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8405U - 一种逃生悬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逃生悬挂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08405U CN206508405U CN201720101766.8U CN201720101766U CN206508405U CN 206508405 U CN206508405 U CN 206508405U CN 201720101766 U CN201720101766 U CN 201720101766U CN 206508405 U CN206508405 U CN 2065084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eway
- neck
- bar
- hanger
- bearing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逃生悬挂系统,包括:滑道设置于楼梯间内;滑道上卡槽与滑道相匹配;滑道下卡槽与滑道相匹配;承重杆与滑道下卡槽固定连接,承重杆设置有调速螺丝,承重杆靠近调速螺丝的一侧还设置有卡槽,并且调速螺丝旋入的螺纹孔与卡槽贯通;悬挂杆的上端与滑道上卡槽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悬挂杆与承重杆的中部铰接;制动杆通过铰接点与承重杆铰接;悬挂器为一搭扣结构,悬挂器扣合在卡槽上;逃生袋的上端与悬挂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适用于各种楼房发生灾害时的紧急情况,应用方便快捷,能够迅速将大量人流从高楼层输送至地面,并且具有防火和调速的功能,简单有效易使用,适用于各类使用群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逃生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楼房,尤其是高层建筑楼房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居住、工作的场所,而这些楼房在发生灾害时(如火灾、地震等),无法使用电梯,人们只能通过设置在楼梯间中的楼梯逃生,但是通过楼梯逃生一方面逃生速度较慢,另一方面人们在慌乱中极易发生踏空、摔落等情况,造成额外的伤亡,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在发生灾害时,快速地从楼体中逃出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逃生悬挂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逃生悬挂系统,其中,包括:一滑道,所述滑道设置于楼梯间内;一滑道上卡槽,所述滑道上卡槽的下端面与所述滑道的上侧相匹配,所述滑道上卡槽的下端面设置有上滑动垫片,所述上滑动垫片与所述滑道的上侧面相接触;一滑道下卡槽,所述滑道下卡槽的上端面与所述滑道的下侧相匹配,所述滑道下卡槽的上端面设置有下滑动垫片,所述下滑动垫片与所述滑道的下侧面相接触;一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的一端与所述滑道下卡槽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调速螺丝,所述调速螺丝旋入所述承重杆另一端的端面,所述承重杆靠近所述调速螺丝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卡槽,所述卡槽贯穿所述承重杆的侧面,并且所述调速螺丝旋入的螺纹孔与所述卡槽贯通,所述承重杆的上端面靠近中部处向上延伸形成一铰接点;一悬挂杆,所述悬挂杆为“C”字型,所述悬挂杆的上端与所述滑道上卡槽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杆的下端与所述承重杆的侧面靠近中部处铰接;一制动杆,所述制动杆为“﹀”字型,所述制动杆的中部通过所述铰接点与所述承重杆铰接;一悬挂器,所述悬挂器为一搭扣结构,所述悬挂器可拆卸地扣合在所述卡槽上;一逃生袋,所述逃生袋的上端与所述悬挂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逃生袋具有一可容纳单人坐下的底面。
上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中,所述滑道上卡槽为一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的下端面为弧面,所述板状结构的下端面与所述滑道的上侧相贴合。
上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中,所述滑道下卡槽为一圆盘状结构,所述圆盘状结构的上端面为弧面,所述圆盘状结构的上端面与所述滑道的下侧相贴合。
上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中,所述滑道下卡槽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两用于包覆所述滑道的下侧的凸起,两所述凸起具有辅助定位的作用。
上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中,所述制动杆位于所述悬挂杆的“C”字型开口内侧,所述制动杆能够围绕所述铰接点转动,所述制动杆的一端为制动部,所述制动部的上端面可抵于所述滑道的下侧,所述制动杆的另一端为把手部。
上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中,所述制动部正对于所述滑道上卡槽的下端面。
上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中,所述滑道为横截面为圆形的管状结构,所述滑道沿楼梯间的墙壁或所述楼梯间的栏杆斜向安装,所述滑道的侧面通过一结构件安装于楼梯间的墙壁或楼梯间的栏杆,所述滑道的上层与下层之间的转角部分处圆滑过渡,所述滑道在直线部分处和转角部分处具有相同的斜率,所述滑道的末端设置有一水平的缓冲段,所述缓冲段的末端设置有一用于防止滑出的限位装置。
上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中,所述卡槽为长条形,所述卡槽沿所述承重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槽的长度大于所述调速螺丝的长度,所述搭扣结构的上端能够在所述卡槽内滑动。
上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中,所述上滑动垫片和所述下滑动垫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一种逃生悬挂系统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一逃生悬挂系统,所述逃生悬挂系统为上述的任意一项逃生悬挂系统,还包括:
步骤一:沿楼梯安装所述滑道,若下楼方向为顺时针,则所述滑道安装于所述楼梯的右侧的墙壁或栏杆上;若下楼方向为逆时针,则所述滑道安装于所述楼梯的左侧的墙壁或栏杆上,所述滑道的高度自向楼梯踏步前算起不小于0.9m;
步骤二:需要紧急逃生时,将所述滑道上卡槽和所述滑道下卡槽卡设于所述滑道上,使所述滑道上卡槽和所述滑道下卡槽与所述滑道相贴合;
步骤三:将所述悬挂器扣合在所述卡槽上,将所述调速螺丝旋入所述螺纹孔,将所述调速螺丝旋入的一端抵于所述悬挂器的所述搭扣结构,通过调整所述调速螺丝的旋入长度以调整所述悬挂器相对于所述卡槽的位置,根据杠杆原理即可根据需要调整使用者下滑的速度;
步骤四:使用者坐在所述逃生袋内,抬起双腿沿所述滑道滑下;
步骤五:当需要减速或刹停时,向下拉动所述制动杆的把手部,使所述制动杆的制动部抵于所述滑道的下端面,通过摩擦力使所述逃生袋减速或停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适用于各种楼房发生灾害时的紧急情况,应用方便快捷,能够迅速将大量人流从高楼层输送至地面,并且具有防火和调速的功能,简单有效易使用,适用于各类使用群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的安装及使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的图3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的滑道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的滑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的受力分析图。
附图中:1、滑道上卡槽;2、滑道下卡槽;21、凸起;3、承重杆;31、卡槽;32、铰接点;4、悬挂杆;41、加强筋;1、制动部;52、把手部;6、悬挂器;7、逃生袋;8、调速螺丝;9、滑道;10、结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的安装及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的图3的放大图,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逃生悬挂系统,包括:滑道9、滑道上卡槽1和滑道下卡槽2,滑道9设置于楼梯间内。滑道上卡槽1的下端面与滑道9的上侧相匹配。滑道下卡槽2的上端面与滑道的下侧相匹配。滑道9采用304不锈钢,具有防火防锈耐高温的特性,载重力强,对碱溶液及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逃生悬挂系统还包括:承重杆3,承重杆3的一端与滑道下卡槽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承重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调速螺丝8,调速螺丝8旋入承重杆3另一端的端面,承重杆3靠近调速螺丝8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卡槽31,卡槽1贯穿承重杆3的侧面,并且调速螺丝8旋入的螺纹孔与卡槽31贯通,承重杆3的上端面靠近中部处向上延伸形成一铰接点32。
另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逃生悬挂系统还包括:悬挂杆4,悬挂杆4为“C”字型,悬挂杆4的上端与滑道上卡槽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悬挂杆4的下端与承重杆3的侧面靠近中部处铰接。
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逃生悬挂系统还包括:制动杆5,制动杆5为“﹀”字型,制动杆5的中部通过铰接点32与承重杆3铰接。
更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3、图4所示,逃生悬挂系统还包括:悬挂器6和逃生袋7,悬挂器6为一搭扣结构,悬挂器6可拆卸地扣合在卡槽31上。逃生袋7的上端与悬挂器6的下端固定连接,逃生袋7具有一可容纳单人坐下的底面。悬挂器6采用202不锈钢,载重力强,不易变形,使用存储方便,耐腐蚀性好并且光洁度高。逃生袋7采用防火级材料,遇明火不燃不融,适用于火场等紧急情况。
还有,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图2所示,滑道上卡槽1为一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下端面为弧面,板状结构的下端面与滑道9的上侧相贴合。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滑道下卡槽2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两用于包覆滑道9的下侧的凸起21,两凸起21具有辅助定位的作用,使滑道下卡槽2在滑行过程中不会沿滑道9的径向晃动。
再有,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滑道下卡槽2为一圆盘状结构,圆盘状结构的上端面为弧面,圆盘状结构的上端面与滑道9的下侧相贴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制动杆5位于悬挂杆4的“C”字型的开口内侧,制动杆5能够围绕铰接点32转动,制动杆5的一端为制动部51,制动部51的上端面可抵于滑道9的下侧,制动杆5的另一端为把手部52。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制动部51正对于滑道上卡槽1的下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滑道上卡槽1的下端面和滑道下卡槽2的上端面均设置有滑动垫片(图中未示出)。滑动垫片采用聚四氟乙烯,邵氏硬度55-65,摩擦系数0.12-0.17,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高润滑,使得逃生袋7施加重力后,连接逃生袋7的滑道上卡槽1和滑道下卡槽2通过滑动垫片在倾斜的滑道9顺利滑下。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的滑道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的滑道示意图,请参见图5、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滑道9为横截面为圆形的管状结构,滑道9沿楼梯间的墙壁或楼梯间的栏杆斜向安装,滑道9的侧面通过结构件10安装于楼梯间的墙壁或楼梯间的栏杆,同时滑道9的上层与下层之间的转角层采用圆滑过渡,同时,滑道9在直线部分处和转角部分具有相同的斜率,使得在转角层,滑道上卡槽1和滑道下卡槽2也能通过滑道9的转角部分顺利滑下,并且在在滑行至转角层时能够减速平稳过度,使用者不会由于离心力而被甩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和图5所示,其中图4为由安装结构件10的墙壁或楼梯的视角,其中,结构件10和滑道9的连接处与悬挂杆4的“C”字型结构的开口处位置相匹配,安装于悬挂杆4的“C”字型结构的开口处的滑道上卡槽1和滑道下卡槽2之间也形成有开口,结构件10不会对悬挂杆4造成阻挡,因此逃生袋7能够从滑道9上顺利滑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逃生袋7为可折叠结构,能够将逃生袋7沿其两侧和中间折叠成包裹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栏杆靠近楼梯的一侧或墙壁靠近楼梯的一侧还设置有金属挡板(图中未示出),金属挡板采用铝合金不锈钢材料,避免了下滑时人体卡在扶手栏杆里的隐患,具有一定的弹性,可缓冲人体与墙壁或栏杆之间的碰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滑道9的末端具有一水平设置的缓冲段,使用者在滑入滑道9的末端时能够在缓冲段上缓冲并且停止,缓冲段的末端形成一球体,球体用于阻挡滑下滑道9的使用者由于惯性而滑出滑道9。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悬挂杆4的两侧侧面还设置有加强筋41,加强筋41的形状与悬挂杆4的侧面的形状相匹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逃生悬挂系统的使用方法,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6所示:
步骤一:沿楼梯安装滑道9,若下楼方向为顺时针,则滑道9安装于楼梯的右侧的墙壁或栏杆上;若下楼方向为逆时针,则滑道9安装于楼梯的左侧的墙壁或栏杆上,滑道9的高度自向楼梯踏步前算起不小于0.9m;
当滑道9靠楼梯井一侧的水平长度超过0.5m时,滑道9的高度自向楼梯踏步前算起不小于1.05m。
步骤二:需要紧急逃生时,将滑道上卡槽1和滑道下卡槽2卡设于滑道9上,使滑道上卡槽1和滑道下卡槽2与滑道9相贴合。
步骤三:将悬挂器6扣合在卡槽31上,将调速螺丝8旋入螺纹孔,将调速螺丝8旋入的一端抵于悬挂器6的搭扣结构,通过调整调速螺丝8的旋入长度以调整悬挂器6相对于卡槽31的位置,根据杠杆原理即可根据需要调整使用者下滑的速度。
步骤四:使用者坐在逃生袋7内,抬起双腿沿滑道滑下。
步骤五:当需要减速或刹停时,向下拉动制动杆5的把手部52,使制动杆5的制动部51抵于滑道8的下端面,通过摩擦力使逃生袋7减速或停止。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悬挂系统的受力分析图,请参见图7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下滑
当人坐上逃生悬挂器时,悬挂器6与滑道9提供不了足够摩擦力f去平衡下滑力F,人开始匀速下滑。假设摩擦系数为μ,滑道9的倾斜角度为θ,人和悬挂器6的总重力为G,空气阻力为0,则下滑力F大于摩擦力f,即F=Gsinθ>f=μFn=μGcosθ。
(2)制动
根据平衡杠杆定律有:Fn·L1=G·L2,由于L1是固定不变的,重力也恒定不变,调节平衡螺母等于调节动力臂L2。当L2变化时Fn也相应变化,Fn变化摩擦力f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下滑力F的大小。又加速度a=F/m,当下滑力F发生变化时,人坐在悬挂器上的下滑速度也随着变化,其下滑速度控制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滑道,所述滑道设置于楼梯间内;
一滑道上卡槽,所述滑道上卡槽的下端面与所述滑道的上侧相匹配,所述滑道上卡槽的下端面设置有上滑动垫片,所述上滑动垫片与所述滑道的上侧面相接触;
一滑道下卡槽,所述滑道下卡槽的上端面与所述滑道的下侧相匹配,所述滑道下卡槽的上端面设置有下滑动垫片,所述下滑动垫片与所述滑道的下侧面相接触;
一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的一端与所述滑道下卡槽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调速螺丝,所述调速螺丝旋入所述承重杆另一端的端面,所述承重杆靠近所述调速螺丝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卡槽,所述卡槽贯穿所述承重杆的侧面,并且所述调速螺丝旋入的螺纹孔与所述卡槽贯通,所述承重杆的上端面靠近中部处向上延伸形成一铰接点;
一悬挂杆,所述悬挂杆为“C”字型,所述悬挂杆的上端与所述滑道上卡槽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杆的下端与所述承重杆的侧面靠近中部处铰接;
一制动杆,所述制动杆为“﹀”字型,所述制动杆的中部通过所述铰接点与所述承重杆铰接;
一悬挂器,所述悬挂器为一搭扣结构,所述悬挂器可拆卸地扣合在所述卡槽上;
一逃生袋,所述逃生袋的上端与所述悬挂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逃生袋具有一可容纳单人坐下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上卡槽为一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的下端面为弧面,所述板状结构的下端面与所述滑道的上侧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下卡槽为一圆盘状结构,所述圆盘状结构的上端面为弧面,所述圆盘状结构的上端面与所述滑道的下侧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下卡槽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两用于包覆所述滑道的下侧的凸起,两所述凸起具有辅助定位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位于所述悬挂杆的“C”字型开口内侧,所述制动杆能够围绕所述铰接点转动,所述制动杆的一端为制动部,所述制动部的上端面可抵于所述滑道的下侧,所述制动杆的另一端为把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正对于所述滑道上卡槽的下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为横截面为圆形的管状结构,所述滑道沿楼梯间的墙壁或所述楼梯间的栏杆斜向安装,所述滑道的侧面通过一结构件安装于楼梯间的墙壁或楼梯间的栏杆,所述滑道的上层与下层之间的转角部分处圆滑过渡,所述滑道在直线部分处和转角部分处具有相同的斜率,所述滑道的末端设置有一水平的缓冲段,所述缓冲段的末端设置有一用于防止滑出的限位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长条形,所述卡槽沿所述承重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槽的长度大于所述调速螺丝的长度,所述搭扣结构的上端能够在所述卡槽内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垫片和所述下滑动垫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杆的两侧侧面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与所述悬挂杆的侧面的形状相匹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01766.8U CN206508405U (zh) | 2017-01-25 | 2017-01-25 | 一种逃生悬挂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01766.8U CN206508405U (zh) | 2017-01-25 | 2017-01-25 | 一种逃生悬挂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08405U true CN206508405U (zh) | 2017-09-22 |
Family
ID=59866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01766.8U Active CN206508405U (zh) | 2017-01-25 | 2017-01-25 | 一种逃生悬挂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0840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3171A (zh) * | 2017-01-25 | 2017-06-13 | 上海扶手安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逃生悬挂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111024A (zh) * | 2020-02-13 | 2020-05-08 | 田军 | 一种高层建筑消防逃生设施 |
-
2017
- 2017-01-25 CN CN201720101766.8U patent/CN20650840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3171A (zh) * | 2017-01-25 | 2017-06-13 | 上海扶手安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逃生悬挂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06823171B (zh) * | 2017-01-25 | 2022-09-30 | 上海扶手安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逃生悬挂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111024A (zh) * | 2020-02-13 | 2020-05-08 | 田军 | 一种高层建筑消防逃生设施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23171A (zh) | 一种逃生悬挂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508405U (zh) | 一种逃生悬挂系统 | |
CN206198491U (zh) | 一种消防缓降器用吊环 | |
CN103706049B (zh) | 新型高楼火灾防坠器 | |
CN101612455B (zh) | 高空逃生器及其下降速度控制方法 | |
CN101837171B (zh) | 一种用于公共场所及高层建筑紧急疏散人员的逃生装置 | |
CN101066490A (zh) | 轨道式高楼救生箱 | |
CN210970789U (zh)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公交系统吊环扶手 | |
CN204283142U (zh) | 一种多功能防盗逃生窗 | |
CN103612771A (zh) | 一种飞机停放轮挡及其设计方法 | |
CN109173105A (zh) | 高层消防逃生装置 | |
KR20050098325A (ko) | 완강기 | |
CN201337770Y (zh) | 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 | |
CN208081671U (zh) | 一种径向压紧缓降装置 | |
WO2003037435A8 (de) | Vorrichtung zur rettung von personen aus bauwerken wie gebäuden, bohrinseln, schiffen oder ähnlichem | |
CN113521574A (zh) | 一种高楼应急逃生器 | |
CN207315217U (zh) | 一种可移式爬梯 | |
CN206218992U (zh) | 一种电梯及其轿厢装置 | |
CN108553770A (zh) | 一种径向压紧缓降装置 | |
CN2659487Y (zh) | 固定式连续高处救生器 | |
CN106606826A (zh) | 一种高楼逃生器 | |
CN205440608U (zh) | 爬壁机器人 | |
JP4163740B1 (ja) | バネで動くドア | |
CN211644535U (zh) | 一种辅助传输栏 | |
CN109316673A (zh) | 火灾逃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