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0110U - 双列油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双列油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0110U
CN206450110U CN201720019944.2U CN201720019944U CN206450110U CN 206450110 U CN206450110 U CN 206450110U CN 201720019944 U CN201720019944 U CN 201720019944U CN 206450110 U CN206450110 U CN 206450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valve
left machine
oil
right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199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志标
张华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Long Sen Therm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Long Sen Therm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Long Sen Therm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Long Sen Therm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199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0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0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0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列油冷却器,括左机和右机,所述左机和右机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左机的下端一侧并列设置有左机水进口和左机水出口,所述左机下方靠近右机的一侧设置有左机油出口,所述左机的上方靠近右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左机油进口,且左机油出口与第一左机油进口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左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左机油进口,且第二左机油进口位于左机水进口和左机水出口的对成轴线上。本实用新型在两台不能满足工艺流体要求的旧换热器上各增加一个接管使壳侧串联,增大了换热面积,相当于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在原有换热器上进行改造,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维修和更换成本,更大程度的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双列油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列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管壳式油冷却器经常采用双联结构,两台冷却器一台使用,一台维修或者备用。各种类型的换热器在化工厂的使用非常广泛,约占到化工厂建设成本的30%。换热器的使用年限较短,如果可以延长使用年限将降低化工厂的运行成本。管壳式冷却器通常管束还没有达到换热器的设计使用年限就由于泄漏堵管,污垢沉积,导致产品达不到设计时的换热效果。油冷却器由于油的粘度较大,为了提高换热效率。一般采取水走管程,油走壳程设计。油冷却器的冷却管多采用铝黄铜或铁白铜,管壳侧两种介质均不会对冷却管产生腐蚀。列管式油冷却器使用久了,冷却管或冷却管与管板连接处会产生泄漏。而且列管式油冷却器冷却管与管板绝大多数采用强度胀连接,冷却管一般几百根由于加工精度和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经常会出现管子破裂或者管头泄漏,有时泄漏的管子不能抽出来更换。常用的解决方法有两种:1.在冷却管里面插入一个更加小的管子然后再与管板胀接;2.直接用堵头堵上泄漏的冷却管。由于油冷却器冷却管外径通常较小,只能采取堵管的方式。这样做将减小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当堵管达到一定程度,换热器不能达到规定的换热效果了。
常见的双联油冷器中间用三通阀连接,一台使用,一台维修或备用。一般的管壳式油冷却器,出现故障都是冷却管有泄漏,维修办法就是堵漏管,但是堵漏管也改变了换热面积,当堵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更换新的换热器了,为此我们设计出双列油冷却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双列油冷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双列油冷却器,括左机和右机,所述左机和右机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左机的下端一侧并列设置有左机水进口和左机水出口,所述左机下方靠近右机的一侧设置有左机油出口,所述左机的上方靠近右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左机油进口,且左机油出口与第一左机油进口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左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左机油进口,且第二左机油进口位于左机水进口和左机水出口的对成轴线上;所述右机的下端一侧并列设置有右机水进口和右机水出口,所述右机下方靠近左机的一侧设置有右机油出口,所述右机的上方靠近左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右机油进口,且右机油出口与第一右机油进口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右机的下方靠近右机水进口和左机水出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右机油出口,且第二右机油出口位于右机水进口和右机水出口的对成轴线上;
所述第一左机油进口与右机油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且管道上并列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总油进口,所述第二左机油进口与第二右机油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且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左机油出口与右机油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且管道上并列设置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总油出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且通过连接法兰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机和右机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均设置有手动调节旋转手柄。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以及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在的管道上均设置有温度测量显示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两台不能满足工艺流体要求的旧换热器上各增加一个接管使壳侧串联,增大了换热面积,相当于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在原有换热器上进行改造,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维修和更换成本,更大程度的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列油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机、2右机、3左机水进口、4左机水出口、5左机油出口、6第一左机油进口、7第二左机油进口、8右机水进口、9右机水出口、10右机油出口、11第一右机油进口、12第二右机油出口、13第四阀门、14第五阀门、15总油出口、16第一阀门、17第二阀门、18总油进口、19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双列油冷却器,括左机1和右机2,左机1和右机2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左机1和右机2相互平行设置,左机1的下端一侧并列设置有左机水进口3和左机水出口4,左机1下方靠近右机2的一侧设置有左机油出口5,左机1的上方靠近右机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左机油进口6,且左机油出口5与第一左机油进口6位于同一直线上,左机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左机油进口7,且第二左机油进口7位于左机水进口3和左机水出口4的对成轴线上;右机2的下端一侧并列设置有右机水进口8和右机水出口9,右机2下方靠近左机1的一侧设置有右机油出口10,右机2的上方靠近左机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右机油进口11,且右机油出口10与第一右机油进口11位于同一直线上,右机2的下方靠近右机水进口8和左机水出口9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右机油出口12,且第二右机油出口12位于右机水进口8和右机水出口9的对成轴线上;
第一左机油进口6与右机油出口10通过管道连接,且管道上并列设置有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7,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7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总油进口18,第二左机油进口7与第二右机油出口12通过管道连接,且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9,左机油出口5与右机油出口10通过管道连接,且管道上并列设置有第四阀门13和第五阀门14,第四阀门13和第五阀门1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总油出口15,连接管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且通过连接法兰与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第三阀门19、第四阀门13和第五阀门14连接,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第三阀门19、第四阀门13和第五阀门14均设置有手动调节旋转手柄,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7以及第四阀门13和第五阀门14所在的管道上均设置有温度测量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左机1、右机2两台油冷却器设计为单台工作,另一台备用或维修,当开启第一阀门16和第四阀门13,关闭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19和第五阀门14时,左机1工作;当开启第二阀门17和第五阀门14,关闭第一阀门16、第三阀门19和第四阀门13时,右机2工作;当两台油冷却器单独工作均无法完成工作时,开启第二阀门17、第三阀门19和第四阀门13,关闭第一阀门16和第五阀门14,左机1和右机2两个冷却器壳侧串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两台不能满足工艺流体要求的旧换热器上各增加一个接管使壳侧串联,增大了换热面积,相当于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在原有换热器上进行改造,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维修和更换成本,更大程度的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双列油冷却器,包括左机(1)和右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机(1)和右机(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左机(1)的下端一侧并列设置有左机水进口(3)和左机水出口(4),所述左机(1)下方靠近右机(2)的一侧设置有左机油出口(5),所述左机(1)的上方靠近右机(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左机油进口(6),且左机油出口(5)与第一左机油进口(6)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左机(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左机油进口(7),且第二左机油进口(7)位于左机水进口(3)和左机水出口(4)的对成轴线上;所述右机(2)的下端一侧并列设置有右机水进口(8)和右机水出口(9),所述右机(2)下方靠近左机(1)的一侧设置有右机油出口(10),所述右机(2)的上方靠近左机(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右机油进口(11),且右机油出口(10)与第一右机油进口(11)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右机(2)的下方靠近右机水进口(8)和左机水出口(9)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右机油出口(12),且第二右机油出口(12)位于右机水进口(8)和右机水出口(9)的对成轴线上;
所述第一左机油进口(6)与右机油出口(10)通过管道连接,且管道上并列设置有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7),所述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7)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总油进口(18),所述第二左机油进口(7)与第二右机油出口(12)通过管道连接,且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9),所述左机油出口(5)与右机油出口(10)通过管道连接,且管道上并列设置有第四阀门(13)和第五阀门(14),所述第四阀门(13)和第五阀门(1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总油出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列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且通过连接法兰与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第三阀门(19)、第四阀门(13)和第五阀门(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列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机(1)和右机(2)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列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第三阀门(19)、第四阀门(13)和第五阀门(14)均设置有手动调节旋转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列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7)以及第四阀门(13)和第五阀门(14)所在的管道上均设置有温度测量显示器。
CN201720019944.2U 2017-01-09 2017-01-09 双列油冷却器 Active CN206450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9944.2U CN206450110U (zh) 2017-01-09 2017-01-09 双列油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9944.2U CN206450110U (zh) 2017-01-09 2017-01-09 双列油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0110U true CN206450110U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70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19944.2U Active CN206450110U (zh) 2017-01-09 2017-01-09 双列油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0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3631B (zh) 地下列管复连式散热装置
CN105937857A (zh) 一种适用于三流体换热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06450110U (zh) 双列油冷却器
CN205332517U (zh) 可提高水质并具防腐功能的容积式换热器
CN209326416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
CN113418411B (zh) 一种方便维修更换的列管式换热器
CN203893711U (zh) 一种直接冷凝多管型换热装置
CN205642108U (zh) 一种多孔微通道型材的热交换器
CN205262256U (zh) 天然气调压站用高效双管板换热器
CN204757744U (zh) 一种盘管式换热器
CN103925812B (zh) 一种可抽芯的纯逆流换热器及应用该换热器的换热方法
CN203848723U (zh) 一种可抽芯的纯逆流换热器
CN210570121U (zh) 一种水冷管
CN209295726U (zh) 一种双重气水换热器
CN208920949U (zh) 带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热交换器组装设备
CN204042880U (zh) 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
CN206488675U (zh) 一种双流程板管式换热器
CN204830596U (zh) 一种虹吸油制冷装置以及设有虹吸油制冷装置的制冷机组
CN107421104A (zh) 一种内置式环保节能采暖系统
CN212082101U (zh) 一种导热油回收利用设备
CN206177096U (zh) 一种换热器及换热机组系统
CN205864179U (zh) 一种防止125mw机组发电机氢气温度高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CN104180367A (zh) 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
CN206192177U (zh) 一种冷却塔用配水管接头
CN204806939U (zh) 毛细管密布式油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