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37770Y - 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37770Y
CN201337770Y CNU2009200954885U CN200920095488U CN201337770Y CN 201337770 Y CN201337770 Y CN 201337770Y CN U2009200954885 U CNU2009200954885 U CN U2009200954885U CN 200920095488 U CN200920095488 U CN 200920095488U CN 201337770 Y CN201337770 Y CN 20133777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way
shell
software
rise building
cushion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09548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镇虎
薛德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92009548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3777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3777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3777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其包括外壳、挂钩、软体滑道、止降圈、缓冲垫以及把手;挂钩安装在外壳的上端;软体滑道的上端安装在外壳的内部上端,下端与止降圈相连;止降圈的外径等于外壳的内径;缓冲垫呈圆柱体形,直径与软体滑道直径相同;而把手则设置在外壳及软体滑道的上端内部中心部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可利用缓冲垫和软体滑道之间的摩擦力使站立在缓冲垫上的逃生者缓慢下滑到地面,而且只需2、3分钟的时间,并且袋状软体滑道还可以防止逃生者向外跌落,因此安全性好,使用方便。另外,本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并且还可作为军事训练、娱乐场所用品以及逃生训练的工具。

Description

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救逃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已达10万座以上,而且今后每年还将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然而,一般城市配备的消防车喷水高度只能达到8层楼,而且最好消防车上的云梯高度也只有达到53米。另外,一些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内往往能容纳数千人,以至上万人。当这些建筑物内发生诸如火灾等突发性事件时,电梯已无法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常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逃生:1、利用有限的楼梯进行人员的疏散,但数千人的疏散至少需要一个小时,这时有些人可能已无法逃生;2、住在高层的人员逃往顶楼平台,以等待直升飞机的救援,但直升飞机的数量及运载能力又可能不足;3、将绳索的一端栓在楼上,另一端栓在地面上的某一固定点,使其成为一条斜线,逃生人员抓住绳索滑降到地面;4、建筑物外的人将气垫置于地面上,遇险者跳在气垫上逃生。但后两种方法都需要有人配合,这在紧急情况下很难做到,而且安全性也极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并且可以反复使用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包括外壳、挂钩、软体滑道、止降圈、缓冲垫以及把手;其中外壳呈下端开口的圆桶状;挂钩安装在外壳的上端外部中心部位,用于悬挂整个装置;软体滑道的整体呈袋状,其上端利用托板安装在外壳的内部上端,下端与止降圈相连,并且上部一侧靠近外壳下端口处形成有一个入口,而下部一侧则形成有一个出口;止降圈的外径等于外壳的内径;缓冲垫的内部充有气体,呈圆柱体形,其直径与软体滑道的直径相同,并且缓冲垫的外圆周面一侧和软体滑道的上部内表面一侧安装有一对能够相互粘接的粘扣;而把手则设置在外壳及软体滑道的上端内部中心部位。
所述的软体滑道的内、外表面上沿垂直方向分别设有内侧软梯和外侧软梯。
所述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还包括一个长度可调的刹车棒。
所述的止降圈上还安装有一个记录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可利用缓冲垫和软体滑道之间的摩擦力使站立在缓冲垫上的逃生者缓慢下滑到地面,而且只需2、3分钟的时间,并且袋状软体滑道还可以防止逃生者向外跌落,因此安全性好,使用方便。另外,本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并且还可作为军事训练、娱乐场所用品以及逃生训练的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待用状态纵向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使用状态纵向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中刹车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包括外壳2、挂钩1、软体滑道5、止降圈12、缓冲垫10以及把手3;其中外壳2呈下端开口的圆桶状;挂钩1安装在外壳2的上端外部中心部位,用于悬挂整个装置;软体滑道5的整体呈袋状,其上端利用托板4安装在外壳2的内部上端,下端与止降圈12相连,并且上部一侧靠近外壳2下端口处形成有一个入口13,而下部一侧则形成有一个出口14;止降圈12的外径等于外壳2的内径;缓冲垫10的内部充有气体,呈圆柱体形,其直径与软体滑道5的直径相同,并且缓冲垫10的外圆周面一侧和软体滑道5的上部内表面一侧安装有一对能够相互粘接的粘扣7;而把手3则设置在外壳2及软体滑道5的上端内部中心部位。
所述的软体滑道5的内、外表面上沿垂直方向分别设有内侧软梯6和外侧软梯8。
所述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还包括一个长度可调的刹车棒9。
所述的止降圈12上还安装有一个记录装置11。
如图1所示,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处于待用状态时,可利用挂钩1将整个装置悬挂在诸如平台上靠近窗口的部位,这时软体滑道5全部卷缩在外壳2的内部,同时止降圈12位于外壳2的下端内部,整个装置的外部还可以套上一层包装物。另外,软体滑道5可采用涤纶、锦纶、尼龙仿真丝或网状材料制成。
如图2、3所示,当高层建筑物内发生诸如火灾等突发性事件而需要逃生时,使用者首先需用手抓住止降圈12并将其用力抛出窗外。在止降圈12的下落过程中,卷缩在外壳2内部的软体滑道5将全部展开。然后,将内部充有气体的缓冲垫10从入口13装入软体滑道5的内部,同时将缓冲垫10和软体滑道5上的粘扣7粘接在一起。由于缓冲垫10的外径等于软体滑道5的内径,并且缓冲垫10和软体滑道5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缓冲垫10的重量,加之粘扣7的作用,因此缓冲垫10不会下降。之后,使用者用手拉住把手3并通过入口13而进入到软体滑道5的内部,并站稳在缓冲垫10上。然后,解开粘扣7并松开把手3,这时人体将克服缓冲垫10和软体滑道5之间的摩擦力而自动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如果使用者感觉速度过快,可采取以下方法来减慢下降速度:1、将双肘紧贴在软体滑道5的内表面两侧;2、手拉内侧软梯6;3、将刹车棒9的长度调节到等于软体滑道5的内径大小,然后水平握住,使其两端抵在软体滑道5的内表面两侧,以阻止人体过快下滑。如果软体滑道5不能达到地面,止降圈12可阻止缓冲垫10的进一步下滑。待人体到达地面时,其可从软体滑道5上的出口14走出。另外,消防队员可借助于软体滑道5外表面上的外侧软梯8迅速攀登到想要到达的楼层。此外,可利用记录装置11作为“黑匣子”,以备需要时从中读取出使用的时间、使用人次以及接触地面时的冲击力等信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应用范围在10-400米之间。

Claims (4)

1、一种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包括外壳(2)、挂钩(1)、软体滑道(5)、止降圈(12)、缓冲垫(10)以及把手(3);其中外壳(2)呈下端开口的圆桶状;挂钩(1)安装在外壳(2)的上端外部中心部位,用于悬挂整个装置;软体滑道(5)的整体呈袋状,其上端利用托板(4)安装在外壳(2)的内部上端,下端与止降圈(12)相连,并且上部一侧靠近外壳(2)下端口处形成有一个入口(13),而下部一侧则形成有一个出口(14);止降圈(12)的外径等于外壳(2)的内径;缓冲垫(10)的内部充有气体,呈圆柱体形,其直径与软体滑道(5)的直径相同,并且缓冲垫(10)的外圆周面一侧和软体滑道(5)的上部内表面一侧安装有一对能够相互粘接的粘扣(7);而把手(3)则设置在外壳(2)及软体滑道(5)的上端内部中心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体滑道(5)的内、外表面上沿垂直方向分别设有内侧软梯(6)和外侧软梯(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还包括一个长度可调的刹车棒(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降圈(12)上还安装有一个记录装置(11)。
CNU2009200954885U 2009-02-05 2009-02-05 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3777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954885U CN201337770Y (zh) 2009-02-05 2009-02-05 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954885U CN201337770Y (zh) 2009-02-05 2009-02-05 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37770Y true CN201337770Y (zh) 2009-11-04

Family

ID=41233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09548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37770Y (zh) 2009-02-05 2009-02-05 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37770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9662A (zh) * 2016-06-07 2016-10-26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高层建筑楼顶吊桥逃生装置
CN110075438A (zh) * 2019-05-16 2019-08-02 贵州大学 一种可防浓烟的高楼逃生装置
CN110075437A (zh) * 2019-05-15 2019-08-02 贵州大学 一种高效便捷的高楼逃生滑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9662A (zh) * 2016-06-07 2016-10-26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高层建筑楼顶吊桥逃生装置
CN106049662B (zh) * 2016-06-07 2018-10-02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高层建筑楼顶吊桥逃生装置
CN110075437A (zh) * 2019-05-15 2019-08-02 贵州大学 一种高效便捷的高楼逃生滑梯
CN110075438A (zh) * 2019-05-16 2019-08-02 贵州大学 一种可防浓烟的高楼逃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01658U (zh) 一种高楼逃生自救装置
CN103893924B (zh) 超高层建筑速降逃生系统
CN201855512U (zh) 高层火灾、地震逃生装置
CN201337770Y (zh) 超高层建筑自救逃生装置
WO2013097304A1 (zh)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CN202355718U (zh) 高空逃生器
CN201832293U (zh) 地震速救自救空悬浮安全稳降逃生器
CN101612455B (zh) 高空逃生器及其下降速度控制方法
CN104998357A (zh) 一种逃生用高空缓降器及逃生系统
CN1879909B (zh) 高楼火灾自救多人乘用逃生车及其救生方法
CN206355459U (zh) 一种重力平衡抱闸式制动高楼缓降紧急救生器
CN203852746U (zh) 用于超高层建筑速降逃生系统的逃生器
CN106390309A (zh) 高层住宅火灾自救用装置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1966371A (zh) 机械缓降器
CN109381809B (zh)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
CN2882681Y (zh) 民用高楼灾难救生器
CN203852747U (zh) 超高层建筑速降逃生系统逃生器的制动装置
CN203852748U (zh) 超高层建筑速降逃生系统
CN210933484U (zh) 一种高层火灾速降自救器
CN217612547U (zh) 一种消防救生用防坠网
CN211068810U (zh) 一种缓降器
CN210728454U (zh) 一种高层建筑速降逃生装置
CN208852271U (zh) 高层建筑自救式安全逃生装置
CN110384878B (zh) 一种高层建筑速降逃生装置
CN203169852U (zh) 一种可靠的救生缓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

Termination date: 201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