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27896U - 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27896U
CN206427896U CN201621339890.XU CN201621339890U CN206427896U CN 206427896 U CN206427896 U CN 206427896U CN 201621339890 U CN201621339890 U CN 201621339890U CN 206427896 U CN206427896 U CN 206427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plate
mentioned
threshold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398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日野良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27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278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在具有对电梯的出入口进行开闭的门板、设置于门顶箱且将上述门板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吊挂支承的门吊架、以及设置于上述出入口的地面且对上述门板的开闭进行引导的门槛的门装置中,在更换上述门吊架时对上述门板进行保持以免上述门板翻倒,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围上述门板的侧缘部的下部而进行约束的门板保持部;以及设置在上述门板保持部的下端部、并将上述门板保持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在上述门槛上的固定部。

Description

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候梯厅的门装置中,门板由设置于门顶箱的门吊架支承。门吊架配置成能够沿着安装于门顶箱的门导轨移动。对于门板,在由门吊架吊挂的状态下,门板的下端沿着门槛的槽被引导而开闭。轿厢的门装置也与电梯候梯厅的门装置基本上形成为相同构造。
在这种门装置中,有时通过维护工程来更换辊磨损了的门吊架。并且,在进行电梯的翻新工程时,有时除了门吊架之外将包含门导轨在内的门顶箱整套更换。在该情况下,有时门板并不更换,而仍然沿用现有的门板。
在门吊架的更换作业中,关于门板,由于被吊挂于门吊架,因此需要将门板暂时从门吊架卸下。因此,以往是最低需要两人的作业,一名作业者支撑着门板,另一名作业者将门板与门吊架的紧固解除。然后,从门吊架卸下后的门板被暂时放置于其他的场所、或者由一名工作人员保持该状态地支撑,在此期间被更换为新的门吊架。
这种门吊架的更换作业需要相当的劳力,因此,提出有降低劳力的提案。
在门吊架的更换作业中,为了用人的手持续支撑门板,需要较大的劳力。特别是在将新的门吊架设置于门导轨之后,不得不在一名工作人员将门板保持在与被吊挂时的位置相同的位置的同时,另一名工作人员进行门吊架与门板之间的紧固。
此时,有时凭一名工作人员的力量难以将门板的位置保持在相同位置,有时与目前比较而位置偏移、在安装门板后需要返工。
在进行翻新工程的情况下,需要按照建筑物的层数进行更换作业,因此作业者的负担非常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更换门吊架的期间能够简便地将门板保持在与由门吊架吊挂时相同的位置的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在具有对电梯的出入口进行开闭的门板、设置于门顶箱且将上述门板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吊挂支承的门吊架、以及设置于上述出入口的地面且对上述门板的开闭进行引导的门槛的门装置中,在更换上述门吊架时对上述门板进行保持以免上述门板翻倒,其中,具有:包围上述门板的侧缘部的下部而进行约束的门板保持部;以及设置在上述门板保持部的下端部、并将上述门板保持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在上述门槛上的固定部。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固定部具有:以跨越上述门槛的门槛槽的侧面和上述门槛的外侧侧面这两个面的方式安装的固定基座部件;以及将垫片部件按压在上述外侧侧面而对上述固定基座部件进行固定的夹持单元。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固定部具有:插入上述门槛的门槛槽的一对夹持板;以及将各夹持板的间隔扩宽而将各夹持板分别按压于上述门槛槽的两侧的侧面的螺纹夹持单元。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门板保持部具有托架,该托架具有能够以三个面约束上述门板的侧缘部的コ字形截面,且以下端部载置于上述门槛的上表面的方式由上述固定部固定,上述托架的底部能够与上述侧缘部的下端和上述门槛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嵌合,以便处于吊挂状态的上述门板的上述侧缘部的下端被载置于上述托架的底部。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门板保持部具有:具有比上述门板的侧缘部的宽度大的宽度的上述托架;以及将垫片部件按压于上述侧缘部、并利用上述垫片和上述托架的内表面夹住上述侧缘部的夹持单元。
也可以形成为,在利用上述门板保持部保持上述门板的状态下,将上述门吊架更换为新的门吊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案涉及一种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在具有对电梯的出入口进行开闭的门板、设置于门顶箱且将上述门板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吊挂支承的门吊架、以及设置于上述出入口的地面且对上述门板的开闭进行引导的门槛的门装置中,在更换上述门吊架时对上述门板进行保持以免上述门板翻倒,其中,具有:水平地架设于支承上述门顶箱、且沿纵向延伸的一对纵置型材的门板保持用梁;将上述门板保持用梁的两端部固定于上述纵置型材的第1托架;以及从上述门板保持用梁吊挂支承上述门板的第2托架。
也可以形成为,在从上述门板保持梁吊挂支承上述门板的状态下,将上述门吊架更换为新的门吊架。
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在更换门吊架的期间,能够简便地将门板保持在与由门吊架吊挂时相同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门板的保持装置的电梯候梯厅的门装置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利用基于第1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保持门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基于第1实施方式的门板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门板保持装置的下部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门板保持装置的固定部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将门板保持装置的固定部固定于门槛的状态的图。
图7是从背面侧示出基于第2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将基于第2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的固定部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门板保持装置的固定部的侧面的图。
图10是示出基于第3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从正上方观察基于第3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基于第4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在基于第4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中从正上方观察安装于角铁部件的托架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0:门板;12:门槛;16:门顶箱;15:门槛槽;18:门导轨;20:门吊架;25:护脚板;26:托架;30:门板保持装置;31:门板保持部;32:固定部;33:固定基座部件;35:导向靴;38:双头螺栓;34:蝶形螺钉;36:垫片;44:固定部;50:夹持螺栓;51、52:夹持板;62、64:垫片;60、63:蝶形螺钉;70:门板保持用梁;72、76、78: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应用基于本实施方式的门板的保持装置的电梯候梯厅的门装置的概要的立体图。该图1是从井道侧观察电梯候梯厅的门装置的立体图。
在图1中,参考标号10、10示出门板。参考标号12示出门槛。在门槛12的左右两端部,沿上下方向立起设置有角铁部件13、14。在门板10、10的上方,由角铁部件13、14水平地支承有门顶箱16。在该门顶箱16,水平地安装有门导轨18。
在门吊架20、20上,设置有外周由橡胶部件形成的辊22、23。门板10、10形成为在经由在门导轨18上滚动的辊22、23而由门吊架20、20吊挂支承的状态下开闭。在门板10的下端设置有未图示的门导靴(door shoe),该导向靴插入于门槛12的门槛槽15,对门板10的开闭动作进行引导。
从门槛12悬吊有护脚板(toe guard)25。该护脚板25是为了如下目的而设置的:即便在轿厢从正规的着床面偏离的情况下,在门打开的情况下,也防止乘客被夹在轿厢的地板面与搭乘侧的地板面之间。
在这种门装置中,在保养工程中,有时针对每个门吊架20、20更换磨损了的辊22、23。并且,在电梯的翻新工程中,有时更换包含门导轨18在内的门顶箱16的整套。在该更换工程中,有时并不更换门板10、10而直接沿用现有的门板10、10。
其次,图2是示出将基于本实施方式的门板的保持装置30安装于门槛12并保持门板10的状态的图。图3是示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30的立体图。该门板保持装置30使得在更换门吊架20时工作人员无需进行支撑即能够保持门板10,使得门吊架20的更换作业变得容易。
门板保持装置30由保持门板10的侧缘部10a的门板保持部31和将该门板保持部31固定于门槛12的固定部32构成。如图2所示,门板保持装置30配置在门板10的两侧,并保持门板的下部,1片门板10由2个一组的门板保持装置30保持。
如图3所示,门板保持部31由在铅垂方向较长的コ字形的托架26、固定在该托架26的下端的底板27、以及固定在底板27和托架26背面并支撑托架26的加强肋28构成。
如图2所示,由于门板10的侧缘部10a的侧面、表面、背面形成为コ字形,因此,门板保持装置30的托架26具有コ字形的截面形状,以便包围门板10的侧缘部10a。进而,为了避免损伤门板10的外观面,在托架26的内侧面整体粘贴有由橡胶等柔软材料形成的缓冲件29。
在图3中,在安装有缓冲件29的状态下,托架26的进深方向的槽宽比门板10的侧面的宽度稍大。关于托架26的水平方向的槽宽,如图4所示,设定成比从门板10的侧面至门导向靴35的侧面为止的距离短,以免与门导向靴35干涉。
关于托架26的底板27的厚度,形成为比在门板10的下表面与门槛1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S稍薄。因此,在将门板保持部31安装于门板10时,能够使底板27滑入间隙S。
其次,参照图5、图6对门板保持装置30的固定部32进行说明。
此处,图5是示出固定部32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将固定部32固定于门槛12的状态的图。
固定部32具备截面为コ字形的固定基座部件33。在固定基座部件33的上表面部,在该情况下垂直地植设有2根双头螺栓(stud bolt)38。在托架26的底板27,在2个部位形成有长孔40。各双头螺栓38穿过长孔40并突出,能够使固定基座部件33沿进深方向移动而调整固定基座部件33的位置。通过在双头螺栓38上紧固螺母37,固定基座部件33被固定于底板27。
底板27通过重叠上下2片板构成。在下侧的底板27a切口形成有固定基座部件33的可动范围。并且,下侧的底板27a的板厚与固定基座部件33的上表面部的板厚相等。
固定基座部件33具有平行的侧面部33a、33b。在其中的一个侧面部33a螺合设置有蝶形螺钉34,在另一个侧面部33b经由橡胶板39而与门槛12的门槛槽15的侧面接触。在蝶形螺钉34的前端部固定有圆形的垫片36,在该垫片36上粘贴有橡胶板41。
如图6所示,若蝶形螺钉34被旋入,则垫片36经由护脚板25而压接在门槛12的侧面,将门槛12的一部分夹在垫片36与侧面部33a之间,从而能够将固定基座部件33夹紧。
基于本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以上述方式构成,其次,在与门吊架的更换方法之间的关联中,对其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更换门吊架20时,首先,使用一对门板保持装置30,以下述方式保持现有的门板10。这是因为:门板10在门吊架20的更换后仍旧使用。
在图2中,将门板保持装置30以托架26朝向门板10的侧面的方式在各个门板10的侧面侧载置在门槛12之上。此时,如图6所示,固定基座部件33的一个侧面部33b进入门槛槽15,另一个侧面部33a伸出至门槛12的外侧。
其次,在图4中,使门板保持装置30朝门板10侧移动,将托架26的底板27插入门板10的下表面与门槛12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S。由此,能够使门板10的侧缘部10a与托架26嵌合。此时形成为门板10的下表面被载置于托架26的底板27的状态。
其次,在图6中,旋松螺母37,使固定基座部件33在长孔40的范围内沿进深方向移动,进行调整以使得橡胶板39与门槛槽15的侧面接触。在调整结束后,将螺母37旋紧而将固定基座部件33固定。接着,将蝶形螺钉34旋入,使垫片36经由橡胶板41压接于护脚板25,由此,利用门槛12的2个侧面将固定基座部件33夹紧,能够将门板保持装置30固定。
在像这样利用门板保持装置30保持门板10后,在图1中,从现有的门吊架20将门板10卸下,并代替现有的门吊架20而更换成新的门吊架20。
在该更换作业的期间,门板10、10由门板保持装置30支撑。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门板10的侧缘部10a由コ字形的托架26在3个方向进行约束,因此,即便将门吊架20卸下,门板10也不会落下或翻倒,能够对门板10进行支承。并且,门板10的下端保持处于与吊挂状态相同的位置的状态而被载置于托架26的底板27并被支承。
通过像这样利用门板保持装置30对门板10进行支承,当一名作业者更换门吊架20的期间,其他的作业者无需持续支撑门板10、或者将门板10搬运到其他场所并临时放置,因此,能够由一名工作人员进行从门板保持装置30朝门槛12的设置直至门吊架20的更换为止的一系列的作业,作业效率非常高。
并且,在将门板10紧固于新的门吊架20时,门板的高度方向的位置被保持在与吊挂时相同的位置,因此也不需要进行门板10的位置调整,能够简便地紧固于门吊架20。
在这样结束门板10的紧固后,若旋松蝶形螺钉34并沿着门槛12拉拽门板保持装置30,则能够将门板保持装置30简单地卸下。
以上,以仅将现有的门吊架20更换为新品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即便在包含门吊架20在内将门顶箱16整套更换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利用门板保持装置30保持门板10的同时以完全同样的作业步骤进行更换。
(第2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图7至图9对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图2至图6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考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该第2实施方式是将门板保持装置30固定于门槛12的单元即固定部44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实施方式。
此处,图7是从托架26的背面侧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板保持装置30的立体图。图8是将门板保持装置30的固定部44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固定部44中,2根夹持螺栓50以贯通2片加强肋28a、28b的下部的方式平行设置。
在处于夹持螺栓50的头部侧的一个加强肋28a上形成有内螺纹,在另一个加强肋28b上形成有比螺纹直径大的圆孔,以便使夹持螺栓50的前端突出。在该夹持螺栓50的前端部紧固有螺母53。
在加强肋28a、28b的内侧,以供夹持螺栓50穿过的方式设置有2片夹持板51、52。在该情况下,在夹持板51、52上形成有比夹持螺栓50的螺纹直径大的圆孔,夹持螺栓50插通于该圆孔。如图8所示,在底板27形成有切口槽54,夹持板51、52的下部从切口槽54穿过并进一步朝下方延伸,且如图9所示能够插入于门槛槽15。在夹持板51、52的下部粘贴有橡胶板55、56。
在这样的夹持板51、52之间,在夹持螺栓50上螺合有螺母57、58。这些螺母57、58是用于将夹持板51、52的下部的间隔扩宽的螺母。
其次,对基于第2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更换门吊架20的步骤也与第1实施方式基本相同。
在图2中,将门板保持装置30以托架26朝向门板10的侧面的方式在门板10的两侧面侧设置在门槛12之上。此时,在图7中,在门板保持装置30中,调整螺母57、58的位置,事先进行调整以使得2片夹持板51、52的间隔比门槛槽15的宽度窄。
然后,使门板保持装置30朝门板10侧移动,能够使门板10的侧缘部10a与托架26嵌合。其次,在图9中,使螺母57、58旋转,使夹持板51、52以二者的间隔扩宽的方式移动。若将螺母57、58旋紧,直至夹持板51、52各自的下端部经由橡胶板55、56分别压接在门槛槽的两侧面为止,则门板保持装置30的固定完毕。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一个夹持板51呈平板形状,另一个夹持板52呈Z字形地弯曲的形状。由此,能够确保配置螺母57、58的空间,并且旋转螺母57、58而调整位置并进行紧固的作业变得容易。并且,夹持螺栓50使用2根,但并不使2根夹持螺栓位于相同的高度,而是使二者平行且使二者高度不同,因此,容易使工具或手进入加强肋28a、28b之间。
在像这样利用门板保持装置30将门板10、10分别保持后,在图2中,从现有的门吊架20将门板10、10卸下,并代替现有的门吊架20而更换成新的门吊架20。在该更换作业的期间,门板10、10由门板保持装置30在与吊挂时相同的位置支撑。
根据本实施方式,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够由一名工作人员进行从门板保持装置30朝门槛12的设置直至门吊架20的更换为止的一系列的作业,作业效率非常高。
(第3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图10、图11对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图2至图6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考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0是从门板保持部31侧观察门板保持装置30的立体图,图11是从正上方观察门板保持装置30的俯视图。
该第3实施方式是在门板保持部31的托架26设置压接于门板的垫片62、64的实施方式。对于将门板保持装置30固定于门槛12的单元即固定部32的构造,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但也可以应用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部44。
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托架26的一个侧面(井道侧的侧面)在上下2个部位设置有圆形的垫片62、64,垫片62、64分别固定在蝶形螺钉60、63的前端部。如图11所示,在垫片62、64上粘贴有橡胶板65。
其次,对基于如上的第3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也形成为,在图2中,将门板保持装置30以托架26朝向门板10的侧面的方式在各个门板10的两侧面侧设置在门槛12之上,使门板保持装置30朝门板10侧移动,使门板10的侧缘部10a与托架26嵌合,然后将门板保持装置30固定,这些步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
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确保托架26的进深方向的宽度比门板10的侧缘部10a的宽度宽而带有余裕,因此,即便是根据机型而侧部的宽度不同的门板,也能够利用1种门板保持装置30通用地应对。
并且,通过将设置于托架26的蝶形螺钉60、63旋入,由此将门板10的侧缘部10a的背面按压于托架26,并利用垫片62对表面进行约束,像这样,并不产生间隙而从3个方向进行约束,因此,门板10的保持力高,即便将门吊架20卸下,也能够防止门板10的位置偏移。
(第4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图12以及图13对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进行说明。
此前说明的基于第1至第3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30安装在门槛12之上,从下方支承门板10。
与此相对,第4实施方式是如图12所示使用门板保持用梁70和多个托架72、76、78从上方吊挂支承门板10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图12中,应用了基于第4实施方式的门板保持装置的候梯厅门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1相同,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考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门板保持用梁70以架设于支承门顶箱16的角铁部件13、14的方式经由L字形托架72安装。
此处,图13是从上方观察处于安装于角铁部件13的状态的托架72的俯视图。
在门板保持用梁70的两端部,在水平的面上形成有在长边方向较长的长槽73,托架72由插入于该长槽73的螺栓75、螺母紧固。因而,能够在长槽73的长度的范围内调整托架72的安装位置。
托架72以与门板保持用梁70正交的方式安装,在呈直角地折弯的部分设置有夹持角铁部件13的夹持件74。
如图12所示,除托架72以外,还使用二个托架76、托架78。该托架76、78是用于吊挂支承门板10的托架,是与托架72同样的呈L字形地弯曲的托架,且具有夹持门板10的折弯的缘部的夹持件。另外,在门板保持用梁70的水平的面上,在多个部位形成有长槽80,能够调整托架76的安装位置。并且,在托架76上,沿进深方向形成有长槽82。
其次,对使用如上的门板保持用梁70和托架72、76、78更换门吊架的步骤进行说明。
在图12中,在更换门吊架20时,首先,利用托架72将门板保持梁70在门吊架20的下方以水平的姿势安装于角铁部件13、14。即、将托架72的一端部利用螺栓、螺母紧固于门板保持梁70的水平的面,将另一个垂直地立起的面紧固于角铁部件13、14。根据电梯的不同,存在角铁部件13、14的间隔不同的情况,但由于托架72的安装位置能够在长孔73的长度的范围内调整,因此能够在现场灵活应对。
然后,经由托架76、78将现有的门板10保持于门板保持梁70。
其中,托架76将一端部螺栓、螺母紧固于门板保持梁70的水平的面,并将垂直地立起的面利用夹持件紧固于各门板10的侧缘部10a。另一个托架78同样将一端部利用螺栓、螺母紧固于门板保持梁70的水平的面,并将垂直地立起的面利用夹持件紧固在门板10的合拢部。
托架76、78也能够与门板10的宽度对应地在长孔80的长度范围内调整水平方向的安装位置,并且夹持件能够在长孔82的长度范围内调整进深方向的安装位置以便能够夹持门板10。
在像这样门板10经由托架72、76、78被保持于门板保持梁70后,解除门板10与门吊架20的紧固,将门吊架20卸下。
在将门吊架20卸下的期间,门板10以不会产生偏移的方式被保持在原本由门吊架20吊挂的位置,因此,在更换为新的门吊架后,将门板10紧固于门吊架的作业也容易。
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一名作业者更换门吊架20的期间,其他的作业者无需持续支撑门板、或者将门板搬运到其他场所并临时放置,因此,能够由一名工作人员进行从门板保持梁70、托架72、76、78的安装直至门吊架20的更换为止的一系列的作业,作业效率非常高。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以及门吊架的更换方法,举出优选实施方式而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作为例示而举出的,并非意图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当然,说明书中记载的新的装置、方法以及系统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并且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的范围意图在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覆盖实施方式或其改进方式。

Claims (8)

1.一种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在具有对电梯的出入口进行开闭的门板、设置于门顶箱且将上述门板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吊挂支承的门吊架、以及设置于上述出入口的地面且对上述门板的开闭进行引导的门槛的门装置中,在更换上述门吊架时对上述门板进行保持以免上述门板翻倒,其特征在于,
具有:
包围上述门板的侧缘部的下部而进行约束的门板保持部;以及
设置在上述门板保持部的下端部、并将上述门板保持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在上述门槛上的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部具有:以跨越上述门槛的门槛槽的侧面和上述门槛的外侧侧面这两个面的方式安装的固定基座部件;以及将垫片部件按压在上述外侧侧面而对上述固定基座部件进行固定的夹持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部具有:插入上述门槛的门槛槽的一对夹持板;以及将各夹持板的间隔扩宽而将各夹持板分别按压于上述门槛槽的两侧的侧面的螺纹夹持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门板保持部具有托架,该托架具有能够以三个面约束上述门板的侧缘部的コ字形截面,且以下端部载置于上述门槛的上表面的方式由上述固定部固定,上述托架的底部能够与上述侧缘部的下端和上述门槛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嵌合,以便处于吊挂状态的上述门板的上述侧缘部的下端被载置于上述托架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门板保持部具有:具有比上述门板的侧缘部的宽度大的宽度的上述托架;以及将垫片部件按压于上述侧缘部、并利用上述垫片和上述托架的内表面夹住上述侧缘部的夹持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上述门板保持部保持上述门板的状态下,将上述门吊架更换为新的门吊架。
7.一种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在具有对电梯的出入口进行开闭的门板、设置于门顶箱且将上述门板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吊挂支承的门吊架、以及设置于上述出入口的地面且对上述门板的开闭进行引导的门槛的门装置中,在更换上述门吊架时对上述门板进行保持以免上述门板翻倒,其特征在于,
具有:
水平地架设于支承上述门顶箱、且沿纵向延伸的一对纵置型材的门板保持用梁;
将上述门板保持用梁的两端部固定于上述纵置型材的第1托架;以及
从上述门板保持用梁吊挂支承上述门板的第2托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述门板保持梁吊挂支承上述门板的状态下,将上述门吊架更换为新的门吊架。
CN201621339890.XU 2016-05-06 2016-12-08 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278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3375 2016-05-06
JP2016093375 2016-05-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27896U true CN206427896U (zh) 2017-08-22

Family

ID=59586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3989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27896U (zh) 2016-05-06 2016-12-08 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27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52459U (zh) 一种装饰材快速干挂安装基层机构
CN201339310Y (zh) 一种挂架伸缩板装置
CN206561403U (zh) 一种可调节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
CN206427896U (zh) 电梯的门板保持装置
CH650137A5 (de) Ausleger-trageinrichtung.
CN209225459U (zh) 一种易开合翻领成型器
CN208996267U (zh) 单元式幕墙挂接结构
CN205777340U (zh) 一种可移动调节托架
CN105261352A (zh) 大鼓背架
CN207188452U (zh) 光整机工作辊机架
CN109372161A (zh) 挂装式间隔墙
JP6205010B1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パネル保持装置およびドアハンガーの交換方法
CN211332027U (zh) 一种管道焊接用支撑装置
CN206550995U (zh) 一种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
CN210658396U (zh) 坡面混凝土施工模板及坡面混凝土施工装置
CN205285764U (zh) 植物箱架
JP6904748B2 (ja) 転落防止具
CN206886371U (zh) 码布机用的布辊支架装置
CN105346921B (zh) 太阳能电池板运输背架
JP6625910B2 (ja) 可動ブラケット調整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流れ調整方法
CN104874073B (zh) 用于手术移动车的麻醉机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术移动车
CN211283402U (zh) 一种利用工字梁进行吊装的吊装装置
CN204198066U (zh) 一种挂吊组件
CN206872317U (zh) 伸缩操作装置
JP3108762U (ja) 地組用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