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7692U - 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 - Google Patents

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67692U
CN206467692U CN201720083913.3U CN201720083913U CN206467692U CN 206467692 U CN206467692 U CN 206467692U CN 201720083913 U CN201720083913 U CN 201720083913U CN 206467692 U CN206467692 U CN 206467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cover plate
lid
frame
pipe gall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839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胜
仲崇军
刘成林
汪传新
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irst Blue Sk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irst Blue Sk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irst Blue Sk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irst Blue Sk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839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67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67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67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包括基座和盖体,所述基座包括有相互固定连接的基座底框和基座面框,盖体包括有盖板和连接于其边部的盖板框,盖板框的一边部与基座面框的一边部通过合页连接,盖体可绕合页的轴转动将基座底框的逃生口关闭或打开,盖板框和基座面框的一侧分别设有止水密封圈,将盖体与基座盖合时,盖板止水密封圈和基座止水密封圈密封抵接使盖体和基座密封连接;气压装置的两端通过轴活动连接于盖体与基座之间,基座的逃生口侧设有电子锁及开启装置,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可控制气压装置驱动盖体将基座底框的逃生口关闭或打开,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压动力装置开启,具有防水、防盗以及综合管廊内人员快速逃生等功能。

Description

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是地下城市管道的综合走廊,是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基于一体的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能够极大地方便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逃生井是综合管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综合管廊与地面空间连通,用于综合管廊内操作人员的应急逃生。逃生井口设置有逃生井口盖,将逃生井口与地面空间封隔,避免雨水和无关人员从逃生井进入综合管廊。
国内目前地下管廊采用的逃生井口盖基本为不透明的金属盖板,材料通常采用不锈钢或镀锌钢等不透光材料,建成安装后采用不锈钢盖板加铰链、上锁,盖板的开启需用电动提供动力,采用外部开启方式进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其采用气压动力装置开启,具有防水、防盗以及综合管廊内人员快速逃生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包括基座和盖体,所述基座包括有相互固定连接的基座底框和基座面框,基座底框为具有逃生口的框结构,基座面框具有内开口,基座面框的内开口与基座底框的逃生口相一致并对齐;盖体包括有盖板和连接于其边部的盖板框,盖板框具有与基座面框相对应的内开口和外尺寸,盖板框的一边部与基座面框的一边部通过合页连接,盖体可绕合页的轴转动将基座底框的逃生口关闭或打开;
盖板框和基座面框的一侧分别设有盖板止水密封圈和基座止水密封圈,将盖体与基座盖合时,盖板止水密封圈和基座止水密封圈密封抵接使盖体和基座密封连接;
气压装置的两端通过轴活动连接于盖体与基座之间,气压装置具有连接到高压气源的动力接口,基座的逃生口侧设有电子锁及开启装置,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具有手动开关按钮、无线信号接收开关和远程控制开关连接线,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可控制气压装置驱动盖体将基座底框的逃生口关闭或打开。
优化方案是:基座的逃生口侧还安装有辅助气压装置,该辅助气压装置也具有连接到高压气源的动力接口,辅助气压装置用于配合气压装置对盖体的操作。
再优化方案:盖板框的内开口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纵向龙骨和横向支撑杆相互连接构成,支撑架的边部固定连接于盖板框的内侧。
进一步优化方案是:盖板采用承重透光复合材料制作,例如双层钢化玻璃夹强力胶层结构板。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综合管廊的逃生井口上,预制的本实用新型的基座底框的逃生口与综合管廊的逃生井口尺寸相一致,将气压装置的动力接口管连接到高压气源,将远程控制开关连接线延长连接到远程监控设备。
需要将盖体打开时有如下3种方式:
1、外部人员通过远程监控设备控制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开启气压装置将盖体打开;
2、外部人员通过手持仪遥控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开启气压装置将盖体打开;
3、逃生井内人员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的手动开关按钮开启气压装置将盖体打开;
需要将盖体盖合时有如下4种方式:
1、外部人员通过远程监控设备控制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开启气压装置将盖体盖合;
2、外部人员通过手持仪遥控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开启气压装置将盖体盖合;
3、逃生井内人员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的手动开关按钮开启气压装置将盖体盖合;
4、外部人员用力将体压下盖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盖体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和气压装置开启,盖体与基座盖合后由电子锁及开启装置锁紧,逃生井外部无关人员不能打开盖体,实现了良好的防盗功能。
(2)盖板与基座之间设止水密封圈,防止地面雨水渗漏入井内。
(3)逃生井内人员可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的手动开关按钮开启气压装置将盖体打开,为井内工作人员提供安全快速通道。
(4)采用承重透光复合材料的盖板,为综合管廊内提供光线的同时也为城市提供更好的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面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B-B面剖视图。
图4为图2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包括基座和盖体,所述基座包括有相互固定连接的基座底框21和基座面框22,基座底框21为具有逃生口的框结构,基座面框22是由异形金属管连接构成具有内开口的框结构,基座面框22的内开口与基座底框21的逃生口尺寸相一致并对齐,基座面框22的一侧通过密封胶和螺丝与基座底框21固定连接,基座面框22的另一侧具有密封槽并安装有基座止水密封圈23,基座底框21的侧边设有吊装码子7。
所述盖体包括有盖板11和连接于其边部的盖板框12,盖板框12是由异形金属管连接构成的框结构,盖板框12具有与基座面框22相对应的内开口和外尺寸,盖板框12的一侧通过中性硅铜结构胶与盖板11密封固定连接,盖板框12的另一侧具有密封槽并安装有基盖板止水密封圈13。
本实施例的盖板11为双层钢化玻璃夹强力胶层结构板,盖板框12的内开口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纵向龙骨15和横向支撑杆16相互连接构成,支撑架的边部固定连接于盖板框12的内侧。
盖板框12的一侧边部与基座面框22的一侧边部通过合页4连接,盖板可绕合页4的轴转动将基座底框21的逃生口关闭或打开,将盖体与基座盖合时,盖板止水密封圈13和基座止水密封圈23密封抵接使盖体和基座密封连接。
气压装置3的两端通过轴活动连接于盖体与基座之间,气压装置3具有连接到高压气源的动力源接口,基座的逃生口侧设有电子锁及开启装置5,电子锁及开启装置5具有手动开关按钮、无线信号接收开关和远程控制开关连接线。
基座的逃生口侧还安装有辅助气压装置31,该辅助气压装置31也具有连接到高压气源的动力接口,辅助气压装置31用于配合气压装置3对盖体的操作,具体是:当要将盖体打开时,辅助气压装置31和气压装置3同时对盖体实施推动操作,当盖体打开到一定高度时,辅助气压装置31停止操作,气压装置3继续操作到盖体完全打开时停止。反之,当要将盖体关闭时,先由气压装置3操作将盖体逐渐关合,当盖体关合到一定高度时,辅助气压装置31配合操作,进而由辅助气压装置31和气压装置3同时对盖体实施关合操作,直到盖体完全关合时,辅助气压装置31和气压装置3停止操作。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综合管廊的逃生井口10上,预制的本实用新型的基座底框21的逃生口与综合管廊的逃生井口尺寸相一致,将气压装置3和辅助气压装置31的动力接口管连接到高压气源,将远程控制开关连接线延长连接到远程监控设备。
需要将盖板1打开时有如下3种方式:
1、外部人员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5的远程控制开关开启气压装置3将盖体打开;
2、 外部人员通过手持仪遥控电子锁及开启装置5开启气压装置3将盖体打开;
3、 逃生井内人员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5的手动开关按钮开启气压装置3将盖体打开;
需要将盖板1盖合时有如下4种方式:
1、 外部人员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5的远程控制开关开启气压装置3将盖体盖合;
2、 外部人员通过手持仪遥控电子锁及开启装置5开启气压装置3将盖体盖合;
3、逃生井内人员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5的手动开关按钮开启驱动气压装置3将盖体盖合;
4、外部人员用力将盖体压下盖合。

Claims (5)

1.一种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包括基座和盖体,所述基座包括有相互固定连接的基座底框(21)和基座面框(22),基座底框(21)为具有逃生口的框结构,基座面框(22)具有内开口,基座面框(22)的内开口与基座底框(21)的逃生口相一致并对齐;盖体包括有盖板(11)和连接于其边部的盖板框(12),盖板框(12)具有与基座面框(22)相对应的内开口和外尺寸,盖板框(12)的一边部与基座面框(22)的一边部通过合页(4)连接,盖体可绕合页(4)的轴转动将基座底框(21)的逃生口关闭或打开,其特征在于;
盖板框(12)和基座面框(22)的一侧分别设有盖板止水密封圈(13)和基座止水密封圈(23),将盖体与基座盖合时,盖板止水密封圈(13)和基座止水密封圈(23)密封抵接使盖体和基座密封连接;
气压装置(3)的两端通过轴活动连接于盖体与基座之间,气压装置(3)具有连接到高压液源的接口,基座的逃生口侧设有电子锁及开启装置(5),电子锁及开启装置(5)具有手动开关按钮、无线信号接收开关和远程控制开关连接线,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5)可控制气压装置(3)驱动盖体将基座底框(21)的逃生口关闭或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其特征在于:基座的逃生口侧还安装有辅助气压装置(31),该辅助气压装置也具有连接到高压气源的动力接口,辅助气压装置用于配合气压装置对盖体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其特征在于:盖板框(12)的内开口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纵向龙骨(15)和横向支撑杆(16)相互连接构成,支撑架的边部固定连接于盖板框(1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其特征在于:盖板(11)采用承重透光复合材料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其特征在于:盖板(11)为双层钢化玻璃夹强力胶层结构板。
CN201720083913.3U 2017-01-23 2017-01-23 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 Active CN206467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3913.3U CN206467692U (zh) 2017-01-23 2017-01-23 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3913.3U CN206467692U (zh) 2017-01-23 2017-01-23 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7692U true CN206467692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04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83913.3U Active CN206467692U (zh) 2017-01-23 2017-01-23 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769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6805A (zh) * 2018-09-04 2018-12-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管廊出入口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10273434A (zh) * 2019-07-24 2019-09-24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工地临建地下管廊及施工方法
CN111305269A (zh) * 2020-04-02 2020-06-19 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管廊投料井封闭通风装置
CN111395506A (zh) * 2020-03-26 2020-07-10 李东江 一种气体式道路下水井盖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6805A (zh) * 2018-09-04 2018-12-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管廊出入口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10273434A (zh) * 2019-07-24 2019-09-24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工地临建地下管廊及施工方法
CN111395506A (zh) * 2020-03-26 2020-07-10 李东江 一种气体式道路下水井盖
CN111305269A (zh) * 2020-04-02 2020-06-19 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管廊投料井封闭通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67692U (zh) 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
CN105951887B (zh)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液压井盖
CN107313464A (zh) 一种变形缝复合堵漏密封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22772A (zh) 一种自修复式可观察内部开裂的电梯减震橡胶
CN106968274A (zh) 一种防盗逃生智能井盖
CN102060151B (zh) 风险源泄漏自适应万向强磁封堵装置及其快速封堵方法
CN206092061U (zh) 一种气压式中深炮孔排水装置
CN207567823U (zh) 综合管廊智能井盖
CN205400670U (zh) 一种注浆管
CN201990122U (zh) 自适应强磁封堵装置
CN213018323U (zh) 一种燃气管道不停输管内封堵装置
CN205407204U (zh) 一种线缆管道封堵装置
CN212176175U (zh) 一种保温墙开关盒节点结构
CN204549050U (zh) 一种罐体车用具有密封性能的盖板
CN217349144U (zh) 转液装置
CN207277388U (zh) 一种变形缝复合堵漏密封系统
CN207469314U (zh) 一种液压井盖装置
CN209001557U (zh) 一种电力电缆管道防水堵装置
CN206070577U (zh) 一种沉管隧道管节止水装置
CN217899236U (zh) 一种管道非开挖内衬管
CN207679652U (zh) 氧舱咬合式旋钮开关安全联动型递物筒
CN220133978U (zh) 一种盾构管片灌浆孔封堵设备
CN107905759A (zh) 保温密封模块阻塞体
CN213293220U (zh) 一种带有联体内衬袋的闭口钢桶
CN105926540A (zh) 侧向排气排水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水体防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