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00197U - 一种匀化光斑的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匀化光斑的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00197U
CN206400197U CN201621298513.6U CN201621298513U CN206400197U CN 206400197 U CN206400197 U CN 206400197U CN 201621298513 U CN201621298513 U CN 201621298513U CN 206400197 U CN206400197 U CN 206400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spot
micro
shaping
zigzag
cell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985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磊
刘兴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chlight (Dongguan) Micro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ser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ser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ser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985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00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00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001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匀化光斑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入射面和出射面;其中,所述入射面包括非均匀排列的微单元阵列,所述微单元阵列用于将入射到所述入射面上的光束进行扩束;所述出射面用于将经所述微单元阵列扩束后的光束出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匀化光斑的系统,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匀化光斑的装置及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光斑的匀化,并且体积小,重量轻。

Description

一种匀化光斑的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匀化光斑的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中激光光束的整形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示透镜的入射面为等曲率的柱面阵列或球面阵列,出射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相应的阵列面。由于入射面上的阵列呈均匀分布,因此其对激光束实现了等微分。每个微分单元形成激光束的高斯分布特性相似,光束由出射面出射之后叠加,则形成高斯因子较大的高斯分布(如图1所示,高斯分布光束的能量分布状态为斜坡+平顶+斜坡状态,斜坡为能量过渡的非均匀区),难以形成呈平顶分布的光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匀化光斑的装置及系统,能够在实现扩束的同时,有效地实现光斑的匀化,即将呈高斯分布的光束转化为平顶分布,使得光斑在相应的尺寸范围内,分布更加均匀,并且体积小,重量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匀化光斑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入射面和出射面;其中,所述入射面包括非均匀排列的微单元阵列,所述微单元阵列用于将入射到所述入射面上的光束进行扩束;所述出射面用于将经所述微单元阵列扩束后的光束出射。
上述方案中,所述微单元为凸面结构;所述非均匀排列为各个凸面微单元之间中心间距相同,曲率半径不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微单元为凹面结构;所述非均匀排列为各个凹面微单元之间中心间距相同,曲率半径不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微单元为锯齿形结构;所述非均匀排列为各个锯齿形微单元之间中心间距不同,且夹角不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非均匀排列的微单元阵列从中间到两侧,曲率半径或夹角由小到大渐变。
上述方案中,所述凹面结构为:凹柱面、或凹球面、或凹非球面;所述凸面结构为:凸柱面、或凸球面、或凸非球面;所述锯齿形结构为:锯齿形柱面、或锯齿形球面、或锯齿形非球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包括透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匀化光斑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述匀化光斑的装置、第一整形装置、以及第二整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整形装置,设置在光束出光方向上,位于所述匀化光斑装置的前端,用于对光束进行准直和扩束,使得经准直和扩束后的光束与所述匀化光斑装置相匹配;所述第二整形装置,设置在光束出光方向上,位于所述匀化光斑装置的后端,用于对光束进行扩束。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整形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整形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激光光束整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匀化光斑的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匀化光斑的装置实施例一的光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匀化光斑的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匀化光斑的装置实施例二的光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匀化光斑的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匀化光斑的装置实施例三的光路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匀化光斑的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及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预先设计入射面上中心微单元的曲率半径或夹角、以及渐变方程,设置入射面上的微单元阵列的中心间距、以及曲率半径或夹角,使得所述入射面上的微单元阵列呈非均匀排列形式,即所述非均匀排列的微单元阵列从中间到两侧,曲率半径或夹角由小到大渐变。光束入射到所述入射面上,由所述微单元阵列对光束进行不同程度的微分。光束经所述微单元阵列扩束后,经出射面出射,出射中心区域形成大角度高斯分布,两侧逐渐由大到小的小角度高斯分布,相互补偿叠加实现平顶分布,即实现光斑的匀化。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匀化光斑的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匀化光斑的装置实施例一的光路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所述装置的入射面上分布有非均匀排列的呈凸面结构的微单元阵列,所述非均匀排列具体为:各个凸面微单元之间的中心间距相同,曲率半径不同。这里,所述微单元阵列,即各凸面微单元,从中间到两侧,曲率半径由小到大渐变,所述两侧的渐变可以以中心区域呈互相对称,也可以不对称。这里,所述各个凸面微单元之间的中心间距也可以不同,即所述各凸面微单元间距和曲率半径之间呈非线性变化,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将曲率变化和间距变化配合设计。
入射到所述入射面上的光束,经过所述非均匀排列的微单元阵列的扩束,经出射面出射,出射后光束的中心区域形成大角度的高斯分布,两侧区域形成逐渐变小的小角度高斯分布,相互补偿叠加后形成平顶分布,即实现光斑的匀化。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匀化光斑的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匀化光斑的装置实施例二的光路示意图。如图4、图5所示,所述装置的入射面上分布有非均匀排列的呈凹面结构的微单元阵列,所述非均匀排列具体为:各个凹面微单元之间的中心间距相同,曲率半径不同。这里,所述微单元阵列,即各凹面微单元,从中间到两侧,曲率半径由小到大渐变,所述两侧的渐变可以以中心区域呈互相对称,也可以不对称。这里,所述各个凹面微单元之间的中心间距也可以不同,即所述各凹面微单元间距和曲率半径之间呈非线性变化,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将曲率变化和间距变化配合设计。
入射到所述入射面上的光束,经过所述非均匀排列的微单元阵列的扩束,经出射面出射,出射后光束的中心区域形成大角度的高斯分布,两侧区域形成逐渐变小的小角度高斯分布,相互补偿叠加后形成平顶分布,即实现光斑的匀化。
实施例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匀化光斑的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匀化光斑的装置实施例三的光路示意图。如图6、图7所示,所述装置的入射面上分布有非均匀排列的呈锯齿形结构的微单元阵列,所述非均匀排列具体为:各个锯齿形微单元之间的中心间距不同,夹角也不同。这里,所述微单元阵列,即各锯齿形微单元,从中间到两侧,间距、以及夹角由小到大渐变,所述两侧的渐变可以以中心区域呈互相对称,也可以不对称。
入射到所述入射面上的光束,经过所述非均匀排列的微单元阵列的扩束,经出射面出射,出射后光束的中心区域形成大角度的高斯分布,两侧区域形成逐渐变小的小角度高斯分布,相互补偿叠加后形成平顶分布,即实现光斑的匀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凹面结构可以为:凹柱面、或凹球面、或凹非球面;凸面结构可以为:凸柱面、或凸球面、或凸非球面;锯齿形结构为:锯齿形柱面、或锯齿形球面、或锯齿形非球面。
所述匀化光斑的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透镜等。
图8为本实用新型匀化光斑的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及光路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匀化光斑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述匀化光斑的装置、第一整形装置、以及第二整形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整形装置,设置在光束出光方向上,位于所述匀化光斑装置的前端,用于对光束进行准直和扩束,使得经准直和扩束后的光束与所述匀化光斑装置相匹配;
所述第二整形装置,设置在光束出光方向上,位于所述匀化光斑装置的后端,用于对光束进行扩束。
具体的,所述第一整形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整形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匀化光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入射面和出射面;其中,
所述入射面包括非均匀排列的微单元阵列,所述微单元阵列用于将入射到所述入射面上的光束进行扩束;
所述出射面用于将经所述微单元阵列扩束后的光束出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单元为凸面结构,所述凸面结构为:凸柱面、或凸球面、或凸非球面;所述非均匀排列为各个凸面微单元之间中心间距相同,曲率半径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单元为凹面结构,所述凹面结构为:凹柱面、或凹球面、或凹非球面;所述非均匀排列为各个凹面微单元之间中心间距相同,曲率半径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单元为锯齿形结构,所述锯齿形结构为:锯齿形柱面、或锯齿形球面、或锯齿形非球面;所述非均匀排列为各个锯齿形微单元之间中心间距不同,且夹角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均匀排列的微单元阵列从中间到两侧,曲率半径或夹角由小到大渐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透镜。
7.一种匀化光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匀化光斑的装置、第一整形装置、以及第二整形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整形装置,设置在光束出光方向上,位于所述匀化光斑装置的前端,用于对光束进行准直和扩束,使得经准直和扩束后的光束与所述匀化光斑装置相匹配;
所述第二整形装置,设置在光束出光方向上,位于所述匀化光斑装置的后端,用于对光束进行扩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形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整形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CN201621298513.6U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匀化光斑的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06400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8513.6U CN206400197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匀化光斑的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8513.6U CN206400197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匀化光斑的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00197U true CN206400197U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10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98513.6U Active CN206400197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匀化光斑的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001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5640A (zh) * 2018-02-28 2018-08-24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相对位姿视觉测量敏感器用同轴均匀照明系统
CN109604837A (zh) * 2018-12-12 2019-04-1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无锥度激光加工方法及加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5640A (zh) * 2018-02-28 2018-08-24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相对位姿视觉测量敏感器用同轴均匀照明系统
CN109604837A (zh) * 2018-12-12 2019-04-1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无锥度激光加工方法及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71377B2 (ja) コリメータ及び小型レンズアレイを有する光学デバイス
CN202142770U (zh) 一种可输出任意形状均匀光斑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装置
CN106199782B (zh) 用于激光高斯光束整形的单非球面透镜
CN206400197U (zh) 一种匀化光斑的装置及系统
WO2019024359A1 (zh) 激光光束匀化装置及方法
US11460611B2 (en) Matrix optical system, light concentrating system, and compound eye lens
CN110376750A (zh) 一种基于自由曲面透镜的分束器
CN202675155U (zh) 匀光装置及光源系统
CN207067543U (zh) 高椭圆度激光束整形系统
CN102679265A (zh) 一种利用自由曲面透镜实现光束匀光控制的方法
EP3298441B1 (en) Lighting device, lens and method
CN105974596B (zh) 层析粒子图像测速的三维立体照明方法
CN103185286A (zh) 匀光元件及光源系统
CN102324699A (zh) 一种用于激光加工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光源系统
CN103472582A (zh) 实现高功率高亮度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整形装置
CN207408730U (zh) 一种高效、高均匀性被动光束匀光整形照明系统
CN104953465B (zh) 基于空间频谱分割处理的激光二极管阵列光束的匀化装置
CN103944068A (zh) 一种用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合束装置
US11892154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CN111708108B (zh) 投射透镜、发射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3133400U (zh) 一种二极管阵列波导匀化成像耦合系统
CN204302585U (zh) 光学构件
CN202133824U (zh) 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准直器
CN103163648B (zh) 一种二极管阵列波导匀化成像耦合系统
CN104199131B (zh) 一种用于扩束或者缩束的单个非球面透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10

Address after: 523808 2nd Floor, 8th Build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Pioneering Park, North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orchlight (Dongguan) Microopt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river Wuzh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Street Wuzhong road in Suzhou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in 215104 2888, building 6, room 515 D513

Patentee before: Laser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