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9172U - 一种汽包排污分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包排污分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9172U
CN206459172U CN201720148242.4U CN201720148242U CN206459172U CN 206459172 U CN206459172 U CN 206459172U CN 201720148242 U CN201720148242 U CN 201720148242U CN 206459172 U CN206459172 U CN 206459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separator
gas
pipeline
drum
heating arrang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482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狄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dos New Hangzhou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rdos New Hangzho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dos New Hangzhou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rdos New Hangzho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482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9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9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9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包排污分离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路适配连接的动力机构、冷凝机构、加热机构、换热机构、排污分离器和汽包本体,通过管路与所述排污分离器连接的收集器,以及与所述动力机构适配连接的太阳能蓄电池;其中,所述汽包本体与所述排污分离器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收集器与所述排污分离器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排污分离器与所述换热机构之间,通过带有双向阀的双向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可靠性低和使用寿命短等缺陷,实现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汽包排污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包排污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汽包,可以是指气压通过水循环导致气压下降或上升,也可以理解为汽包是气体和水分融合后形成的气压变化,极限压力中的空气与水分子会提高气体的压力上升,导致高压达到一定数值后产生的压力集分子。在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汽包内水汽的温度也不同(可参解水的特性表,即额定压力下的额定饱和温度),如果是在饱和状态,水的温度与汽的温度是相同的。汽包中水的循环是一种对流热循环(除却汽包外壁的热辐射及烟管或外壁直接热传递外),热的水由于质量轻往上走的过程中将热量进行交换,达到一定的热量后,部分水转化为气态。
汽包,还可以是工业生产(例如:水泥窑窑头余热进行发电)中必不少的部件,而汽包内部的汽水分离装置则是汽包非常重要的结构,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到气体与水分离的纯度,而目前的汽包并没有设计汽水分离装置,从而使汽包进去过热器的气体中含有水分,致使过热器爆管,影响整台锅炉运行的寿命。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低和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汽包排污分离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可靠性低的问题,达到可靠性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包排污分离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路适配连接的动力机构、冷凝机构、加热机构、换热机构、排污分离器和汽包本体,通过管路与所述排污分离器连接的收集器,以及与所述动力机构适配连接的太阳能蓄电池;其中,所述汽包本体与所述排污分离器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收集器与所述排污分离器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排污分离器与所述换热机构之间,通过带有双向阀的双向管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冷凝机构,包括:依次通过管路适配连接在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加热机构之间的冷凝器与凝结水泵。
可选地,在所述凝结水泵与所述加热机构之间,还适配设置有杂质过滤器。
可选地,在所述排污分离器与所述汽包本体之间,还适配设置有氧气、氢气、氯气的至少之一的气体过滤器。
可选地,在所述排污分离器的内部,设置有呈人字型的气液分离流道;所述气液分离流道,包括:位于上部的气液流道,以及位于所述气液流道下方的气体流道和液体流道;在所述气体流道和/或所述液体流道上,设置有过滤网。
可选地,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电热丝。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利用冷凝、加热、分离和过滤的协同作业,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可靠性低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可靠性低和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实现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包排污分离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太阳能蓄电池;2-动力机构;3-冷凝器;4-凝结水泵;5-过滤器;6-加热机构;7-换热机构;8-排污分离器;9-汽包本体;10-收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包排污分离系统。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汽包排污分离系统可以包括:依次通过管路适配连接的动力机构(例如:动力机构2)、冷凝机构、加热机构(例如:加热机构6)、换热机构(例如:换热机构7)、排污分离器(例如:排污分离器8)和汽包本体(例如:汽包本体9),通过管路与所述排污分离器连接的收集器(例如:收集器10),以及与所述动力机构适配连接的太阳能蓄电池(例如:太阳能蓄电池1)。
其中,所述汽包本体与所述排污分离器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收集器与所述排污分离器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排污分离器与所述换热机构之间,通过带有双向阀的双向管路连接。通过双向管路,可以实现热循环,有利于节能。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冷凝机构,可以包括:依次通过管路适配连接在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加热机构之间的冷凝器(例如:冷凝器3)与凝结水泵(例如:凝结水泵4)。通过冷凝机构,可以提供冷凝气体,使得排污分离器在排污前的热交换效率更高,进而有利于提高排污过程中气液分离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在所述凝结水泵与所述加热机构之间,还适配设置有杂质过滤器。通过杂质过滤器,可以提升排污分离器处理后气液分离的纯度。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在所述排污分离器与所述汽包本体之间,还适配设置有氧气、氢气、氯气的至少之一的气体过滤器。通过气体过滤器,可以根据需要获取排污分离器处理后的所需气体。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在所述排污分离器的内部,设置有呈人字型的气液分离流道;所述气液分离流道,可以包括:位于上部的气液流道,以及位于所述气液流道下方的气体流道和液体流道;在所述气体流道和/或所述液体流道上,设置有过滤网。通过人字型流道,使得气液分离更加方便、气液分离后的气体和液体流通更加顺畅。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加热机构,可以包括:电热丝。通过电热丝加热,加热效率高,安全性好。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冷凝、加热、分离和过滤的协同作业,使从汽包本体(例如:锅炉汽包排出的高温污水)与凝结水发生热量交换,降低所排污水温度,提高凝结水温,降低机组热耗,节约成本,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可靠性低的问题。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汽包排污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路适配连接的动力机构、冷凝机构、加热机构、换热机构、排污分离器和汽包本体,通过管路与所述排污分离器连接的收集器,以及与所述动力机构适配连接的太阳能蓄电池;其中,
所述汽包本体与所述排污分离器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收集器与所述排污分离器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排污分离器与所述换热机构之间,通过带有双向阀的双向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机构,包括:依次通过管路适配连接在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加热机构之间的冷凝器与凝结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凝结水泵与所述加热机构之间,还适配设置有杂质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污分离器与所述汽包本体之间,还适配设置有氧气、氢气、氯气的至少之一的气体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污分离器的内部,设置有呈人字型的气液分离流道;所述气液分离流道,包括:位于上部的气液流道,以及位于所述气液流道下方的气体流道和液体流道;在所述气体流道和/或所述液体流道上,设置有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电热丝。
CN201720148242.4U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汽包排污分离系统 Active CN206459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8242.4U CN206459172U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汽包排污分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8242.4U CN206459172U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汽包排污分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9172U true CN206459172U (zh) 2017-09-01

Family

ID=59691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48242.4U Active CN206459172U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汽包排污分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9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9676B (zh) 一种基于中空微纳米多孔陶瓷膜的烟气水分余热回收装置
CN103011320B (zh) 小型高温多级回热式的真空玻璃管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104329826A (zh) 一种双筒结构的多段立式大温差吸收机
CN205332168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综合回收利用系统
CN105645491A (zh) 水净化系统及工艺
CN210292897U (zh) 一种饲料生产的蒸汽冷凝水热量回收利用系统
CN206459172U (zh) 一种汽包排污分离系统
CN103954039A (zh) 以热泵方式回收燃气锅炉烟气冷凝热能的装置和方法
CN204153760U (zh) 一种废热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CN208058797U (zh) 一种利用废热的蒸汽发生装置
CN106120222B (zh) 一种蒸丝系统的余热回收装置
CN109813138A (zh) 一种锅炉凝汽器双级真空泵控制系统
CN206207449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6094279U (zh) 一种屠宰场用制冷机组多级全热回收热水装置
CN212339199U (zh) 一种清洁高效回收利用热能的锅炉系统
CN210831925U (zh) 一种电站锅炉排烟余热与水分的深度回收装置
CN203068485U (zh) 闭式冷凝水回收设备
CN203177674U (zh) 工业炉烟气余热采集装置
CN206449625U (zh) 一种汽包排污冷却系统
CN102200273B (zh) 用于混合能环保蒸汽发生器的余热回收系统
CN205048466U (zh) 一种基于中空微纳米多孔陶瓷膜的烟气水分余热回收装置
CN207585131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CN110104716A (zh) 一种基于膜蒸馏的双管对置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206626998U (zh) 逆流式汽水换热器
CN213956069U (zh) 一种制氢装置对流段高效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