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86265U - 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86265U
CN206386265U CN201621485802.7U CN201621485802U CN206386265U CN 206386265 U CN206386265 U CN 206386265U CN 201621485802 U CN201621485802 U CN 201621485802U CN 206386265 U CN206386265 U CN 206386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oil
pressure
pressure stabilizing
stabiliz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858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庚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Xin Teng Oil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Xin Teng Oil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Xin Teng Oil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Xin Teng Oil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858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86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86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862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包括:泵体、泵盖、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轴、从动齿轮、吸油腔、压油腔,与压油腔连接的出油口以及与吸油腔连接进油口,所述泵体与泵盖形成了一端贯通至压油腔的稳压腔,稳压腔内匹配有滑动装置,所述泵体上设置有一端与稳压腔相通另一端与吸油腔相通的圆弧形泄压通道,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在稳压腔内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的滑动杆、弹簧。本实用新型更有效精准的平衡了压油腔内的压力平衡,在压油腔的压力过大时快速近距离将过高的压力油流向吸油腔,保持压油腔内油压的稳定,提高整过润滑系统的安全性、而且还提高了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经济性,以及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
背景技术
机油泵用来使机油压力升高和保证一定的油量,向各摩擦表面强制供油的部件,机油泵的排量是一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机油泵出的油量大于用油量几倍,而且机油泵的出口流量与机油泵转速成正比,随着机油泵转速的提高而供油量提高,现有机油泵和油道内的机油压力调节,为外置式限压阀向外排泄调压方式,向外排油经过限压阀排泄流回吸油侧再循环,传统机油泵由于结构限制,外置式限压阀的安装位置也受到限制,造成了外置式限压阀泄压排出的油回到吸油侧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回油不及时就会影响机油泵再次循环需要的供油量,而且在回流到吸油侧的过程中也会因其他因素造成油量流失减少,这样不仅影响发动机的有效性能功率和经济性,而且这种情况周而复始机油泵会加快磨损以及发动机离大修就不远了,现有的限压阀是设定一个压力定值,达到这个压力值时就会进行泄压,但是当机油泵压油腔内机油压力在限压阀需要开启的压力附近还没达到限压阀所设定的压力值时,限压阀就不会打开,此时压油腔存在压力值会使过多油量窜入燃烧室,造成耗油量增加,影响发动机的性能甚至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在机油泵壳体设置有与压油腔相通的稳压结构以及机油泵壳体开有圆弧形泄压通道与稳压装置相通,稳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限压阀在压油腔存在压力值但是达不到限压阀设定的压力值无法泄压的情况,更有效精准的平衡了压油腔内的压力平衡,避免压油腔过多油量窜入燃烧室,造成耗油量增加,其圆弧形泄压通道能够使压油腔孔和吸油腔孔实现连通,在压油腔的压力过大时快速近距离将过高的压力油流向吸油腔,使压油腔内的油压稳定,不仅降低机油泵的功率消耗,提高整过润滑系统的安全性、而且还提高了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经济性,以及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包括:泵体、泵盖、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轴、从动齿轮、吸油腔、压油腔,与压油腔连接的出油口以及与吸油腔连接进油口,泵盖与泵体相连接,所述泵体与泵盖形成了一端贯通至压油腔的稳压腔,稳压腔内匹配有滑动装置,所述泵体上设置有一端与稳压腔相通另一端与与吸油腔相通的的圆弧形泄压通道,所述稳压腔包括第一稳压腔、第二稳压腔,所述第一稳压腔的直径小于第二稳压腔的直径并在两者的交界处形成阻滑台阶,圆弧形泄压通道贯通在阻滑台阶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在稳压腔内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的滑动杆、弹簧,弹簧一端抵在滑动杆顶部,另一端抵在稳压腔顶面,所述滑动杆包括活塞头与导向杆,所述活塞头处于第二稳压腔内,导向杆处于第一稳压腔内,所述导向杆长度小于第二稳压腔的长度,当弹簧被压缩至最小长度时,导向杆整体移动至第二稳压腔内,压油腔与圆弧形泄压通道贯通,在导向杆的底面设有多个油孔,所述油孔与滑动杆的中空结构贯通。
所述圆弧形泄压通道与吸油腔相通的一端的出口与进油口相通,避免吸油腔内的机油对圆弧形泄压通道的出口造成冲击力;所述圆弧形泄压通道出油方向与机油泵进油口的进油方向垂直,使圆弧形泄压通道泄出的油顺利进入吸油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泵体上设置有与压油腔相通的稳压装置,以及一端与稳压装置相通另一端与与吸油腔相通的的圆弧形泄压通道,在压油腔内存在压力时,压力会将机油通过滑动杆上的通油孔压入滑动杆内的腔体内,在压力机油将滑动杆腔体充满后压力腔内还存在压力时,弹簧被压缩使滑动杆向着弹簧被压缩的方向移动,过剩的机油量会压入稳压腔,更有效精准的平衡了压油腔内的压力平衡,避免压油腔过多油量窜入燃烧室,造成耗油量增加;最重要的是如果压力腔内的压力过大时,在弹簧被完全压缩后仍然存在压力时,弹簧会完全处在第二稳压腔内,稳压腔与泄油孔相通,这时压力会继续机油从泄油孔经圆弧形泄压通道顺利流回压油腔,圆弧形泄压通道与吸油腔相通的一端的出口与进油口相通,避免吸油腔内的机油对圆弧形泄压通道的出口造成冲击力,圆弧形泄压通道出油方向与机油泵进油口的进油方向垂直,使圆弧形泄压通道泄出的油顺利进入吸油腔,快速近距离将过高的压力油流向吸油腔,使主油道内的油压稳定,不仅降低机油泵的功率消耗,提高了发动机和机油泵的性能并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包括:泵体1、泵盖、主动轴2、主动齿轮3、从动轴4、从动齿轮5、吸油腔6、压油腔7,与压油腔7连接的出油口8以及与吸油腔6连接进油口9,泵盖与泵体1相连接,所述泵体1与泵盖形成了一端贯通至压油腔7的稳压腔10,稳压腔10内匹配有滑动装置11,所述泵体1上设置有一端与稳压腔10相通另一端与与吸油腔6相通的的圆弧形泄压通道15,所述稳压腔10包括第一稳压腔12、第二稳压腔13,所述第一稳压腔12的直径小于第二稳压腔13的直径并在两者的交界处形成阻滑台阶14,圆弧形泄压通道15贯通在阻滑台阶14处,所述滑动装置11包括设在稳压腔10内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的滑动杆16、弹簧17,弹簧17一端抵在滑动杆16顶部,另一端抵在稳压腔10顶面,所述滑动杆16包括活塞头18与导向杆19,所述活塞18头处于第二稳压腔13内,导向杆19处于第一稳压腔12内,所述导向杆19长度小于第二稳压腔13的长度,当弹簧17被压缩至最小长度时,导向杆19整体移动至第二稳压腔12内,压油腔7与圆弧形泄压通道15贯通,在导向杆19的底面设有多个油孔20,所述油孔20与滑动杆16的中空结构贯通。
所述圆弧形泄压通道15与吸油腔6相通的一端的出口与进油口9相通,避免吸油腔6内的机油对圆弧形泄压通道15的出口造成冲击力;所述圆弧形泄压通道15出油方向与机油泵进油口9的进油方向垂直,使圆弧形泄压通道15泄出的油顺利进入吸油腔6。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原理如下:
在生活中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在泵体上设置有与压油腔相通的稳压装置,以及一端与稳压装置相通另一端与与吸油腔相通的的圆弧形泄压通道,稳压装置的稳压腔和圆弧形泄压通道开设在泵体上,把滑动装置匹配安装在稳压腔内用泵盖将稳压装置和圆弧形泄压通道密封;在压油腔内存在压力时,压力会将机油通过滑动杆上的通油孔压入滑动杆内的腔体内,这是压力腔微小的压力油储存在滑动杆的腔体内,在压油腔压力变低时从滑动杆腔体内通过通油孔流回压油腔,可是在压力机油将滑动杆腔体充满后压力腔内还存在压力时,弹簧被压缩使滑动杆向着弹簧被压缩的方向移动,过剩的机油量会压入稳压腔,待压油腔压力变低时滑动杆腔体内的机油和稳压腔内的机油流回压油腔,更有效精准的平衡了压油腔内的压力平衡,避免压油腔过多油量窜入燃烧室,造成耗油量增加;最重要的是如果压力腔内的压力过大时,稳压腔和滑动杆腔体内已经无法继续储存压油腔的压力油时,这时的弹簧已经被完全压缩后仍然存在压力时,弹簧会完全处在第二稳压腔内,没有了滑动杆的阻挡,这时压力会继续机油从泄油孔经圆弧形泄压通道流回压油腔,稳压腔与泄油孔相通,圆弧形泄压通道与吸油腔相通的一端的出口与进油口相通且出油方向与机油泵进油口的进油方向垂直,避免吸油腔内的机油对圆弧形泄压通道的出口造成冲击力,快速近距离将过高的压力油流向吸油腔,使主油道内的油压稳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2)

1.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包括:泵体(1)、泵盖、主动轴(2)、主动齿轮(3)、从动轴(4)、从动齿轮(5)、吸油腔(6)、压油腔(7),与压油腔(7)连接的出油口(8)以及与吸油腔(6)连接进油口(9),泵盖与泵体(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与泵盖形成了一端贯通至压油腔(7)的稳压腔(10),稳压腔(10)内匹配有滑动装置(11),所述泵体(1)上设置有一端与稳压腔(10)相通另一端与吸油腔(6)相通的圆弧形泄压通道(15),所述稳压腔(10)包括第一稳压腔(12)、第二稳压腔(13),所述第一稳压腔(12)的直径小于第二稳压腔(13)的直径并在两者的交界处形成阻滑台阶(14),圆弧形泄压通道(15)贯通在阻滑台阶(14)处,所述滑动装置(11)包括设在稳压腔(10)内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的滑动杆(16)、弹簧(17),弹簧(17)一端抵在滑动杆(16)顶部,另一端抵在稳压腔(10)顶面,所述滑动杆(16)包括活塞头(18)与导向杆(19),所述活塞头(18)处于第二稳压腔(13)内,导向杆(19)处于第一稳压腔(12)内,所述导向杆(19)长度小于第二稳压腔(13)的长度,当弹簧(17)被压缩至最小长度时,导向杆(19)整体移动至第二稳压腔(12)内,压油腔(7)与圆弧形泄压通道(15)贯通,在导向杆(19)的底面设有多个油孔(20),所述油孔(20)与滑动杆(16)的中空结构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泄压通道(15)与吸油腔(6)相通的一端的出口与进油口(9)相通;所述圆弧形泄压通道(15)出油方向与机油泵进油口(9)的进油方向垂直。
CN201621485802.7U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86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5802.7U CN206386265U (zh)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5802.7U CN206386265U (zh)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86265U true CN206386265U (zh) 2017-08-08

Family

ID=59490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8580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86265U (zh)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86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3845B (zh) 可变油泵
CN102777299B (zh) 柴油机可变喷油正时的喷油泵
CN110206610A (zh) 结构简化的基于定排量机油泵的压力控制系统
CN113074155A (zh) 一种负压开启插装式补油阀
CN206386265U (zh) 一种可内循环泄压的机油泵
CN206017290U (zh) 负载敏感轴向柱塞泵
CN206268088U (zh) 一种高温水自吸泵
CN203348883U (zh) 高度阀组装线自动注油机
CN208605239U (zh) 一种直推式双腔增压变排机油泵的控制系统
CN102913301B (zh) 防虹吸发动机外接机油箱
CN104653996B (zh) 两级可变排量机油泵
CN211598986U (zh) 一种能长时间空运转的双螺杆泵
CN209163892U (zh) 一种基于定排量机油泵的压力控制系统
CN208594984U (zh) 一种直推式单腔增压变排机油泵的控制系统
CN203962260U (zh) 节能型发动机喷油泵柱塞
CN204328435U (zh) 一种单向止回式机油泵
CN209053653U (zh) 一种应用于发动机机油泵的油道布置结构
CN202914158U (zh) 防虹吸发动机外接机油箱
CN207892823U (zh) 一种双作功全平衡进口高压的液力端
CN203099277U (zh) 可变排量机油泵
CN203052158U (zh) 一种自动调节油量大小的供油器
CN107575282A (zh) 发动机油底壳、电子控制单元、发动机及汽车
CN203585786U (zh) 一种转子机油泵
CN207178231U (zh) 一种水泵发动机平衡管冷却系统
CN109139176A (zh) 一种基于定排量机油泵的压力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