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9944U - 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19944U
CN206419944U CN201720013307.4U CN201720013307U CN206419944U CN 206419944 U CN206419944 U CN 206419944U CN 201720013307 U CN201720013307 U CN 201720013307U CN 206419944 U CN206419944 U CN 206419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socon
sub
pipeline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133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ZOZEN BOILE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ZOZEN BOILE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ZOZEN BOILE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ZOZEN BOILE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133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19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19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19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蒸汽锅炉、节能器、鼓风机、空气预热器、软水箱、冷凝水罐和混水器,空气预热器具有第一侧管口、第二侧管口和第三侧管口,蒸汽锅炉的首端通过管道连接燃烧机,蒸汽锅炉的尾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节能器的首端,节能器的尾端通过管道连接空气预热器的顶端,第三侧管口通过管道连接烟囱,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侧管口,第一侧管口通过管道连接燃烧机的进风口,软水箱和冷凝水罐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混水器的进水端,混水器的出水端连接节能器的进水端,节能器的出水端连接蒸汽锅炉。其提高了燃烧所需的空气温度,充分利用燃料的高位热值,提高锅炉效率。

Description

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汽锅炉冷凝水在排出时,仍然具有一定的温度,而针对于这种冷凝水,一般方式为直接排出另作他用,或者是直接排出后废弃。这显然不利于公司成本的降低。也无法对蒸汽循环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克服上述缺陷,通过对蒸汽锅炉冷凝水处理装置的改良,解决排出的冷凝水余热高,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蒸汽锅炉、节能器、鼓风机、空气预热器、软水箱、冷凝水罐和混水器,所述空气预热器具有第一侧管口、第二侧管口和第三侧管口,所述第一侧管口、第二侧管口和第三侧管口均位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侧壁,所述第一侧管口高于所述第二侧管口,所述第二侧管口高于所述第三侧管口,所述蒸汽锅炉的首端通过管道连接燃烧机,所述蒸汽锅炉的尾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节能器的首端,所述节能器的尾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空气预热器的顶端,所述第三侧管口通过管道连接烟囱,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侧管口,所述第一侧管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燃烧机的进风口,所述软水箱和冷凝水罐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所述混水器的进水端,所述混水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节能器的进水端,所述节能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蒸汽锅炉。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包括第一子分流管和第二子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将第一管道分成第一管道头段和第一管道尾段,所述软水箱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头段的进水端,所述第一管道头段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子分流管的进水端和第二子分流管的进水端,所述第一子分流管的出水端和第二子分流管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尾段的进水端,所述第一管道尾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混水器的进水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一给水泵和第一给水阀,所述第二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二给水泵和第二给水阀,水进入第一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给水阀和第一给水泵,水进入第二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给水阀和第二给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二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表,水进入第一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给水阀、第一给水泵和第一压力表,水进入第二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给水阀、第二给水泵和第二压力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二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二调节阀,水进入第一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给水阀、第一给水泵、第一压力表和第一调节阀,水进入第二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给水阀、第二给水泵、第二压力表和第二调节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管道上还设有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包括第三子分流管和第四子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将第二管道分成第二管道头段和第二管道尾段,所述冷凝水罐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头段的进水端,所述第二管道头段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子分流管的进水端和第四子分流管的进水端,所述第三子分流管的出水端和第四子分流管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尾段的进水端,所述第二管道尾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混水器的进水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三给水泵和第三给水阀,所述第四子分流管上设有第四给水泵和第四给水阀,水进入第三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三给水阀和第三给水泵,水进入第四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四给水阀和第四给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三压力表,所述第四子分流管上设有第四压力表,水进入第三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三给水阀、第三给水泵和第三压力表,水进入第四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四给水阀、第四给水泵和第四压力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三调节阀,所述第四子分流管上设有第四调节阀,水进入第三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三给水阀、第三给水泵、第三压力表和第三调节阀,水进入第四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四给水阀、第四给水泵、第四压力表和第四调节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提高了燃烧所需的空气温度,充分利用燃料的高位热值,提高锅炉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蒸汽锅炉、2为节能器、3为鼓风机、4为空气预热器、41为第一侧管口、42为第二侧管口、43为第三侧管口、5为软水箱、6为冷凝水罐、7为混水器、8为烟囱、91为第一子分流管、92为第二子分流管、93为第一管道头段、94为第一管道尾段、101为第三子分流管、102为第四子分流管、103为第二管道头段、104为第二管道尾段、11为燃烧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包括:蒸汽锅炉、节能器、鼓风机、空气预热器、软水箱、冷凝水罐和混水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结构示意图等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结构的示意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述,空气预热器4具有第一侧管口41、第二侧管口42和第三侧管口43,第一侧管口41、第二侧管口42和第三侧管口43均位于空气预热器4的侧壁,第一侧管口41高于第二侧管口42,第二侧管口42高于所述第三侧管口43,蒸汽锅炉1的首端通过管道连接燃烧机11,蒸汽锅炉1的尾端通过管道连接节能器2的首端,节能器2的尾端通过管道连接空气预热器4的顶端,第三侧管口43通过管道连接烟囱8,鼓风机3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侧管口42,第一侧管口41通过管道连接燃烧机11的进风口,为了避免锅炉内的水由于硬度过大,而产生水垢,影响升温效果,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软水箱5,软水箱5和冷凝水罐6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混水器7的进水端,混水器7的出水端连接节能器2的进水端,节能器2的出水端连接蒸汽锅炉1。热烟气自燃烧机11进入蒸汽锅炉1后,热气被有效利用后,带有余热的烟气进入节能器2后被再次利用,然后再从空气预热器4的顶端进入空气预热器4的下部,并在其中净化,并预热,从最靠近上部的第一侧管口41内将带有一定温度的净化后的气体传输至燃烧机11的进风口,以提高燃烧所用的空气温度。大气中的空气经鼓风机3的出风口送至第二侧管口42,带动空气预热器4里的气体由第三侧管口43通过烟囱8向大气中排放。
由于软水箱5和冷凝水罐6通入混水器7内的量和比例影响节能器2内蒸汽的温度,所以第一管道上还设有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包括第一子分流管91和第二子分流管92,所述第一分流管91将第一管道分成第一管道头段93和第一管道尾段94,所述软水箱5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头段93的进水端,所述第一管道头段93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子分流管91的进水端和第二子分流管92的进水端,所述第一子分流管91的出水端和第二子分流管92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尾段94的进水端,所述第一管道尾段94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混水器7的进水端。所述第一子分流管91上设有第一给水泵和第一给水阀,所述第二子分流管92上设有第二给水泵和第二给水阀,水进入第一子分流管91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给水阀和第一给水泵,水进入第二子分流管92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给水阀和第二给水泵。所述第二管道上还设有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包括第三子分流管101和第四子分流管102,所述第二分流管将第二管道分成第二管道头段103和第二管道尾段104,所述冷凝水罐6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头段103的进水端,所述第二管道头段103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子分流管101的进水端和第四子分流管102的进水端,所述第三子分流管101的出水端和第四子分流管102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尾段104的进水端,所述第二管道尾段104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混水器7的进水端。所述第三子分流管101上设有第三给水泵和第三给水阀,所述第四子分流管102上设有第四给水泵和第四给水阀,水进入第三子分流管101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三给水阀和第三给水泵,水进入第四子分流管102后依次经过所述第四给水阀和第四给水泵。通过第一给水阀和第二给水阀控制第一子分流管91和第二子分流管92的开与关。当需要的软水量较少时,仅需开启其中一个即可。通过第三给水阀和第四给水阀控制第三子分流管101和第四子分流管102的开与关。当需要的冷凝水水量较少时,仅需开启其中一个即可。
为了了解流出软水箱5和冷凝水罐6的水压,以便于利用上述水阀控制,所述第一子分流管91上设有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二子分流管92上设有第二压力表,水进入第一子分流管91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给水阀、第一给水泵和第一压力表,水进入第二子分流管92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给水阀、第二给水泵和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三子分流管93上设有第三压力表,所述第四子分流管94上设有第四压力表,水进入第三子分流管93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三给水阀、第三给水泵和第三压力表,水进入第四子分流管94后依次经过所述第四给水阀、第四给水泵和第四压力表。
第一子分流管91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二子分流管92上设有第二调节阀,水进入第一子分流管91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给水阀、第一给水泵、第一压力表和第一调节阀,水进入第二子分流管92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给水阀、第二给水泵、第二压力表和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三子分流101管上设有第三调节阀,所述第四子分流管102上设有第四调节阀,水进入第三子分流管101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三给水阀、第三给水泵、第三压力表和第三调节阀,水进入第四子分流管102后依次经过所述第四给水阀、第四给水泵、第四压力表和第四调节阀。
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或目的之一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当系统有大量冷凝水回收时,蒸汽锅炉尾部采用加大型节能器加空气预热器的布置方案,低温软化水与高温冷凝水由混水器充分混合后,进入加大型节能器内,由节能器进一步加热后输入锅炉内,同时,节能器尾部利用空气预热器进一步降低烟气温度,提高燃烧所需的空气温度,充分利用燃料的高位热值,提高锅炉效率。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蒸汽锅炉、节能器、鼓风机、空气预热器、软水箱、冷凝水罐和混水器,所述空气预热器具有第一侧管口、第二侧管口和第三侧管口,所述第一侧管口、第二侧管口和第三侧管口均位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侧壁,所述第一侧管口高于所述第二侧管口,所述第二侧管口高于所述第三侧管口,所述蒸汽锅炉的首端通过管道连接燃烧机,所述蒸汽锅炉的尾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节能器的首端,所述节能器的尾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空气预热器的顶端,所述第三侧管口通过管道连接烟囱,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侧管口,所述第一侧管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燃烧机的进风口,所述软水箱和冷凝水罐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所述混水器的进水端,所述混水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节能器的进水端,所述节能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蒸汽锅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包括第一子分流管和第二子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将第一管道分成第一管道头段和第一管道尾段,所述软水箱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头段的进水端,所述第一管道头段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子分流管的进水端和第二子分流管的进水端,所述第一子分流管的出水端和第二子分流管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尾段的进水端,所述第一管道尾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混水器的进水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一给水泵和第一给水阀,所述第二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二给水泵和第二给水阀,水进入第一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给水阀和第一给水泵,水进入第二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给水阀和第二给水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二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表,水进入第一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给水阀、第一给水泵和第一压力表,水进入第二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给水阀、第二给水泵和第二压力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二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二调节阀,水进入第一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给水阀、第一给水泵、第一压力表和第一调节阀,水进入第二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给水阀、第二给水泵、第二压力表和第二调节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管道上还设有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包括第三子分流管和第四子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将第二管道分成第二管道头段和第二管道尾段,所述冷凝水罐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头段的进水端,所述第二管道头段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子分流管的进水端和第四子分流管的进水端,所述第三子分流管的出水端和第四子分流管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尾段的进水端,所述第二管道尾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混水器的进水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三给水泵和第三给水阀,所述第四子分流管上设有第四给水泵和第四给水阀,水进入第三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三给水阀和第三给水泵,水进入第四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四给水阀和第四给水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三压力表,所述第四子分流管上设有第四压力表,水进入第三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三给水阀、第三给水泵和第三压力表,水进入第四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四给水阀、第四给水泵和第四压力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子分流管上设有第三调节阀,所述第四子分流管上设有第四调节阀,水进入第三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三给水阀、第三给水泵、第三压力表和第三调节阀,水进入第四子分流管后依次经过所述第四给水阀、第四给水泵、第四压力表和第四调节阀。
CN201720013307.4U 2017-01-06 2017-01-06 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Active CN206419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3307.4U CN206419944U (zh) 2017-01-06 2017-01-06 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3307.4U CN206419944U (zh) 2017-01-06 2017-01-06 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19944U true CN206419944U (zh) 2017-08-18

Family

ID=59574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13307.4U Active CN206419944U (zh) 2017-01-06 2017-01-06 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199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0880B (zh) 一种机炉集合热能循环余热回用系统
CN104006401B (zh) 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的深度回收利用及减排系统
CN202149478U (zh) 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CN205690425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多级利用联合凝结水加热送风系统
CN103292605A (zh) 一种烧结机机尾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2839999B (zh) 小汽轮机排汽冷源损失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09405288B (zh) 油田用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4987895U (zh) 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
CN205744026U (zh) 电厂乏汽加热生活水及软化水供热补水系统
CN205690895U (zh) 焦炉地下烟道气的综合余热利用及除白雾装置
CN206419944U (zh) 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807003Y (zh) 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04901735U (zh) 一种换热器锅炉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CN204922936U (zh) 低压省煤器连接系统
CN204901723U (zh) 一种制衣厂的蒸汽节能利用系统
CN206861870U (zh) 一种有高温水回用的高效节能燃气锅炉
CN206419939U (zh) 有机热载体锅炉烟气排放余热利用装置
CN205979724U (zh) 一种机炉集合热能循环余热回用系统
CN206973523U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气化气利用系统
CN209295433U (zh) 一种燃油气热风炉
CN205535923U (zh) 清洁型燃煤锅炉排烟余热提质利用系统
CN104807338A (zh) 煤气与转炉蒸汽及烧结余热联合发电装置和余热利用方法
CN204872264U (zh) 一种带加热装置的原煤仓
CN203605251U (zh) 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的深度回收利用及减排系统
CN204901728U (zh) 一种加热疏水的火电厂锅炉排烟余热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