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4122U - 一种新型键位布局的键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键位布局的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4122U
CN210324122U CN201921645862.4U CN201921645862U CN210324122U CN 210324122 U CN210324122 U CN 210324122U CN 201921645862 U CN201921645862 U CN 201921645862U CN 210324122 U CN210324122 U CN 210324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keyboard
keys
area
keyboard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58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匡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4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4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e.g. game controllers with detachable joystick hand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键位布局的键盘。该键盘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主键盘区、编辑键盘区及数字键盘区,主键盘区包括标准字母键区、符号键区和控制键区,数字键盘区及编辑键盘区均位于主键盘区相邻的右方,数字键盘区位于编辑键盘区的上方。数字键盘区与编辑键盘区位于同一区域,缩短了键盘的长度,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键盘硬件方面的制造成本,还可以避免游戏玩家旋转键盘后姿势不舒适且键盘易顶靠胸口的问题,更符合人体工学。与现有技术相比,保障了基本的文档编辑功能,同时也方便游戏玩家使用方向键操控游戏。此外,设置在编辑键盘区上方的数字键盘区可以供游戏玩家方便、快捷地输入账号密码等数字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键位布局的键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游戏键盘的键位布局进行改进的技术。
背景技术
键盘是一种用来向计算机输入信号的常见设备,键盘的按键布局根据用途不同,从左到右主要划分三大区域,分别为主键盘区、编辑键盘区及数字键盘区。主键盘区一般又进一步包括标准字母键区、符号键区、控制键区和功能键区,标准字母区包括26个英文字母键;符号键区包括+、-、=、>、<、*、/、&、,、。、、、;、:、?、“”、‘’、{}、……等运算或标点符号键;控制键区包括Tab、Caps Lock、Shift、Ctrl、Alt、Space、Enter、Backspace、Win、Fn;功能键区包括Esc、F1~F12等功能键。编辑键盘区通常包括Insert、Delete、Home、End、Page Up、Page Down、Print Screen和四个方向键;数字键盘区通常包括Num Lock、/、*、-、+、Enter、Del键。
随着电竞行业的发展,适于游戏娱乐的专业键盘应运而生,并在最近几年成为键盘消费的主流产品。普通的键盘是从英文打字机的打字键盘逐步发展演变而来,文字编辑是键位布局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对于游戏键盘的目标群体而言,文字编辑早已不重要。然而,游戏键盘经过多年的发展,厂商大多针对如何提高按键的手感和耐用性方面进行改进,导致键盘的布局仍与普通键盘保持一致,即包括从左到右的三大区域。
现在流行的电脑游戏大多需要键鼠配合完成,即玩家的左手操作键盘,右手操作鼠标。经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长期观察和调研后发现,由于现有的键盘太长,游戏玩家为了保证鼠标有充足的移动空间,经常将键盘的右侧向玩家胸部位置旋转一定角度。如前所述,现有的主流游戏键盘仍包括三大区域,导致其过长,旋转后容易顶在玩家胸口,且操作姿势极不舒适,长此以往将造成极大的不便。
现有技术也提供了一种短尺寸的主要用于办公输入领域的键盘,仅包括主键盘区和编辑键盘区,可以缓解前述问题。但是,这种键盘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游戏玩家需要频繁输入游戏账号和密码等数字信息,这种键盘省去数字键盘区后会带来了更大的不便。现有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短尺寸的主要用于财会领域的键盘,仅包括主键盘区和数字键盘区,由于这种键盘完全摒弃了编辑键盘区,使得游戏玩家无法或难以通过键盘快速操作光标,又带来了新的不便。因此,如何对传统键盘布局进行改进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键位布局的键盘,具备较短的尺寸,不仅能方便的输入数字信息,还能满足基本的编辑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键位布局的键盘,它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主键盘区、编辑键盘区及数字键盘区,所述主键盘区包括标准字母键区、符号键区和控制键区,所述数字键盘区及所述编辑键盘区均位于所述主键盘区相邻的右方,所述数字键盘区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的上方。
采用这样的键盘布局之后,数字键盘区与编辑键盘区位于同一区域,缩短了键盘的长度,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键盘硬件方面的制造成本,还可以获得更大的空间,避免游戏玩家旋转键盘后姿势不舒适,键盘易顶靠胸口的问题,甚至无需对键盘进行旋转,更符合人体工学。与现有技术相比,保留了编辑键盘区,保障基本的文档编辑功能,同时也方便游戏玩家使用方向键操控游戏。此外,设置在编辑键盘区上方的数字键盘区可以供游戏玩家方便、快捷地输入账号密码等数字信息。
作为前述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编辑键盘区由上下左右四个按键组成,所述的数字键盘区包括“0-9”键及“.”键,所述数字键盘区的所有按键分四行排列,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最左按键的左侧边与位于所述数字键盘区最左按键的左侧边平齐,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最右按键的右侧边与位于所述数字键盘区最右按键的右侧边平齐。由于编辑键盘区仅包括四个方向按键,可以在保持按键常规布局和尺寸的情况下,将数字键盘区设置在编辑键盘区的上方,从而可以快速熟悉上手。
优选的,所述的数字键盘区还包括“回车”键,所述“1-9”键位于该数字键盘区的前三行,所述“0”键、“.”键及“回车”键位于该数字键盘区的第四行。在数字键盘区增设“回车”键,有利于在输入完数字信息后快速回车确认。
进一步优选,所述数字键盘区包括复合有其它功能的按键,所述主键盘区的控制键区还包括可配合实现所述复合功能的按键,该按键位于主键盘区最下一行的最右边。通过设置复合功能的按键可以尽可能的恢复被精简的按键功能,提高键盘的兼容性,将配合实现复合功能的按键设置在主键盘区右下角,可以靠近数字键盘区又方便定位,具有使用便捷的效果。
具体的说,所述数字键盘区的按键复合有“加”键、“减”键、“/”键、“*”键、“Home”键、“End”键、“上翻页”键、“下翻页”键、“插入”键、“删除”键及“Print screen”键的功能。复合后的数字键盘区不仅具备运算功能,还拥有绝大多数编辑功能,使得键盘具有更好的兼容性。
更具体的说,所述的主键盘区还包括具有多个功能按键的功能键区,该功能键区的最右侧还设有“Print screen”键及“删除”键,该两个按键复合有“Scroll lock”键和“Pause”键的功能,所述数字键盘区的按键复合有“加”键、“减”键、“/”键、“*”键、“Home”键、“End”键、“上翻页”键、“下翻页”键及“插入”键的功能。增加“Print screen”键及“删除”键可以进一步改善键盘的编辑功能。
作为前述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编辑键盘区由上下左右四个按键组成,所述的数字键盘区包括“0-9”键、“.”键、“加”键、“减”键及“回车”键,所述数字键盘区的所有按键分四行四列排列,所述“0”键与“.”键位于第四行,所述“加”键、“减”键及“回车”键位于第四列。采用这样的布局使得数字键盘区基本保留了普通键盘数字键盘区的布局及功能键,易用性和便捷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优选的,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最右按键的右侧边与位于所述数字键盘区最右按键的右侧边平齐,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最左按键的左侧边设置在位于所述数字键盘区最左按键的左侧边的右侧,且相互间隔。这可使得编辑键盘区与主键盘区之间产生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有利于迅速定位方向键,提高使用效率。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数字键盘区包括复合有其它功能的按键,所述主键盘区的控制键还包括可配合实现前述复合功能的按键,该按键位于主键盘区最下一行的最右边。通过设置复合功能的按键可以尽可能的恢复被精简的按键功能,提高键盘的兼容性,将配合实现复合功能的按键设置在主键盘区右下角,不仅可以靠近数字键盘区,更可以配合编辑键盘区与主键盘区之间专门设置的间隔,使得定位更为便捷。
具体的说,所述数字键盘区的按键复合有“/”键、“*”键、“Home”键、“End”键、“上翻页”键、“下翻页”键、“插入”键、“删除”键及“Print screen”键的功能。复合后的数字键盘区不仅具备运算功能,还拥有绝大多数编辑功能,使得键盘具有更好的兼容性。
更具体的说,所述的主键盘区还包括具有多个功能按键的功能键区,该功能键区的最右侧还设有“Print screen”键及“删除”键,该两个按键复合有“Scroll lock”键及“Pause”键的功能,所述数字键盘区的按键复合有“/”键、“*”键、“Home”键、“End”键、“上翻页”键、“下翻页”键及“插入”键的功能。增加“Print screen”键及“删除”键可以进一步改善键盘的编辑功能。
通过阅读和参考以下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键位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键位布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实施例的键位布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实施例的键位布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五实施例的键位布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六实施例的键位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所有附图1-6均只揭示与本实用新型创新部分紧密相关的部分,而非键盘的全部结构。
如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为一种新型键位布局的键盘,总共有89个按键,主要供游戏玩家操作游戏时使用,除按键布局外均采用现有技术实现。该键盘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主键盘区1、编辑键盘区2及数字键盘区3,各区域之间的间隔可按照现有技术并根据实际需要行调整确定,本实施例优选为1/5个标准键的键位。所述主键盘区1包括标准字母键区11、符号键区12和控制键区13,该三个键区的具体按键名称、功能及位置可从现有技术中选择确定,本实施例优选方案如图1所列示。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披露的所有键盘区域名称、按键具体名称、按键功能均源自于习知键盘技术,如未特别说明,均无特殊内涵。因此,对相关按键的理解不应当拘泥于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具体名称,而应理解为具备对应功能的按键,例如:“加”键与“+”键、“回车”键与“Enter”键、“Printscreen”键与“PrtSc”键、“删除”键与“Delete”键或“Del”键、“上翻页”键与“Page Up”键或“PgUp”键等,这些按键的名称因为使用全称或简称、中文名或英文名而导致不同,但均指向相同的按键。
所述数字键盘区3及所述编辑键盘区2均位于所述主键盘区1相邻的右方,这里的相邻指的是不被别的区域所隔开,所述数字键盘区3则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2的上方。现有技术中的编辑键盘区2一般包括四个方向键和Insert、Delete等具有文档编辑功能的按键,数字键盘区3一般包括0-9、.及一些数字运算的符号按键,为了实现将数字键盘区3设置在编辑键盘区2的上方,又不突破普通键盘在纵向领域的尺寸范围,可以对相关按键的尺寸作缩小设计或根据使用频率精简。由于数字键盘区3与编辑键盘区2位于同一区域,缩短了键盘的长度,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键盘硬件方面的制造成本,还可以避免游戏玩家旋转键盘后姿势不舒适且键盘易顶靠胸口的问题,更符合人体工学。与现有技术相比,保留了编辑键盘区2,保障基本的文档编辑功能,同时也方便游戏玩家使用方向键操控游戏。此外,设置在编辑键盘区2上方的数字键盘区3可以供游戏玩家方便、快捷地输入账号密码等数字信息。
根据长期的观察和统计,大多数的编辑功能的按键及数字键盘中的运算符号按键在游戏操作中几乎从不使用,因此对相关按键进行精简几乎不会对键盘的游戏功能带来影响,同时还可保持剩余按键的标准尺寸。本实施优选的具体布局可参见图1,所述的编辑键盘区2由上下左右四个按键组成,分两行排列,第一行为“上”方向键;第二行为“左”、“下”及“右”方向键。所述的数字键盘区3仅包括“0-9”键及“.”键。所述数字键盘区3的所有按键分四行排列,第一行为7、8、9键;第二行为4、5、6键;第三行为1、2、3键;第四行为0、.键,其中0键为两个标准键位设计。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2最左按键的左侧边与位于所述数字键盘区3最左按键的左侧边平齐,即7、4、1、0等四键的左侧边与“左”方向键的左侧边平齐;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2最右按键的右侧边与位于所述数字键盘区3最右按键的右侧边平齐,即9、6、3、.等四键的右侧边与“右”方向键的右侧边平齐。由于编辑键盘区2仅保留四个方向按键,可以在保持按键常规布局和尺寸的情况下,将数字键盘区3的按键设置在编辑键盘区2的上方,从而可以快速熟悉上手。
如前所述,精简掉的按键主要功能在于文档编辑,不会对游戏的操作带来影响,但为了兼顾文档编辑的功能,提高键盘的兼容性,本实施例所述数字键盘区3的按键还复合了被精简的部分按键的功能。为了配合实现前述复合功能,主键盘区1的控制键区13设有与之匹配的按键,该按键的名称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定义,本实施中称为“Fn”键。该“Fn”键位于主键盘区1最下一行的最右边,紧临编辑键盘区2,将配合实现复合功能的按键设置在主键盘区1右下角,可以尽可能靠近数字键盘区3又方便定位,具有使用便捷的效果。
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所述数字键盘区3中的“加”与3键、“减”与6键、“/”与8键、“*”与9键、“Home”与4键、“End”与1键、“上翻页”与5键、“下翻页”与2键、“插入”与0键、“删除”与.键及“Print screen(PrtSc)”与7键等两两复合。更具体的说,主键盘区1还包括具有多个功能按键的功能键区14,功能键区14的布局可使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设置了F1-F12及ESC等功能键,且功能键区14亦与主键盘区1的其余键区间隔设置,如果不设置功能键区14,亦可将ESC等功能键设置在主键盘区1的其他区域内。请参见图1,为了进一步恢复被精简的编辑按键,位于功能键区14最右侧的F11及F12键还分别复合了ScrLK(Scroll Lock)及Pause键的功能,此外,主键盘区1的控制键区13中设有“退格”(←)键,该键复合有“NumLock”键的功能。应当知晓,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复合功能设置方案并非固定的,即某个具体的复合功能设置在哪个主功能键上并非唯一选择,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与不同的方案进行两两复合。复合功能的名称可使用小写或淡化方式与主功能同时标注,直接使用该键将执行主功能,与“Fn”键配合使用时也执行复合功能。复合后的数字键盘区3不仅具备运算功能,还拥有绝大多数编辑功能,使得键盘具有更好的兼容性。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的数字键盘区3中增设一个“回车”(Enter)键,使得键盘的总键位达到90个。具体而言,数字键盘区3的所有按键按四行排列,所述“1-9”键位于该数字键盘区3的前三行,其中,第一行为7、8、9键;第二行为4、5、6键;第三行为1、2、3键。所述“0”键、“.”键及“回车”(Enter)键位于该数字键盘区3的第四行,与第一实施例相比,0键使用标准键尺寸,整个数字键区的尺寸并无变化。在数字键盘区3增设“回车”(Enter)键,有利于在输入完数字信息后快速回车确认。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功能键区14最右侧增设“Print screen”(PrtSc)键及“删除”(Del)两个编辑键,使得键盘的总键位达到91个。该两个按键复合有“Scroll lock”键和“Pause”键的功能,所述数字键盘区3中“加”与3键、“减”与6键、“/”与8键、“*”与9键、“Home”与4键、“End”与1键、“上翻页”与5键、“下翻页”与2键及“插入”与0键等两两复合。增加“Print screen”键及“删除”键可以进一步改善键盘的编辑功能。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的数字键盘区3中增设一个“回车”(Enter)键,且在所述功能键区14最右侧增设“Printscreen”(PrtSc)键及“删除”(Del)两个编辑键,使得键盘的总键位达到92个。数字键盘区3中复合功能设置方案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主键盘区1中功能键区14的复合功能设置方案与第三实施例相同。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五实施例,所述的编辑键盘区2由上下左右四个按键组成,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数字键盘区3不仅包括“0-9”键、“.”键,还设置了“加”键、“减”键及“回车”(Enter)键等三个按键,键盘的总键位为92个。所述数字键盘区3的所有按键分四行四列排列,“0”键与“.”键位于第四行,“加”键、“减”键及“回车”(Enter)键位于第四列,“0”键为两个标准键位设计,同时占据第四行的第一、二两列;“回车”(Enter)键亦为两个标准键位设计,同时占据第四列的第三、四两行。具体而言,第一行为7、8、9、+键;第二行为4、5、6、-键;第三行为1、2、3及“回车”(Enter)键的上半部分;第四行为0、.及“回车”(Enter)键的下半部分。采用这样的布局使得数字键盘区3基本保留了普通键盘数字键盘区3的布局及功能键,易用性和便捷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由于数字键盘区3有四列,而编辑键盘区2只有三列,数字键盘区3要宽于编辑键盘区2。本实施优选将编辑键盘区2与数字键盘区3在右侧对齐,即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2最右按键(+、-及回车键)的右侧边与位于所述数字键盘区3最右按键(“右”方向键)的右侧边平齐,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2最左按键(“左”方向键)的左侧边设置在位于所述数字键盘区3最左按键(7、4、1、0键)的左侧边的右侧,且相互间隔。这可使得编辑键盘区2与主键盘区1之间产生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具体可参见图5),有利于通过触摸的方式迅速定位方向键,提高使用效率。
就复合功能设置方案而言,由于数字键盘区3增设了“加”键、“减”键及“回车”(Enter)键,需要复合的功能相应减少。本实施例中,所述数字键盘区3的按键复合有“/”键、“*”键、“Home”键、“End”键、“上翻页”键、“下翻页”键、“插入”键、“删除”键及“Printscreen”键的功能。更具体的说,“/”与“减”键、“*”与“加”键、“Home”与4键、“End”与1键、“上翻页”与5键、“下翻页”与2键、“插入”与0键、“删除”与.键、“Print screen”(PrtSc)与7键等两两复合。此外,本实施例中的主键盘区1也包括具有多个功能按键的功能键区14,位于功能键区14最右侧的F11及F12键也分别复合了ScrLK(Scroll Lock)及Pause键的功能,主键盘区1的控制键区13中设有“退格”(←)键,该键复合有“Num Lock”键的功能。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功能键区14的最右侧还增设“Print screen(PrtSc)键及“删除”(Del)两个编辑键,使得键盘的总键位达到94个。该两个按键分别复合有“Scroll lock”键及“Pause”键的功能。所述数字键盘区3的按键复合有“/”键、“*”键、“Home”键、“End”键、“上翻页”键、“下翻页”键及“插入”键的功能。更具体的说,“/”与“减”键、“*”与“加”键、“Home”与4键、“End”与1键、“上翻页”与5键、“下翻页”与2键、“插入”与0键等两两复合。增加“Print screen”键及“删除”键可以进一步改善键盘的编辑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新型键位布局的键盘,它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主键盘区、编辑键盘区及数字键盘区,所述主键盘区包括标准字母键区、符号键区和控制键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键盘区及所述编辑键盘区均位于所述主键盘区相邻的右方,所述数字键盘区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辑键盘区由上下左右四个按键组成,所述的数字键盘区包括“0-9”键及“.”键,所述数字键盘区的所有按键分四行排列,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最左按键的左侧边与位于所述数字键盘区最左按键的左侧边平齐,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最右按键的右侧边与位于所述数字键盘区最右按键的右侧边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键盘区还包括“回车”键,所述“1-9”键位于该数字键盘区的前三行,所述“0”键、“.”键及“回车”键位于该数字键盘区的第四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键盘区包括复合有其它功能的按键,所述主键盘区的控制键区还包括可配合实现所述复合功能的按键,该按键位于主键盘区最下一行的最右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键盘区的按键复合有“加”键、“减”键、“/”键、“*”键、“Home”键、“End”键、“上翻页”键、“下翻页”键、“插入”键、“删除”键及“Print screen”键的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键盘区还包括具有多个功能按键的功能键区,该功能键区的最右侧还设有“Print screen”键及“删除”键,该两个按键复合有“Scroll lock”键和“Pause”键的功能,所述数字键盘区的按键复合有“加”键、“减”键、“/”键、“*”键、“Home”键、“End”键、“上翻页”键、“下翻页”键及“插入”键的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辑键盘区由上下左右四个按键组成,所述的数字键盘区包括“0-9”键、“.”键、“加”键、“减”键及“回车”键,所述数字键盘区的所有按键分四行四列排列,所述“0”键与“.”键位于第四行,所述“加”键、“减”键及“回车”键位于第四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最右按键的右侧边与位于所述数字键盘区最右按键的右侧边平齐,位于所述编辑键盘区最左按键的左侧边设置在位于所述数字键盘区最左按键的左侧边的右侧,且相互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键盘区包括复合有其它功能的按键,所述主键盘区的控制键还包括可配合实现前述复合功能的按键,该按键位于主键盘区最下一行的最右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键盘区的按键复合有“/”键、“*”键、“Home”键、“End”键、“上翻页”键、“下翻页”键、“插入”键、“删除”键及“Print screen”键的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键盘区还包括具有多个功能按键的功能键区,该功能键区的最右侧还设有“Print screen”键及“删除”键,该两个按键复合有“Scroll lock”键及“Pause”键的功能,所述数字键盘区的按键复合有“/”键、“*”键、“Home”键、“End”键、“上翻页”键、“下翻页”键及“插入”键的功能。
CN201921645862.4U 2019-08-12 2019-09-29 一种新型键位布局的键盘 Active CN21032412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39856 2019-08-12
CN201921293985 2019-08-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4122U true CN210324122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3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5862.4U Active CN210324122U (zh) 2019-08-12 2019-09-29 一种新型键位布局的键盘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4122U (zh)
WO (1) WO202102720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62C (zh) * 1996-06-21 2000-01-19 福建振亚新技术有限公司 标准中文键盘
CN2426182Y (zh) * 2000-03-13 2001-04-04 精模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计算机键盘
CN200959111Y (zh) * 2006-04-29 2007-10-10 宋耀武 一种更符合人体工程的计算机通用键盘
CN201331742Y (zh) * 2008-11-27 2009-10-21 易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七行含独立数字键区的人体工学键盘
CN201716677U (zh) * 2010-07-02 2011-01-19 高峰 用于汉字三维码输入的电脑键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27204A1 (zh) 2021-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01628B2 (ja) 片手型キーボード
US7165900B2 (en) Keyboard with improved function and editing sections
US20060007159A1 (en) Modified keyboard and systems containing the keyboard
WO2010057445A1 (zh) 在小尺寸设备上实现全尺寸键盘按键的方法
JP2005531064A (ja) キーボード
CN210324122U (zh) 一种新型键位布局的键盘
JP2000267787A (ja) 入力装置及び携帯情報処理装置
CN101853077A (zh) 紧凑型元音优先键盘布局
US8344915B2 (en) Keyboar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N216871176U (zh) 一种精简结构布局的键盘
TWM375928U (en) Keyboard
CN201037924Y (zh) 一种改进的计算机键盘
WO2007137478A2 (fr) Clavier universel à ergonomie améliorée
US20040017360A1 (en) Computer keyboard having a single key providing a shift-tab function
CN111240492B (zh) 一种中文双拼输入键盘
US20040090422A1 (en) Keyboard
CN213904297U (zh) 一种同时适用于左右手的单手游戏键盘
CN101727202A (zh) 整体集成人体工学键盘
CN212647420U (zh) 一种键盘及电子装置
WO2007079676A1 (fr) Clavier chinois pour homonymie
JP2006235937A (ja) キーボード
WO2007036149A1 (fr) Clavier d&#39;entrée de caractères
CN2503526Y (zh) 一种改进的计算机键盘
JP3147243U (ja) マウス付属のスクロール装置を用いた文字入力方式
CN204650433U (zh) 一种数字输入专用辅助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