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77907U - 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77907U
CN206477907U CN201720126040.XU CN201720126040U CN206477907U CN 206477907 U CN206477907 U CN 206477907U CN 201720126040 U CN201720126040 U CN 201720126040U CN 206477907 U CN206477907 U CN 206477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drainage plate
electric fan
heat radiator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260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忠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shan Is To Large Dynam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ushan Is To Large Dynam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ushan Is To Large Dynam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ushan Is To Large Dynam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260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77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77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779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解决了现有电子扇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它包括壳体、电机、导线和若干个扇叶,所述的壳体包括安装架和四个连接架,四个连接架之间设有第一引流板和第二引流板,所述的第一引流板和第二引流板分别设于电机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引流板和第二引流板均与壳体上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的导线一端与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上设有用于与电源相连接的插头,所述的安装架上设有线夹,所述的线夹将导线包裹在安装架上并与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的连接架上设有供导线穿过的容置槽,所述的插头设于壳体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散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散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
背景技术
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过多的热量,为了避免发动机因过热而不能正常工作,人们设计了冷却液循环散热系统,而其中的散热器风扇(通常为电子扇)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子扇由汽车控制单元控制,控制单元会控制电子扇以不同的速度起动。通过散热器风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散热,以降低其内部的温度,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和合理性。目前,现有电子扇集风能力较差,且风口一般为弧形过渡。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风量小、噪音高、振动大以及不节能环保等缺陷,影响散热效果,而且电子扇的风力也会使得连接电机的松散导线在扇叶运行时被割断,电子扇与电源不能正常接通,影响产品散热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电子扇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包括壳体、电机、导线和若干个扇叶,所述扇叶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壳体包括安装架和四个连接架,所述的安装架的中心设有托盘,所述的电机设于托盘上,四个连接架之间设有第一引流板和第二引流板,所述的第一引流板和第二引流板分别设于电机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引流板和第二引流板均与壳体上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的导线一端与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上设有用于与电源相连接的插头,所述的安装架上设有线夹,所述的线夹将导线包裹在安装架上并与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的连接架上设有供导线穿过的容置槽,所述的插头设于壳体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扇叶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相互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等距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叶片的长度为第二叶片长度的1.5-2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架上设有用于导线限位的弹性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弹性片至少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弹性片设于容置槽的两侧,且容置槽两侧的弹性片相间错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线夹包括用于包裹导线的包裹部和用于固定的锁紧部,所述的包裹部上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锁紧部包括至少两片具有粘性的锁紧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引流板与吸风口的水平面之间呈22度-28度倾斜,所述的第二引流板与吸风口的水平面之间呈15度-22度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汽车散热器电子扇的创新改造,对现有散热器电子扇进行综合性能优化,通过引流板的设置,使得产品具有风量大、噪音低、振动小、节能环保等特点,提高了汽车发动机的最佳散热效果,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弥补现常汽车散热器电子扇的缺陷。线夹及容置槽的设置将连接电机的导线进行限位和固定,防止多根导线的松散和摆动,从而避免扇叶运行时导线被割断,减少散热风扇故障的发生,确保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散热系统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散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线夹6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中,1、壳体;11、安装架;12、连接架;13、托盘;14、第一引流板;15、第二引流板;16、进风口;17、容置槽;18、弹性片;2、电机;3、导线;4、扇叶;41、第一叶片;42、第二叶片;5、插头;6、线夹;61、包裹部;62、锁紧部;63、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结合图2所示,一种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包括壳体1、电机2、导线3和若干个扇叶4,所述扇叶4连接在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壳体1包括安装架11和四个连接架12,所述的安装架11的中心设有托盘13,所述的电机2设于托盘13上,四个连接架12之间设有第一引流板14和第二引流板15,所述的第一引流板14和第二引流板15分别设于电机2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引流板14和第二引流板15均与壳体1上的进风口16相连通,所述的导线3一端与电机2相连接,另一端上设有用于与电源相连接的插头5,所述的安装架11上设有线夹6,所述的线夹6将导线3包裹在安装架11上并与安装架1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连接架12上设有供导线3穿过的容置槽17,所述的插头5设于壳体1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汽车散热器电子扇的创新改造,对现有散热器电子扇进行综合性能优化,通过引流板的设置,使得产品具有风量大、噪音低、振动小、节能环保等特点,提高了汽车发动机的最佳散热效果,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弥补现常汽车散热器电子扇的缺陷。线夹及容置槽的设置将连接电机的导线进行限位和固定,防止多根导线的松散和摆动,从而避免扇叶运行时导线被割断,减少散热风扇故障的发生,确保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散热系统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散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所述的扇叶4包括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所述的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相互交错设置。具体的说,相邻的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等距设置。更具体的说,所述第一叶片41的长度为第二叶片42长度的1.5-2倍。本实用新型通过长度不等的第一扇叶以及第二扇叶的设置,使得电机带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旋转产生气流时,第二叶片所产生的风量可以和第一叶片靠近电机位置所产生的风量形成互补作用,并趋近于第一叶片远离轮毂一端所产生的风量,从而避免气流在靠近电机以及远离电机的位置处产生压力差,这样就可以确保气流沿平行于轮毂轴心方向吹送,防止紊流的发生,增强了风扇的散热效能。
所述的连接架12上设有用于导线3限位的弹性片18。具体的说,所述的弹性片18至少有两个。更具体的说,所述的弹性片为四个或者五个。采用4-5个弹性片即能可靠的对导线进行限位,同时节省材料,同时导线安装时也比较方便。更具体的说,所述的弹性片18设于容置槽17的两侧,且容置槽17两侧的弹性片18相间错位设置。容置槽的设置便于导线的安装,弹性片的设置便于导线的限位,同时又不需要另外的部件,使得产品装配方便可靠,同时节省了材料,避免导线在引流板处受进风影响,使得电机电路接触不良。
所述的线夹6包括用于包裹导线3的包裹部61和用于固定的锁紧部62,所述的包裹部61上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63。具体的说,所述的锁紧部62包括至少两片具有粘性的锁紧片。线夹的设置防止多根导线的松散和摆动,从而避免扇叶运行时导线被割断,减少散热风扇故障的发生,确保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散热系统的正常工作。
所述的第一引流板14与进风口16的水平面之间呈22度-28度倾斜,所述的第二引流板15与进风口16的水平面之间呈15度-22度倾斜。这样的结构使得产品有更好的引流作用,具有提高风量大、噪音低、振动小等特点。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包括壳体(1)、电机(2)、导线(3)和若干个扇叶(4),所述扇叶(4)连接在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安装架(11)和四个连接架(12),所述的安装架(11)的中心设有托盘(13),所述的电机(2)设于托盘(13)上,四个连接架(12)之间设有第一引流板(14)和第二引流板(15),所述的第一引流板(14)和第二引流板(15)分别设于电机(2)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引流板(14)和第二引流板(15)均与壳体(1)上的进风口(16)相连通,所述的导线(3)一端与电机(2)相连接,另一端上设有用于与电源相连接的插头(5),所述的安装架(11)上设有线夹(6),所述的线夹(6)将导线(3)包裹在安装架(11)上并与安装架(1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连接架(12)上设有供导线(3)穿过的容置槽(17),所述的插头(5)设于壳体(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叶(4)包括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所述的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相互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等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41)的长度为第二叶片(42)长度的1.5-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架(12)上设有用于导线(3)限位的弹性片(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片(18)至少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片(18)设于容置槽(17)的两侧,且容置槽(17)两侧的弹性片(18)相间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夹(6)包括用于包裹导线(3)的包裹部(61)和用于固定的锁紧部(62),所述的包裹部(61)上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6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部(62)包括至少两片具有粘性的锁紧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引流板(14)与进风口(16)的水平面之间呈22度-28度倾斜,所述的第二引流板(15)与进风口(16)的水平面之间呈15度-22度倾斜。
CN201720126040.XU 2017-02-13 2017-02-13 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77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6040.XU CN206477907U (zh) 2017-02-13 2017-02-13 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6040.XU CN206477907U (zh) 2017-02-13 2017-02-13 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77907U true CN206477907U (zh) 2017-09-08

Family

ID=59748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2604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77907U (zh) 2017-02-13 2017-02-13 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779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7080A (zh) * 2017-11-14 2018-02-16 湖州锦杭卡车车厢有限公司 一种卡车用散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7080A (zh) * 2017-11-14 2018-02-16 湖州锦杭卡车车厢有限公司 一种卡车用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99258Y (zh) 混合冷却式发电机
CN206477907U (zh) 电动汽车散热器电子扇
CN201601542U (zh) 电动车带轴流扇叶电机转子
CN101106300B (zh) 散热风扇
CN102758684A (zh) 独立式全温控混合驱动风扇冷却系统
CN201373522Y (zh) 一种太阳能半导体汽车空调
CN215292655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天然气发电机组
CN201093888Y (zh) 装载机箱式散热器
CN201895575U (zh) 一种带冷却作用的传动轴
CN212131259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变速箱
CN205407542U (zh) 异步电机
CN201225193Y (zh) 机架式变频发电机
CN202718751U (zh) 独立式全温控混合驱动风扇冷却系统
CN111561384A (zh) 一种动力包冷却系统、自清洁方法及轨道交通车辆
CN201877949U (zh) 空调式电机散热系统
CN202949295U (zh) 一种带组合风扇的汽车交流发电机转子总成
CN201328048Y (zh) 电机冷却装置
CN217241591U (zh) 园林链锯的散热结构
CN209748355U (zh) 高效电机型风冷却器
CN110549841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冷却系统
CN201868992U (zh) 带降温装置的电动机
CN213754138U (zh) 一种利用导热橡胶软管设置在绕组间实现液冷散热的电机
CN204415082U (zh) 一种静音高效汽车暖风机
CN203201642U (zh) 发动机恒温节能冷却系统
CN206633807U (zh) 一种基于无刷电机水泵的电动客车自适应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8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