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96565U - 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96565U
CN206496565U CN201720117109.2U CN201720117109U CN206496565U CN 206496565 U CN206496565 U CN 206496565U CN 201720117109 U CN201720117109 U CN 201720117109U CN 206496565 U CN206496565 U CN 206496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ipe
refrigerant
refrigerating plant
soak chamber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171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建国
刘福东
谢康明
辛增炜
王建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OriginCell Biological Cryo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OriginCel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OriginCel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OriginCel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171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96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96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96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它包括保温腔室、盘管、制冷剂储罐和制冷剂回收装置,盘管位于保温腔室的内部空间的下半部分,盘管的进口穿过保温腔室的室壁后与制冷剂通道的一端相连通,制冷剂通道的另一端与制冷剂储罐的制冷剂出口相连通,盘管的出口穿过保温腔室的室壁后与制冷剂回收装置相连通。该制冷装置,通过采用位于下部空间的盘管制冷,可达到低温存储空间内温度分布的水平均匀和稳定运行的效果,可实现低温空间的温度的灵活调整,解决了冷气或者制冷介质容易向上扩散从而威胁到上部的机械机构或者自动化机构的稳定可靠运行的问题。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制冷是使某一空间或某物体达到低于其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的过程。目前主要的制冷机理有两种:一种是压缩机制冷,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再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此制冷温度较高,无法应用在超低温制冷领域中。另一种是通过液氮等介质来进行制冷,包括喷嘴喷出雾状液氮、将液氮刚好气化后通过风扇吹这两种方法进行制冷,此种方法可以使温度达到-100℃以下。
通过制冷,不仅可以改变生活或者工作空间的温度,还可以广泛用来存储蔬菜、肉类、海产品等食品;而更低的制冷温度,特别是低于-60℃的超低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和医学领域。特别是对于生物样本的长期存储,超低温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超低的存储温度可以降低生物样本内的生化反应,从而提高生物样本内各种成分的稳定性,而且,往往温度越低则样本的稳定保存时间越长。
研究制造稳定、可靠、可控、经济、环保、实用的可实现的超低温制冷装置,具有现实的技术需求。同时,随着近年来生命科学和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此类低温制冷装置,也将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传统的压缩机方式制冷,制冷的温度往往难以达到超低温条件,而不能很好满足样本(例如生物样本)长期保持等情况的技术要求。而采用喷嘴喷出雾状液氮、将液氮刚好气化后通过风扇吹入储存容器或空间的方法进行制冷,往往会形成较大气流,造成内部气流紊乱,难以形成较好的可控稳定的低温空间和环境。此外,还容易造成上部空间的温度过低波动,从而对通常需要配套使用的机械机构或者自动化机构的运行带来显著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制冷装置的制冷难达到超低温要求或容易造成内部气流紊乱、上部空间温度过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制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它包括保温腔室、盘管、制冷剂储罐和制冷剂回收装置,盘管位于保温腔室的内部空间的下半部分,盘管的进口穿过保温腔室的室壁后与制冷剂通道的一端相连通,制冷剂通道的另一端与制冷剂储罐的制冷剂出口相连通,盘管的出口穿过保温腔室的室壁后与制冷剂回收装置相连通。
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深低温环境,还不会造成内部气流紊乱,避免造成试样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同时会形成很好的温度梯度,使得上部温度较高,有利于自动化机构的运行。
较佳地,盘管的进口位于盘管的底部,盘管的出口位于盘管的上部。制冷剂从下至上在盘管中流动,使盘管的底部的温度最低,盘管的上部的温度较高。
较佳地,盘管围成的空间内设有传导板,传导板贴合在盘管上。传导板起到热交换作用的同时,还起到保护试样的作用。
较佳地,盘管绕保温腔室的内部空间的内周面布置。盘管的外周面贴合于保温腔室的内部空间,使盘管围成的空间尽量大,可存储尽量多的试样。
较佳地,制冷剂回收装置为循环制冷机,循环制冷机还通过循环管道与盘管的进口相连通。采用循环制冷机,可以循环不断地利用一定量的制冷剂进行制冷,大大降低了制冷剂的消耗量,还避免了制冷剂排放对环境或者安全的影响。
更佳地,制冷装置还包括三通阀,三通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制冷剂通道、循环管道相连通,三通阀的出口与盘管的进口相连通。更较佳地,三通阀与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当流入一定量的制冷剂至盘管中后,三通阀通过手动或者控制器的控制,断掉盘管与制冷剂储罐的连通,开启循环制冷机与盘管的进口的连通。通过循环制冷机的不断循环制冷,来保证盘管中可以不停地有制冷剂对保温腔室进行降温。
较佳地,制冷剂回收装置为制冷剂回收罐。制冷剂从盘管的出口流入至制冷剂回收罐中。
较佳地,制冷剂储罐的制冷剂出口设有流量控制阀。更佳地,流量控制阀与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制冷剂出口的开闭和制冷剂流量的大小,还可通过控制器来控制流量控制阀。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制冷装置,通过采用位于下部空间的盘管制冷,可达到低温存储空间内温度分布的水平均匀和稳定运行的效果,可实现低温空间的温度的灵活调整,解决了冷气或者制冷介质容易向上扩散从而威胁到上部的机械机构或者自动化机构的稳定可靠运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冷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制冷装置的盘管与传导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冷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保温腔室1
内部空间11
室壁12
盘管2
进口21
出口22
制冷剂储罐3
制冷剂出口31
制冷剂通道4
传导板5
循环制冷机6
循环管道7
三通阀8
控制器9
制冷剂回收罐10
流量控制阀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装置,它包括保温腔室1、盘管2、制冷剂储罐3和制冷剂回收装置,盘管2位于保温腔室1的内部空间11的下半部分,盘管2的进口21穿过保温腔室1的室壁12后与制冷剂通道4的一端相连通,制冷剂通道4的另一端与制冷剂储罐3的制冷剂出口31相连通,盘管2的出口22穿过保温腔室1的室壁12后与制冷剂回收装置相连通。
制冷剂储罐3中的制冷剂,从制冷剂出口31经制冷剂通道4后进入盘管2,制冷剂在盘管2中流动,靠盘管2的热传导及盘管2附近气体的缓慢对流来进行热量的传递,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该制冷剂可以为液氮,也可以为其它制冷剂。
盘管2围成的空间,用于存储试样。因此,该制冷装置的降温主要集中在盘管2围成的空间内,盘管2围成的空间内的温度很低,盘管2上方的空间温度很高,会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温度较高的上部空间有利于自动化机构的运行。
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深低温环境,还不会造成内部气流紊乱,避免造成试样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同时会形成很好的温度梯度,使得上部温度较高,有利于自动化机构的运行。
盘管2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较佳的如紫铜材质。金属材料的盘管2,导热性好,能快速和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
盘管2的进口21位于盘管2的底部,盘管2的出口22位于盘管2的上部。制冷剂从下至上在盘管2中流动,使盘管2的底部的温度最低,盘管2的上部的温度较高。因此,可根据试样需求的温度,选择试样放置的高度。试样需求的制冷温度较低时,可放置于较低的位置,试样需求的制冷温度较高时,放置于较高的位置。
盘管2围成的空间内设有传导板5,传导板5贴合在盘管2上。传导板5可为不锈钢板。传导板5围成的空间即为试样放置空间,试样放置于试样放置空间内,传导板5起到热交换作用的同时,还起到保护试样的作用。
盘管2绕保温腔室1的内部空间11的内周面布置。盘管2的外周面贴合于保温腔室1的内部空间11,使盘管2围成的空间尽量大,可存储尽量多的试样。
制冷剂储罐3的制冷剂出口31设有流量控制阀20。流量控制阀20与控制器9进行数据交换。流量控制阀20用于控制制冷剂出口31的开闭和制冷剂流量的大小,同时,还可通过控制器9来控制流量控制阀20。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制冷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制冷剂回收装置为循环制冷机6,循环制冷机6还通过循环管道7与盘管2的进口21相连通。采用循环制冷机6,可以循环不断地利用一定量的制冷剂进行制冷,大大降低了制冷剂的消耗量,还避免了制冷剂排放对环境或者安全的影响。上述循环制冷机6,优选为斯特林发动机。
该制冷装置还包括三通阀8,三通阀8的两个进口分别与制冷剂通道4、循环管道7相连通,三通阀8的出口与盘管2的进口21相连通。其中,三通阀8可与控制器9进行数据交换,控制器9用于控制盘管2的进口21与制冷剂通道4或循环管道7相连通。
当流入一定量的制冷剂至盘管2中后,三通阀8通过手动或者控制器9的控制,盘管2的进口21断掉与制冷剂通道4的连通,切换为与循环管道7相连通,即断掉盘管2与制冷剂储罐3的连通,开启循环制冷机6与盘管2的进口21的连通。通过循环制冷机6的不断循环制冷,来保证盘管2中可以不停地有制冷剂对保温腔室1进行降温。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制冷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制冷剂回收装置为制冷剂回收罐10。制冷剂储罐3中的制冷剂,从制冷剂出口31经制冷剂通道4后进入盘管2,制冷剂在盘管2中进行流动,从盘管2的出口22流入至制冷剂回收罐10中。制冷剂回收罐10具有出气口,制冷剂气化成气体后,气体从出气口流至外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保温腔室(1)、盘管(2)、制冷剂储罐(3)和制冷剂回收装置,所述盘管(2)位于所述保温腔室(1)的内部空间(11)的下半部分,所述盘管(2)的进口(21)穿过所述保温腔室(1)的室壁(12)后与制冷剂通道(4)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制冷剂通道(4)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剂储罐(3)的制冷剂出口(31)相连通,所述盘管(2)的出口(22)穿过所述保温腔室(1)的室壁(12)后与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2)的进口(21)位于所述盘管(2)的底部,所述盘管(2)的出口(22)位于所述盘管(2)的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2)围成的空间内设有传导板(5),所述传导板(5)贴合在所述盘管(2)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2)绕所述保温腔室(1)的内部空间(11)的内周面布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为循环制冷机(6),所述循环制冷机(6)还通过循环管道(7)与所述盘管(2)的进口(21)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三通阀(8),所述三通阀(8)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所述制冷剂通道(4)、循环管道(7)相连通,所述三通阀(8)的出口与所述盘管(2)的进口(21)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8)与控制器(9)进行数据交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为制冷剂回收罐(1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储罐(3)的制冷剂出口(31)设有流量控制阀(2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20)与控制器(9)进行数据交换。
CN201720117109.2U 2017-02-08 2017-02-08 制冷装置 Active CN206496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17109.2U CN206496565U (zh) 2017-02-08 2017-02-08 制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17109.2U CN206496565U (zh) 2017-02-08 2017-02-08 制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96565U true CN206496565U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04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17109.2U Active CN206496565U (zh) 2017-02-08 2017-02-08 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965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9576A (zh) * 2017-02-08 2017-06-13 上海原能细胞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9576A (zh) * 2017-02-08 2017-06-13 上海原能细胞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9576A (zh) 制冷装置
CN107726040A (zh) 一种带有控压装置的低温推进剂储罐
CN205394950U (zh) 一种环氧树脂浇灌装置
CN104677000A (zh) 一种利用液氮致冷的低温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3983013A (zh) 新型无霜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WO2021088967A1 (zh) 全身冷冻理疗设备
CN201047685Y (zh) 节能型船用喷射器制冷循环装置
CN206496565U (zh) 制冷装置
CN213454351U (zh) 一种逆流式闭循环低温冷却系统
CN101358786A (zh) 负压真空空调器
CN205048616U (zh) 一种氟泵双循环冷水机组蓄冷系统
CN103759457A (zh) 氨冷库蓄冷式少氨高效制冷系统
CN205860582U (zh) 一种储液调控装置及制冷系统
CN104315635B (zh) 中小型大温差双工况动态流态冰冰蓄冷空调
CN104567061A (zh) 一种双工况液态冰冷水机组
CN110044101B (zh) 一种节能型鸭屠宰及速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8567185U (zh) 一种带除霜功能的间接冷却系统实验台
CN205048615U (zh) 一种冷水机组自然冷源热管式蓄冷系统
CN208066408U (zh) 一种试管冷冻箱
CN106403357A (zh) 一种节能制冷装置
CN207237615U (zh) 石脑油芳构化干气处理装置
CN207407569U (zh) 一种应用于冷藏柜的紧凑型风冷装置
CN108709331A (zh) 一种带除霜功能的间接冷却系统实验台
CN201383349Y (zh) 分流式的双温冷水机
CN105115086A (zh) 一种冷水机组自然冷源热管式蓄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anghai primary cell biological low temperature Equipment Co Ltd

Assignor: SHANGHAI ORIGINCEL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831000002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everage refrigerating method and its refrigerating equipmen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80611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9

Address after: 200120 Room 102, floor 1, building 4, no.1227, zhangheng road and no.1118, Halley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primary cell biological low temperature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in Pudong New Area Cailun Road, room 816 No. 78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ORIGINCEL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