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28520U - 一种烘缸刮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缸刮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28520U
CN206428520U CN201621462324.8U CN201621462324U CN206428520U CN 206428520 U CN206428520 U CN 206428520U CN 201621462324 U CN201621462324 U CN 201621462324U CN 206428520 U CN206428520 U CN 206428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craper
cutter hub
deadweight
dry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623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名中
林新阳
李培森
徐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ine Dragons Pa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ine Dragons Pa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ine Dragons Pa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ine Dragons Pa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623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28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28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285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烘缸刮刀装置,涉及造纸设备领域,包括烘缸体、刮刀架和自重刮刀,自重刮刀包括刀体和第一刀刃,在非工作状态下,第一刀刃是圆弧状,第一刀刃与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从中部向两端递减,在工作状态下,自重刮刀设于烘缸体的下方,自重刮刀安装于刮刀架上,第一刀刃位于刀体靠近烘缸体的一端,第一刀刃是直线,第一刀刃与烘缸体的表面贴合接触。当处于工作状态时,自重刮刀设于烘缸体的下方,第一刀刃位于刀体靠近烘缸体的一端,由于自重的原因,自重刮刀的中部发生向下的微小变形,使得第一刀刃变成直线并与烘缸体的表面贴合接触,自重刮刀能将烘缸表面的杂质刮除。

Description

一种烘缸刮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缸刮刀装置。
背景技术
烘缸作为一种造纸设备,是纸张干燥的关键部件,烘缸使用后会在表面留下附着紧固的杂质。现在常用的的烘缸清洁方式为利用刮刀对烘缸表面的杂质进行刮除处理。刮刀一般设置在烘缸的下方,刮刀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会在中部有一定的下垂变形,此时刮刀的两端能与烘缸紧密贴合而刮刀的中部无法与烘缸紧密贴合,导致刮刀的中部与烘缸之间的压力过小,不足以将烘缸中部附着的杂质完全清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缸刮刀装置,自重刮刀可以补偿自身因重力而导致自重刮刀中部损失的工作压力,使烘缸中间的杂质能被彻底刮除。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烘缸刮刀装置,包括烘缸体、刮刀架和自重刮刀,所述自重刮刀包括刀体和第一刀刃,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刀刃是圆弧状,所述第一刀刃与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从中部向两端递减,在工作状态下,所述自重刮刀设于所述烘缸体的下方,所述自重刮刀安装于所述刮刀架上,所述第一刀刃位于所述刀体靠近所述烘缸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刀刃是直线,所述第一刀刃与所述烘缸体的表面贴合接触。
具体地,所述刀体的轴线是指刀体上的一根与刀体最上端和刀体最下端的距离相等的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刀刃的中部到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刀刃的两端到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的差值等于所述刀体的长度的0.05%以上0.15%以下。
作为优选,所述刀体的长度为5930mm,所述第一刀刃的中部与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为80mm,所述第一刀刃的两端与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为75mm。
作为优选,所述自重刮刀还包括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刃设于所述刀体远离所述第一刀刃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刀刃为圆弧状,所述第二刀刃的中部到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刀刃的两端到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的差值等于所述刀体的长度的0.05%以上0.15%以下。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刀刃与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从中部向两端递增。
作为优选,所述刮刀架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的伸缩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自重刮刀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刀刃与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从中部向两端递减。
作为优选,所述自重刮刀与所述刮刀架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自重刮刀与所述刮刀架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自重刮刀设于所述烘缸体的下方,所述第一刀刃位于所述刀体靠近所述烘缸体的一端,由于自重的原因,自重刮刀的中部发生向下的微小变形,使得所述第一刀刃变成直线并与所述烘缸体的表面贴合接触,自重刮刀能将烘缸表面的杂质刮除。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烘缸刮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自重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烘缸刮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自重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烘缸体;
2、自重刮刀;201、第一刀刃;202、刀体;203、第二刀刃;
3、刮刀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烘缸刮刀装置,包括烘缸体1、刮刀架3和自重刮刀2,自重刮刀2包括刀体202和第一刀刃201,在工作状态下,自重刮刀2设于烘缸体1的下方,第一刀刃201位于刀体202靠近烘缸体1的一端,由于自重的原因,自重刮刀2的中部发生向下的微小变形,使得第一刀刃201变成直线并与烘缸体1的表面贴合接触,自重刮刀2能将烘缸表面的杂质刮除。如图2所示,在非工作状态下,第一刀刃201是圆弧状,第一刀刃201与刀体202的轴线的距离从中部向两端递减。刀体202的轴线是指刀体202上的一根与刀体202最上端和刀体202最下端的距离相等的线。
进一步的,将第一刀刃201设置为圆弧状,圆弧状的物体在微量变形后依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会有在某处有突然的变形,因此第一刀刃201在使用状态下具有微量变形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与烘缸体1的表面紧密贴合且不会存在在某处存在间隙的情况。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刀刃201的中部到刀体202的轴线的距离与第一刀刃201的两端到刀体202的轴线的距离的差值等于刀体202的长度的0.05%以上0.15%以下。具体地,两端直线距离为5930mm且为圆弧状的第一刀刃201,经过测试,将第一刀刃201的中部的高度设置为80mm,将第一刀刃201的两端的高度为75mm。
于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自重刮刀2的实用性,在自重刮刀2上设置第二刀刃203,第二刀刃203与第一刀刃201相对设置,也即第二刀刃203设于刀体202远离第一刀刃201的一端,在有需要的时候第二刀刃203可以作为第一刀刃201的辅助刀具。
具体地,第二刀刃203为圆弧状,第二刀刃203与刀体202的轴线的距离从中部向两端递增。进一步的,第二刀刃203的中部到刀体202的轴线的距离与第二刀刃203的两端到刀体202的轴线的距离的差值等于刀体202的长度的0.05%以上0.15%以下。刮刀架3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支撑杆为可伸缩的伸缩杆。
具体地,第二刀刃203作为第一刀刃201的辅助刀具,当使用环境改变需要将自重刮刀2设置在烘缸体1的上方时,调整支撑杆的高度将自重刮刀2设置在烘缸体1的上方。此时第二刀刃203与烘缸体1贴合,且第二刀刃203的中部与烘缸体1之间的压力小于第二刀刃203的两端与烘缸体1之间的压力,但第二刀刃203的中部由于自身重力会有一定的下垂,因此第二刀刃203的中部与烘缸体1之间的压力会有所增大但不会过大进而影响自重刮刀2的正常工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刀刃203与刀体202的轴线的距离从中部向两端递减。刮刀架3与自重刮刀2为可拆卸连接。自重刮刀2与刮刀架3的连接点位于自重刮刀2的轴线上。具体地,自重刮刀2与刮刀架3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栓。
具体地,第二刀刃203作为第一刀刃201的辅助刀具,当第一刀刃201磨损过度时需要将第二刀刃203与烘缸体1的表面接触。刮刀架3与自重刮刀2为螺栓连接且连接点位于自重刮刀2的轴线上,使用时松开调节螺栓并将自重刮刀2沿轴线旋转180度,再将调节螺栓紧固,此时第二刀刃203与烘缸体1的表面接触。此时就可利用第二刀刃203代替第一刀刃201对烘缸体1上的杂质进行刮除处理。
本文中的“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烘缸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缸体、刮刀架和自重刮刀,所述自重刮刀包括刀体和第一刀刃,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刀刃是圆弧状,所述第一刀刃与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从中部向两端递减,在工作状态下,所述自重刮刀设于所述烘缸体的下方,所述自重刮刀安装于所述刮刀架上,所述第一刀刃位于所述刀体靠近所述烘缸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刀刃是直线,所述第一刀刃与所述烘缸体的表面贴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缸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刃的中部到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刀刃的两端到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的差值等于所述刀体的长度的0.05%以上0.15%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烘缸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的长度为5930mm,所述第一刀刃的中部与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为80mm,所述第一刀刃的两端与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为7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缸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重刮刀还包括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刃设于所述刀体远离所述第一刀刃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烘缸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刃为圆弧状,所述第二刀刃的中部到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刀刃的两端到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的差值等于所述刀体的长度的0.05%以上0.15%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烘缸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刃与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从中部向两端递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烘缸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架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的伸缩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自重刮刀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烘缸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刃与所述刀体的轴线的距离从中部向两端递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烘缸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重刮刀与所述刮刀架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缸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重刮刀与所述刮刀架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栓。
CN201621462324.8U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烘缸刮刀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28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62324.8U CN206428520U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烘缸刮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62324.8U CN206428520U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烘缸刮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28520U true CN206428520U (zh) 2017-08-22

Family

ID=59584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6232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28520U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烘缸刮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285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1264A (zh) * 2018-05-30 2018-11-16 李倩 一种家庭实验电子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1264A (zh) * 2018-05-30 2018-11-16 李倩 一种家庭实验电子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PI0705172A2 (pt) arranjo de suspensão para máquina lavadora de roupas
CN107575718A (zh) 一种具有减震和棉屑吸收功能的环保纺织机械
CN206428520U (zh) 一种烘缸刮刀装置
CN206321029U (zh) 一种瓶装牛奶生产线冷凝水吹干机
CN104648937A (zh) 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回程过渡托辊装置
CN205906717U (zh) 一种升降式玻璃运输装置
CN205772745U (zh) 一种多主梁的真空吸吊板材上料机械手
CN208997082U (zh) 一种液压缸杆与耳环连接结构
CN210305049U (zh) 一种带钢稳定辊
CN112158242A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纺织辊推车
CN201646671U (zh) 车辆滚轮支撑装置
CN207141488U (zh) 一种防倾斜卷烟包装机压料装置
CN207227827U (zh) 一种用于服装加工的裁剪机支撑架
CN203402728U (zh) 胶裱机提纸机构
CN206456395U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送料装置
CN204251951U (zh) 一种造纸机用的盲孔辊装置
CN206570504U (zh) 一种物料固定装置以及一种缝纫设备
CN204356588U (zh) 一种气囊式刮刀夹具
CN205975207U (zh) 一种纸机刮刀支架
CN204980829U (zh) 一种弹簧横梁吊挂组合
CN204751632U (zh) 一种涂布机离型膜输送摆臂辊机构
CN216398124U (zh) 一种新型家具设计用钻孔装置
CN204338588U (zh) 金属板带表面清洁挤干装置在线清洗系统
CN204773770U (zh) 一种糊盒机高强度压轮
CN205615160U (zh) 一种吸震式刮刀轴向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00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Ma Village

Patentee after: NINE DRAGONS PAPER INDUSTRIES (DONGGU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Machong town Xinsha Port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NINE DRAGONS PAPER INDUSTRIE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