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85287U -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车体 - Google Patents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车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85287U
CN206485287U CN201720007014.5U CN201720007014U CN206485287U CN 206485287 U CN206485287 U CN 206485287U CN 201720007014 U CN201720007014 U CN 201720007014U CN 206485287 U CN206485287 U CN 206485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m panel
substrate
thickness
shackle member
installa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070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云峰
曹日山
孙历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070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85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85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85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及汽车车体,包括内饰板本体和用于卡接到车身上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具有朝一侧弯折的钩体,所述基板底部具有沿所述基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端面,所述安装端面上形成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饰板本体的一侧表面上;且所述安装凸台的厚度小于所述端面的厚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增加卡接件基板的厚度来增加卡接件的承受能力,同时通过设置卡接件根部的安装凸台的厚度小于卡接件的基板的厚度,保持卡接件根部厚度较小,从而可以避免在卡接件与内饰板的连接处形成凹坑形状的收缩痕等表面缩印的问题。

Description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车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及汽车车体。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汽车内饰板上设置有卡接件,汽车内饰板的安装是通过内饰板卡接件插入汽车车体上的卡孔中,将内饰板与车体连接在一起。
目前,汽车内饰板的厚度一般为2.5-3mm,内饰板上卡接件的厚度一般为1mm。个别地方承受的力很大,经常出现汽车内饰板与卡接件连接处卡角断裂、内饰件掉落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增加卡接件的厚度的方法来增加卡接件的承受能力。当卡接件厚度较大时,在内饰板注塑成型过程中,会因卡接件与内饰板连接处的厚度与内饰板其他部位的厚度相差较大,卡接件与内饰板连接处和内饰板其他部位的收缩量不同,导致在卡接件与内饰板的连接处形成凹坑形状的收缩痕等表面缩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及汽车车体,以解决在卡接件与内饰板的连接处形成凹坑形状的收缩痕等表面缩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包括:内饰板本体和用于卡接到车身上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具有朝一侧弯折的钩体,所述基板底部具有沿所述基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端面,所述安装端面上形成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饰板本体的一侧表面上;且所述安装凸台的厚度小于所述端面的厚度。
如上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可选地,所述基板的厚度在由顶至底的方向上相同。
如上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可选地,所述基板的长度由顶至底逐渐增加。
如上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可选地,所述安装凸台顶部的长度与所述基板底部的长度相同,且所述安装凸台的长度由顶至底逐渐增加。
如上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可选地,所述钩体为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带状。
如上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可选地,所述钩体与所述基板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如上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可选地,所述基板的厚度为2mm,所述安装凸台的厚度为1mm。
如上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可选地,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内饰板一体形成。
如上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可选地,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钩体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内饰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汽车车体,包括:包括车身上附着的隐藏内饰板,以及包覆在所述隐藏内饰板上的、如上所述的汽车内饰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内饰板及汽车车体,包括内饰板本体和用于卡接到车身上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具有朝一侧弯折的钩体,所述基板底部具有沿所述基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端面,所述安装端面上形成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饰板本体的一侧表面上;且所述安装凸台的厚度小于所述端面的厚度。通过设置安装凸台,可以通过限制安装凸台的厚度来保证其与内饰板本体之间的加工工艺性,避免在加工时因卡接件与汽车内饰板连接处与汽车内饰板其他部位的厚度差别较大而在注塑加工时引起表面缩印的问题,而且,在保证安装凸台的厚度与内饰板本体厚度配合的同时,基板厚度不再受限制,从而可将基板111的厚度可以设置为大于安装凸台112的厚度,以增加基板 111的强度,保证基板111不易弯曲变形,避免了因基板111弯曲变形导致卡接件根部应力集中并导致卡接件根部断裂内饰板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内饰板及卡接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内饰板及卡接件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包括内饰板本体10和用于卡接到车身上的卡接件11。卡接件11包括基板 111,基板111顶部具有朝一侧弯折的钩体113,基板111底部具有沿基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端面,安装端面上形成有安装凸台112,安装凸台112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固定连接在内饰板本体10的一侧表面上;且安装凸台112 的厚度小于端面的厚度。
具体地,基板111可以为板状体,可以为类似矩形、梯形的形状;且基板的顶端设置钩体113、底端用于与内饰板本体10连接,由顶端到底端的方向为高度方向,在基板所在平面内、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方向为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例如,在基板111采用矩形时,长度方向则指长边的延伸方向。
其中,安装凸台形成在基板111底端的安装端面上,且安装凸台的厚度小于安装端面,从而使得安装凸台至少一侧表面与安装端面形成一个台阶。其中,安装凸台112的厚度设置为1mm,使得安装凸台112与汽车内饰板的连接处与汽车内饰板的其他部位厚度相差较小。
车身上可以预设与卡接件11相匹配的卡孔,以使汽车内饰板通过卡接件 11卡接到车身上。
优选地,汽车车身上可以附着有另一用户不可见的隐藏汽车内饰板,隐藏汽车内饰板可以预设与卡接件11相匹配的卡孔,以使汽车内饰板通过卡接件11卡接到隐藏内饰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内饰板,通过设置安装凸台,可以通过限制安装凸台的厚度来保证其与内饰板本体之间的加工工艺性,避免在加工时因卡接件与汽车内饰板连接处与汽车内饰板其他部位的厚度差别较大,而在注塑加工时引起表面缩印的问题,而且,在保证安装凸台的厚度与内饰板本体厚度配合的同时,基板厚度不再受限制,从而可将基板111的厚度可以设置为大于安装凸台112的厚度,以增加基板111的强度,保证基板111不易弯曲变形,避免了因基板111弯曲变形导致卡接件根部应力集中并导致卡接件根部断裂内饰板脱落的问题。
优选地,如图2所示,基板111的厚度在由顶至底的方向上相同,也即是整个基板111厚度均匀,从而保证基板111各个部位强度一致。
而基板111的长度可以由顶至底逐渐增加,即基板大体呈梯形状,以增加基板111强度,使得基板111可以承受更大的卡接力,避免基板111向两侧弯曲。
优选地,安装凸台112顶部的长度与基板111底部的长度相同,且安装凸台112的长度由顶至底逐渐增加。也即,安装凸台112顶部的长度与基板 111底部沿基板111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端面的长度相同,并且安装凸台112 的长度由顶至底逐渐增加,使得安装凸台的长度与基板111的形状相匹配,以便于加工。其中,安装凸台112顶部是指安装凸台靠近基板111的一端。
优选地,钩体113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带状。
可选地,钩体113与基板111形成的夹角如图2所示夹角a,该夹角为锐角,以保证将内饰板更顺利地卡持在车身上,且可以节省卡持件占用空间。优选地,如图2所示,设置基板111的厚度为2mm,安装凸台112的厚度为 1mm,以提供良好的卡接力,同时获得更好的工艺性。
可选地,在基板111背离钩体113的一侧表面与内饰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筋。
由于钩体113会受到沿卡接件自底部向顶部方向的压力较大,在卡接件 11上基板背离钩体113的一侧表面与内饰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筋,可以进一步防止卡接件11因顶部受压力较大而向基板背离钩体113的一侧表面弯曲产生变形。
优选地,卡接件11与内饰板一体形成,以方便加工、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车体,包括车身上附着的隐藏内饰板,以及包覆在所述隐藏内饰板上的、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中,车身上附着的隐藏内饰板上可以设置用于卡持内饰板的配合连接部,例如可以为卡孔,以使汽车内饰板通过卡接件11卡接到隐藏内饰板上,从而实现汽车内饰板的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体,包括车身上附着的隐藏内饰板、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内饰板。通过设置安装凸台,可以通过限制安装凸台的厚度来保证其与内饰板本体之间的加工工艺性,避免在加工时因卡接件与汽车内饰板连接处与汽车内饰板其他部位的厚度差别较大而在注塑加工时引起表面缩印的问题,而且,在保证安装凸台的厚度与内饰板本体厚度配合的同时,基板厚度不再受限制,从而可将基板的厚度可以设置为大于安装凸台的厚度,以增加基板的强度,保证基板不易弯曲变形,避免了因基板弯曲变形导致卡接件根部应力集中并导致卡接件根部断裂内饰板脱落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内饰板及汽车车体,汽车车体包括车身上附着的隐藏内饰板。其中该汽车内饰板包括内饰板本体和用于卡接到车身上的卡接件;卡接件包括基板,基板顶部具有朝一侧弯折的钩体,基板底部具有沿基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端面,安装端面上形成有安装凸台,安装凸台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固定连接在内饰板本体的一侧表面上;且安装凸台的厚度小于端面的厚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安装凸台,可以通过限制安装凸台的厚度来保证其与内饰板本体之间的加工工艺性,避免在加工时因卡接件与汽车内饰板连接处与汽车内饰板其他部位的厚度差别较大而在注塑加工时引起表面缩印的问题,而且,在保证安装凸台的厚度与内饰板本体厚度配合的同时,基板厚度不再受限制,从而可将基板的厚度可以设置为大于安装凸台的厚度,以增加基板的强度,保证基板不易弯曲变形,避免了因基板弯曲变形导致卡接件根部应力集中并导致卡接件根部断裂内饰板脱落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饰板本体和用于卡接到车身上的卡接件;
所述卡接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具有朝一侧弯折的钩体,所述基板底部具有沿所述基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端面,所述安装端面上形成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饰板本体的一侧表面上;且所述安装凸台的厚度小于所述端面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厚度在由顶至底的方向上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长度由顶至底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台顶部的长度与所述基板底部的长度相同,且所述安装凸台的长度由顶至底逐渐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为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带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与所述基板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厚度为2mm,所述安装凸台的厚度为1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内饰板一体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钩体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内饰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筋。
10.一种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上附着的隐藏内饰板,以及包覆在所述隐藏内饰板上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汽车内饰板。
CN201720007014.5U 2017-01-04 2017-01-04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车体 Active CN206485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07014.5U CN206485287U (zh) 2017-01-04 2017-01-04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车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07014.5U CN206485287U (zh) 2017-01-04 2017-01-04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车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85287U true CN206485287U (zh) 2017-09-12

Family

ID=59770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07014.5U Active CN206485287U (zh) 2017-01-04 2017-01-04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车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85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85287U (zh)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车体
CN202579482U (zh) 汽车内饰件连接用卡扣
CN202302329U (zh) 扎带卡子
CN208134274U (zh) 一种车辆及其车身保险杠支架
CN204801674U (zh) 包边组件以及车窗
CN206765962U (zh) 用于保险杠与翼子板固定的安装支架
CN102616298A (zh) 一种用于玻璃安装的专用辅具
CN202997440U (zh) 一种线束固定卡扣
CN206505683U (zh) 一种显示装置壳体及显示装置
CN210191169U (zh) 一种仪表板固定结构
CN208164895U (zh) 一种踩踏板及汽车
CN213329751U (zh) 一种造型墙面壁纸收口安装结构
CN104728224B (zh) 卡扣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9169007U (zh) 按键
CN215121330U (zh) 一种具有优秀的耐弯折、抗断裂性能的软硬结合板
EP1013508A3 (en) Grommet having resilient flange for mounting on a panel
CN202267742U (zh) 一体化倒车雷达传感器壳体
CN205724173U (zh) 一种塔吊空调防水插座
CN217575076U (zh) 汽车塑料饰件
CN210760572U (zh) 一种带有端部卡板的汽车亮饰条
CN211138977U (zh) 车辆后挡风玻璃、车窗钣金及车辆
CN211817620U (zh) 一种墙板端部连接件
CN215751829U (zh) 前风挡玻璃安装装置及汽车
CN206615037U (zh) 一种汽车暖风系统出风导风板
CN210106762U (zh) 一种带方向控制的制动软管接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