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70716U -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70716U
CN206470716U CN201620967940.2U CN201620967940U CN206470716U CN 206470716 U CN206470716 U CN 206470716U CN 201620967940 U CN201620967940 U CN 201620967940U CN 206470716 U CN206470716 U CN 206470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contact panel
electrod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679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泽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D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D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D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D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679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70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70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707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触控面板包括:薄膜FILM基板和多个触控感应电极RX、多个触控发射电极TX。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具有重量轻、尺寸薄、不易碎和耐弯曲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家用或者工业用电器趋向于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使用到触控显示屏或者触摸面板,并且,上述触控显示屏或者触摸面板都包含有触控面板,现有技术中的触控显示屏或者触摸面板以电容屏居多,且目前的电子产品越来越朝向轻薄、便携的方向发展。
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面板包括绝缘基板、触控感应电极RX以及触控发射电极TX,触控发射电极TX与触控感应电极RX之间会形成互电容,当手指触摸触控面板时,手指与Tx之间也会形成电容,电荷测量电路会识别出变化的电容,从而检测到手指触摸位置。
并且,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面板,都是以玻璃作为基板,然后将触控感应电极RX以及触控发射电极TX通过蚀刻等方法制作在玻璃上面;此方法虽然简单,但是玻璃的厚度、密度相对较大,且由于玻璃本身的性质,使得此类触摸屏具有易碎、不可以弯曲的缺陷,因此不满足制作质轻、超薄、可弯曲的触控面板使用,进而不能够满足制作质轻、超薄、可弯曲的触摸屏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以达到具有重量轻、尺寸薄、不易碎和耐弯曲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薄膜FILM基板和多个触控感应电极RX、多个触控发射电极TX。
所述触控感应电极RX和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均位于FILM基板的同侧。所述触控感应电极RX与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处于同一平面,所述触控感应电极RX呈锯齿状,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也呈锯齿状,并且每个触控感应电极RX与其相邻的触控发射电极TX均相对布置呈咬合状态。
所述触控感应电极RX和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分别位于FILM基板两侧。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呈长方形,并均匀布置于FILM基板的一侧的表面。所述触控感应电极RX设置于FILM基板的另一侧的表面,所述触控感应电极RX与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呈纵横交叉排布;
并且所述触控感应电极RX呈长条形,所述长条形状中间还均匀设置有方框,所述方框内为空白区域,所述空白区域内设置有触摸子单元,所述触摸子单元内包含有RX子电极。
优选地,所述RX子电极呈条状,具有多个菱形状电极,每个相邻的菱形状电极之间相互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RX子电极呈圆环形状。
优选地,所述RX子电极呈三角形状。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还包括所述的触控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面板,包括:薄膜FILM基板和触控感应电极RX、触控发射电极TX,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面板采用玻璃作为基板时所具有的厚度、密度相对较大,以及易碎、不可以弯曲的缺陷,因此,具有重量轻、尺寸薄、不易碎和耐弯曲的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图1中:110、FILM基板;120、触控感应电极RX;130、触控发射电极TX;
图2中:110、FILM基板;120、触控感应电极RX;130、触控发射电极TX;
图3中:110、FILM基板;120、触控感应电极RX;130、触控发射电极TX;310、空白区域;320、触摸子单元;340、菱形状电极;
图4中:110、FILM基板;120、触控感应电极RX;130、触控发射电极TX;310、空白区域;320、触摸子单元;330、RX子电极;
图5中:110、FILM基板;120、触控感应电极RX;130、触控发射电极TX;310、空白区域;320、触摸子单元;330、RX子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薄膜FILM基板110和多个触控感应电极RX120、多个触控发射电极TX130。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电极RX120和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130均位于FILM基板110的同侧。
并且,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感应电极RX120与上述触控发射电极TX130处于同一平面,此时,该触控感应电极RX120呈锯齿状,同样的该触控发射电极TX130也呈锯齿状,并且每个触控感应电极RX与其相邻的触控发射电极TX均相对布置,呈相互咬合状态。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触控面板,采用薄膜FILM基板代替现有技术中的 玻璃基板(或者陶瓷基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面板采用玻璃(或者陶瓷作为基板时)作为基板时所具有的厚度、重量相对较大,以及易碎、不可以弯曲的缺陷,因此,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触控面板存在着重量轻、尺寸薄、不易碎和耐弯曲的优良特性。
此外,将上述触控感应电极RX120与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130设置于同一层,相当于该触控面板主要有两层结构组成,一层为FILM基板110,另一层为功能层,该功能层上同时布置多个触控感应电极RX120和多个触控发射电极TX130,且每两个感应电极与其相邻的发射电极均相对布置;因此,此类触控面板除了采用的FILM基板110会远低于玻璃基板或者陶瓷基板的厚度之外,这种两层结构的触控面板结构布置模式,会使触控面板的的厚度远远低于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面板采用发射电极层与感应电极层分设于基板两侧模式下的厚度。
并且,上述的触控感应电极RX120与触控发射电极TX130呈咬合状的配合,可以大大节省整个电极层的面积。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薄膜FILM基板110和多个触控触控感应电极RX120、多个触控触控发射电极TX130。
其中,上述触控感应电极RX120和上述触控发射电极TX130分别位于FILM基板110的两侧。
进一步的,当上述触控感应电极RX120和上述触控发射电极TX130分别位于FILM基板110两侧时,所述的触控发射电极TX130呈长方形,并且多个触控发射电极TX130均匀布置于FILM基板110的一侧的表面。并且,相对应的上述触控感应电极RX120设置于FILM基板110的另一侧的表面,所述触控感应电极RX与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呈纵横交叉排布。
并且,此实施例中的触控感应电极RX120设置于FILM基板110的另一 侧的表面时,该触控感应电极RX120呈长条形状,所述长条形状中间还均匀设置有方框,方框内为空白区域310,所述空白区域310内设置有触摸子单元320,所述触摸子单元320内包含有RX子电极。
此实施例中,触控发射电极TX130为长方形,长方形的触控发射电极TX130的整个表面都是ITO制作而成,并且触控感应电极RX120设置于FILM基板110的另一侧的表面,触控感应电极RX120呈长条形状,该长条形状中间还均匀设置有方框,方框内为空白区域310,空白区域内310设置有触摸子单元,并且该触摸子单元内包含有RX子电极。上述的长条形状的触控感应电极RX120除去所述空白区域之外都为ITO,并且触控发射电极TX130上的ITO与触控感应电极RX120上的ITO的交叉区域为正常触摸点。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触控面板,采用薄膜FILM基板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玻璃基板(或者陶瓷基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面板采用玻璃(或者陶瓷作为基板时)作为基板时所具有的厚度、重量相对较大,以及易碎、不可以弯曲的缺陷,因此,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触控面板存在着重量轻、尺寸薄、不易碎和耐弯曲的优良特性。
此类的电容式的触控面板在使用时,当没有手指触摸时,触控感应电极RX与触控发射电极TX之间形成磁力线,产生互电容;当人的手指触摸触控面板时,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与人的手指之间也会形成磁力线,产生电容,而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与人的手指之间的磁力线会取代一部分触控感应电极RX与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之间的磁力线,从而导致所述触控感应电极RX与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之间的互电容产生变化ΔC,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会将这一变化电容ΔC发送给触控面板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会分析、计算手指所在的位置,进而完成触控。但是现有技术中,如果是仅用人手的很小的一部分去进行触摸动作,往往会存在触摸没有任何反应的情况发生,此时则需要使用者再次进行触摸动作;而上述实施例中设置有触摸子单元的方式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该问 题。
具体的,上述的触控面板中设置有触摸子单元,其内包含有RX子电极,此RX子电极作为触控面板的辅助触摸点,用于辅助进行人手触摸动作的感应工作,提高了触控面板在感应使用者用手部或者其他身体部位的触摸动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上述的RX子电极呈条状,具有多个菱形状电极340,每个相邻的菱形状电极之间相互电性连接。
上述的触摸子单元内的RX子电极呈条状,并设置成为多个菱形状电极340串接到一起的形状,RX子电极作为触控面板的辅助触摸点,可以大大增加触摸面积,提高触控的准确性。
并且,如图3所示,我们也可以设置触摸子单元内具有两条RX子电极,每个RX子电极相互间隔布置。
我们也可以设置触摸子单元内具有多条RX子电极,每个RX子电极相互间隔布置,以进一步增加触控面积,用于辅助进行人手触摸动作的感应工作,提高了触控面板感应使用者用人手或者其他身体部位的触摸动作的准确性。
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上述触摸子单元内的RX子电极330呈圆环形状,该圆环形状子电极的排列方式为3×3×3矩阵列模式,即设有三行子电极,每行子电极内均设有三个圆环形状子电极。
或者,上述触摸子单元内的RX子电极330呈圆环形状,该圆圆环形状子电极的排列方式为4×4×4×4矩阵列模式,即设有四行子电极,每行子电极内均设有四个圆圆环形状子电极。
上述两种圆环形状子电极的排列布置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面积,进而提高触控面板感应触摸动作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上述触摸子单元320内的RX子电 极330呈三角形状。
并且该三角形状的RX子电极330数量优先设置为偶数个。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在,考虑到节省制造工艺的问题和兼顾触控面板的面积限制,我们可以设置触摸子单元320内的三角形状RX子电极数量为2个,此时两个三角形状的RX子电极采用边对边(可以是三角形三个边中的任意一个)的方式相对布置,上述的边最好是两个三角形子电极中相等的两个边。
上述三角形状的RX子电极作为辅助触控电极,同样可以增加触控电极的数量,可以大大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面积,进而提高触控面板感应触摸动作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并且,上述触摸子单元内的RX子电极330均由ITO制作而成,并且上述RX子电极的形状、连接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变和设计。
所述的ITO为氧化铟锡,是一种铟氧化物和锡氧化物的混合物,在薄膜状态时,透明,略显茶色。氧化铟锡的主要特性是其电学传导和光学透明的组合,然后,由于在薄膜沉积中,因为高浓度的电荷载流子将会增加材料的电导率,因此其透明度会降低。ITO主要用于制作液晶显示器、平板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触摸屏等应用。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面板,包括:薄膜FILM基板和触控感应电极RX、触控发射电极TX,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面板采用玻璃作为基板时所具有的厚度、密度相对较大,以及易碎、不可以弯曲的缺陷,因此,具有重量轻、尺寸薄、不易碎和耐弯曲的效果;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加触控子单元以及各种形状的RX子电极,可以有效地增加触控面积,进而提高触控面板感应人手触摸动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还包括所述的触控面板。
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能够充分利用上述触控面板的优良特性,从而满足制作具有重量轻、尺寸薄、不易碎和耐弯曲效果的触控显示装置的要求。并且,上述该触控显示装置,同样会具有较高的感应人手触摸动作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FILM基板和多个触控感应电极RX、多个触控发射电极TX;
所述触控感应电极RX和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分别位于FILM基板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呈长方形,并均匀布置于FILM基板的一侧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RX设置于FILM基板的另一侧的表面,所述触控感应电极RX与所述触控发射电极TX呈纵横交叉排布;
并且所述触控感应电极RX呈长条形,所述长条形状中间还均匀设置有方框,所述方框内为空白区域,所述空白区域内设置有触摸子单元,所述触摸子单元内包含有RX子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RX子电极呈条状,具有多个菱形状电极,每个相邻的菱形状电极之间相互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RX子电极呈圆环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RX子电极呈三角形状。
7.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
CN201620967940.2U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70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67940.2U CN206470716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67940.2U CN206470716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70716U true CN206470716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10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6794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70716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70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5639B (zh) 一种外挂式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164058B (zh) 触摸屏、彩色滤光片基板、液晶显示器
WO2014134894A1 (zh) 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WO2014134895A1 (zh) 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52279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TW201248481A (en) Electrode structure of the touch panel,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panel
CN203616742U (zh) 一种触摸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3076930A (zh) 触控面板
US20150220175A1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30049453A (ko) 접촉 감지 장치 및 그 운영 방법
TW200929645A (en) Touch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4951161A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导电层结构
CN206097087U (zh) 触摸显示装置
CN105630238A (zh) 带触感反馈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293240A (zh) 一种具有压力感测功能的触碰显示屏及其实现方法
CN205540655U (zh) 触摸屏及触摸显示装置
CN206292748U (zh)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4066082U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I450171B (zh) 觸控模組及其觸控模組之電子裝置
US8810545B2 (en) Control circuit and dual touch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or a four-wire resistive touch panel
CN206470716U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6292752U (zh)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6292762U (zh)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6224422U (zh) 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TW201033868A (en) Pressure-sensing type touch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