路1的邻近的雨水检查井21或弃流井11,再流入弃流干路2,便于弃流支路1上的管路的连接。
每条弃流支路1上的相邻弃流井11之间的距离相等。弃流井11均匀分布,保证在弃流井11所在的服务区域内雨水得到均匀弃流,均匀收集初期雨水。
相互连接的两个弃流井11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雨水检查井12。雨水检查井12的设置用于收集、排放雨水,防止较长距离内雨水得不到排放的问题出现。当弃流井11之间的间距超过《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中4.4.2条最大间距的要求时,还需增设雨水检查井12。弃流井11的最大服务距离为500m,由于只有上游雨水才能进入弃流井中,所以在同一雨水排水系统中相邻弃流井的间距不超过500m,由于弃流井11分散设置,且服务距离限制在500m以内,因此可以避免常规雨水弃流设施的弃流不均问题。当相邻弃流井11的间距超过最大服务距离(500m)时应当设置雨水检查井12。每条弃流支路1上任意两相邻的雨水检查井12之间的距离相等,便于雨水排泄,使弃流井11收集的雨水比较均匀,防止雨水检查井12和弃流井11之间的距离相差较大,使得远距离区域地表径流的初期雨水得不到弃流,而且近距离区域中较为洁净的持续径流雨水被弃流掉,使优质的雨水流失,收集雨水的水质得不到提升的现象出现。
弃流井11可以为流量式雨水弃流井。分散的流量式雨水弃流井使流量式雨水弃流井11所在的区域的雨水得到较好的弃流。
弃流井11也可以为渗透式雨水弃流井。分散的初期雨水排放点设置渗透式雨水弃流井,无需通过单独的弃流管线排至雨水排水系统末端,大大地降低了管网造价。
如图3所示,渗透式雨水弃流井底部设置渗透孔111,渗透式雨水弃流井的底部区域设置弃流储存空间112,弃流储存空间112与渗透孔111相通,渗透式雨水弃流井相对应的两侧壁分别连接进水管113和出水管114,进水管113和出水管114均位于弃流储存空间112上方,渗透式雨水弃流井的顶部设置井盖115。上游雨水通过进水管113进入渗透式雨水弃流井中,其中降雨前期的初期雨水会停留在弃流储存空间112中,弃流储存空间112容积V=S·m·φ,其中S为渗透式雨水弃流井的服务区域面积,m为弃流厚度(弃流储存空间112的高度),φ为服务区域的综合径流系数。
由于较脏的初期雨水储存在底部弃流储存空间112中,弃流储存空间112通过与其相通的渗透孔111较脏的初期雨水得到弃流,因此每个渗透式雨水弃流井进入下游的雨水为较为洁净的雨水,从而降低雨水回用系统的处理难度。优选的,在渗透式弃流井的底部均匀设置多个渗透孔111,渗透孔111的排布呈网格状结构,使储存的初期雨水可通过渗透孔111缓慢渗透至土壤中,为下次降雨时初期雨水的分离使用。当进入进水管113的雨水量大于V时,雨水通过出水管114排出。
弃流干路2上设置雨水安全分流井21。用于控制流过雨水的流量的大小。在进入雨水收集装置3之前,为了保证雨水的溢流,通过设置雨水安全分流井21使过量雨水得到安全排除。
雨水安全分流井21远离弃流支路1的一端与雨水收集装置3相连。弃流井11收集的雨水经过弃流干路2的雨水安全分流井21流入雨水收集装置3,便于雨水的再利用。雨水收集装置3收集的雨水稍加处理后即可直接用于冲洗厕所、灌溉绿地或营造水景观等,充分利用收集的雨水。
雨水安全分流井21处设置有排水口4。将多余的雨水排出。优选的,将排水口4与市政排水管相连,将废掉的雨水通过排水口4排入市政排水管,进而排掉。
注意,上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条弃流支路(1)以及一条弃流干路(2),每条所述弃流支路(1)上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弃流井(11),至少一条所述弃流支路(1)与弃流干路(2)相连,雨水经所述弃流支路(1)流入所述弃流干路(2),并经所述弃流干路(2)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未与所述弃流干路(2)相连的所述弃流支路(1)与邻近的弃流支路(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弃流支路(1)上的相邻所述弃流井(11)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弃流井(11)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雨水检查井(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弃流井(11)为流量式雨水弃流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弃流井(11)为渗透式雨水弃流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式雨水弃流井底部设置渗透孔(111),所述渗透式雨水弃流井的底部区域设置弃流储存空间(112),所述弃流储存空间(112)和所述渗透孔(111)相通,所述渗透式雨水弃流井相对应的两侧壁分别连接进水管(113)和出水管(114),所述进水管(113)和所述出水管(114)均位于所述弃流储存空间(112)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弃流干路(2)上设置雨水安全分流井(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安全分流井(21)远离所述弃流支路(1)的一端与雨水收集装置(3)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安全分流井(21)处设置有排水口(4)。
CN201720251297.8U 2017-03-15 2017-03-15 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54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51297.8U CN206554217U (zh) 2017-03-15 2017-03-15 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51297.8U CN206554217U (zh) 2017-03-15 2017-03-15 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54217U true CN206554217U (zh) 2017-10-13

Family

ID=60364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5129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54217U (zh) 2017-03-15 2017-03-15 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542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3159A (zh) * 2017-03-15 2017-05-24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3159A (zh) * 2017-03-15 2017-05-24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6325B2 (en) Regional rainwater allocation method
CN105735455B (zh) 一种入河污染复合生态截流系统
CN203174665U (zh)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3088896B (zh)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
CN207567889U (zh)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5735449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06499041A (zh) 一种排水泵站集水池高效截污系统
CN208844656U (zh) 雨水收集与恒压自渗植被补水网
CN206554217U (zh) 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
CN21105797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7633472U (zh) 一种建筑小区用海绵城市水系统
CN210202763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CN208981464U (zh) 一种商业街海绵城市结构
CN208748463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
CN102808447A (zh) 利用截污管集中转输初雨水的截流调蓄系统
CN207512865U (zh) 一种高效的拱形调蓄装置
CN207243686U (zh) 一种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
CN205935164U (zh)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虹吸式排水过滤装置
CN206529878U (zh) 一种市政排水社区雨水调蓄池
CN106703159A (zh) 一种分散式雨水弃流系统
CN103741785B (zh) 一种雨水弃流分流装置
CN208685750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CN202689163U (zh) 分建式雨水调蓄系统
CN208594095U (zh) 一种利用湿地技术和雨水调蓄结合的湿地结构
CN108532711B (zh)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建筑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