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27961U - 卷扬式启闭机 - Google Patents

卷扬式启闭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27961U
CN206427961U CN201720095627.9U CN201720095627U CN206427961U CN 206427961 U CN206427961 U CN 206427961U CN 201720095627 U CN201720095627 U CN 201720095627U CN 206427961 U CN206427961 U CN 206427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pull bar
base
gear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956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波
钟卫华
田建京
陈照
李学荣
蒋平
陈军
郑殿东
任菲菲
郑春峰
孙永明
单凤军
陈家强
曾亚玲
陆海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0956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27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27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2796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卷扬式启闭机。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其中卷扬式启闭机的改进。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防尘效果好、使用稳定性好且使用时动作效率高的卷扬式启闭机。包括卷扬筒、底座和一对固定板,一对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卷扬筒铰接于两固定板之间;两所述固定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包裹在卷扬筒外的防尘罩。所述拉杆二呈C字形、且拉杆二的中部滑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拉杆二的一端位于从动齿轮二朝向主轴中心的一侧、且拉杆二的另一端位于分离弹簧二背向主轴中心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防尘效果好以及使用稳定性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卷扬式启闭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其中卷扬式启闭机的改进。
背景技术
卷扬式启闭机通常用钢索或钢索滑轮组作吊具,并通过齿轮传动系统使卷扬筒绕、放钢索从而带动工件升降的机械设备。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时发现,由于绕设在卷扬筒上的钢索长时间裸露在外,因此,钢索表面上极易吸附灰尘并凝结成块,从而给钢索的正常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钢索的两端均固定设置在卷扬筒的表面上,因此,一旦钢索绕设不均匀,将在钢索收、放过程中产生极大的阻力,使其最终的升降运动变得极为不畅,大幅影响了卷扬式启闭机的使用效果以及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防尘效果好、使用稳定性好且使用时动作效率高的卷扬式启闭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卷扬筒、底座和一对固定板,一对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卷扬筒铰接于两固定板之间;两所述固定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包裹在卷扬筒外的防尘罩。
所述防尘罩下部开设有一对用于穿设钢索的长条形通孔,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一对位于长条形通孔下方的润油组件,所述润油组件包括筒体、油箱、吊杆、活塞和一对支撑弹簧,所述筒体呈空心状、且滑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筒体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开设有用于穿设钢索的通孔;
所述油箱滑动连接在筒体的内壁上,一对所述支撑弹簧分别抵在油箱的顶面和底面上,使得所述油箱悬浮在筒体的中部;所述筒体的顶面上还开设有注油孔,所述吊杆穿设所述油箱、且固定连接在注油孔下方,所述吊杆内开设有与油箱内部连通的注油通道,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在吊杆底端、且其侧表面与油箱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油箱朝向通孔的轴心所在位置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与活塞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启闭机还包括布线组件,所述布线组件包括主轴、一对布线板、正转驱动系统和反转驱动系统,所述主轴铰接在两固定板上、且位于卷扬筒和底座之间,所述主轴表面上设有两段对称设置且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布线板滑动连接在底座上、且布线板上部开设有与主轴上两段外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布线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钢索的穿线孔;
通过所述正转驱动系统驱动所述主轴正转;
通过所述反转驱动系统驱动所述主轴反转。
所述正转驱动系统包括主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一、传动键一、推杆一、拉杆一、结合弹簧一和分离弹簧一,所述主动齿轮一固定连接在卷扬筒的一侧、且与卷扬筒同轴心,所述从动齿轮一套接在主轴上、且与主动齿轮一通过同步带相联动;
所述主轴上开设有位于从动齿轮一内侧且长度大于传动键一的滑槽一,所述传动键一的下部滑动连接在滑槽一中,所述从动齿轮一背向主轴中心的内缘上开设有与传动键一适配的插槽一,所述推杆一穿设所述从动齿轮一、且其一端伸入至插槽一中,所述结合弹簧一套接所述主轴、且位于传动键一背向主轴中心的一侧,所述分离弹簧一套接所述主轴、且位于推杆一朝向主轴中心的一侧;
所述拉杆一呈C字形、且拉杆一的中部滑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拉杆一的一端位于从动齿轮一朝向主轴中心的一侧、且拉杆一的另一端位于结合弹簧一背向主轴中心的一侧;
所述反转驱动系统包括主动齿轮二、从动齿轮二、传动键二、推杆二、拉杆二、结合弹簧二和分离弹簧二,所述主动齿轮二固定连接在卷扬筒远离主动齿轮一的一侧、且与卷扬筒同轴心,所述从动齿轮二套接在主轴上、且与主动齿轮二通过过渡齿轮相联动;
所述主轴上开设有位于从动齿轮二内侧且长度大于传动键二的滑槽二,所述传动键二的下部滑动连接在滑槽二中,所述从动齿轮二朝向主轴中心的内缘上开设有与传动键二适配的插槽二,所述推杆二穿设所述从动齿轮二、且其一端伸入至插槽二中,所述结合弹簧二套接所述主轴、且位于传动键二朝向主轴中心的一侧,所述分离弹簧二套接所述主轴、且位于推杆二背向主轴中心的一侧;
所述拉杆二呈C字形、且拉杆二的中部滑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拉杆二的一端位于从动齿轮二朝向主轴中心的一侧、且拉杆二的另一端位于分离弹簧二背向主轴中心的一侧。
所述正转驱动系统包括正转电机和一对正转触发块,两所述正转触发块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位于两段外螺纹之间,所述正转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与主轴可拆卸的相连接;所述反转驱动系统包括反转电机和一对反转触发块,两所述反转触发块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位于两段外螺纹之外,所述反转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与主轴可拆卸的相连接;
所述正转电机和反转电机分设在主轴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尘罩简单、有效的避免钢索表面吸附灰尘,有效解决了因灰尘结块而影响启闭机正常运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防尘效果好以及使用稳定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润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布线组件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布线组件第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布线组件第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布线组件第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三,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布线组件第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四,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布线组件第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五;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布线组件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布线组件第二种实施例的模块电路图;
图中1是卷扬筒,2是底座,20是润油组件,201是筒体,2010是通孔,2011是球头,202是油箱,2020是出油孔,203是吊杆,2030是注油通道,204是活塞,2040是过油孔,205是支撑弹簧,3是固定板,4是防尘罩,40是长条形通孔;
5是布线组件,50是套环,51是主轴,511是滑槽一,512是滑槽二,52是布线板;
53是正转驱动系统,531是主动齿轮一,532是从动齿轮一,533是传动键一,534是推杆一,535是拉杆一,536是结合弹簧一,537是分离弹簧一,538是正转电机,539是正转触发块;
54是反转驱动系统,541是主动齿轮二,542是从动齿轮二,543是传动键二,544是推杆二,545是拉杆二,546是结合弹簧二,547是分离弹簧二,548是反转电机,549是反转触发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13所示,包括卷扬筒1、底座2和一对固定板3,一对所述固定板3固定连接在底座2上,所述卷扬筒1铰接于两固定板3之间;两所述固定板3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包裹在卷扬筒1外的防尘罩4。这样,即可通过防尘罩简单、有效的避免钢索表面吸附灰尘,有效解决了因灰尘结块而影响启闭机正常运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防尘效果好以及使用稳定性好的特点。
所述防尘罩4下部开设有一对用于穿设钢索的长条形通孔40,所述底座2上滑动连接有一对位于长条形通孔下方的润油组件20,所述润油组件20包括筒体201、油箱202、吊杆203、活塞204和一对支撑弹簧205,所述筒体201呈空心状、且滑动连接在底座2上,所述筒体201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开设有用于穿设钢索的通孔2010;使得钢索进入卷扬筒之前,以及送出卷扬筒之后,均将经过筒体,且筒体将随钢索收、放时的横向位移而在底座上自由滑动;
所述油箱202滑动连接在筒体201的内壁上,一对所述支撑弹簧205分别抵在油箱的顶面和底面上,使得所述油箱202悬浮在筒体201的中部;所述筒体201的顶面上还开设有注油孔,所述吊杆203穿设所述油箱202、且固定连接在注油孔下方,所述吊杆203内开设有与油箱202内部连通的注油通道2030,所述活塞204固定连接在吊杆203底端、且其侧表面与油箱202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油箱202朝向通孔2010的轴心所在位置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孔2020,所述出油孔2020与活塞204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用时,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钢索静止:此时出油孔与活塞高度一致,因此出油孔将被活塞堵住,使得油箱不出油;二、钢索加速运动:钢索在获得线速度后,将通过摩擦力带动油箱上行或下行,从而使得出油孔和活塞交错,进而使得油箱向钢索表面喷油,对其进行润滑;三、钢索匀速运动:同理,由于钢索仍具有线速度,因此油箱仍向钢索表面喷油;四、钢索减速运动至静止:随着钢索线速度的逐渐变小,油箱将在支撑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上行或下行,从而使得活塞逐渐运动至与出油孔等高的位置,停止出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钢索每次的收、放过程中,油箱均朝向钢索表面喷油,对其进行润滑和养护,而在钢索静止时,则可自动停止喷油,从而降低使用成本。从整体上具有对钢索润滑、养护效果好,工作稳定且可靠性高的特点。
所述活塞204上开设有至少一过油孔2040。使得活塞之上和之下的空间相连通,从而有效提升出油顺畅度。
所述注油孔中设有控制阀。
所述油箱202朝向通孔的轴心所在位置的一侧表面上设有若干防滑条,所述筒体201的内壁上连接有若干朝向防滑条设置的球头2011。从而通过球头确保钢索始终贴合于油箱的表面上,并通过防滑条有效增强钢索与油箱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润油组件的工作更为稳定、可靠。
所述启闭机还包括布线组件5,所述布线组件5包括主轴51、一对布线板52、正转驱动系统53和反转驱动系统54,所述主轴51铰接在两固定板3上、且位于卷扬筒1和底座2之间,所述主轴51表面上设有两段对称设置且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布线板52滑动连接在底座2上、且布线板52上部开设有与主轴51上两段外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布线板52上开设有用于穿设钢索的穿线孔;
通过所述正转驱动系统53驱动所述主轴51正转;
通过所述反转驱动系统54驱动所述主轴51反转。使用时钢索将分别置于两穿线孔中,当正转驱动系统作用时,两布线板由内向外往两侧运动,从而在卷扬筒上完成一侧朝向的布线;当反转驱动系统作用时,两布线板由外相内往中心运动,从而在卷扬筒上完成另一侧朝向的布线。这样,通过正转驱动系统和反转驱动系统的交替工作即可实现在卷扬筒表面上的均匀布线,从而有效避免了因布线不均匀而造成的设备运行阻力大等问题。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使用稳定性好以及使用时动作效率高的特点。
下面,根据两种正转驱动系统以及两种反转驱动系统,以两种实施例的形式对布线组件及其工作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如图4-11所示:所述正转驱动系统53包括主动齿轮一531、从动齿轮一532、传动键一533、推杆一534、拉杆一535、结合弹簧一536和分离弹簧一537,所述主动齿轮一531固定连接在卷扬筒1的一侧、且与卷扬筒1同轴心,所述从动齿轮一532套接在主轴51上、且与主动齿轮一531通过同步带相联动;
所述主轴51上开设有位于从动齿轮一532内侧且长度大于传动键一533的滑槽一511,所述传动键一533的下部滑动连接(可采用T字形、燕尾形的滑动结构,以避免传动键一与从动齿轮一不结合时被甩出)在滑槽一511中,所述从动齿轮一532背向主轴51中心的内缘上开设有与传动键一533适配的插槽一,所述推杆一534穿设所述从动齿轮一532、且其一端伸入至插槽一中,所述结合弹簧一536套接所述主轴51、且位于传动键一533背向主轴51中心的一侧,所述分离弹簧一537套接所述主轴51、且位于推杆一534朝向主轴51中心的一侧;
所述拉杆一535呈C字形、且拉杆一535的中部滑动连接在底座2上,所述拉杆一535的一端位于从动齿轮一532朝向主轴51中心的一侧、且拉杆一535的另一端位于结合弹簧一536背向主轴51中心的一侧;
所述反转驱动系统54包括主动齿轮二541、从动齿轮二542、传动键二543、推杆二544、拉杆二545、结合弹簧二546和分离弹簧二547,所述主动齿轮二541固定连接在卷扬筒1远离主动齿轮一531的一侧、且与卷扬筒1同轴心,所述从动齿轮二542套接在主轴51上、且与主动齿轮二541通过过渡齿轮相联动;
所述主轴51上开设有位于从动齿轮二542内侧且长度大于传动键二543的滑槽二512,所述传动键二543的下部滑动连接(可采用T字形、燕尾形的滑动结构,以避免传动键二与从动齿轮二不结合时被甩出)在滑槽二512中,所述从动齿轮二542朝向主轴51中心的内缘上开设有与传动键二543适配的插槽二,所述推杆二544穿设所述从动齿轮二542、且其一端伸入至插槽二中,所述结合弹簧二546套接所述主轴51、且位于传动键二543朝向主轴51中心的一侧,所述分离弹簧二547套接所述主轴51、且位于推杆二544背向主轴51中心的一侧;
所述拉杆二545呈C字形、且拉杆二545的中部滑动连接在底座2上,所述拉杆二545的一端位于从动齿轮二542朝向主轴51中心的一侧、且拉杆二545的另一端位于分离弹簧二547背向主轴中心的一侧。
如图7所示,当传动键一处于插槽一中时,主轴将在从动齿轮一的带动下正转,使得两布线板由内向外往两侧运动;此时,传动键二位于插槽二外,从动齿轮二空转;此后,如图8所示,当两布线板向外滑动至极限时将压缩分离弹簧一和结合弹簧二,待分离弹簧一和结合弹簧二储能完毕、且传动键二和插槽二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如图9所示,传动键一将瞬间被推杆一顶出插槽一,而传动键二将瞬间被推入插槽二,从而由从动齿轮二带动主轴进行反转,使得两布线板由外相内往中心运动;
此后,如图10所示,当两布线板向内滑动至极限时将通过拉杆一、拉杆二分别压缩结合弹簧一和分离弹簧二,待结合弹簧一和分离弹簧二储能完毕、且传动键一和插槽一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1所示,传动键二将瞬间被推杆二顶出插槽二,而传动键一将瞬间被推入插槽一,从而由从动齿轮一带动主轴进行反转,使得两布线板由外相内往中心运动;
上述过程中,由于主动齿轮一与从动齿轮一通过同步带联动,而主动齿轮二与从动齿轮二通过过渡齿轮联动,因此,从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二的旋向将始终相反。而本案中结合弹簧一、分离弹簧一、结合弹簧二、分离弹簧二的设置,一方面起到了有效的储能、蓄力的作用(由于传动键与从动齿轮之间具有摩擦力,因此当弹簧储能完毕后可瞬间克服摩擦力推出或推入传动键),以确保传动键一、传动键二可被推动;另一方面,在等待弹簧蓄力期间,也给空转的一传动键和插槽的对接提供的动作时间,其实际使用时,与从动齿轮相结合的传动键将率先被顶出至插槽外,而空转的传动键将等待与插槽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再由结合弹簧释放,将其瞬间推入插槽中。
本实用新型中主轴的正反转将在卷扬筒旋转后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干预,也无需电路系统介入,其正反转的过程均有机械结构直接驱动,稳定性极好且具有极佳的可靠性。
所述结合弹簧一536、分离弹簧一537、结合弹簧二546、分离弹簧二54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环50,所述套环50套接所述主轴51。从而使得结合弹簧一、分离弹簧一、结合弹簧二、分离弹簧二在使用过程中无扭转,使其形态更为稳定、使用效果更好、工作状态更佳。
所述传动键一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对凸棱一,所述插槽一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凸棱一适配的一对凹槽一;从而提升传动键一与从动齿轮一之间的结合力,以及传动键一进入插槽一的推入力,使得结合弹簧一、分离弹簧一的储能、释放过程更为合理、稳定。
所述传动键二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对凸棱二,所述插槽二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凸棱二适配的一对凹槽二。从而提升传动键二与从动齿轮二之间的结合力,以及传动键二进入插槽二的推入力,使得结合弹簧二、分离弹簧二的储能、释放过程更为合理、稳定。
实施例二,如图12-13所示:所述正转驱动系统53包括正转电机538和一对正转触发块539,两所述正转触发块539固定连接在底座2上、且位于两段外螺纹之间,所述正转电机538固定连接在底座2上、且与主轴51可拆卸的相连接;
所述反转驱动系统54包括反转电机548和一对反转触发块549,两所述反转触发块549固定连接在底座2上、且位于两段外螺纹之外,所述反转电机548固定连接在底座2上、且与主轴51可拆卸的相连接;
所述正转电机538和反转电机548分设在主轴51的两侧。当主轴正转时,两布线板由内向外往两侧运动,待布线板向外运行至极限位置时将触发两侧的反转触发块,从而关闭正转电机、启动反转电机,使得主轴反转、两布线板由外相内往中心运动,待布线板向内运行至极限位置时将触发两侧的正转触发块,从而关闭反转电机、启动正转电机,使得主轴重新开始正转。
本实用新型中主轴的正反转分别由正转电机和反转电机控制,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且工作状态稳定。
所述布线组件还包括选择开关,所述正转电机和反转电机并联的选择开关的两侧,所述选择开关、正转触发块和反转触发块相串联。
所述布线组件还包括过热保护开关,所述选择开关、正转触发块、反转触发块与过热保护开关相串联。如图13所示,由于正转电机、反转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交替工作、且启动负载相对较大,因此本案中通过增设的过热保护开关对布线组件整体进行了良好、有效的保护。

Claims (5)

1.卷扬式启闭机,包括卷扬筒、底座和一对固定板,一对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卷扬筒铰接于两固定板之间;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固定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包裹在卷扬筒外的防尘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式启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下部开设有一对用于穿设钢索的长条形通孔,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一对位于长条形通孔下方的润油组件,所述润油组件包括筒体、油箱、吊杆、活塞和一对支撑弹簧,所述筒体呈空心状、且滑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筒体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开设有用于穿设钢索的通孔;
所述油箱滑动连接在筒体的内壁上,一对所述支撑弹簧分别抵在油箱的顶面和底面上,使得所述油箱悬浮在筒体的中部;所述筒体的顶面上还开设有注油孔,所述吊杆穿设所述油箱、且固定连接在注油孔下方,所述吊杆内开设有与油箱内部连通的注油通道,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在吊杆底端、且其侧表面与油箱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油箱朝向通孔的轴心所在位置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与活塞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式启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机还包括布线组件,所述布线组件包括主轴、一对布线板、正转驱动系统和反转驱动系统,所述主轴铰接在两固定板上、且位于卷扬筒和底座之间,所述主轴表面上设有两段对称设置且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布线板滑动连接在底座上、且布线板上部开设有与主轴上两段外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布线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钢索的穿线孔;
通过所述正转驱动系统驱动所述主轴正转;
通过所述反转驱动系统驱动所述主轴反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扬式启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转驱动系统包括主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一、传动键一、推杆一、拉杆一、结合弹簧一和分离弹簧一,所述主动齿轮一固定连接在卷扬筒的一侧、且与卷扬筒同轴心,所述从动齿轮一套接在主轴上、且与主动齿轮一通过同步带相联动;
所述主轴上开设有位于从动齿轮一内侧且长度大于传动键一的滑槽一,所述传动键一的下部滑动连接在滑槽一中,所述从动齿轮一背向主轴中心的内缘上开设有与传动键一适配的插槽一,所述推杆一穿设所述从动齿轮一、且其一端伸入至插槽一中,所述结合弹簧一套接所述主轴、且位于传动键一背向主轴中心的一侧,所述分离弹簧一套接所述主轴、且位于推杆一朝向主轴中心的一侧;
所述拉杆一呈C字形、且拉杆一的中部滑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拉杆一的一端位于从动齿轮一朝向主轴中心的一侧、且拉杆一的另一端位于结合弹簧一背向主轴中心的一侧;
所述反转驱动系统包括主动齿轮二、从动齿轮二、传动键二、推杆二、拉杆二、结合弹簧二和分离弹簧二,所述主动齿轮二固定连接在卷扬筒远离主动齿轮一的一侧、且与卷扬筒同轴心,所述从动齿轮二套接在主轴上、且与主动齿轮二通过过渡齿轮相联动;
所述主轴上开设有位于从动齿轮二内侧且长度大于传动键二的滑槽二,所述传动键二的下部滑动连接在滑槽二中,所述从动齿轮二朝向主轴中心的内缘上开设有与传动键二适配的插槽二,所述推杆二穿设所述从动齿轮二、且其一端伸入至插槽二中,所述结合弹簧二套接所述主轴、且位于传动键二朝向主轴中心的一侧,所述分离弹簧二套接所述主轴、且位于推杆二背向主轴中心的一侧;
所述拉杆二呈C字形、且拉杆二的中部滑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拉杆二的一端位于从动齿轮二朝向主轴中心的一侧、且拉杆二的另一端位于分离弹簧二背向主轴中心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扬式启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转驱动系统包括正转电机和一对正转触发块,两所述正转触发块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位于两段外螺纹之间,所述正转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与主轴可拆卸的相连接;
所述反转驱动系统包括反转电机和一对反转触发块,两所述反转触发块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位于两段外螺纹之外,所述反转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与主轴可拆卸的相连接;
所述正转电机和反转电机分设在主轴的两侧。
CN201720095627.9U 2017-01-24 2017-01-24 卷扬式启闭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427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5627.9U CN206427961U (zh) 2017-01-24 2017-01-24 卷扬式启闭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5627.9U CN206427961U (zh) 2017-01-24 2017-01-24 卷扬式启闭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27961U true CN206427961U (zh) 2017-08-22

Family

ID=59590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95627.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427961U (zh) 2017-01-24 2017-01-24 卷扬式启闭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279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9444A (zh) * 2017-01-24 2017-05-10 王波 一种卷扬式启闭机
CN106744422A (zh) * 2017-01-24 2017-05-31 王波 一种卷扬式启闭机的钢索保护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9444A (zh) * 2017-01-24 2017-05-10 王波 一种卷扬式启闭机
CN106744422A (zh) * 2017-01-24 2017-05-31 王波 一种卷扬式启闭机的钢索保护系统
CN106629444B (zh) * 2017-01-24 2019-05-03 江苏省水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卷扬式启闭机
CN106744422B (zh) * 2017-01-24 2023-03-14 江苏省水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卷扬式启闭机的钢索保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27961U (zh) 卷扬式启闭机
CN1907838A (zh) 电动绞车锥面刹车装置
CN101850718A (zh) 汽车节能传动离合器
WO2018233238A1 (zh) 自动换挡变速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及安装该变速器的卷扬机
CN106629444B (zh) 一种卷扬式启闭机
RU1807931C (ru)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й привод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ого органа
AU2017386169B2 (en) Anti-falling hoist transmission
CN103032541A (zh) 偏心型行星轮行星齿轮同步离合器
CN201265608Y (zh) 自动换向装置
CN103527750B (zh) 具有空间楔合式摩擦连接器的液力自动变速器和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CN202715833U (zh) 一种机床主轴轴向锁紧机构
CN102728859B (zh) 机床主轴轴向锁紧机构
CN103807366A (zh) 电动车三挡变速双机头驱动系统
CN206427957U (zh) 卷扬式启闭机的联动式布线组件
CN204310740U (zh) 一种大中型石油钻机双速自动换挡单轴绞车
CN211733698U (zh) 一种新型交流变频绞车
CN106744422A (zh) 一种卷扬式启闭机的钢索保护系统
CN109555825B (zh) 一种不停车在线无级连续变速传动装置
CN203130954U (zh) 偏心型行星轮行星齿轮同步离合器
CN111152493A (zh) 一种齿轮传动离合器高能螺旋压力机
CN206427960U (zh) 卷扬式启闭机的钢索保护系统
CN102562003B (zh) 伺服直驱式抽油机
CN201810697U (zh) 汽车节能传动离合器
CN111847229A (zh) 一种用于铁路铺设的吊车抓取机构
CN104828726A (zh) 一种大中型石油钻机双速自动换挡单轴绞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5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