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1714U - 一种三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1714U
CN206451714U CN201720010894.1U CN201720010894U CN206451714U CN 206451714 U CN206451714 U CN 206451714U CN 201720010894 U CN201720010894 U CN 201720010894U CN 206451714 U CN206451714 U CN 206451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insulation shell
chip
welded
solder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108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 SEMICONDUCTO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ngyu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ngyu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ngyu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108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1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1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1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三极管,在芯片的不同方向焊接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与相连接的元器件焊接后,具有承载能力,不容易损坏,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的横截面均为波浪形,此种结构设计在一定的长度内分别增加了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与绝缘壳体的接触面积,即增加了连接强度,避免了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在绝缘壳体内移位、掉脚的现象;由于在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上分别设有多个与芯片焊接的第一焊点、第二焊点和第三焊点,因此,可以分别增加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与芯片的焊接面积,提高了电流的瞬时导通性,避免了产品爆管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三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电子元器件,尤其涉及一种三极管。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的三极管的三个引脚都在同一方向,因而没有承载能力,在与其他电子元件连接时,容易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三个引脚安装在绝缘壳体内与绝缘壳体的接触面积比较小,容易移位、掉脚;而且引脚都是通过单焊接点与三极管的芯片焊接,接触面积小,在高电流导通的瞬间,容易爆管,产品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承载能力、引脚安装牢固且产品质量稳定的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极管,包括一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下表面中部固设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绝缘壳体宽度方向一侧延伸有一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外部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焊接有一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芯片,所述芯片一端焊接有一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并沿所述绝缘壳体宽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的第一引脚,所述芯片一端还焊接有一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并沿所述绝缘壳体长度方向一侧设置的第二引脚,所述安装板上焊接有一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并沿所述绝缘壳体长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的第三引脚,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第一引脚的横截面为波浪形,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第二引脚的横截面为波浪形,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第三引脚的横截面为波浪形。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所述第一引脚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芯片焊接的第一焊点,各所述第一焊点分别位于波浪形的所述第一引脚的尖点处。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所述第二引脚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芯片焊接的第二焊点,各所述第二焊点分别位于波浪形的所述第二引脚的尖点处。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所述第三引脚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芯片焊接的第三焊点,各所述第三焊点分别位于波浪形的所述第三引脚的尖点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极管,在芯片一端焊接有沿绝缘壳体宽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的第一引脚,芯片一端还焊接有沿绝缘壳体长度方向一侧设置的第二引脚,安装板上焊接有沿绝缘壳体长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的第三引脚,由于将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设于绝缘壳体的宽度方向两侧和长度方向一侧,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与相连接的元器件焊接后,具有承载能力,不容易损坏,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由于位于绝缘壳体内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的横截面均为波浪形,因此,此种结构设计在一定的长度内分别增加了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与绝缘壳体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增加了连接强度,避免了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在绝缘壳体内移位、掉脚的现象;由于在第一引脚上设有多个分别与芯片焊接的第一焊点,第二引脚上设有多个分别与芯片焊接的第二焊点,第三引脚上设有多个分别与芯片焊接的第三焊点,因此,可以分别增加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与芯片的焊接面积,提高了电流的瞬时导通性,避免了产品爆管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极管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极管,包括一绝缘壳体1,绝缘壳体1下表面中部固设有一安装板2,安装板2沿绝缘壳体1宽度方向一侧延伸有一位于绝缘壳体1外部的凸出部21,凸出部21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22,散热孔22起到散热的作用,安装板2上表面焊接有一位于绝缘壳体1内的芯片3,芯片3一端焊接有一位于绝缘壳体1内并沿绝缘壳体1宽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的第一引脚4,芯片3一端还焊接有一位于绝缘壳体1内并沿绝缘壳体1长度方向一侧设置的第二引脚5,安装板2上焊接有一位于绝缘壳体1内并沿绝缘壳体1长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的第三引脚6,位于绝缘壳体1内的第一引脚4的横截面为波浪形,位于绝缘壳体1内的第二引脚5的横截面为波浪形,位于绝缘壳体1内的第三引脚6的横截面为波浪形。
具体地,位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的第一引脚4上设有多个分别与芯片3焊接的第一焊点(未示出),各第一焊点分别位于波浪形的第一引脚4的尖点处。
具体地,位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的第二引脚5上设有多个分别与芯片3焊接的第二焊点(未示出),各第二焊点分别位于波浪形的第二引脚5的尖点处。
具体地,位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的第三引脚6上设有多个分别与芯片3焊接的第三焊点,各第三焊点分别位于波浪形的第三引脚6的尖点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极管,在芯片3一端焊接有沿绝缘壳体1宽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的第一引脚4,芯片3一端还焊接有沿绝缘壳体1长度方向一侧设置的第二引脚5,安装板2上焊接有沿绝缘壳体1长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的第三引脚6,由于将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和第三引脚6分别设于绝缘壳体1的宽度方向两侧和长度方向一侧,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和第三引脚6与相连接的元器件焊接后,具有承载能力,不容易损坏,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由于位于绝缘壳体1内的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和第三引脚6的横截面均为波浪形,因此,此种结构设计在一定的长度内分别增加了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和第三引脚6与绝缘壳体1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增加了连接强度,避免了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和第三引脚6在绝缘壳体1内移位、掉脚的现象;由于在第一引脚4上设有多个分别与芯片3焊接的第一焊点,第二引脚5上设有多个分别与芯片3焊接的第二焊点,第三引脚6上设有多个分别与芯片3焊接的第三焊点,因此,可以分别增加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和第三引脚6与芯片3的焊接面积,提高了电流的瞬时导通性,避免了产品爆管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三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下表面中部固设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绝缘壳体宽度方向一侧延伸有一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外部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焊接有一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芯片,所述芯片一端焊接有一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并沿所述绝缘壳体宽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的第一引脚,所述芯片一端还焊接有一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并沿所述绝缘壳体长度方向一侧设置的第二引脚,所述安装板上焊接有一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并沿所述绝缘壳体长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的第三引脚,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第一引脚的横截面为波浪形,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第二引脚的横截面为波浪形,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第三引脚的横截面为波浪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所述第一引脚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芯片焊接的第一焊点,各所述第一焊点分别位于波浪形的所述第一引脚的尖点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所述第二引脚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芯片焊接的第二焊点,各所述第二焊点分别位于波浪形的所述第二引脚的尖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所述第三引脚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芯片焊接的第三焊点,各所述第三焊点分别位于波浪形的所述第三引脚的尖点处。
CN201720010894.1U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三极管 Active CN206451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0894.1U CN206451714U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三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0894.1U CN206451714U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三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1714U true CN206451714U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70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10894.1U Active CN206451714U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三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1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51714U (zh) 一种三极管
JP2007208137A (ja) 蓄電デバイス及びその実装体
CN206332872U (zh) 一种新型电加热玻璃
CN211045444U (zh) 贴片式igbt芯片
CN207250744U (zh) 一种跳线线夹
CN201298572Y (zh) 带十字孔的电池焊接片
CN208873918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fpc电压采集装置
CN206564751U (zh) 稳固的散热器装配结构
CN208256910U (zh) 一种天线馈电槽组件
CN108258036B (zh) 一种贴片三极管
CN207038722U (zh) 一种辐射单元接地装置和天线
CN203367267U (zh) 自适应焊料用量的整流器结构
CN205960215U (zh) 电连接器
CN206210499U (zh) 一种防倾斜压敏电阻
CN201303057Y (zh) 电插座
CN210723453U (zh) 一体式接线座端子
CN206134792U (zh) 一种保护电池的铜镍复合板
CN214428795U (zh) 一种插座
CN204441494U (zh) 一种电池组复合连接片
CN201623294U (zh) 连接器端子及电连接器
CN221041620U (zh) 一种led连接器
CN212436032U (zh) 碳刷盒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结构
CN204156157U (zh) 一种汽车连接端子
CN215316192U (zh) 一种稳定性较好的电池管理芯片针脚焊接装置
CN206992341U (zh) 直流充电连接器母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8

Address after: 518110 1706-1, block a, phase I, Tian'a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Plaza, 29 Tairan 4th Road, Tian'an community, Shato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FIRST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31 rooms 1806, 1807 and 1808, block a, Jiahe Huaqiang Building, Shennan Middle Roa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INGYUN MICRO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