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76123U - 航摄平台和航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航摄平台和航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76123U
CN206476123U CN201621456375.XU CN201621456375U CN206476123U CN 206476123 U CN206476123 U CN 206476123U CN 201621456375 U CN201621456375 U CN 201621456375U CN 206476123 U CN206476123 U CN 206476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graph
boat
platform
takes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563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 Ma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 Ma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 Ma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 Ma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563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76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76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76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摄平台和航摄装置,属于航拍领域的技术方案,其核心在于包括安装板和至少两个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杆、减震器和联接杆,所述承载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联接,所述承载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减震器联接,所述减震器与所述联接杆联动联接,所述联接杆用于与航摄仪联接固定,所述减震器用于通过所述联接杆,对所述航摄仪进行减震处理;通过本实用新型,同时实现了航摄仪与各类型飞行联接固定、以及保证拍摄质量的目的,即通过本实用新型便可具备针对性设计航摄平台达到的效果,无需再根据不同的飞行器设计不同的航摄平台。

Description

航摄平台和航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拍领域的技术方案,特别涉及一种航摄平台和航摄装置。
背景技术
航摄系统是指安装在飞行平台上,利用高分辨率相机系统获取遥感影像,利用空中和地面控制系统实现影像的自动拍摄和获取,同时实现航迹规划和实时监控、信息数据压缩和自动传输、影像预处理等功能。航摄系统可用于进行测绘地形图、灾害监测及预警等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中。航摄系统的应用首先需要稳定地安装在飞行器上,现有的航摄仪安装时,为了同时保证航摄仪的安装牢固性和拍摄质量,需要针对不同的机型设计不同的航摄平台,以将航摄仪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安装在飞行上安全、稳定地作业。通常设计专用的航摄平台耗时长,且在安装及拆除时对飞行平台和航摄仪的稳定性有不利影响,由此将增加航摄任务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摄平台和航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需要根据不同机型设计不同航摄平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摄平台,包括安装板和至少两个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杆、减震器和联接杆,所述承载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联接,所述承载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减震器联接,所述减震器与所述联接杆联动联接,所述联接杆用于与航摄仪联接固定,所述减震器用于通过所述联接杆,对所述航摄仪进行减震处理。
优选的,所述承载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承载组件以相对布置的形式,围绕所述安装板的几何中心布置;或所述承载组件为三个,三个所述承载组件以布置于三角形三个端角的形式,围绕所述安装板的几何中心布置;或所述承载组件为四个,四个所述承载组件以布置于矩形四条边的形式,围绕所述安装板的几何中心布置。
优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两根所述的承载杆,两根所述承载杆相对布置,所述减震器设于两根所述承载杆之间,两根所述承载杆的第二端共同与所述减震器联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减震器承托在所述承载板上。
优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板联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承载杆、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固定板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贯通所述安装板的两表面。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通过螺钉将所述航摄平台与飞行器联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航摄平台包括承托环,各个所述联接杆均与所述承托环联接,所述承托环用于承托所述航摄仪。
一种航摄装置,包括飞行器、航摄仪和上述的航摄平台,所述飞行器与所述航摄平台联接固定,所述航摄平台的所述联接杆与所述航摄仪联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首先,由于所述联接杆用于与航摄仪联接固定,所以对航摄仪进行固定后,便可通过安装板与各类飞行器实现联接固定,即实现了航摄仪的安装;其次,由于所述减震器与所述联接杆联动联接,所以减震器能够通过联动杆对航摄仪进行减震处理,为航摄仪的拍摄质量提供了保证;显然,本实用新型同时实现了航摄仪与各类型飞行联接固定、以及保证拍摄质量的目的,即通过本实用新型便可具备针对性设计航摄平台达到的效果,无需再根据不同的飞行器设计不同的航摄平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航摄平台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航摄平台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承载杆、承载板和固定板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航摄平台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安装板;11、导线孔;12、安装孔;
21、承载杆;22、减震器;23、联接杆;24、承载板;25、固定板;
3、航摄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从图1至3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航摄平台,包括安装板1和至少两个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杆21、减震器22和联接杆23,所述承载杆21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联接,所述承载杆21的第二端与所述减震器22联接,所述减震器22与所述联接杆23联动联接,所述联接杆23用于与航摄仪3联接固定,所述减震器22用于通过所述联接杆23,对所述航摄仪3进行减震处理。
本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1、将各个联接杆23均与航摄仪3联接固定,即实现了航摄仪3在航摄平台上的安装固定;
2、将安装板1与飞行器联接固定,即实现了航摄平台与飞行器的安装固定,从而使得飞行器、航摄平台、航摄仪3构成一个整体;
3、由于减震器22与联接杆23联动联接,所以在飞行器的飞行过程中,若航摄仪3产生晃动,减震器22能够带动联接杆23进行调节性移动,航摄仪3将在跟随联接杆23进行调节性移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从而确保了拍摄质量。
显然,本实施方式的安装板1结构简单,通过螺丝、螺母便可与各类型飞行器联接固定,而且在减震器22和联接杆23的相互作用下,还能为航摄仪3的拍摄质量提供保证,即同时实现了航摄仪3与各类型飞行联接固定、以及保证拍摄质量的目的,即通过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航摄平台,便可具备针对性设计航摄平台达到的效果,无需再根据不同的飞行器设计不同的航摄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承载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承载组件以相对布置的形式,围绕所述安装板1的几何中心布置;或所述承载组件为三个,三个所述承载组件以布置于三角形三个端角的形式,围绕所述安装板1的几何中心布置;或所述承载组件为四个,四个所述承载组件以布置于矩形四条边的形式,围绕所述安装板1的几何中心布置。
本实施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方案:
1、所述承载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承载组件以相对布置的形式,围绕所述安装板1的几何中心布置,能够确保承载组件承载航摄仪3后,航摄仪3的重心能与安装板1几何中心保持相一致,加强日后飞行时的稳定性;
2、所述承载组件为三个,三个所述承载组件以布置于三角形三个端角的形式,围绕所述安装板1的几何中心布置,即假定安装板1上画有一个三角形,并将三个承载组件设于三角形三个端角的位置上,能够确保承载组件承载航摄仪3后,航摄仪3的重心能与安装板1几何中心保持相一致,加强日后飞行时的稳定性;
3、所述承载组件为四个,四个所述承载组件以布置于矩形四条边的形式,围绕所述安装板1的几何中心布置,即假定安装板1上画有一个矩形,并将四个承载组件设于矩形四条边的位置上,能够确保承载组件承载航摄仪3后,航摄仪3的重心能与安装板1几何中心保持相一致,加强日后飞行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两根所述的承载杆21,两根所述承载杆21相对布置,所述减震器22设于两根所述承载杆21之间,两根所述承载杆21的第二端共同与所述减震器22联接。
减震器22的安装牢固,是保证减震器22对航摄仪3调节准确的重要前提,所以本实施方式将每个承载组件的承载杆21设为两根,通过两根承载杆21同时对减震器22进行固定,加强了减震器22的安装牢固性,为保证航摄仪3的拍摄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24,所述承载板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杆2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减震器22承托在所述承载板24上。
实现两根承载杆21同时固定减震器22的方式多种多样,本实施方式便是其中一种,由于所述承载板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杆21的第二端连接,即两根承载杆21能够同时对承载板24实现支撑,保持承载板24的受力平稳,所以当减震器22承只需与承载板24联接,便可实现安装牢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杆2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25与所述安装板1联接固定。
若逐根承载杆21单独与安装板1联接固定,则需要进行多次重复安装,过程繁琐,为工作人员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方式增设了固定板25,由于所述固定板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杆21的第一端连接,所以将固定板25与安装板1联接固定后,即同时实现了两根承载杆21的安装固定,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承载杆21、所述承载板24和所述固定板25一体成型。
若承载杆21、承载板24和固定板25为单独部件,则三者之间需要进行适配安装,为使用者带来不便,而且为三个部件进行开模,也增加了生产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方式将承载杆21、承载板24和固定板25设为一体成型,避免了繁琐的安装过程,也只需为一个部件进行开模,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3所示,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导线孔11,所述导线孔11贯通所述安装板1的两表面。
在安装航摄仪3后,航摄仪3需要引线与其他装置进行信号传输,为便于航摄仪3引线导出,本实施方式在安装板1上设置了导线孔11,所以航摄仪3的线缆便可直接穿过导线孔11与其他装置进行电性连接。
其中,还可将导线孔11设于安装板1的几何中心上,使得导线孔11置于航摄仪3的上方,以减少航摄仪3需要进行引线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3所示,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用于通过螺钉将所述航摄平台与飞行器联接固定。
航摄平台与飞行器固定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卡扣卡槽配合,或是螺丝螺孔配合等,而本实施方式优选使用螺丝螺孔配合的方式,此方式安装简单、适用范围广,在进行安装时,使用螺丝穿过安装孔12,与飞行器上对应的螺孔联接便可,大大提高了航摄平台安装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航摄平台包括承托环,各个所述联接杆23均与所述承托环联接,所述承托环用于承托所述航摄仪3。
若逐根联接杆23单独与航摄仪3联接固定,则需要进行多次重复安装,过程繁琐,为工作人员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方式增设了承托环,由于各个联接杆23均与承托环联接,所以承托环将由各个联接杆23实现支撑,航摄仪3只需直接承托在承托环上便可,免去多次重复的安装工序,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航摄装置,包括飞行器、航摄仪3和上述的航摄平台,所述飞行器与所述航摄平台联接固定,所述航摄平台的所述联接杆23与所述航摄仪3联接固定。
根据上文可知,在应用上述的航摄平台后,本实施方式能够随意更换需要的飞行器或航摄仪3,即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选择空间,便于使用者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为使用者的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航摄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和至少两个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杆、减震器和联接杆,所述承载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联接,所述承载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减震器联接,所述减震器与所述联接杆联动联接,所述联接杆用于与航摄仪联接固定,所述减震器用于通过所述联接杆,对所述航摄仪进行减震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摄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承载组件以相对布置的形式,围绕所述安装板的几何中心布置;
或所述承载组件为三个,三个所述承载组件以布置于三角形三个端角的形式,围绕所述安装板的几何中心布置;
或所述承载组件为四个,四个所述承载组件以布置于矩形四条边的形式,围绕所述安装板的几何中心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两根所述的承载杆,两根所述承载杆相对布置,所述减震器设于两根所述承载杆之间,两根所述承载杆的第二端共同与所述减震器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减震器承托在所述承载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板联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杆、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固定板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贯通所述安装板的两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通过螺钉将所述航摄平台与飞行器联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航摄平台包括承托环,各个所述联接杆均与所述承托环联接,所述承托环用于承托所述航摄仪。
10.一种航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器、航摄仪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航摄平台,所述飞行器与所述航摄平台联接固定,所述航摄平台的所述联接杆与所述航摄仪联接固定。
CN201621456375.XU 2016-12-28 2016-12-28 航摄平台和航摄装置 Active CN206476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56375.XU CN206476123U (zh) 2016-12-28 2016-12-28 航摄平台和航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56375.XU CN206476123U (zh) 2016-12-28 2016-12-28 航摄平台和航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76123U true CN206476123U (zh) 2017-09-08

Family

ID=59750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56375.XU Active CN206476123U (zh) 2016-12-28 2016-12-28 航摄平台和航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761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2334A (zh) * 2019-07-09 2022-02-18 杰姆·卡拉科 一种承载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2334A (zh) * 2019-07-09 2022-02-18 杰姆·卡拉科 一种承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4788B (zh) 一种安装在多旋翼无人机上的电力巡检标记装置
CN103968810B (zh) 用于无人机的精确测绘系统及其数据采集方法
CN206476123U (zh) 航摄平台和航摄装置
CN104539905A (zh) 电力无人直升机可见光精确检测系统
CN201432799Y (zh) 直升飞机外挂机载光电吊舱设备的安装结构
CN203996915U (zh) 三轴自稳定云台
CN208559732U (zh) 一种高空测绘用气球机器人
CN203211514U (zh) 一种用于航拍的固定翼飞行器
US20170074750A1 (en) Measuring air flows along a wall
CN205630396U (zh) 油箱及其托架定位检验工装
CN103412572A (zh) 一种空中长航时浮空平台的模糊控制方法
CN207045763U (zh) 一种可搭载手机的无人飞行器
CN207053044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电力巡查系统
CN206557391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动无人机系统
CN203845019U (zh) 变电站无人直升机巡视设备搭载装置
CN207263185U (zh) 一种复杂山区电力作业固定翼无人机适用的航线规划系统
CN106774017A (zh) 一种无人机数据采集系统
CN207097258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干扰和管控的监控装置
CN207595263U (zh) 一种四旋翼单相机测绘无人机
CN207208487U (zh) 一种集成三分量磁探头的飞机尾筒
CN206856985U (zh) 一种具有可拆式天线的飞行器
CN203544057U (zh) 一种可根据需要变换隔间的零件推车
CN204726661U (zh) 一种可拆卸的太阳能电池板四轴飞行器
CN207050725U (zh) 基于卫星的车载交通事故现场勘测定位系统
CN207876019U (zh) 一种双连接座无人机旋转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