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86355U - 联接辅件 - Google Patents
联接辅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86355U CN206386355U CN201621163427.4U CN201621163427U CN206386355U CN 206386355 U CN206386355 U CN 206386355U CN 201621163427 U CN201621163427 U CN 201621163427U CN 206386355 U CN206386355 U CN 2063863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on end
- connection
- union
- connection part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接辅件,包括辅件主体,辅件主体包括联接用的第一联接端和第二联接端,第一联接端与所述第二联接端的衔接处设有凸台。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联接辅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辅件主体具有两个联接端,利用本实用新型一种联接辅件可以分别将两段段短管体/杆体的联接主件联接或者将多段短管体/杆体的联接主件持续联接为一长管体/长杆体,且联接辅件的两个联接端之间隔设有凸台,凸台具有隔离作用和者支撑作用。防止联接主件在联接的时候错位,又可以为联接主件的联接端提供支撑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杆/管联接件用的联接辅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管结构、塑料管结构、风车支撑杆、风车用各类杆件等大大小小的支撑结构中,通常需要加工管件和杆件等,加工好的管件/管件经常涉及到将多段短管体/杆体联接为一长管体/长杆体的问题。
以管体为例,管体与管体通过联接辅件连接在一起,具体如下:联接辅件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外螺纹,两个管体上分别设有内螺纹,在旋接过程中,管体的内螺纹的圈数与联接辅件外螺纹的圈数通常很难确保完全相符,导致旋拧不完全或者过度旋拧。而且由于联接辅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两个管体的两端部很容易对顶在一起,联接时,相互产生干扰,导致两个管体无法与联接辅件紧紧拧在一起,如果作风车的支撑杆,在风力摇摆、摇晃作用下,螺纹联接的两个管体很低容易松脱。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目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限定联接位置又能排除联接干扰的联接辅件。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联接辅件,包括辅件主体,所述辅件主体包括联接用的第一联接端和第二联接端,所述辅件主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联接端与所述第二联接端之间的位置设有凸台。
所述第一联接端和/或所述第二联接端设有定位用的定位凹部和/或定位孔。
所述第一联接端和/或所述第二联接端设有拧转所述辅件主体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凸条或凹槽。
所述凸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联接面和第二联接面,所述第一联接面对应于所述第一联接端,所述第二联接面对应于所述第二联接端。
所述第一联接面和/或所述第二联接面呈相适配的倾斜面、水平面或曲面。
所述凸台的截面呈V型、U型或台阶型。
所述第一联接端和/或所述第二联接端设有联接用的内螺纹和/或外螺纹。
所述辅件主体采用截面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的杆件,管件,或者杆件与管件的结合件。
所述定位凹部和/或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一联接端和/或所述第二联接端的端部。
所述第一联接端和所述第二联接端呈管状,所述第二联接端的一端部伸入所述第一联接端内,所述第二联接端的另一端部凸出所述第一联接端外,且所述第二联接端和所述第一联接端之间呈紧配、松配或不可拆一体式连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联接辅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辅件主体具有两个联接端,利用本实用新型一种联接辅件可以分别将两段段短管体/杆体的联接主件联接或者将多段短管体/杆体的联接主件持续联接为一长管体/长杆体,且联接辅件的两个联接端之间隔设有凸台,凸台具有隔离作用和者支撑作用。防止联接主件在联接时,两个联接主件的联接端对顶在一起,对联接产生干扰,导致不容易确定联接位置。
进一步地,联接辅件的螺纹和凸台又可以为联接主件的联接端提供螺接的反作用力,方便两个联接主件锁定联接位置。
进一步地,联接辅件设有定位凹部或定位孔,方便联接辅件与联接主件的准确联接。
进一步地,辅件主体上设有凸条式或者凹槽式的安装部,便于手或者拧转工具的拧转受力,安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承台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螺钉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扣件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扣件联接组件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扣件嵌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扣件嵌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凸粒联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分体式套接联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中分体式套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型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型定位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型定位结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联接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联接辅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联接辅件与联接主件的联接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联接辅件与联接主件联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凸起的联接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凸起的联接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定位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a为本实用新型中联接辅件与联接主件的另一联接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联接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第一联接件-1; 第一联接部-11;
第二联接件-2; 第二联接部-21;
第一本体-12; 定位孔-13;
中空内腔-14; 定位孔-15;
第一导向槽-16; 限位台-17;
限位台18; 第二联接件-2;
第二联接部-21; 拼接面211
中空内腔-22; 定位孔-23;
第二导向槽-24; 第二本体-25;
承台-31; 联接面-311;
螺钉-32; 弹性扣件-33;
定位凸粒-331; 弹性钢片-332;
挂耳-333; 定位凸粒-34;
管管联接辅件4a; 联接辅件-4;
第一联接端41; 第二联接端-42;
凸台-43; 第一联接面-431;
第二联接面-432; 定位凹部-44;
定位孔-45; 凸条-46;
凸起-5; 凹点-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一种定位联接组件,定位联接组件包括相联接的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或者,包括可拆卸联接的联接辅件、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采用管件、杆件或者杆件与管件的结合件。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采用管件、杆件或者杆件与管件的结合件。
实施例一
一种定位联接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相联接的第一联接件1和第二联接件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联接件1和第二联接件2采用管件、杆件或者杆件与管件的结合件。
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通过改进型的定位结构可拆卸联接在一起。本优选方案中定位结构采用承台31。
第一联接件1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本体12和第一联接部11。第一联接部11设置于第一本体12的一端。第一本体12与第一联接部11的连接处缩进形成承台31。第一本体12以承台31为缩进起点,持续缩进形成第一联接部11。第二联接件2一体连接有第二联接部21,第二联接部21设置于第二联接件2的一端部。第二联接部21开设有与第一联接部11的形状和外径大小相适配的中空内腔22。第一联接部11与第二联接部21沿轴向方向的长度相等。第一本体12与第二联接部21在拼接处的外形尺寸相同。
联接时,第二联接部21套于第一联接部11外,即第一联接部11伸入中空内腔22后,第二联接部21的端部可抵靠在承台31上。承台31限制第二联接件2在第一联接件的轴向方向上持续下滑、下落,利用承台31的限制和定位作用,将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快速准确的联接在一起。联接后,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在拼接处平缓过渡,第一本体12与第二联接部21的外侧壁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安装后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接缝处没有突变、外表面相齐平。承台31的联接面311与第二联接部21的拼接面211分别为相适配的水平面,二者配合紧密,稳定性较好。在实际应用中,拼接面除了采用水平面外,还可以采用倾斜面或者曲面等配合紧密的结构面。
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通过改进型的定位结构可拆卸联接在一起。本优选方案中定位结构采用螺钉32。
第一联接件1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第一本体和第一联接部11。第一联接部11设置于第一本体的一端。第一联接部11开设有定位孔13。第二联接件2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本体和第二联接部21,第二联接部21设置于第二本体的一端部。第二联接部21开设有与第一联接部11的形状和外径大小相适配的中空内腔22,且第二联接部21上还开设有分别与螺钉32和定位孔13相适配的定位孔23。
联接时,将第二联接件2的定位孔23对准定位孔13,沿第二联接件2的轴向方向将第二联接部21套于第一联接部11上,即第一联接部11伸入中空内腔22,当第二联接部21上的定位孔23与第一联接部11上的定位孔13重叠时,锁上螺钉32,螺钉32依次穿过定位孔23和定位孔13。螺钉32限制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之间的相对移动或转动,并将二者稳定的联接在一起,且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强。
在风车支撑杆、风车用各类杆件等大大小小的支撑结构中,在两根杆件的联接处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承台31或者相配合的螺钉32、定位孔23和定位孔13,可有效地避免风车在风力摇摆、摇晃作用下,联接处的松脱。
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方案:如图3-5所示,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通过改进型的定位结构可拆卸联接在一起。本优选方案中定位结构采用弹性扣件33。弹性扣件33采用弹性钢片制成。
第一联接件1包括一体式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一联接部11。第一联接部11设置于第一本体的一端。第一联接部11形成有容置弹性扣件33的中空内腔14,第一联接部11的侧壁上相对开设有两个定位孔15。中空内腔14的腔壁设有具有导向作用的第一导向槽16。第一导向槽16从第一联接部11的端部边缘延伸至定位孔15处。第一导向槽16可分别对应两定位孔15设置,也可仅对应其中一个定位孔15设置。第二联接件2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本体和第二联接部21,第二联接部21设置于第二本体的一端部。第二联接部21开设有与第一联接部11的形状和外径大小相适配的中空内腔22,且第二联接部21开设有两定位孔23,当第一联接部11与第二联接部21套接在一起时,第二联接部21上的两定位孔23与第一联接部11上的两个定位孔15恰好重叠在一起。中空内腔22的腔壁上设有具有导向作用的第二导向槽24,第二导向槽24从第二联接部21的端部边缘延伸至定位孔23处。第二导向槽24的槽底壁厚沿弹性扣件33进入方向逐渐变厚。此外,第二导向槽24的槽底壁厚沿弹性扣件33进入方向还可以逐渐变薄,或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这样方便脱扣。
弹性扣件33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定位凸粒331和连接于定位凸粒331之间的弹性钢片332,弹性钢片332呈V型或U型分页状,定位凸粒331位于弹性钢片332的开口端,且定位凸粒331沿弹性钢片332所产生的弹力方向设置。弹性钢片332的开口为弹性钢片的伸缩提供活动空间。弹性钢片332之间的最大开口间距大于第一联接部11的内径。两个定位凸粒331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联接部11的外径,这样,弹性扣件33塞进中空内腔14内,两个定位凸粒331可分别从两定位孔15中对应伸出。
联接时,先将弹性扣件33装入中空内腔14内,定位凸粒331在第一导向槽16的导向作用下,沿第一导向槽16的延伸方向滑动至定位孔15,且两个定位凸粒331分别从两定位孔15中对应伸出。此时,弹性扣件33与第一联接件1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将装配好弹性扣件33的第一联接件1伸进第二联接件2,凸出于第一联接部11壁外的定位凸粒331沿第二导向槽24的延伸方向滑动至定位孔23。在滑动过程中,弹性扣件33受到向内的挤压力而变形,产生弹力。由于第二导向槽24的槽底壁厚沿穿入方向渐渐变厚,所以挤压变形所产生的弹力也越来越大。定位凸粒331滑动至定位孔23时,两定位凸粒331不受挤压力,弹性扣件33的弹性钢片332在其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产生向外的弹性复位,使得两个定位凸粒331分别伸出相应的定位孔23。两个定位凸粒331能限制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之间的相对移动或转动,并将二者稳定的联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方案:如图9所示,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通过改进型的定位结构可拆卸联接在一起。本优选方案中定位结构采用分体式的联接部套接方式。
第一联接件1包括分体式套接在一起的第一本体12和第一联接部11。第二联接件包括分体式套接在一起的第二本体25和第二联接部21。以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25的相对接的一端为联接端,第一本体12的连接端设有容置第一联接部11的中空内腔,第一联接部11设置在该中空内腔内,且第一联接部11的端部边缘与第一本体12的端部边缘相平齐。第一本体12与第一联接部11既可以紧配在一起也可以焊接、固定在一起。第二本体25的联接端设有容置部分第二联接部21的中空内腔,第二联接部21的一端伸入该中空内腔内,第二联接部21的另一端伸出该中空内腔外,第二联接部21与第二本体25既可以紧配在一起也可以焊接、固定在一起。第一联接部11设有容置部分第二联接部21的中空内腔,即第二联接部21位于上述中空内腔外的另一端部伸入第一联接部11的中空内腔内。第一联接部11与第二联接部21相紧配或相松配。松配时,可以方便第一联接部11与第二联接部21的安装与拆卸。
联接时,第一联接部11套接于第一本体12的中空内腔。套接后,第一联接部11与第一本体12在联接缝处相平齐,形成拼接面。第二联接部21的一端从第二本体25的联接端处套接于第二本体25的中空内腔内,套接后,第二联接部21的另一端凸出第二本体25的联接端的端部。第二联接部21与第二本体25之间形成承台31。最后将第二联接部21凸出第二本体25的联接端端部的部分完全套接于第一联接部11的中空内腔内。承台31的联接面与第一联接部11和第一本体12所形成的拼接面分别为相适配的水平面,第一联接部11和第一本体12的拼接面与承台31相抵靠。采用分体式套接的方式限制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之间的相对移动或转动,并将二者稳定的联接在一起,套接灵活。
如图9和图9a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联接部11的外壁与第一本体12相互套接,第一联接部11的内壁和第二联接部21的一部分相互套接,第二联接部21的另一部分与第二本体25相互套接,这三个套接处至少有一个是松配关系,其他两个套接处为紧配关系,这样便于从紧配位置将第一联接件1和第二联接件2安装、拆卸。当然本实施例可构成分体式连接的联接辅件,此时,第一联接部11相当于联接辅件的第一联接端,第二联接部21相当于联接辅件的第二联接端,二者套接后可形成管管联接辅件4a,此管管联接辅件4a可应用于管管联接组件的对接。
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在中空内腔14设置防止弹性扣件33持续掉落的限位台。如图6所示,弹性扣件33的开口两端部分别设有挂耳333,定位凸粒331设于挂耳333的下方。第一联接部11的中空内腔14的腔壁上设有供挂耳333抵靠的限位台17。或者如图7所示,第一联接部11的中空内腔14相对于弹性扣件33的下方设有防止弹性扣件33持续掉落的限位台18。
本实用新型中,紧定挡件除了采用螺钉32或者弹性扣件33外,还可以采用销钉或插销等锁紧结构。或者如图8所示,在第一联接部11与定位孔23相应的位置上设置具有弹塑性能的定位凸粒34,定位凸粒34沿第二导向槽24的延伸方向滑动至定位孔23。
上述实施例均采用单一的定位结构,本实施例的还有以下优选方案:如图9b所示,采用管管联接辅件4a与弹性扣件33相结合定位结构;如图10所示,采用承台31与螺钉32相结合定位结构;如图11所示,采用承台31与定位凸粒34相结合的定位结构。采用上述复合型的定位结构,使得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的联接更加稳定,在使用中的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扣件33还可以采用弹簧联接件或者塑性联接件等有弹性的联接件,任何有定位凸粒的弹性件均可实现相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扣件33具有的弹性凸粒的数量可以为复数个。各弹性凸粒之间等角分或等距离间隔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联接件1和第二联接件2的横截面为圆形。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联接件1和第二联接件2的横截面还可以为椭圆形、矩形或者其他规则甚至不规则图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定位联接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联接部11与第二联接部21通过定位结构限定联接的位置。定位结构为改进型的定位结构。安装时,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通过改进型的定位结构可拆联接在一起。联接位置、联接长度都能得到精准控制,从而提高联接强度、稳定性,装卸也很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定位联接组件在风车支撑杆、风车用各类杆件中使用时,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在风力摇摆、摇晃作用下,联接处也不易松脱。不同结构与不同使用情况的相联接的第一联接件2、第二联接件2选择设置不同的定位结构,使用灵活性较好,安装效率高,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装卸方便,也方便运输。
实施例二
如图12、14和15所示,一种杆/管联接件包括可拆卸联接的联接辅件4和联接主件,该联接主件包括第一联接件1和第二联接件2。本实用新型一种联接辅件4包括辅件主体,该辅件主体包括第一联接端41和第二联接端42。沿联接辅件4的轴向方向对应于联接辅件4中部的外侧壁上凸设有凸台43,凸台43为闭合环状,且一体连接于联接辅件4上。凸台43设于第一联接端41与第二联接端42之间,以分隔第一联接端41与第二联接端42。第一联接端41和第二联接端42的长度既可相等也可不等。凸台43具有相对应的第一联接面431和第二联接面432。凸台43的横截面呈V型,第一联接面431和第二联接面432分别为相交的斜面。第一联接面431对应于第一联接端41,第二联接面432对应于第二联接端4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凸台43的截面还可以呈U型,第一联接面431和第二联接面432分别为水平面。凸台43具有隔离作用,可以防止第一联接件与第一联接端41联接时,第一联接件1延伸至第二联接端42,导致第二联接件2无法与第二联接端42联接到位。或者第二联接件2联接时,过度占用第一联接端41,导致第一联接件1无法与第一联接端41联接到位。凸台43还具有支撑作用,可以分别为第一联接件1的第一联接部11和第二联接件2的第二联接部21的端部提供支撑力。本实用新型中,辅件主体可采用截面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的杆件,管件,或者杆件与管件的结合件,与第一联接件1和第二联接件2相适配。
第一联接端41和第二联接端42端部的位置分别凹设有供紧定挡件定位用的定位结构。该定位用的结构采用定位凹部44,定位凹部44呈凹口、凹槽或者凹环型。该定位结构还可以采用定位孔45的方式,任何一种供紧定挡件定位的定位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紧定挡件采用螺杆、螺钉、销钉、插销等。
第一联接端41和第二联接端42的端沿设有安装部,此安装部凸设有便于手拧转联接辅件4的凸条46,或者开设有便于借助螺丝刀等外力作用的凹槽(图中未标出),凸条46或该凹槽的设置,便于借助外力进行拧转,既省力,又能提高联接安装的效率。
第一联接件1具有第一联接部11和第二联接部21。第一联接部11和第二联接部21分别开设有中空内腔,此中空内腔分别供第一联接端41和第二联接端42分别对应伸入其中。且第一联接部11和第二联接部21分别开设有与定位凹部44相对应的定位孔。当紧定挡件穿过定位孔后,紧定挡件的端部能恰好卡在定位凹部44。
配合图14所示,联接时,第一联接端41伸入第一联接部11的所述中空内腔后,第一联接部11的端部抵靠在凸台43的第一联接面431上。凸台43限制第一联接件1在联接辅件3的轴向上持续下滑、下落。第二联接端42伸入第二联接部21的所述中空内腔后,第二联接部21的端部抵靠在凸台43的第二联接面432上。利用凸条46或上述凹槽的作用,快速调整联接辅件4,将第一联接件1或第二联接件2的定位孔分别对准相应的定位凹部44或者定位孔45,再锁上上述螺杆等紧定挡件。配合图15所示,联接后,第一联接件1、凸台43和第二联接件2在联接处外表面相齐平。第一联接面431和第一联接部11的拼接面,或者第二联接面432和第二联接部21的拼接面分别为相适配的倾斜面或者水平面,稳定性较好。在实际的应用中,该拼接面除了采用倾斜面或者水平面外,还可以采用曲面等,任何一种配合紧密的结构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的再一优选方案是:如图16所示,联接辅件4的第一联接端41和第二联接端42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螺旋线形的且具有设定截面的连续凸起5,即螺纹。第一联接端41的凸起走向为顺时针走向,第二联接端42的凸起走向为逆时针走向,第一联接端41和第二联接端42互为反向的凸起5之间设有凸台43。通过凸台43将第一联接端41和第二联接端42分隔开来。凸台43还能在凸起5旋紧时提供沿联接辅件4轴向方向的反向作用力,或者称之为抱紧力。
如图17所示,对应于第一联接端41和第二联接端42的端沿处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定位标识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该定位标识结构采用凹点6,该定位标识结构还可以采用凹口、凹槽、凸点、色标等,任何一种具有标识作用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该定位标识结构还可设于凸台43上,或者对应设于凸起5的起点或者终点处,或者任何对应设于联接辅件4的侧壁上且不影响凸起5的结构设置并能起引导作用的任意位置。同时,本实用新型中该定位标识结构可仅设于第一联接端41和第二联接端42的其中一端。凸起5的起点与终点相对应。凹点6分别对应于凸起的起点和终点。
联接辅件4的第一联接端41和第二联接端42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孔45。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还可以采用定位凹部44的结构。以凹点为基准或标识点,设计凸台43与凹点之间的轴向方向距离和定位凹部44或定位孔45与凹点之间的轴向方向距离,按照设计的轴向方向距离,以凹点为标识点,分别设置凸台43和定位凹部44或定位孔45。本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同时以凹点为标识点设置凸台43和定位凹部44或定位孔45外,还可以先以凹点为标识点,设置凸台43,再以凸台43为标识点,设计凸台43与定位凹部44或定位孔45之间的轴向方向距离,按照设计的轴向方向距离,以凸台43为标识点,设置定位凹部44或定位孔45。联接辅件4根据距离定位标识结构的相应的设定轴向方向距离分别设置定位凹部44或定位孔45和凸台43,或者定位凹部44或定位孔45和凸台43之间的距离,使得定位凹部44或定位孔45或者凸台43在加工设置的过程中迅速的找到设定的安装位置,定位准确,缩短了联接辅件的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凹点的投影位置对应定位凹部44。
如图18a所示,第一联接件1具有第一联接部11和第二联接部21。第一联接部11和第二联接部21分别开设有中空内腔,其腔壁上分别设有与凸起5完全匹配的凸起。联接辅件4的凸起5的圈数与第一联接件1的凸起的圈数完全相等。第一联接件1和第二联接件2的联接部的端沿处分别设有与联接辅件4的凹点相对应的凹点,或者其他具有标识作用的定位标识结构。且第一联接部11和第二联接部21分别开设有与定位凹部44相对应的定位孔,第一联接部11和第二联接部21的凹点的投影位置分别对应第一联接部11和第二联接部21的定位孔。
联接时,将第一联接件1的第一联接部11的凹点与联接辅件4的第一联接端41的凹点相对位;第二联接件2的第二联接部21的凹点与联接辅件4的第二联接端42的凹点相对位;左手持有第一联接件1,右手持有第二联接件2,由于第一联接端41和第二联接端42的凸起5的走向相反,且第一联接端41的凸起5的圈数与第一联接部11的凸起相等,第二联接端42的凸起5的圈数与第二联接部21的凸起相等。所以在联接的时候,将凹点分别相应对位,然后左、右手往相反方向拧转到底,凸起之间迅速完全交错到位进行啮合,将第一联接件1、联接辅件4和第二联接件2联接在一起。为了使上述三者的联接更稳定,用螺杆等紧定挡件穿过第一联接部11的定位孔,并延伸至联接辅件4的定位凹部44,将第一联接件1与联接辅件4锁紧在一起,用螺杆等紧定挡件穿过第二联接部21的定位孔,并延伸至联接辅件4的定位凹部44,将第二联接件2与联接辅件4锁紧在一起。
采用上述结构后,在联接辅件4上设置凸起5,对应于该凸起5的起点设有定位标识结构。定位标识结构对于凸起5的起点或者终点具有标识作用,方便凸起5的加工和凸起5与联接主件的联接操作。
本实施例的再一优选方案是:如图19所示,联接辅件4的第一联接端41和第二联接端42的联接结构不同。以图19所示的方位为参考方位,第一联接端41利用凸台43的支撑力,第一联接件1沿重力方向抵靠在凸台43的第一联接面431上。第二联接端42设有凸起结构,锁紧力更强,联接后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中,联接辅件4除了上述实施例中的设置两个联接端,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多个联接端,同时也可设置单一的联接端。与上述联接端相联接的可为单头管、单头杆、单头凸起盖、双头管或双头杆等联接主件。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联接辅件4,将多段短管体/杆体联接为一长管体/长杆体。特别适用于风车支撑杆的联接和钢管结构的联接等。
本实施新型中定位孔也可称为穿出孔。第一联接端41和第二联接端42端部的位置分别凹设有供紧定挡件定位用的定位结构也可称为固定结构。第一联接件可对应于第一杆体/管体,第二联接件可对应于第二杆体/管体。第一联接部、第二联接部对应于套接部。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联接辅件,包括辅件主体,所述辅件主体包括联接用的第一联接端和第二联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件主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联接端与所述第二联接端之间的位置设有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端和/或所述第二联接端设有定位用的定位凹部和/或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端和/或所述第二联接端设有拧转所述辅件主体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凸条或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联接面和第二联接面,所述第一联接面对应于所述第一联接端,所述第二联接面对应于所述第二联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面和/或所述第二联接面呈相适配的倾斜面、水平面或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截面呈V型、U型或台阶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端和/或所述第二联接端设有联接用的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件主体采用截面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的杆件,管件,或者杆件与管件的结合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部和/或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一联接端和/或所述第二联接端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端和所述第二联接端呈管状,所述第二联接端的一端部伸入所述第一联接端内,所述第二联接端的另一端部凸出所述第一联接端外,且所述第二联接端和所述第一联接端之间呈紧配、松配或不可拆一体式连接在一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63427.4U CN206386355U (zh) | 2016-11-01 | 2016-11-01 | 联接辅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63427.4U CN206386355U (zh) | 2016-11-01 | 2016-11-01 | 联接辅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86355U true CN206386355U (zh) | 2017-08-08 |
Family
ID=59486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63427.4U Active CN206386355U (zh) | 2016-11-01 | 2016-11-01 | 联接辅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8635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59059A (zh) * | 2017-11-28 | 2018-05-22 | 杨富云 | 螺杆电梯及其制动控制方法 |
-
2016
- 2016-11-01 CN CN201621163427.4U patent/CN2063863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59059A (zh) * | 2017-11-28 | 2018-05-22 | 杨富云 | 螺杆电梯及其制动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159183U (zh) | 一体式快接型卡箍 | |
CN206386355U (zh) | 联接辅件 | |
CN205062811U (zh) | 上卡下顶式连接件 | |
CN106870540A (zh) | 一种新型高密封性防锈螺钉 | |
CN206268192U (zh) | 定位联接组件 | |
CN102384135A (zh) | 自攻型多功能家具快速组装连接件 | |
CN206723220U (zh) | 一种加强型钉子 | |
CN206918027U (zh) | 一种防拆卸螺丝 | |
CN205533617U (zh) | 紧固件 | |
CN209067996U (zh) | 一种连接管 | |
CN208716721U (zh) | 塔机回转透轴装置 | |
CN202195068U (zh) | 一种具有快接结构的阀门 | |
CN206816646U (zh) | 收折式防脱销钉 | |
CN206973115U (zh) | 空气压缩机用不锈钢油管 | |
CN206873637U (zh) | 一种可拆卸式预埋槽道 | |
CN206758984U (zh) | 一种电力电缆保护管 | |
CN206254133U (zh) | 一种省力且便于携带的建筑用拔钉锤 | |
CN206398214U (zh) | 一种螺纹管接头 | |
CN206844311U (zh) | 一种螺栓球节点 | |
CN110397754A (zh) | 一种浮动球阀手柄固定结构 | |
CN205605582U (zh) | 一种螺套射钉 | |
CN205409205U (zh) | 一种双网圈之折叠式抄网 | |
CN209637114U (zh) | 适用于钢筋的连接装置及其与钢筋的组合 | |
CN209510861U (zh) | 一种自攻螺丝 | |
CN206952852U (zh) | 一种螺丝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