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0129U -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0129U
CN206430129U CN201720043334.6U CN201720043334U CN206430129U CN 206430129 U CN206430129 U CN 206430129U CN 201720043334 U CN201720043334 U CN 201720043334U CN 206430129 U CN206430129 U CN 206430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cavity
supplying tube
oxygen supplying
heater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433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文波
张文锐
魏凌敏
舒志强
唐武才
李启仁
李文龙
郎志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Weiming Ding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Weiming Ding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Weiming Ding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Weiming Ding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433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30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0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01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第一炉体具有燃烧腔,第二炉体具有储料腔,环形挡板与储料腔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环形内循环腔;螺旋送料机构用于将储料腔内的物料输送至燃烧腔内;第一循环管的进气端与环形内循环腔连通且其出气端与燃烧腔连通;多个第二循环管间隔布置在储料腔内且各第二循环管两端均与环形内循环腔连通;第一供氧管设置在环形内循环腔内并围绕环形挡板螺旋布置,第二供氧管的进气端与第二风机连接且其出气端伸入到环形内循环腔内与第一供氧管的进气端连通,第三供氧管设置在储料腔底部且其进气端伸入到环形内循环腔内与第一供氧管的出气端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处理垃圾,减少尾气中有害气体。

Description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焚烧处理法是一种对城市垃圾进行高温化学处理的技术,经过焚烧处理,垃圾中的细菌、病毒能彻底被消灭,各种恶臭气体得到高温分解,烟气中的有害气体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焚烧法是目前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焚烧法的优点:占地少;减容、减量效果明显,体积、重量分别可缩减到原来的8%~12%和25%~40%;焚烧对垃圾处理彻底、迅速,残渣二次污染危险较小;利用垃圾燃烧产生的热量发电,残渣可作建材利用。但是目前采用的焚烧设备,垃圾燃烧不充分,排出的尾气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增加了后期处理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包括第一炉体、第二炉体、螺旋送料机构、内循环机构、第一供氧机构,其中:
第一炉体具有燃烧腔,燃烧腔内设有炉桥、第二供氧机构和排烟管,排烟管的出气端伸出到第一炉体外与第一风机连接;
第二炉体具有储料腔,储料腔底部设有加热装置,第二炉体上设有与储料腔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储料腔内设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与储料腔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环形内循环腔;
螺旋送料机构设置在储料腔底部,用于将储料腔内的物料输送至燃烧腔内;
内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循环管和多个第二循环管,第一循环管的进气端与环形内循环腔连通且其出气端与燃烧腔连通;沿竖直方向,多个第二循环管间隔布置在储料腔内且各第二循环管两端均与环形内循环腔连通,各第二循环管表面上分布有进气孔;
第一供氧机构包括第二风机、第一供氧管、第二供氧管和第三供氧管,第一供氧管设置在环形内循环腔内并围绕环形挡板螺旋布置,第二供氧管的进气端与第二风机连接且其出气端伸入到环形内循环腔内与第一供氧管的进气端连通,第三供氧管设置在储料腔底部且其进气端伸入到环形内循环腔内与第一供氧管的出气端连通。
优选的,螺旋送料机构包括多个送料槽和多个螺旋送料组件,多个送料槽并排布置在储料腔底部,送料槽的出料端伸入到燃烧腔内并位于炉桥上方,送料槽的进料端伸出到第二炉体外且其进料端设有第二进料口,送料槽的数量与螺旋送料组件的数量一致且一个送料槽内设有一个螺旋送料组件。
优选的,螺旋送料组件包括驱动机构、转轴和送料叶片,驱动机构与转轴连接并驱动转轴转动,送料叶片螺旋布置在转轴外周。
优选的,第三供氧管处于储料腔内一段上分布有出气孔。
优选的,环形挡板、第二循环管、第三供氧管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炉体具有燃烧腔,第二炉体具有储料腔,环形挡板与储料腔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环形内循环腔;螺旋送料机构用于将储料腔内的物料输送至燃烧腔内;内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循环管和多个第二循环管,第一循环管的进气端与环形内循环腔连通且其出气端与燃烧腔连通;沿竖直方向,多个第二循环管间隔布置在储料腔内且各第二循环管两端均与环形内循环腔连通;第一供氧机构包括第二风机、第一供氧管、第二供氧管和第三供氧管,第一供氧管设置在环形内循环腔内并围绕环形挡板螺旋布置,第二供氧管的进气端与第二风机连接且其出气端伸入到环形内循环腔内与第一供氧管的进气端连通,第三供氧管设置在储料腔底部且其进气端伸入到环形内循环腔内与第一供氧管的出气端连通。工作时,从第一进料口向储料腔内加入湿度较大的垃圾,从第二进料口向储料腔内加入湿度较小的垃圾,在燃烧腔内点火,燃烧腔内温度较集中,螺旋送料机构将储料腔内垃圾输送至燃烧腔内时垃圾即可达到燃烧点并在燃烧腔内充分燃烧,第一风机在排烟管处抽气,垃圾燃烧产生的氧化气体在第一风机动力作用下从排烟管排出;加热装置对储料腔内的垃圾进行加热,由于温度差异,垃圾在储料腔内从下到上自然形成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垃圾在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进行不同的反应,并产生水蒸气、还原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等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在第一风机动力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二循环管、环形内循环腔、第一循环管进入燃烧腔内,并在燃烧腔内进行氧化反应,形成氧化尾气后从排烟管排出;第二风机通过第二供氧管、第一供氧管、第三供氧管向储料腔内鼓入空气,对储料腔底部的垃圾进行预燃,保证垃圾进入燃烧腔时能够充分燃烧,空气在第一供氧管内与环形内循环腔内的混合气体进行热交换,提高空气温度以提高预燃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炉体内设置燃烧腔、第二炉体内设置储料腔,通过螺旋送料机构将储料腔内的垃圾输送至燃烧腔内,在燃烧腔内点火,使得燃烧腔内温度更加集中,垃圾进入燃烧腔时能够达到燃烧点并能够在燃烧腔内充分燃烧,大大提高燃烧效果;通过设置内循环机构,将垃圾在储料腔内反应产生的水蒸气以及还原性气体导入燃烧腔内进行氧化反应,对垃圾燃烧进一步助燃,同时大大减少尾气中的有害气体,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设置第一供氧机构向储料腔内导入空气,对储料腔底部的垃圾进行预燃,保证垃圾进入燃烧腔时能够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包括第一炉体1、第二炉体2、螺旋送料机构、内循环机构、第一供氧机构,其中:
第一炉体1具有燃烧腔101,燃烧腔101内设有炉桥3、第二供氧机构4和排烟管5,排烟管5的出气端伸出到第一炉体1外与第一风机6连接。
第二炉体2具有储料腔201,储料腔201底部设有加热装置,第二炉体2上设有与储料腔201连通的第一进料口202,储料腔201内设有采用导热材料制成的环形挡板7,环形挡板7与储料腔201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环形内循环腔8。
螺旋送料机构设置在储料腔201底部,用于将储料腔201内的物料输送至燃烧腔101内。螺旋送料机构包括多个送料槽15和多个螺旋送料组件,多个送料槽15并排布置在储料腔201底部,送料槽15的出料端伸入到燃烧腔101内并位于炉桥3上方,送料槽15的进料端伸出到第二炉体2外且其进料端设有第二进料口16,送料槽15的数量与螺旋送料组件的数量一致且一个送料槽15内设有一个螺旋送料组件,螺旋送料组件包括驱动机构17、转轴18和送料叶片19,驱动机构17与转轴18连接并驱动转轴18转动,送料叶片19螺旋布置在转轴18外周。
通过在第一炉体1内设置燃烧腔101、第二炉体2内设置储料腔201,通过螺旋送料机构将储料腔201内的垃圾输送至燃烧腔101内,在燃烧腔101内点火,使得燃烧腔101内温度更加集中,垃圾进入燃烧腔101时能够达到燃烧点并能够在燃烧腔101内充分燃烧,大大提高燃烧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进料口202和第二进料口16,可以向储料腔201内加入干湿度不同的垃圾,减少湿度较小的垃圾的处理时间,降低成本。
内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循环管9和多个第二循环管10,第一循环管9的进气端与环形内循环腔8连通且其出气端与燃烧腔101连通;沿竖直方向,多个第二循环管10间隔布置在储料腔201内且各第二循环管10两端均与环形内循环腔8连通,各第二循环管10表面上分布有进气孔,第二循环管10采用导热材料制成。通过设置内循环机构,将垃圾在储料腔201内反应产生的水蒸气以及还原性气体导入燃烧腔101内进行氧化反应,对垃圾燃烧进一步助燃,同时大大减少尾气中的有害气体,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一供氧机构包括第二风机11、第一供氧管12、第二供氧管13和第三供氧管14,第一供氧管12设置在环形内循环腔8内并围绕环形挡板7螺旋布置,第二供氧管13的进气端与第二风机11连接且其出气端伸入到环形内循环腔8内与第一供氧管12的进气端连通,第三供氧管14设置在储料腔201底部且其进气端伸入到环形内循环腔8内与第一供氧管12的出气端连通,第三供氧管14处于储料腔201内一段上分布有出气孔,第三供氧管14采用导热材料制成。通过设置第一供氧机构向储料腔201内导入空气,对储料腔201底部的垃圾进行预燃,保证垃圾进入燃烧腔101时能够充分燃烧。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从第一进料口202向储料腔201内加入湿度较大的垃圾,从第二进料口16向储料腔201内加入湿度较小的垃圾,在燃烧腔101内点火,燃烧腔101内温度较集中,螺旋送料机构将储料腔201内垃圾输送至燃烧腔101内时垃圾即可达到燃烧点并在燃烧腔101内充分燃烧,第一风机6在排烟管5处抽气,垃圾燃烧产生的氧化气体在第一风机6动力作用下从排烟管5排出;加热装置对储料腔201内的垃圾进行加热,由于温度差异,垃圾在储料腔201内从下到上自然形成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垃圾在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进行不同的反应,并产生水蒸气、还原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等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在第一风机5动力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二循环管10、环形内循环腔8、第一循环管9进入燃烧腔101内,并在燃烧腔101内进行氧化反应,形成氧化尾气后从排烟管5排出;第二风机11通过第二供氧管13、第一供氧管12、第三供氧管14向储料腔201内鼓入空气,对储料腔201底部的垃圾进行预燃,保证垃圾进入燃烧腔101时能够充分燃烧,空气在第一供氧管12内与环形内循环腔9内的混合气体进行热交换,提高空气温度以提高预燃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炉体(1)、第二炉体(2)、螺旋送料机构、内循环机构、第一供氧机构,其中:
第一炉体(1)具有燃烧腔(101),燃烧腔(101)内设有炉桥(3)、第二供氧机构(4)和排烟管(5),排烟管(5)的出气端伸出到第一炉体(1)外与第一风机(6)连接;
第二炉体(2)具有储料腔(201),储料腔(201)底部设有加热装置,第二炉体(2)上设有与储料腔(201)连通的第一进料口(202),储料腔(201)内设有环形挡板(7),环形挡板(7)与储料腔(201)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环形内循环腔(8);
螺旋送料机构设置在储料腔(201)底部,用于将储料腔(201)内的物料输送至燃烧腔(101)内;
内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循环管(9)和多个第二循环管(10),第一循环管(9)的进气端与环形内循环腔(8)连通且其出气端与燃烧腔(101)连通;沿竖直方向,多个第二循环管(10)间隔布置在储料腔(201)内且各第二循环管(10)两端均与环形内循环腔(8)连通,各第二循环管(10)表面上分布有进气孔;
第一供氧机构包括第二风机(11)、第一供氧管(12)、第二供氧管(13)和第三供氧管(14),第一供氧管(12)设置在环形内循环腔(8)内并围绕环形挡板(7)螺旋布置,第二供氧管(13)的进气端与第二风机(11)连接且其出气端伸入到环形内循环腔(8)内与第一供氧管(12)的进气端连通,第三供氧管(14)设置在储料腔(201)底部且其进气端伸入到环形内循环腔(8)内与第一供氧管(12)的出气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螺旋送料机构包括多个送料槽(15)和多个螺旋送料组件,多个送料槽(15)并排布置在储料腔(201)底部,送料槽(15)的出料端伸入到燃烧腔(101)内并位于炉桥(3)上方,送料槽(15)的进料端伸出到第二炉体(2)外且其进料端设有第二进料口(16),送料槽(15)的数量与螺旋送料组件的数量一致且一个送料槽(15)内设有一个螺旋送料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螺旋送料组件包括驱动机构(17)、转轴(18)和送料叶片(19),驱动机构(17)与转轴(18)连接并驱动转轴(18)转动,送料叶片(19)螺旋布置在转轴(18)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三供氧管(14)处于储料腔(201)内一段上分布有出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环形挡板(7)、第二循环管(10)、第三供氧管(14)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CN201720043334.6U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0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43334.6U CN206430129U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43334.6U CN206430129U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0129U true CN206430129U (zh) 2017-08-22

Family

ID=59583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4333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0129U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301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94112U (zh) 一种污泥焚烧系统
CN204648254U (zh) 农村生活垃圾焚烧系统
CN100432532C (zh) 一种垃圾组合焚烧处理方法及专用立式富氧连续焚烧风火炉
US4089277A (en) Solid waste disposal
CN203116031U (zh) 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烟气余热焚烧污泥的系统
CN106838933A (zh) 一种基于微波淬灭的污泥热解处置方法
CN206430129U (zh)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
CN106979522A (zh) 一种无害化乡村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炉
CN206739312U (zh) 一种无害化乡村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炉
CN206191597U (zh) 一种小型农村垃圾热解气化装置
CN203869051U (zh) 一种湿式短烟道高压引风焚烧炉
CN206430130U (zh) 一种低能耗环保型垃圾处理设备
CN204313283U (zh) 垃圾焚烧炉
CN206430133U (zh) 一种用于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焚烧炉
CN203718788U (zh) 生活垃圾无害化热解处理系统
CN106765152A (zh)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多功能处理设备
CN102192514B (zh) 一种欠氧热解环形污泥焚烧炉
CN106765150B (zh) 一种节能型生活垃圾处理装置
CN205860482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热风炉
CN105805756A (zh) 垃圾环保高效热解装置
CN106765166A (zh) 一种垃圾高温焚烧处理设备
CN106594744B (zh) 一种用于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焚烧炉
CN204063050U (zh) 一种节能型的垃圾焚烧炉
CN206430161U (zh) 一种生活垃圾充分燃烧处理设备
CN107062247A (zh) 一种双进料垃圾焚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