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16543U - 一种圆形旋转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形旋转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16543U
CN206516543U CN201720235526.7U CN201720235526U CN206516543U CN 206516543 U CN206516543 U CN 206516543U CN 201720235526 U CN201720235526 U CN 201720235526U CN 206516543 U CN206516543 U CN 206516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rotating shaft
piece
fixing groove
housing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355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乾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 Shu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 SHU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 SHU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 SHU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355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16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16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16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其包括上盖、转轴、外壳主体、静端片以及导电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动端片;上盖、转轴以及外壳主体均俯视整体呈圆形,且上盖的轴心、转轴的轴心以及外壳主体的轴心重合;上盖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点动齿;转轴底部为圆盘形,转轴底部设置有动端片固定槽以及露出口;外壳主体底部内壁外延设置有外延固定槽;外壳主体底部内壁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中心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为圆形,并且可以实现点动功能;开关的档位数量较多,可以达到十二个档位;点动效果较好,可靠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圆形旋转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旋转开关。
背景技术
如图8、图9所示,现有技术的旋转开关包括整体呈正方形的外壳1、转轴组件2、静片3以及螺母4。
外壳1包括盒体12、完全覆盖盒体12的盖板11;盖板11的中心固定设置有螺纹座115,螺纹座115的中心设置有贯穿盖板11的贯穿孔;盒体12底部的中心设置有贯穿孔,螺母4与螺纹座115螺纹连接。
如图8所示,盒体12内的上端中心、下端中心均对称地设置有卡位槽121(共四个卡位槽121),各卡位槽121内均隔着间隙地设置有卡位块122(共四个卡位块122);盒体12内的左端中心、右端中心均对称地设置有第二卡位槽124(共四个第二卡位槽124),各第二卡位槽124内均隔着间隙地设置有第二卡位块125(共四个第二卡位块125)。卡位块122以及第二卡位块125均为圆柱形,卡位槽121以及第二卡位槽124均为矩形。
盒体12上端的两边、下端的两边均对称地(绕盒体12的中心旋转对称)设置有贯穿盒体12的接线端口123(共四个接线端口123)。
如图10所示,转轴组件2包括转轴主体21以及薄片状的动片23,转轴主体21固定设置有梅花块22,梅花块22设置有八个向外凸出的花瓣,梅花块22的中心与转轴主体21的中心重合,梅花块22上述设置有若干动片缺口222,动片23整体呈环形、且与梅花块22的底端面贴合,动片23的边缘固定设置有动片凸出231;各动片凸出231绕过动片缺口222的侧壁后向内延伸,从而使动片23固定在梅花块22的底部。
静片3共四个,静片3为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比如铍青铜)、其整体呈S形,静片3的一端从接线端口123外露,静片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卡位槽121与卡位块122之间的间隙、第二卡位槽124与第二卡位块125之间的间隙向盒体12的中心延伸。
转轴主体21的两端分别穿过盖板11的贯穿孔、盒体12的贯穿孔,且梅花块22设置在四个静片3之间,两个静片3的另一端分别抵持两个动片凸出231。
如图9所示,盖板1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卡槽112,盒体1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卡扣127,卡槽112与卡扣127相匹配;卡扣127卡入卡槽112使盖板11与盒体12固定连接。盖板11安装到盒体12上时,不需要其他工具即可,比较方便。
盒体12的上端中心、下端中心对称地设置有定位孔126;盖板11的上端中心、下端中心对称地设置有与定位孔126相匹配的定位销111。定位孔126与定位销111用于盖板11安装到盒体12时的定位。
现有技术的旋转开关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前,将电导线分别从接线端口123与静片3电性连接。
通过转轴主体21的一端(通常为穿过盖板11的贯穿孔的一端)旋转转轴主体21,转轴主体21带动梅花块22旋转。在梅花块22旋转一个花瓣的过程中,静片3的另一端首先抵持动片凸出231或者花瓣之间,克服静片3的另一端的弹力继续旋转、直至静片3的另一端抵持梅花块22的花瓣的最凸出点,静片3的另一端抵持梅花块22的花瓣的最凸出点时、静片3的另一端提供的弹力最大,继续旋转,梅花块22在静片3的另一端提供的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地定位到旋转过一个花瓣的位置;即梅花块22在静片3的弹力的作用下实现点动。
梅花块22带动动片23的动片凸出231旋转,从而实现各静片3之间的电性连接的转换,从而实现开关的作用。
现有技术的旋转开关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旋转开关整体呈正方形,无法满足需求圆形旋转开关的客户的需求。
2、旋转开关只有四个档位,档位比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可以实现点动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动上盖、转轴以及外壳主体均设置为圆形,并通过转轴带动动端片绕转轴的轴心旋转而实现开关的功能;通过点动齿与弹性材料制成的动端片配合实现点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高圆形旋转开关的档位数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外壳主体底部内壁外延设置外延固定槽,并在外壳主体底部内壁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中心固定槽,利用外壳主体底部内壁外延的空间提高档位数量。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包括上盖、转轴、外壳主体、静端片以及导电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动端片;上盖、转轴以及外壳主体均俯视整体呈圆形,且上盖的轴心、转轴的轴心以及外壳主体的轴心重合;上盖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点动齿;转轴底部为圆盘形,转轴底部设置有动端片固定槽以及露出口;外壳主体底部内壁外延设置有外延固定槽;外壳主体底部内壁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中心固定槽;动端片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弹性端、固定端以及旋转端;动端片的截面整体呈U字形;旋转端上设置有中心凸点以及静端片凸点;静端片包括接触片以及接线片,接触片与接线片相互垂直地固定连接、使静端片的截面整体呈L形;一个静端片的接触片卡入中心固定槽,其他的静端片的接触片卡入外延固定槽;卡入中心固定槽的静端片为中心静端片,卡入外延固定槽的静端片为外延静端片;中心静端片的接线片以及外延静端片的接线片均从外壳主体外露;上盖完全覆盖外壳主体且与外壳主体固定连接;转轴底部设置在外壳主体内、且转轴顶部穿过上盖外露;点动齿的数量以及外延固定槽的数量相等、且均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点动齿以及外延固定槽均绕转轴的轴心均布,点动齿与外延固定槽错位分布;固定端位于动端片固定槽内从而使动端片与转轴轴向固定地连接;弹性端与点动齿相匹配,弹性端从露出口露出且与点动齿的最凹入部相互抵持,中心凸点的中心线与转轴的轴心重合、且中心凸点与中心静端片的接触片相互抵持,静端片凸点与外延静端片的接触片相互抵持,从而使动端片产生弹性形变。
进一步地,外壳主体底部内壁还设置有过度齿,过度齿的数量与外延固定槽的数量相等、且绕转轴的轴心均布,过度齿与外延固定槽错位分布;动端片还设置有与过度齿相匹配的过渡凸点。在动端片旋转的过程中,过度齿可以提高动端片的弹性形变量,从而提高点动的效果。
优选地,过渡凸点位于中心凸点与静端片凸点之间。
进一步地,转轴的外缘还设置有导向槽,旋转端还固定设置有与旋转端垂直地导向片;导向片与导向槽相匹配、且插入导向槽。在转轴旋转的过程中,导向片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使旋转端不会歪斜,从而可以保证本实施例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上盖侧壁还固定设置有定位块,外壳主体的侧壁开设有与定位块匹配的定位槽,定位块插入定位槽。可以使上盖相对外壳主体的位置固定,防止上盖安装到外壳主体上的角度错误。
优选地,上盖的侧壁设置有固定卡环,外壳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卡槽,固定卡环卡入固定卡槽,从而使上盖与外壳主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上盖顶端的中心还设置有螺纹座。通过螺母可以方便地将本实施例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安装到所需的位置。
优选地,点动齿以及外延固定槽均为八个、十个或者十二个。
优选地,动端片为弹簧钢或者铍青铜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旋转开关为圆形,并且可以实现点动功能;
2)开关的档位数量较多,可以达到十二个档位;
3)点动效果较好,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的侧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的仰视的示意图。
图3是上盖5的侧视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转轴6的侧视的示意图。
图5是动端片8的侧视的示意图。图5中,动端片8为自然状态,即未被压缩的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的侧视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的俯视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的俯视的示意图。
图9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的侧视的示意图。
图10是现有技术的转轴组件2的仰视的示意图。
图11是现有技术的转轴组件2剖视的示意图。
外壳1;盖板11;定位销111;卡槽112;螺纹座115;盒体12;卡位槽121;卡位块122;接线端口123;第二卡位槽124;第二卡位块125;定位孔126;卡扣127;转轴组件2;转轴主体21;梅花块22;动片缺口222;动片23;动片凸出231;静片3;螺母4;上盖5;点动齿51;固定卡环52;定位块53;转轴6;动端片固定槽61;露出口62;导向槽63;外壳主体7;固定卡槽71;中心固定槽72;外延固定槽73;过度齿74;定位槽75;动端片8;弹性端81;固定端82;旋转端83;中心凸点831;静端片凸点832;过渡凸点833;导向片834;静端片9;接触片91;接线片9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7,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包括上盖5、转轴6、外壳主体7、静端片9以及导电的弹性材料(比如弹簧钢、或者铍青铜等)制成的动端片8。
如图2所示,上盖5、转轴6以及外壳主体7均俯视整体呈圆形,且上盖5的轴心、转轴6的轴心以及外壳主体7的轴心重合。
上盖5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点动齿51。
转轴6底部为圆盘形,转轴6底部设置有动端片固定槽61以及露出口62。
外壳主体7底部内壁外延(相对远离转轴6的轴心为外延)设置有外延固定槽73;外壳主体7底部内壁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中心固定槽72。
动端片8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弹性端81、固定端82以及旋转端83;动端片8的截面整体呈U字形;旋转端83上设置有中心凸点831以及静端片凸点832。
静端片9包括接触片91以及接线片92,接触片91与接线片92相互垂直地固定连接、使静端片9的截面整体呈L形。
一个静端片9的接触片91卡入中心固定槽72,其他的静端片9的接触片91卡入外延固定槽73;卡入中心固定槽72的静端片9为中心静端片,卡入外延固定槽73的静端片9为外延静端片;中心静端片的接线片92以及外延静端片的接线片92均从外壳主体7外露。
上盖5完全覆盖外壳主体7且与外壳主体7固定连接。比如,上盖5的侧壁设置有固定卡环52,外壳主体7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卡槽71,固定卡环52卡入固定卡槽71,从而使上盖5与外壳主体7固定连接。
转轴6底部设置在外壳主体7内、且转轴6顶部穿过上盖5外露。
点动齿51以及外延固定槽73均为八个、且均绕转轴6的轴心均布,点动齿51与外延固定槽73错位分布(即俯视时,点动齿51的最凸出部的投影,位于相邻的两个外延固定槽73之间)。
固定端82位于动端片固定槽61内从而使动端片8与转轴6轴向固定(即转轴6转动时,动端片8与转轴6同步转动)地连接;弹性端81与点动齿51相匹配,弹性端81从露出口62露出(即弹性端81可穿过露出口62与点动齿51接触)且与点动齿51的最凹入部(即相邻的两个点动齿51之间)相互抵持,中心凸点831的中心线与转轴6的轴心重合、且中心凸点831与中心静端片的接触片91相互抵持,静端片凸点832与外延静端片的接触片91相互抵持,从而使动端片8产生弹性形变。
本实施例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的工作原理为:使用前,将导线分别与中心静端片的接线片92、外延静端片的接线片92电性连接。
使用时,通过转轴6的顶部使转轴6旋转,转轴6带动动端片8绕转轴6的轴心旋转。在动端片8旋转的过程中,由于中心凸点831的中心线与转轴6的轴心重合,中心凸点831始终与中心静端片的接触片91相互抵持,从而保持中心凸点831与中心静端片的电性连接。而静端片凸点832与位于外壳主体7底部内壁外延的外延静端片接触,在动端片8旋转的过程中,静端片凸点832与不同的外延静端片的接触片91接触,从而实现静端片凸点832与不同的外延静端片电性连接。而中心凸点831与静端片凸点832通过旋转端83实现电性连接,从而可以实现中心静端片与不同的外延静端片电性连接,即实现开关的功能。
在动端片8旋转的过程中,弹性端81从点动齿51的最凹入部移动到点动齿51的最凸出部时,动端片8的弹性形变量增大;弹性端81移动过点动齿51的最凸出部时,弹性端81在动端片8的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地沿点动齿51移动至点动齿51的最凹入部(与起点的点动齿51的最凹入部相邻的点动齿51的最凹入部),从而实现点动的功能。
进一步地,外壳主体7底部内壁还设置有过度齿74,过度齿74的数量与外延固定槽73的数量相等、且绕转轴6的轴心均布,过度齿74与外延固定槽73错位分布;动端片8还设置有与过度齿相匹配的过渡凸点833。优选地,过渡凸点833位于中心凸点831与静端片凸点832之间。在动端片8旋转的过程中,过度齿74可以提高动端片8的弹性形变量,从而提高点动的效果(即更容易地使弹性端81自动地沿点动齿51移动至点动齿51的最凹入部)。
进一步地,转轴6的外缘还设置有导向槽63,旋转端83还固定设置有与旋转端83垂直地导向片834;导向片834与导向槽63相匹配、且插入导向槽63。在转轴6旋转的过程中,导向片834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使旋转端83不会歪斜(旋转端83歪斜会导致转轴6被卡住而无法旋转),从而可以保证本实施例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上盖5侧壁还固定设置有定位块53,外壳主体7的侧壁开设有与定位块53匹配的定位槽75,定位块53插入定位槽75。可以使上盖5相对外壳主体7的位置固定,防止上盖5安装到外壳主体7上的角度错误。
进一步地,上盖5顶端的中心还设置有螺纹座115。通过螺母4可以方便地将本实施例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安装到所需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时,上述实施例中,点动齿51以及外延固定槽73均为八个;但是,点动齿51的数量以及外延固定槽73的数量还可以相等、且为均两个以上,尤其是十个、十二个。为节省篇幅,本实用新型对点动齿51的数量以及外延固定槽73的数量相等、且均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实施例不再赘述,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5)、转轴(6)、外壳主体(7)、静端片(9)以及导电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动端片(8);上盖(5)、转轴(6)以及外壳主体(7)均俯视整体呈圆形,且上盖(5)的轴心、转轴(6)的轴心以及外壳主体(7)的轴心重合;上盖(5)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点动齿(51);转轴(6)底部为圆盘形,转轴(6)底部设置有动端片固定槽(61)以及露出口(62);外壳主体(7)底部内壁外延设置有外延固定槽(73);外壳主体(7)底部内壁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中心固定槽(72);动端片(8)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弹性端(81)、固定端(82)以及旋转端(83);动端片(8)的截面整体呈U字形;旋转端(83)上设置有中心凸点(831)以及静端片凸点(832);静端片(9)包括接触片(91)以及接线片(92),接触片(91)与接线片(92)相互垂直地固定连接、使静端片(9)的截面整体呈L形;一个静端片(9)的接触片(91)卡入中心固定槽(72),其他的静端片(9)的接触片(91)卡入外延固定槽(73);卡入中心固定槽(72)的静端片(9)为中心静端片,卡入外延固定槽(73)的静端片(9)为外延静端片;中心静端片的接线片(92)以及外延静端片的接线片(92)均从外壳主体(7)外露;上盖(5)完全覆盖外壳主体(7)且与外壳主体(7)固定连接;转轴(6)底部设置在外壳主体(7)内、且转轴(6)顶部穿过上盖(5)外露;点动齿(51)的数量以及外延固定槽(73)的数量相等、且均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点动齿(51)以及外延固定槽(73)均绕转轴(6)的轴心均布,点动齿(51)与外延固定槽(73)错位分布;固定端(82)位于动端片固定槽(61)内从而使动端片(8)与转轴(6)轴向固定地连接;弹性端(81)与点动齿(51)相匹配,弹性端(81)从露出口(62)露出且与点动齿(51)的最凹入部相互抵持,中心凸点(831)的中心线与转轴(6)的轴心重合、且中心凸点(831)与中心静端片的接触片(91)相互抵持,静端片凸点(832)与外延静端片的接触片(91)相互抵持,从而使动端片(8)产生弹性形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7)底部内壁还设置有过度齿(74),过度齿(74)的数量与所述外延固定槽(73)的数量相等、且绕所述转轴(6)的轴心均布,过度齿(74)与所述外延固定槽(73)错位分布;所述动端片(8)还设置有与过度齿(74)相匹配的过渡凸点(83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凸点(833)位于所述中心凸点(831)与所述静端片凸点(832)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的外缘还设置有导向槽(63),所述旋转端(83)还固定设置有与旋转端(83)垂直地导向片(834);导向片(834)与导向槽(63)相匹配、且插入导向槽(6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5)侧壁还固定设置有定位块(53),所述外壳主体(7)的侧壁开设有与定位块(53)匹配的定位槽(75),定位块(53)插入定位槽(7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5)的侧壁设置有固定卡环(52),所述外壳主体(7)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卡槽(71),固定卡环(52)卡入固定卡槽(71),从而使上盖(5)与外壳主体(7)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5)顶端的中心还设置有螺纹座(115)。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动齿(51)以及所述外延固定槽(73)均为八个、十个或者十二个。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圆形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端片(8)为弹簧钢或者铍青铜制成。
CN201720235526.7U 2017-03-13 2017-03-13 一种圆形旋转开关 Active CN206516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5526.7U CN206516543U (zh) 2017-03-13 2017-03-13 一种圆形旋转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5526.7U CN206516543U (zh) 2017-03-13 2017-03-13 一种圆形旋转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16543U true CN206516543U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70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35526.7U Active CN206516543U (zh) 2017-03-13 2017-03-13 一种圆形旋转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165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5922B (zh) 连接设备及随身支付装置
US9124056B1 (en) Rotating power grommet
KR200327205Y1 (ko) 전선 보관용 아이들 휠을 구비한 집선 장치
KR101403889B1 (ko) 전원어댑터플러그
CN108815601A (zh) 磁耦合离心血泵及血泵底座
CN206516543U (zh) 一种圆形旋转开关
JPS5853477B2 (ja) 電線ねじれ防止装置
CN208307166U (zh) 一种漆包线包装收卷装置
CN206195539U (zh) 高精度直驱电机系统
CN211633270U (zh) 一种心内科呼吸自动安全监护仪
CN205466299U (zh) 一种防止排线磨损的舵机
CA2370249A1 (en) Portable relay base
US2532219A (en) Electrical outlet
CN205355324U (zh) 一种用于隐藏式插头的旋转结构
CN211320406U (zh) 旋转型无插脚插拔结构
CN210776402U (zh) 一种显示器保护装置
CN209311543U (zh) 用于电表箱的余线收纳装置
CN104421594B (zh) 显示装置支架
CN207966655U (zh) 一种家用小型变压器
CN202184729U (zh) 心电图机导联线的装线盒
CN217365888U (zh) 卷曲型心电图机导联线收纳装置
CN104659571B (zh) 智能秘钥设备与转接设备的组装结构
CN210926301U (zh) 医疗器材天线
CN208955812U (zh) 一种爪极永磁同步电机
CN207448523U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装置的二轴侧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8300 No. 42 Zhongcheng Road, Xincheng Community, Leliu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YU SHUN ELECTR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ddress before: 528300 Leliu Jiangyi Industrial Zone,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YU SHUN ELECTR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