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00218U - 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00218U
CN206400218U CN201620929196.7U CN201620929196U CN206400218U CN 206400218 U CN206400218 U CN 206400218U CN 201620929196 U CN201620929196 U CN 201620929196U CN 206400218 U CN206400218 U CN 206400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backlight module
support member
type back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291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智勇
罗锐
葛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291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00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00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00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条、导光板和中框,该中框围绕在导光板四周,LED灯条固设于中框上并朝向导光板的入光侧,同时,该中框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支撑导光板的支撑件,这里,导光板的入光侧的两端分别支撑于该支撑件上。另外,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侧光式背光模组。如上所述,上述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结构设计减少了加工装配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同时使得导光板的支撑更加牢固,确保了导光板不会在侧光式背光模组装配、运输或使用等过程中脱落撞到LED灯条的灯珠,而且由于支撑件与中框两者之间不存在颜色差别和材料差异,保障了导光板的散光效果不受影响。

Description

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节能环保的需求增长,采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其中背光源主要是通过背光模组中导光板将LED入射光线经过多次交叉反射后转换成出射光均匀的面光源。现有量产的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中LED光源主要是位于显示器的底部长边上,这样导光板需要固定在LED光源的上方,而固定导光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在导光板的背板下部加工出两个折弯,直接勾住导光板的下端两个角,第二种为在导光板的两侧边铆接多个金属固定柱。但是,这两种固定导光板的方式普遍存在着缺陷:第一种固定方式,在背光模组装配、运输、使用等过程中该背板下部的折弯容易折断或变形,造成导光板因重力的作用下落撞到LED灯珠从而导致LED灯珠损坏;第二种固定方式,虽然解决了背板下部的折弯容易折断或变形的问题,但是,该金属固定柱的表面一般为银白色或灰白色等金属原色、光滑、锃亮,具有较强的反光功能,会导致固定柱附近亮度增强,形成亮度与周边有明显差异的亮斑,造成导光板的散光效果不均。为了解决第二种固定方式存在的问题一般是在金属固定柱表面进行电镀涂黑,虽然消除了亮斑,但与此同时由于该黑色电镀层具有较强的吸光作用导致了金属固定柱附近的亮度比周围地区的亮度低,故而形成了暗斑,并且此电镀方法不仅使得导光板固定柱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而且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或者通过减少固定柱的数量和/或减小固定柱的体积,从而减小固定柱反光面积以减小亮斑,但是,这又会造成第一种固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出现。综上所述,现有背光模组中固定导光板的方法存在影响导光板散光效果、容易损坏以及加工工艺相对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导光板固定部件影响导光板散光效果、容易损坏以及加工工艺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条、导光板和中框,所述中框围绕于所述导光板四周,所述LED灯条固设于所述中框上并朝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所述中框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支撑所述导光板的支撑件,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的两端分别支撑于所述支撑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对称分布于所述中框相对两侧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自所述中框上朝向所述导光板侧边伸出,且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的两端开设有适配于所述支撑件的缺口,所述支撑件伸入于所述缺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截面呈矩形、正方形、半圆形、圆形或椭圆形的柱状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中部具有截面呈矩形、正方形、半圆形、圆形或椭圆形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和所述中框具有经过磨砂或喷砂工艺处理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面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中框上一体成型支撑件以支撑导光板,减少了加工装配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并使得导光板的支撑更加牢固,确保了导光板不会在侧光式背光模组装配、运输或使用等过程中脱落撞到LED灯条的灯珠;且因支撑件与中框一体成型,两者之间不存在颜色差别和材料差异,保障了导光板的散光效果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该模组包括LED灯条10、导光板20和中框30,其中,中框30围绕在导光板20的四周,LED灯条10固定安装在中框30的底边内壁上朝向导光板20的入光侧,此处,LED灯条10的基板上均匀分布着多个LED灯珠(附图中未标注),另外,中框30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支撑导光板20的支撑件40,此处,导光板20的入光侧的左、右两端分别支撑在该支撑件40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侧光式背光模组,通过在中框30上一体成型支撑件40以支撑导光板20,减少了加工装配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同时使得导光板20的支撑更加牢固,确保了导光板20不会在侧光式背光模组装配、运输或使用等过程中脱落而撞到LED灯条10的基板上的LED灯珠;而且,支撑件40与中框30一体成型,两者之间不存在颜色差别和材料差异,从而保证了导光板20的散光效果不受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支撑件40优选为两个分体,两者对称分布在上述中框30左、右两侧的内壁上,这样,确保了上述导光板20左、右支撑受力均匀,同时,使得导光板20的入光侧与上述LED灯珠的距离保持一致,更好地保障了导光板20的散光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支撑件40的两个分体分别自上述中框30的左、右两侧边的内壁上向导光板20垂直伸出,该支撑件40下部边缘与上述LED灯条10的LED灯珠之间具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另外,该导光板20入光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缺口200,该支撑件40伸入该缺口200中,且导光板20的入光侧支撑在该支撑件40上,同时,导光板20入光侧的下缘与LED灯珠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如上所述,支撑件40通过伸入于缺口200内,使得导光板20支撑于该支撑件40上,这样,有效地限定了导光板20的入光侧距离LED灯珠合适的高度,确保了导光板20不会在侧光式背光模组装配、运输或使用等过程中脱落而撞到LED灯条10的基板上的LED灯珠。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40还可以自中框30的底边内壁上朝向导光板20的入光侧伸出,延伸高度大于LED灯条10的高度,并位于LED灯条10的两端外侧,这样不但起到固定导光板20位置的作用,而且避免了导光板20入光侧的两端需要加工与支撑件40适配的缺口2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2,上述支撑件40优选为截面呈矩形的柱状体,确保了与导光板20有足够接触面积和支撑力;另外,支撑件40中部开设有截面呈矩形的凹槽400,使得支撑件40呈立体的回形框架状,当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发生轻微的形变,起到缓冲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了节省原材料、降低制造成本的作用。这里,该凹槽400的截面还可以是正方形、半圆形、圆形或椭圆形。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40还可为截面呈正方形、半圆形、圆形或椭圆形的柱状体,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上述中框30和支撑件40对导光板20的散光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本实施例采取的措施为:中框30和支撑件40采用黑色塑料材料制成,或者对它们表面作磨砂或喷砂工艺处理,尽量减少其表面对光线的放射作用。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避免影响上述导光板20散光效果,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在此不作详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采用上述侧光式背光模组,减少了加工装配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确保了导光板20不会在侧光式背光模组装配、运输或使用等过程中脱落撞到LED灯珠;还保障了导光板20的散光效果不受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光板固定部件影响导光板散光效果、容易损坏以及加工工艺复杂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替换和改进等等,这些修改、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条、导光板和中框,所述中框围绕于所述导光板四周,所述LED灯条固设于所述中框上并朝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支撑所述导光板的支撑件,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的两端分别支撑于所述支撑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对称分布于所述中框相对两侧的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自所述中框上朝向所述导光板侧边伸出,且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的两端开设有适配于所述支撑件的缺口,所述支撑件伸入于所述缺口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截面呈矩形、正方形、半圆形、圆形或椭圆形的柱状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中部具有截面呈矩形、正方形、半圆形、圆形或椭圆形的凹槽。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中框具有经过磨砂或喷砂工艺处理的表面。
7.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
CN201620929196.7U 2016-08-24 2016-08-24 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206400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9196.7U CN206400218U (zh) 2016-08-24 2016-08-24 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9196.7U CN206400218U (zh) 2016-08-24 2016-08-24 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00218U true CN206400218U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07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29196.7U Active CN206400218U (zh) 2016-08-24 2016-08-24 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002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7708A1 (zh) * 2019-11-20 2021-05-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7708A1 (zh) * 2019-11-20 2021-05-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CN113168047A (zh) * 2019-11-20 2021-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US11402688B2 (en) 2019-11-20 2022-08-02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2705B (zh) 大角度扩散的光学透镜
CN201521863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
CN103792729B (zh) 薄型显示模组
CN209992783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450514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5068320B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104534417B (zh) 一种pcb及其应用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7861293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CN205229633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显示器
CN206400218U (zh) 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1428985B2 (en) LED lens array for backligh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CN103744217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403834A (zh) 背光组件
CN108700772A (zh) 显示装置
WO2017049689A1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背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223716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206876999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CN207096639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101975359A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08013625U (zh) 新型防响动的车载背光模组
CN208027055U (zh) 防响动的车载背光模组
KR102041019B1 (ko) 자유곡면 렌즈
US9063367B2 (en) Direct-type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209028244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894350B1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