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78018U - 换热管组件以及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管组件以及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8018U
CN206378018U CN201621240019.4U CN201621240019U CN206378018U CN 206378018 U CN206378018 U CN 206378018U CN 201621240019 U CN201621240019 U CN 201621240019U CN 206378018 U CN206378018 U CN 206378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plate
bending part
exchange tube
tube assembl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00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兵
景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uper force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oli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oli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oli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400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8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8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8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管组件以及冷却器,属于热交换设备领域,换热管组件包括管子外侧件以及管子内侧件。管子外侧件与管子内侧件扣合形成供介质流动的管腔。管子外侧件包括位于其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折边。管子内侧件包括位于其宽度方向的两个内侧折边。每个内侧折边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向内弯折,第三折弯部沿远离第一折弯部的方向延伸。对应的外侧折边的内侧面贴合在第三折弯部的外侧面。该换热管组件的管子外侧件和管子内侧件进行钎焊固定连接时,焊料的放置位置合理,焊料不易脱落,焊接的质量高,产品的成品率高,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报废率,减少了浪费。

Description

换热管组件以及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管组件以及冷却器。
背景技术
EGR冷却器是一种将多个扁平的换热管组件层叠于中空的壳体内部并与壳体接合,层叠的换热管组件的接触面彼此接合,使通过换热管组件内部的排放气体与在换热管外部和壳体内部形成的空间内流动的冷却介质形成热交换的装置。壳体两端设置气体入口集管部和出口集管部,外壳上设置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冷却器在使用制造加工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传统冷却器的换热管组件,该换热管组件的内侧件与外侧件均在短边方向上设置竖直折边,其竖直折边的搭接面上必须涂覆钎焊焊膏,组装为换热管组件后,钎焊焊膏只能涂覆在内侧件与外侧件的接缝处,在后续层叠换热管组件的工序中,极易造成钎焊焊膏脱落,任意一处钎焊焊膏脱落都会导致该产品报废。严重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管组件,以改善传统的冷却器的换热管组件的外侧件和内侧件在进行焊接时由于焊膏易脱落导致焊接质量差,产品报废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器,以改善传统的冷却器的换热管组件的外侧件和内侧件在进行焊接时由于焊膏易脱落导致焊接质量差,产品报废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管组件,包括管子外侧件以及管子内侧件,所述管子外侧件与所述管子内侧件扣合形成供介质流动的管腔,其中:
所述管子外侧件包括位于其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折边,两个所述外侧折边相对设置;所述管子内侧件包括位于其宽度方向的两个内侧折边,两个所述内侧折边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内侧折边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向内弯折,所述第三折弯部沿远离所述第一折弯部的方向延伸;对应的所述外侧折边的内侧面贴合在所述第三折弯部的外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对应的所述外侧折边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外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管子外侧件还包括位于两个所述外侧折边之间的第一板,每个所述外侧折边的板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板的板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管子内侧件还包括位于两个所述内侧折边之间的第二板,每个所述第一折弯部垂直于所述第二板的板面,每个所述第三折弯部垂直于所述第二板的板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管子内侧件一体成型,所述管子外侧件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管子内侧件或者所述管子外侧件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隆起,所述隆起的凸出方向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板或者所述第二板的板面方向向外。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管子外侧件上的两个所述隆起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高度与所述隆起的高度相等,其中,所述支撑部的高度方向以及所述隆起的高度方向均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板的板面方向;或者,位于所述管子内侧件上的两个所述隆起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高度与所述隆起的高度相等,其中,所述支撑部的高度方向以及所述隆起的高度方向均为垂直于所述第二板的板面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的内侧板面上设置有第一焊料槽,所述第二板的内侧板面上设置有第二焊料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焊料槽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第一焊料槽的沿所述第一板的长度方向呈非直线延伸;所述第二焊料槽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第二焊料槽的沿所述第二板的长度方向呈非直线延伸。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器,包括多组所述的换热管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管组件,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使用和制造的成本低,同时,该换热管组件的管子外侧件和管子内侧件进行钎焊固定连接时,焊料的放置位置合理,焊料不易脱落,焊接的质量高,产品的成品率高,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报废率,减少了浪费。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管组件,包括有管子内侧件和管子外侧件,管子内侧件和管子外侧件相扣合形成供介质流动的管腔,管腔内用于安装内翅片,根据内翅片的结构的不同,内翅片能够改变介质的流动路径,使得介质在进行热交换时更加合理,提高热交换率。管子内侧件和管子外侧件扣合后在接触位置采用钎焊焊接固定,管子内侧件在其宽度方向两个长度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内侧折边,内侧折边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即内侧折边类似呈“Z”字形,内侧折边采用折弯方式制成,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的连接处自然形成了圆弧面,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的横截面的连接处为圆角。管子外侧件具有两个外侧折边,当管子内侧件和管子外侧件扣合时,外侧折边的内侧面位于对应的第三折弯部的外侧面上,同时,外侧折边的端面与第二折弯部的外侧面之间形成了焊料槽,焊料放置后不易掉落,且由于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呈圆弧面,焊料放置更加方便,焊料放置后,不易从料槽内落出,提高焊接的质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器包括上述的换热管组件,具有上述换热管组件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管组件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管组件的管子外侧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管组件的管子内侧件的结构图;
图5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管组件的以层叠方式布置的结构图。
图标:100-管子外侧件;110-第一板;120-外侧折边;130-第一焊料槽;140隆起;150-支撑部;200-管子内侧件;210-第二板;220-内侧折边;221-第一折弯部;222-第二折弯部;223-第三折弯部;230-第二焊料槽;300-管腔。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冷却器的换热管组件,该换热管组件的内侧件与外侧件均在短边方向上设置竖直折边,其竖直折边的搭接面上必须涂覆钎焊焊膏,组装为换热管组件后,钎焊焊膏只能涂覆在内侧件与外侧件的接缝处,在后续层叠换热管组件的工序中,极易造成钎焊焊膏脱落,任意一处钎焊焊膏脱落都会导致该产品报废。严重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设计了一种换热管组件以及冷却器,通过将管子内侧件200的内侧折边220加工为呈“Z”字形的结构,管子外侧件100的外侧折边120与内侧折边220搭接时,外侧折边120与内侧之间形成了焊料槽,焊料的放置方便,位置稳定可靠,不易脱落,提高了焊接的质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换热管组件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管组件,换热管组件内以及相邻换热管组件之间分别形成了供介质流动的通道,实现热交换功能。换热管组件由管子外侧件100和管子内侧件200相扣合形成,管子外侧件100和管子内侧件200通过钎焊焊接固定,换热管组件焊接时操作方便,焊料不易掉落,焊接的质量高。
请参阅图1和图6,换热管组件包括管子外侧件100、管子内侧件200和内翅片(图中未示出)。管子外侧件100和管子内侧件200扣合形成供介质流动的管腔300,内翅片位于管腔300内,内翅片与管子外侧件100和管子内侧件200固定连接,内翅片用于使流经管腔300的气体的流动紊流化,提高热交换率。相邻的两个换热管组件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另一供介质流动的通道。
请参阅图3,管子外侧件100包括两个外侧折边120以及位于两个外侧折边120之间的第一板110,两个外侧折边120分别位于第一板1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外侧折边120相对设置,即两个外侧折边120位于第一板110的同一侧。每个外侧折边120的长度与第一板110的长度相同,优选设置为,管子外侧件100一体成型,即管子外侧件100通过一块板冲压成型,管子外侧件100的结构强度高,加工方便,产品的制造成本低。在实际加工时,管子外侧件100的两个外侧折边120分别垂直于第一板110的板面,管子外侧件100呈矩形槽的结构,结构更加规整,加工方便,安装与使用方便。进一步的,在第一板110的内侧板面上设置第一焊料槽130,在进行内翅片的安装时,将焊料放置在第一焊料槽130内,焊料不易脱落,提高焊接的质量。
第一焊料槽130优选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焊料槽130位于第一板110的同一板面上,且位于第一板110的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两侧,第一焊料槽130的位置合理,内翅片焊接更加方便,稳定。进一步的,第一焊料槽130沿第一板110的长度方向呈非直线延伸,增加第一焊料槽130的长度,焊接位置更加牢固可靠。
请参阅图4和图5,管子内侧件200包括有两个内侧折边220以及位于两个内侧折边220之间的第二板210,两个内折边相对设置,即位于第二板210的同一板面上。每个内侧折边22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折弯部221、第二折弯部222和第三折弯部223,第二折弯部222向内弯折,第三折弯部223沿远离第一折弯部221的方向延伸,即第三折弯部223向外弯折,使得管子内侧件200的内侧折边220呈Z字形。为了便于加工制造,两个内侧折边220和第二板210一体成型,加工制造方便,成本低,且结构强度高,使用安全性高。进一步的,第一折弯部221垂直于第二板210的板面设置,第三折弯部223垂直于第二板210面的板面设置,两个第三折弯部223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第一折弯部221之间的距离。管子内侧件200一体成型,在进行加工制造时,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222之间自然形成了圆弧面,第二折弯部222和第三折弯部223之前形成了圆弧面,当管子内侧件200和管子外侧件100相扣合时,外侧折边120的内侧面与第三折弯部223的外侧面贴合,通过钎焊焊接固定。请参阅图2和图5,当外侧折边120与第三折弯部223搭接时,外侧折边120的端面由于第二折弯部222和第三折弯部223的圆弧面的影响,不会抵紧在第二折弯部222的外侧面上,与第二折弯部222之间形成了焊料槽,同时,焊料槽具有一定的角度,便于焊料的放置,焊料放置后,不易掉落,焊接质量高。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管子外侧件100和管子内侧件200焊接后结构的规则,外侧折边120的外侧面与第一折弯部221的外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第二板210的内侧板面上设置有第二焊料槽230,在进行内翅片的安装时,将焊料放置在第二焊料槽230内,焊料不易脱落,提高焊接的质量。该换热管组件的管腔300收容有使气体流动紊流化的内翅片,管子内侧件200和管子外侧件100的内侧板面上分别设置凹进的焊料槽,在焊料槽内涂覆将管子内侧件200和管子外侧件100与该内翅片接合的焊料,组装时可以先将管子内侧件200和管子外侧件100先扣合,再从侧面插入内翅片,也不会造成焊料脱落,同时焊膏厚度不会影响换热管组件层叠后的高度。
进二步的,第二焊料槽230优选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焊料槽230位于第二板210的同一板面上,且位于第二板210的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两侧,第二焊料槽230的位置合理,内翅片焊接更加方便,稳定。进二步的,第二焊料槽230沿第二板210的长度方向呈非直线延伸,增加第二焊料槽230的长度,焊接位置更加牢固可靠。
请参阅图6,相邻的换热管组件以层叠的方式布置,相邻的换热管组件之间形成了供介质流动的通道。由于换热管组件包括有管子外侧件100和管子内侧件200,在实际加工时,在管子外侧件100或者管子内侧件200的板面的两端加工隆起140即可,不需要在管子外侧件100和管子内侧件200上都加工有隆起140,这样,由于只是在一个板面上设置隆起140,使得该换热管组件的公差带减小,多层换热管组件层叠后,公差带随之减小。满足产品的装配性及可焊接性,不再需要提高零件尺寸精度,零件模具更简单,成本更低。进一步的,隆起140位于管子内侧件200或者管子外侧件100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隆起140的凸出方向沿垂直于第一板110或者第二板210的板面方向向外。
在换热管组件工作过程中,受到的内压力大,为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在位于管子外侧件100上的两个隆起140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部150,支撑部150的高度与隆起140的高度相等,其中,支撑部150的高度方向以及隆起140的高度方向均为垂直于第一板110的板面方向;或者,位于管子内侧件200上的两个隆起140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部150,支撑部150的高度与隆起140的高度相等,其中,支撑部150的高度方向以及隆起140的高度方向均为垂直于第二板210的板面方向。支撑部150起到支撑换热管组件的作用,相邻的换热管组件安装时,通过两端的隆起140和多个支撑部150共同支撑,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使用安全可靠。
冷却器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换热管组件,具有上述换热管组件的所有优点,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子外侧件以及管子内侧件,所述管子外侧件与所述管子内侧件扣合形成供介质流动的管腔,其中:
所述管子外侧件包括位于其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折边,两个所述外侧折边相对设置;所述管子内侧件包括位于其宽度方向的两个内侧折边,两个所述内侧折边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内侧折边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向内弯折,所述第三折弯部沿远离所述第一折弯部的方向延伸;对应的所述外侧折边的内侧面贴合在所述第三折弯部的外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对应的所述外侧折边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外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外侧件还包括位于两个所述外侧折边之间的第一板,每个所述外侧折边的板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板的板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内侧件还包括位于两个所述内侧折边之间的第二板,每个所述第一折弯部垂直于所述第二板的板面,每个所述第三折弯部垂直于所述第二板的板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内侧件一体成型,所述管子外侧件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内侧件或者所述管子外侧件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隆起,所述隆起的凸出方向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板或者所述第二板的板面方向向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管子外侧件上的两个所述隆起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高度与所述隆起的高度相等,其中,所述支撑部的高度方向以及所述隆起的高度方向均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板的板面方向;或者,位于所述管子内侧件上的两个所述隆起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高度与所述隆起的高度相等,其中,所述支撑部的高度方向以及所述隆起的高度方向均为垂直于所述第二板的板面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的内侧板面上设置有第一焊料槽,所述第二板的内侧板面上设置有第二焊料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料槽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第一焊料槽的沿所述第一板的长度方向呈非直线延伸;所述第二焊料槽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第二焊料槽的沿所述第二板的长度方向呈非直线延伸。
10.一种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组件。
CN201621240019.4U 2016-11-18 2016-11-18 换热管组件以及冷却器 Active CN206378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0019.4U CN206378018U (zh) 2016-11-18 2016-11-18 换热管组件以及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0019.4U CN206378018U (zh) 2016-11-18 2016-11-18 换热管组件以及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8018U true CN206378018U (zh) 2017-08-04

Family

ID=59402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0019.4U Active CN206378018U (zh) 2016-11-18 2016-11-18 换热管组件以及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78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02712B1 (en) Outer fin heat exchange tube and use method therefor
CN107314573A (zh) 一种微通道热交换器
US20060169019A1 (en) Tabbed transfer fins for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
JP2011112331A (ja) 排ガス用熱交換器
CN105066764A (zh) 内插螺旋翅片螺旋槽管强化换热管
CN206378018U (zh) 换热管组件以及冷却器
US6289978B1 (en) Coiled heat exchanger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a coiled heat exchanger
CN105716448A (zh) 一种百叶形折流板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及加工安装方法
CN210441713U (zh) 一种成型有蛇形流道的板式换热器
CN202209821U (zh)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结构
CN205352150U (zh) 一种换热器钎焊芯体
CN113405380B (zh) 一种双排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
CN215864785U (zh) 夹片式换热器
CN106091757B (zh) 一种全焊接波纹板束的组装结构及组装方法
CN205505793U (zh) 一种立式叠片式冷、热交换器
CN202393278U (zh) 一种折叠式2通道换热器扁管
US3752228A (en) I-type segmented finned tube
CN209857722U (zh) 一种板翅式散热器用短封条
CN203561270U (zh) 一种旋梯式折面折流板
RU134307U1 (ru) Оребренный рекуператор и модуль, применяемый в нем
WO2009142368A1 (en) Heat exchanger
CN206487570U (zh) 冷却器壳体组件以及egr冷却器
CN205505808U (zh) 一种卧式叠片式冷、热交换器
CN216115512U (zh) 一种改善钎焊变形的微通道结构
CN216668385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4

Address after: 401120, No. 2001, Golden Road, North New District, Chongqing, Yubei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super force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00, No. 2001, Golden Road, North New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CHAOLI HI-TECH Co.,Ltd.