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1614U - 新型键盘 - Google Patents

新型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11614U
CN206411614U CN201621291742.5U CN201621291742U CN206411614U CN 206411614 U CN206411614 U CN 206411614U CN 201621291742 U CN201621291742 U CN 201621291742U CN 206411614 U CN206411614 U CN 206411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s
area
key
horizontally
first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917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2917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11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11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116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键盘,包括键盘主体和设置在键盘主体上的按键,键盘主体包括设置有按键的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和第五区,第一区设置在键盘主体的左方,第一区为右上方设有方形缺口的长方形结构;第二区设置在键盘主体上第一区的正上方;第二区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二区的左边与第一区的左边对齐,第二区的右边与第一区上部的缺口边对齐;第三区设置在键盘右方,第三区为长方形结构,第三区上部设有第四区,第四区的顶部与第二区顶部齐平,第三区的底部与第一区的底部齐平;第五区的下部设置在第一区的缺口中,第五区的右边与第一区的右边齐平,第五区的顶部与第二区的顶部齐平;第三区为小键盘区,第四区为状态指示区。

Description

新型键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键盘。
背景技术
电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通过键盘打字代替传统的手写方式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采用键盘打字相比传统的手写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工作和生产效率。
但是现在市面上的键盘存在着以下问题:
(1)现在市面上的键盘一般主键盘占据键盘主体的左边,占键盘主体长度3/5,占位偏左,而大部分工桌的设计和大部分使用的习惯,使得一般键盘是摆在人在前方的,这样打字的时候人会左偏,长时间打字后,身体不舒服的感觉较为强烈;
(2)市面上的键盘的主键盘分于左右手的键位靠得太近,打字时不够舒展,感觉不舒适;
(3)键位分布不合理,比如删除键隔得太远,在对输入内容进行修改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新型键盘,具有键位分布合理,使用舒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键盘,包括键盘主体和设置在键盘主体上的按键,所述键盘主体包括设置有按键的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和第五区,所述第一区设置在键盘主体的左方,所述第一区为右上方设有方形缺口的长方形结构;第二区设 置在键盘主体上第一区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区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二区的左边与第一区的左边对齐,所述第二区的右边与第一区上部的缺口边对齐;所述第三区设置在键盘右方,第三区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三区上部设有第四区,所述第四区的顶部与第二区顶部齐平,所述第三区的底部与第一区的底部齐平;第五区的下部设置在第一区的缺口中,所述第五区的右边与第一区的右边齐平,所述第五区的顶部与第二区的顶部齐平;所述第三区为小键盘区,所述第四区为状态指示区,所述第三区长度为第一区长度的1/4。
具体地,所述第一区包括第一横排、第二横排、第三横排、第四横排和第五横排,所述第一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键、1~9键、0键、“-”键、“=”键、“/”键、“\”键;
第二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Tab键、Q键、W键、E键、R键、T键、向左键、向上键、向右键、Y键、U键、I键、O键、“[”键、“]”键;
第三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CapsLock键、A键、S键、D键、F键、G键、Shift键、向下键、Shift键、H键、J键、K键、L键、“;”、“’”键;
所述第四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Z键、X键、C键、V键、B键、删除键、删除键、N键、M键、P键、“,”键、“.”键;
所述第五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win键、Alt键、空格键、Alt键、Fn键、“鼠标右键”键、Ctrl键;
所述“’”键、“.”键的右边还设有即设置在第三排、也设置在第四排的回车键;
所述Z键和Win键左边还设置由即设置在第四排、也设置在第五排的Ctrl键。
具体地,所述第二区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ESC键、F1键、F2键、F3键、F4键、F5键、F6键、F7键、F8键、F9键、F10键、F11键、F12键、PrintScreen键、ScrollLock键、PauseBreak键。
具体地,所述第五区包括第一竖排和第二竖排,所述第一竖排与第二竖排紧邻,所述第一竖排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且相互紧邻的Insert键、PageUp键、End键。所述第二竖排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且相互紧邻的Home键、Delete、PageDown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第一区占位较多,比起现在技术中主键盘偏左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部分使用者长时间打字后的不舒适感;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区的字母键之间由方向键和功能键隔开,使得字母键被分割成两个部分,双手打字的时候两者不容易互相按错,且两手距离隔得比较远,打起字来比较舒展和舒服;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效果突出,值得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键盘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所示:1-第一区,2-第二区,3-第三区,4-第四区,5-第五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新型键盘,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我们知道现在市面上的键盘主要包括主键盘区、控制键区、小键盘区、状态指示区和功能键区。功能键区设置在主键盘区上方,控制键区设置在数字键区和主键盘区之间,状态指示区设置在数字键区上方。这种键盘十分常规,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分区的按键的设置位置使得键盘使用起来并没有那么舒适和方便。
如图1~2所示,新型键盘,包括键盘主体和安装在键盘主体的按键。
具体而言,所述键盘主体具有普通的办公键盘的基本功能,但是对按键的放置位置进行了重新布局。使得人们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和舒适。
所述键盘包括第一区1、第二区2、第三区3、第四区4和第五区5,在四个分区中没有由按键的功能分区,而是根据一般情况下,按键的使用频率进行了在五个分区内的重新设置。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区设置在键盘主体的左方,所述第一区为右上方设有方形缺口的长方形结构。第二区设置在键盘主体上第一区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区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二区的左侧与第一区的左侧对齐,所述第二区的右侧与第一区上部的缺口边对齐。
所述第三区设置在键盘右方,第三区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三区上部设有第四区,所述第四区的顶部与第二区顶部齐平,所述第三区的底部与第一区的底部齐平。
所述第五区设置在第三区、第二区和第一区之间,具体地说,设置第五区的下部设置在第一区的缺口中,所述第五区的右边与第一区的右边齐平,所述第五区的顶部与第二区的顶部齐平。
所述第一区包括第一横排~第五横排,所述第一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键、1~9键、0键、“-”键、“=”键、“/”键、“\”键。
第二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Tab键、Q键、W键、E键、R键、T键、向左键(方向键中的向左箭头符号键)、向上键(方向键中的向上箭头符号键)、向右键(方向键中的向右箭头符号键)、Y键、U键、I键、O键、“[”键、“]”键。值得特别说明的是,所述Tab键的左边与第一排中“`”键的左边对齐,所述Tab键的右边与第一排中1键右边对齐。
所述第三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CapsLock键、A键、S键、D键、F键、G键、Shift键、向下键(方向键中的向下箭头符号键)、Shift键、H键、J键、K键、L键、“;”、“’”键。
所述第四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Z键、X键、C键、V键、B键、删除键(即Back键)、删除键、N键、M键、P键、“,”键、“.”键。
所述第五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win键、Alt键、空格键、Alt键、Fn键、“鼠标右键”键、Ctrl键。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还包括即设置在第三排也设置在第四排、且设置在“’”键、“.”键右边的回车键(即Enter键)。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还包括一个即设置在第四排也设置在第五排、且设置在Z键和Win键左边的Ctrl键。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区的字母键之间由方向键和功能键隔开,使得字母键被分割成两个部分,双手打字的时候两者不容易互相按错,且两手距离隔得比较远,打起字来比较舒展和舒服。
在上述结构中,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的字母键旁皆设有删除键、Shift键、Ctrl键。删除键在平常使用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将删除键与字母键的距离缩近,这样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用户体验度较好。而Shift键和Ctrl键都是需要和其他按键配合使用的功能键,本实施例中的设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上述两个功 能键和其他字母键的距离缩进,使用方便。
所述第二区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ESC键、F1键、F2键、F3键、F4键、F5键、F6键、F7键、F8键、F9键、F10键、F11键、F12键、PrintScreen键、ScrollLock键、PauseBreak键。
所述第三区和现在市面上的键盘的小键盘区的按键设置方式相同,不做详细介绍。
所述第四区和现在市面上的状态指示区设置方式相同,不做详细介绍。
所述第五区包括第一竖排和第二竖排,所述第一竖排与第二竖排紧邻,所述第一竖排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且相互紧邻的Insert键、PageUp键、End键。所述第二竖排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且相互紧邻的Home键、Delete、PageDown键。
在现在市面上的键盘上的按键一般不只一个功能,本实施例中键盘上的按键是与现在市面上的按键的功能完全相同的,只是将按键的布局进行了改变,使得更加方便使用,使用起来也更加的舒适。
一般实际按照按键输入的内容来说,由字母键、符号键、功能键、数字键。本实施例中,对于符号键的命名都输按照其输入之后呈现的符号而命名的。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第三区的长度为第一区长度的1/4,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可以使得第一区在整个键盘主体中占位较广,键盘主体左边只有在同一竖直方向的第一区和第三区,这样相对现在市面上主键盘区与小键盘区之间隔着功能键区的结构,人在打字的时候,不需要那么偏左,相对现在市面上的键盘,长时间使用起来要舒适一些。
本实施例的按键布局的构造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个缺点:(1)现在市面上的键盘按键布局分布得比较散,因此很多键盘都是比较大的;(2)现在市面上 的按键布局不合理,比如字母键在一起,这样双手打字时很容易按错,两手距离过近,不够舒展,使用起来也不够舒服;(3)现在市面上的键盘一般主键盘占据键盘主体的左边,占键盘主体长度3/5,占位偏左,而大部分工桌的设计和大部分使用的习惯,使得一般键盘是摆在人在前方的,这样打字的时候人会左偏,长时间打字后,身体不舒服的感觉较为强烈。
因此,为了考虑到键盘的尺寸、美观以及键盘键位的合理布局,本实施例给出了最优的设计方案。
本实用新型将在第一区中插入方位控制键、Shift键和删除键。这样设计有以下优点:
(1)增大敲键盘时左右手之间的距离,这样身体就能够得到舒展打字时就会感到很自然、轻松、舒坦。还有这使主键盘更趋于整个键盘的中部,避免了太靠左的缺点。
(2)将Shift键,Back键和方位控制键移到中部,较之分散在两边更集中,缩短了操作时手指的移动距离,而且由于它们位于中部,左右手都可以进行操作,无论是修改输入的内容还是移动光标都很方便,高效。同时将小指的工作量分担给比较灵活的食指,减轻小指的负担,提高食指的使用率进而提高效率。这些在制作文档,表格和编程时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将字母“/”的位置移到“=”的后面,因为“/”也是一种运算符,集中在一起会比较好,然后将“P”的位置移到“/”原有的位置,因为“P”那一排的键位数太多所以均衡到“N”这一排来,同时也减轻了小指的负担。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 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新型键盘,包括键盘主体和设置在键盘主体上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主体包括设置有按键的第一区(1)、第二区(2)、第三区(3)、第四区(4)和第五区(5),所述第一区设置在键盘主体的左方,所述第一区为右上方设有方形缺口的长方形结构;第二区设置在键盘主体上第一区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区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二区的左边与第一区的左边对齐,所述第二区的右边与第一区上部的缺口边对齐;所述第三区设置在键盘右方,第三区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三区上部设有第四区,所述第四区的顶部与第二区顶部齐平,所述第三区的底部与第一区的底部齐平;第五区的下部设置在第一区的缺口中,所述第五区的右边与第一区的右边齐平,所述第五区的顶部与第二区的顶部齐平;所述第三区为小键盘区,所述第四区为状态指示区,所述第三区长度为第一区长度的1/4;
所述第一区包括第一横排、第二横排、第三横排、第四横排和第五横排,所述第一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键、1~9键、0键、“-”键、“=”键、“/”键、“\”键;
第二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Tab键、Q键、W键、E键、R键、T键、向左键、向上键、向右键、Y键、U键、I键、O键、“[”键、“]”键;
第三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CapsLock键、A键、S键、D键、F键、G键、Shift键、向下键、Shift键、H键、J键、K键、L键、“;”键、“’”键;
所述第四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Z键、X键、C键、V键、B键、删除键、删除键、N键、M键、P键、“,”键、“.”键;
所述第五横排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win键、Alt键、空格键、Alt键、Fn键、“鼠标右键”键、Ctrl键;
所述“’”键、“.”键的右边还设有即设置在第三排、也设置在第四排的回车键;
所述Z键和Win键左边还设置由即设置在第四排、也设置在第五排的Ctrl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包括从左到右设置、且相互紧邻的ESC键、F1键、F2键、F3键、F4键、F5键、F6键、F7键、F8键、F9键、F10键、F11键、F12键、PrintScreen键、ScrollLock键、PauseBreak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区包括第一竖排和第二竖排,所述第一竖排与第二竖排紧邻,所述第一竖排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且相互紧邻的Insert键、PageUp键、End键;所述第二竖排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且相互紧邻的Home键、Delete键、PageDown键。
CN201621291742.5U 2016-11-29 2016-11-29 新型键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11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1742.5U CN206411614U (zh) 2016-11-29 2016-11-29 新型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1742.5U CN206411614U (zh) 2016-11-29 2016-11-29 新型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11614U true CN206411614U (zh) 2017-08-15

Family

ID=59549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9174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11614U (zh) 2016-11-29 2016-11-29 新型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11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57445A1 (zh) 在小尺寸设备上实现全尺寸键盘按键的方法
CN102411428A (zh) 单手移动和弦小键盘、标记、结构及其应用
CN108227947A (zh) 正方形键盘及基于该正方形键盘的输入法
CN102819326A (zh) 一种小尺寸电子设备键盘
WO2008148252A1 (fr) Module à double clavier
NZ515376A (en) A locating key for a keyboard or keypad
CN206411614U (zh) 新型键盘
CN201369020Y (zh) 一种键盘、笔记本电脑
CN205594588U (zh) 一种人体工学键盘
CN101853077A (zh) 紧凑型元音优先键盘布局
US20220397964A1 (en) Keyboard
CN101727202A (zh) 整体集成人体工学键盘
CN201177796Y (zh) 计算机键盘
CN103425266A (zh) 新型人体工程学键盘布局
CN105892928A (zh) 一种3d沉浸式环境下的虚拟键盘及其设计方法
WO2007137478A2 (fr) Clavier universel à ergonomie améliorée
CN201107734Y (zh) 一种改进的计算机键盘
WO2007079676A1 (fr) Clavier chinois pour homonymie
KR101445061B1 (ko) 스마트폰의 한글입력버튼 배치구조
CN210324122U (zh) 一种新型键位布局的键盘
CN202003310U (zh) 一种新型移动设备立体键盘
CN204650433U (zh) 一种数字输入专用辅助键盘
CN2746443Y (zh) 键盘
CN203299751U (zh) 反向电脑键盘
CN102129300B (zh) 一种新型按键排列的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