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2426U - 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12426U
CN206412426U CN201720134052.7U CN201720134052U CN206412426U CN 206412426 U CN206412426 U CN 206412426U CN 201720134052 U CN201720134052 U CN 201720134052U CN 206412426 U CN206412426 U CN 206412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plate
fixed
battery modules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340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华椿
张明
黄秋桦
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340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12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12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12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装配,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底板和多个电池,所述多个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底板,所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能够通过相对转动对所述多个电池进行挤压。通过上述设计,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装配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装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新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电池作为新能源的一种载体,也被大范围的加以利用。
由于单个电池存在输出功率低的问题,在大多数电池的应用环境中,电池的应用方式都是以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后形成一电池模组,统一对外进行能量输出。由于电池模组中有多个电池,电池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对电池模组进行降温、散热处理,就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所以在电池模组的使用过程中,就会配套设置有降温、散热装置,比如液冷装置、导热装置以及电池隔板等。
由于电池模组存在上述多个零部件,这就导致了电池模组在装配过程中存在不方便的问题。比如在装配过程中,电池容易倾斜,导致电池模组的上盖不易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在装配过程中存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装配,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底板和多个电池,所述多个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底板,所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
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能够通过相对转动对所述多个电池进行挤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中,所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还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第二固定板本体和限位块;
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二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端,所述限位块沿所述第二固定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防止所述多个电池被过度挤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中,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头相匹配的第一支座,所述第一夹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座带动所述第一压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夹头相匹配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二夹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支座带动所述第二压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中,所述第一夹头包括第一旋转部件和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旋转部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一支座带动所述第一压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所述第二夹头包括第二旋转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旋转部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支座带动所述第二压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中,所述第一压板朝向所述第二压板的侧面与所述电池模组的侧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第一压板的侧面与所述电池模组的侧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块接触且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块接触时,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垂直,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中,所述多个电池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压板朝向所述第二压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第一压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各所述弧形凹槽的曲率半径与各所述电池的曲率半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中,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为多个,各所述第一压板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各所述第二压板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多个所述第一压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固定部件固定在一起,多个所述第二压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固定部件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中,所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电池底板的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底板于凹槽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电池底板通过穿过所述定位孔的定位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的凹槽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中,所述固定底板于设置有凹槽的一侧上相对的两边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的安装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两端的凹槽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通过设置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挤压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保证了电池模组中的多个电池垂直设置于电池底板上,从而便于装配电池模组中的上盖,有效地提高了电池模组装配工装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电池模组装配工装;120-固定底板;122-定位孔;124-安装孔;140-第一固定板;142-第一固定板本体;144-第一固定子部件;146-第二固定子部件;148-通孔;160-第二固定板;162-第二固定板本体;164-限位块;166-第一夹头;166a-第一旋转部件;166b-第一连接部件;168-第二夹头;168a-第二旋转部件;168b-第二连接部件;180-第一压板;182-第一支座;184-第一固定孔;190-第二压板;192-第二支座;194-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适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如“垂直”、“平行”等术语,“平行”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100,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装配。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底板和多个电池,所述多个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底板。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100可以包括固定底板120、第一固定板140、第二固定板160、第一压板180和第二压板190。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140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60于所述固定底板120的同一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压板18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4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板180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160的一端。所述第二压板19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4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190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160的另一端。
通过所述第一压板180与所述第二压板190的相对转动,可以对位于所述第一压板180与所述第二压板190之间的所述多个电池进行挤压,以使所述多个电池垂直设置于所述电池底板,从而方便装配所述电池模组的上盖。
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板120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固定底板120的凹槽处。
可选地,所述电池底板的形状可以包括多种,不受限制。根据所述电池底板的不同形状,所述固定底板120的凹槽的形状也可以包括多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底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底板120的凹槽也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板120于凹槽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122。所述电池底板通过穿过所述定位孔122的定位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120的凹槽位置处。
通过所述定位部件和定位孔122将所述电池底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120的凹槽位置处,可以防止所述第一压板180与所述第二压板190对所述多个电池挤压时导致所述电池底板移动,从而使所述多个电池因受力不均匀而遭到破坏。
可选地,所述定位部件可以是多种,不受限制,既可以是螺钉,也可以是定位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件为定位销。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板120于设置有凹槽的一侧上相对的两边设置有安装孔124。所述第一固定板140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60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124的安装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底板120。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140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60设置于所述固定底板120后的位置关系可以是多种,不受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140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60平行。
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140的两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压板18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板190的第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40两端的凹槽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14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板本体14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本体142的相对两侧的第一固定子部件144和第二固定子部件146。所述第一固定子部件144和第二固定子部件146沿所述第一固定板本体14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子部件144和第二固定子部件146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本体142的长度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40的两端形成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子部件144与所述第二固定子部件146的两端均设置有通孔148,所述通孔148设置有转轴,用于实现与所述第一压板180和第二压板190的转动连接。
结合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板160包括第二固定板本体162和用于防止所述多个电池被过度挤压的限位块164。所述限位块164沿所述第二固定板本体16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压板18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压板190的第二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160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板本体162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块164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二固定板160的两端形成凸台。所述第一压板18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压板190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凸台处,并通过所述限位块164限制所述第一压板180与所述第二压板190的过度转动,从而防止所述多个电池被过度挤压。
结合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16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夹头166和第二夹头168。所述第一压板180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头166相匹配的第一支座182,所述第二压板190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夹头168相匹配的第二支座192。
所述第一夹头166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座182带动所述第一压板180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40转动,所述第二夹头168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支座192带动所述第二压板190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40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头166包括第一旋转部件166a和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166a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件166b,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66b套设于所述第一支座182。所述第一旋转部件166a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66b和所述第一支座182带动所述第一压板180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40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头168包括第二旋转部件168a和第二连接部件168b,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68b套设于所述第二支座192。所述第二旋转部件168a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68b和所述第二支座192带动所述第二压板190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40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板180朝向所述第二压板190的侧面与所述电池模组相对应的侧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压板190朝向所述第一压板180的侧面与所述电池模组相对应的侧面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的形状不受限制,既可以是规则的形状,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规则的形状。根据所述电池模组的形状,所述第一压板180朝向所述第二压板190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压板190朝向所述第一压板180的侧面的形状也可以是多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板180朝向所述第二压板190的侧面为四边形,所述第二压板190朝向所述第一压板180的侧面也为四边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板180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块164接触且所述第二压板190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块164接触时,所述第一压板180和第二压板190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40垂直,所述第一压板180和第二压板190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60垂直。
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在限位块164的作用下保证所述第一压板180与所述第二压板190对所述多个电池在各处的挤压程度相同且各所述电池受到所述第一压板180或第二压板190的压力的方向与该电池的移动方向相同。有效地避免了所述电池因受力方向与移动方向不同而导致所述电池外壳被破坏的问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板180朝向所述第二压板19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压板190朝向所述第一压板18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凹槽。
可选地,所述多个凹槽的结构不受限制,既可以是弧形凹槽,也可以是方形凹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凹槽为弧形凹槽。
可选地,所述电池为圆柱形,所述弧形凹槽的曲率半径与各所述电池的曲率半径相同。在所述第一压板180与第二压板190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挤压操作时,可以保证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电池的贴合面积更大,使所述电池受到的压强更小,从而避免了挤压对所述电池造成的损坏问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板180与所述第二压板190为多个。各所述第一压板180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84,各所述第二压板190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94。多个所述第一压板180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184的固定部件固定在一起,多个所述第二压板190通过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194的固定部件固定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板180与所述第二压板190的厚度相同,以保证所述第一压板180与所述第二压板190对所述多个电池的挤压效果相同,避免因挤压效果不同而造成所述多个电池的破坏。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板180与所述第二压板190的个数不受限制,可以根据所述电池的高度来确定,以保证所述第一压板180与所述第二压板190对所述电池的挤压效果更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板180与所述第二压板190均为两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100,通过设置第一压板180与第二压板190,保证了电池模组中的多个电池垂直设置于电池底板上,从而便于装配电池模组中的上盖,有效地提高了电池模组装配工装100的实用性。其次,通过设置固定底板120,可以防止所述第一压板180与所述第二压板190对所述多个电池挤压时导致所述电池底板移动,从而使所述多个电池因受力不均匀而遭到破坏。最后,通过设置限位块164,可以限制所述第一压板180与所述第二压板190的过度转动,从而防止所述多个电池被过度挤压,提高了电池模组装配工装100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装配,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底板和多个电池,所述多个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
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能够通过相对转动对所述多个电池进行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还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第二固定板本体和限位块;
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二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端,所述限位块沿所述第二固定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防止所述多个电池被过度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头相匹配的第一支座,所述第一夹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座带动所述第一压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夹头相匹配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二夹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支座带动所述第二压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头包括第一旋转部件和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旋转部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一支座带动所述第一压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所述第二夹头包括第二旋转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旋转部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支座带动所述第二压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朝向所述第二压板的侧面与所述电池模组的侧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第一压板的侧面与所述电池模组的侧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块接触且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块接触时,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垂直,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池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压板朝向所述第二压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第一压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各所述弧形凹槽的曲率半径与各所述电池的曲率半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为多个,各所述第一压板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各所述第二压板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多个所述第一压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固定部件固定在一起,多个所述第二压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固定部件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装配工装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电池底板的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底板于凹槽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电池底板通过穿过所述定位孔的定位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的凹槽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于设置有凹槽的一侧上相对的两边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的安装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底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两端的凹槽处。
CN201720134052.7U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 Active CN206412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4052.7U CN206412426U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4052.7U CN206412426U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12426U true CN206412426U (zh) 2017-08-15

Family

ID=59558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34052.7U Active CN206412426U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124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0297A (zh) * 2017-12-28 2018-06-01 东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院 燃料电池组装用固定部件及组装装置
CN110994003A (zh) * 2019-11-29 2020-04-10 友信宏科新能源(徐州)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锂电池组装用工装
CN115360403A (zh) * 2022-09-28 2022-11-18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的装配工装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0297A (zh) * 2017-12-28 2018-06-01 东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院 燃料电池组装用固定部件及组装装置
CN108110297B (zh) * 2017-12-28 2020-11-13 东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院 燃料电池组装用固定部件及组装装置
CN110994003A (zh) * 2019-11-29 2020-04-10 友信宏科新能源(徐州)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锂电池组装用工装
CN110994003B (zh) * 2019-11-29 2022-10-14 友信宏科新能源(徐州)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锂电池组装用工装
CN115360403A (zh) * 2022-09-28 2022-11-18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的装配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12426U (zh) 一种电池模组装配工装
CN101919106B (zh) 电池组电池组件以及用于装配该电池组电池组件的方法
CN107579178A (zh) 一种便拆式蓄电池保温装置
CN206312996U (zh) 一种新型电芯固定支架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13929945U (zh) 一种固定采暖管道的管夹
KR101797686B1 (ko) 전지셀에 보호회로 모듈을 장착하기 위한 지그
CN213366639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氢燃料电池
CN211507717U (zh) 一种锂电池防爆安装槽
CN210325766U (zh) 一种蓝牙音箱用集成电路的封装结构
CN218874032U (zh) Pcb电路板激光焊锡装置
CN105552294A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4025435U (zh) 一种机械主轴拆装平台
CN215103515U (zh) 工件中框镀膜夹持件
CN210668581U (zh) 一种低温型锂离子电池
CN202240350U (zh) 用于圆柱电池的激光焊接夹具
CN204834713U (zh) 软包电池盒
CN212587648U (zh) 一种防松动的电芯组
CN205985139U (zh) 一种组装工装
CN215896479U (zh)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工装夹具
CN22065225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电池组
CN220400791U (zh) 一种软包装聚合物锂电池组结构
CN218997099U (zh) 一种大型计算机服务器接线设备
CN219246753U (zh) 一种圆柱电池
CN212392234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芯片封装结构
CN2773921Y (zh) 具有均温传热结构的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000 Anhui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n Xin Road, No. 62 power battery factory

Patentee after: Huating (Hef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Hefei 26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hui, 5 (Building No. 5)

Patentee before: Huating (Hef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